书城励志工作重在到位
16710600000017

第17章 从细节做起,把小事做到极致从细节做起,把小事做到极致(1)

细节具有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双重功能。细节是企业的窗口,透过细节能够看出企业的整体水平、当下现状、优势及缺陷。企业员工对细节的处理是在企业运行机制下逐渐形成的,是企业文化熏陶的产物。细节也能折射出企业的价值取向,像望远镜一样展示出企业的未来前景。

在所有细节中,又必须牢牢抓紧战略性细节。战略性细节虽然只是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但由于与战略密切相关,所以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你有火眼金星、提纲挈领的功夫,见微知著,善于从日常管理的琐碎事务中分辨出那些最富有价值的细节并确保执行到位。

成败关键:细节还是战略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成败的关键是战略还是细节?对一个员工而言,要将工作做到位,到底是靠战略还是靠细节?不先把这个原则性的根本问题弄清楚,就无从保证工作到位。

中国企业的老板习惯于认为,战略是大事、难事,也是他们个人的事,最多不超过董事会的几个核心成员;而具体的执行和细节是小事、容易的事,是员工的事。一般抱着打工心态的员工也普遍认可这一说法,在细节上下工夫,将小事做到位,不仅是上司的要求,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有学者认为这种思维的一个根源是由于中国企业家所犯的最大也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战略性错误而且尚无知觉,因此舍本逐末从细节上找原因。而员工由于对公司整体战略意图并不清楚,因而在执行不到位时往往错误地“反省”为是因为自己在工作细节上不到位所致。

从辩证的整体观念出发,严格来说,并无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之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让难事不难,化难为易,不是非得要求有超强的能力,也可以将之分解成许多容易做成的小事。社会分工的细化导致对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全才、通才,包打天下。事实上,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是建立在做对小事的基础上。

所以,成败的关键必须分阶段而论,首先取决于战略上的正确,而战略上的正确又取决于前期铺垫性的小事是否做到位。在确定战略之后,成败的关键则仰仗于小事、细节上的到位。

这样看来,战略与细节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只强调战略成败论,可能会导致大而空,无法落实,或者失之于方向性错误。而单方面强调细节成败论,没有全局战略观念,就体现不出价值,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行为。现代商业已经步入产品同质化的微利时代,一点细节上的疏忽可能会葬送企业本来就不高的利润,将企业置于不利位置。

战国后期,魏国国力逐渐衰弱,可是魏王仍然想出兵攻打赵国,为建立霸业做准备。幸好他有个得力谋臣季梁。季梁当时已经奉命去邻国访问,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半路上就赶回来,风尘仆仆地去见魏王,并对他讲了一个故事:

“我回来的时候碰见主仆二人赶着马车向北出发,他们神色匆匆,好像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我问他们要去哪里,主人说去楚国。我说,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啊。他说没关系,他有这匹千里马。我又提醒他,马再好,可是方向不对啊。他于是强调他家境殷实,多花几个路费没关系。看来他还是没听懂我的话,我又重复了一次。这个人真能说,他又说他的车夫技术不错,不会翻车。哎,我都不知说什么好。就算他们路途再小心谨慎,日夜不息,也到不了楚国。他的马儿跑得越快,车夫技术越娴熟,只能让他们离楚国越来越远啊。大王您心里想要以仁政君临天下,行动上却要派兵打仗,不也和那个人一样吗?”

这就是战略不到位。改编一下这个故事,假设这个人去楚国的方向对了,战略正确了,可是他细节上不到位,比如车夫好吃懒做、马儿走得比蜗牛还慢、马车的轮子掉了,那么,他也到不了楚国。

全球最大的连锁饭店马瑞特的总裁比尔·马瑞特有句经典名言:“差错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系统。”这句话很能说明战略与细节在决定成败中的地位。

中海油1600亿现金竞购优尼科,最终功败垂成。收购事件的失败,尽管有种种因素在起作用,但从管理细节的角度来看,其中一个魔鬼细节是致命的。

2004年12月26号,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只身赴美,在洛杉矶与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秘密会晤,商谈有关并购优尼科的事宜。两人相见恨晚,谈话深入地展开了,看起来并购之事把握极大。当天晚上,傅成玉就兴奋地返回了北京,召集核心成员进行磋商。

谁也没有想到,本来是非常绝密的事情,结果不到10天就被媒体抢先曝光了。2005年1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此事,说中海油非常有兴趣收购优尼科,并且已经聘请投资银行具体研究等。文章甚至提到中海油的出价是130亿美元的现金,如果成功,将是“中国公司有史以来金额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海外购并”。

泄密事件引起了严重后果,先是国际资本大鳄对此做出快速反应,优尼科股价上涨50%,大大增加了收购难度,以致后来的报价从130亿上升到185亿。另一方面是国际独立董事对此强烈不满,而竞争对手雪佛龙也后发制人,抓住了机会。

遗憾的是中海油放过了泄密这个“细节”之后,每到中海油竞价的关键时刻,泄密事件总是频繁发生,甚至连机密的董事会会议内容也被公之于众。无奈之下,中海油只好退出,雪佛龙以低于中海油20亿美元的报价获胜。

联想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同样是国际性并购,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之久,参与其中的人员多达几百人,但是,直到2004年12月8日才正式在媒体上曝光,可以说做得非常到位,既有战略,又有细节。

人们常常称道温州人擅长做生意,这也和他们注重细节有关,温州人的经商理念之一就是“细节里有商机”。

有个温州人在上海浦东开了一家五金建材店,但是生意一直不好,不仅因为竞争很激烈,而且上海人本来就非常精明,要想从他们口袋里掏出钱来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么办?这个温州人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细节,当即在店门口贴了一个告示:“凡在本店购买的五金建材,剩下的原料可以原价退还。”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精明的上海人纷纷到他的店里来买东西,利润很可观。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有一些细节具有巨大的爆发性能量,它就是下一节将要谈到的“战略性细节”。我们在后面内容中提到的细节也多半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

“细枝末节”与“战略性细节”

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能够归结于细节的小事可谓千头万绪、数不胜数,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大量的细节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细枝末节”,价值有限,可以优化处理,也有少数一部分细节非同寻常,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战略性细节”。战略性细节虽然仅仅是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但由于与战略密切相关,所以又显得非常重要。战略性细节是战略与细节的高度融合。这就需要具备火眼金星、提纲挈领的功夫,见微知著,善于从日常管理的琐碎事务中分辨出那些最富有价值的细节并确保执行到位。

某洗衣粉刚推出的时候,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可是没过多久销量就停滞不前了。是什么原因呢?销售部邀请了很多消费者前来座谈,其中一位老太太说:“你们的洗衣粉太费了。”原来,这个洗衣粉的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很长。很长是多长?销售经理赶紧把广告找出来,算了一下时间,一共要3秒钟,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倒的时间才15秒,相差一半。滞销的原因一下子就找到了。广告重新编排之后,销量又上去了。

可以想象,在整个洗衣粉广告中有很多细节,即便不是很完美也影响不大,唯独这个倒洗衣粉时间的细节最重要。

战略性细节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具有高度的隐蔽性,短期内影响较小,时间一长累积起来就不得了;二是具有高度的复制性,可以快速繁殖、裂变;三是具有高度的波动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战略性细节管理好了,就可以未雨绸缪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管理不好就会使整个工作前功尽弃。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善于将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寻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1978年,贝聿铭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回国接受了设计香山饭店的工作。他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工夫比在国外设计有些建筑高出10倍……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为此,年过花甲的贝聿铭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考察周围环境,还不辞辛劳远赴苏州、杭州、南京、扬州等地考察中国古代园林及大型建筑,要为新中国创造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贝聿铭传》中提到: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时,没有像往常那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设计助手,让助手画,而是亲自操刀设计,在露天工作室手握铅笔,一工作就是很长时间,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他觉得香山饭店是他对新中国的理解和表述,所以每一个细节他都希望能够做好。

此外,在香山饭店的具体设计中,贝聿铭还对饭店内外所有水流的流向、大小、弯曲程度以及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形状的选择、如何叠放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对饭店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以及四季如何调整也有详尽的说明,可谓统筹兼顾、精细至极。在材料运用方面,贝聿铭也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香山饭店的窗户是采用北京城墙上的那种旧式瓦片来装饰,花园中巨大的岩石来自云南石林,小径的石子来自遥远的越南边境。

遗憾的是,这些战略性细节有一些被具体的施工人员忽视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独到之处,变动了不少。看到自己的精心之作被糟蹋,贝聿铭不禁痛心疾首,因此他认为香山饭店是他最成功也是最失败的作品,据说他只在开幕式的时候去过一次。

贝聿铭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将之发挥到极致,所以他是大师,施工人员不懂得它的价值,所以遭人诟病。这就是到位与不到位的区别。

强调细节到位的真正用意,不是让你将精力全部用在那些价值不大的琐碎事情上,而是要求你必须将这些战略性细节做好。

由于战略性细节是战略与细节的高度融合,所以,抓住战略性细节,就能够两相兼顾、双管齐下,将战略与细节都发挥到极致。

工作无小事,细节是关键

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细节。细节做到位,大事自然成。

在工作中,激动人心的大事总是很少,更多的是需要默默地将小事做好,将细节做到位。当你走进海尔工业园,你会感觉到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但正是从这里有数亿的产品走向市场,就像张瑞敏说的那样:“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就说明企业运转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处于正常状态。”

对一个成熟企业而言,大事也是小事,小事也是大事。只有不成熟、管理不善的企业,才会隔三差五爆出大事来——出了大事故。

不管是领导还是客户,他们对你的考察都是从一些小事情开始的。显然,工作伊始,领导对你还不了解,不会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而客户对你更不了解,他们对你的印象是从你对他们的言行中获得的。更关键的是,他们希望交给你做的每一件小事,你都能当做大事一样重视,百分之百做好。做好了是你的本职工作,他们也不见得感谢你,但会增加好感;做差了,就可能招致不满甚至会失去信任,以后能不能被委以重任就很难说了。

卜克·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教育家。由于家境贫困,他很小就到煤矿做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黑人获得了自由,卜克·华盛顿深感知识的重要,于是,他到一所学校求学,希望老师能收留他。

女教员看他衣衫褴褛,几乎是很生硬地就将他拒之门外,等到她下班了,发现他还独自坐在学校门口不肯离去。女教员心里一震,不忍心让这样一个求知欲望如此强烈的人再受伤害。但她还是不大肯定,于是心生一计,试探卜克·华盛顿,问他愿不愿意去打扫一间很脏的屋子。

卜克·华盛顿二话没说,马上就干起来,不到半个小时,屋子就被打扫得一干二净,连桌椅都擦洗得整洁如新。女教员拿出洁白的手帕试了一下,竟然连轻微的污痕都没有。她觉得这个年轻人尽管衣衫褴褛,但是心地纯净,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他将来必成大事,于是欣然同意他免费入学了。

三年之后,卜克·华盛顿毕业了,学校看他很要强,成绩又很不错,就让他留校做教员。

再后来,卜克·华盛顿创办了一所黑人小学,最开始总共才招来30个学生,可是由于没有钱,学校连教室都没有。卜克·华盛顿的办法是,先借钱买一块地皮,盖一间草房,暂时就在草房子里上课。然后带领学生种蔬菜和粮食,养鸡鸭牛羊,维持生计;最后一步步,上山砍树、烧砖瓦,盖正规的教室。就这样年复一年,卜克·华盛顿的这所学校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学校,光教室就有100多间。

卜克·华盛顿去世的时候,世界各国的重要报纸都在第一版发布新闻,10万黑人集资给他树立铜像,上面刻着一句话:“他去除了民众的愚昧,他透过教育和工业的道路去指导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