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16706900000031

第31章 锦上添花,学一点言语加分术(3)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买了一副白色的手套作为送给女友的生日礼物,在生日宴上,女友的一位闺蜜则买了一件胸罩送给她。结果,女孩将他们两人送的礼物给弄混了。

于是当晚,小伙子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女友的电话:

“你为什么买这样的礼物送我?”

小伙子听到女友这么问,觉得这是表达爱意的很好时机,于是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解释说:

“亲爱的,我之所以选了这件礼物,是因为据我留心观察,你晚上和我出门时总是不用它,我没有给你太大的,因为你比较娇小,我担心买的太大会不合适。虽然它的色调非常浅,不过,卖它的女士让我看她用的同样的东西,她说已经3个星期没洗了,但一点都不脏。我还让她当场试了试你的,它看上去漂亮极了……”

“你真变态!”女友简直忍无可忍,骂了一声之后就气冲冲地挂掉了电话。

虽然只是一则笑话,其中所蕴含的说话的艺术却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之所以会造成误会,邓娜的粗心固然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当事人双方交谈主语不明确恐怕是主要原因。在电话中,双方都明确主语,说清楚自己所说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就不会闹出笑话了。

再次,说话时要注意适当的停顿。说话时,尽量要避免一口气说太多的话,要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有效地运用停顿可以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

第四,讲话时思维要连贯,不要经常转换话题。讲话的主题不明确,讲话者将很难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而听的人则更不知要接受什么信息,这样的沟通将是完全无效的。要实现有效的沟通,就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果没有客观的需要,最好不要经常转换话题。

第五,说话一定要简明扼要。

一些人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极力使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语句,这样堆砌起来的文字、语言华而不实,思想匮乏。如果你没有专心注意听他说话,还真弄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人觉得你不踏实。

还有些人在说话的时候,东拉西扯,南说一句、北说一句,缺少组织和系统,更让人不知所云。

所以,我们在说话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深涩、复杂或者不常用的词汇。不要认为你用了这些词汇,就会显得自己很有学问、与众不同。真正善于言谈的人,在说话时一定懂得简明扼要,用词精妙,并且不跑题,始终懂得把握听者的兴趣。这样才能做到词必达意,不让你的言语带来不必要的误会。

最后,要注意同音词产生的歧义。在口语因为看不到具体的字形,所以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所以在这,不如说“期末考试”,这样就不会造成误解了。

说话要注意语境和场合

在不同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注意场合不同和语境差别,分清在什么样的场合里该说什么样的话,如何表达更容易让对方所接受,这一点尤为重要。

有些人在交际中缺乏场合意识,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管什么场合环境的变化就往外捅,结果常常在有意无意间冒犯了别人,惹人厌烦。

老张和老王是同坐在一个小区的老邻居,两个人都很爱开玩笑,平时一见面就说:“你还活着呢?”而且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称的问候,彼此谁都不计较,只要有一方这样的问句一出口,另一方就马上回一句:“死不了,等着给你送花圈呢!”然后,俩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老王生病了,治疗了好长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能够下地走动了,就到楼下的花园里溜达。恰巧在这时遇到了买菜回家的老张。像往常一样,老张一看见老王,又满脸堆笑地喊了一声:“你还活着呢?”这一次,老王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应,而是一下子拉长了脸,生气地说:“你才要死呢!”说完,便气冲冲地扭身走了。

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头脑中缺乏这根弦。就像这个实例中的老张一样,对方本来就正在病中,心理压力比较大,对于死亡的话题自然要比平时敏感的多。这种时候,对着人家说“你还活着呢”,即使是开玩笑的口吻或者出于为了逗对方开心的好意,人家也难免心里不舒服。

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应当努力做到在每次投入交际活动时,要把场合大小,人数多少,及其相互关系搞清楚,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照顾对方的心理。

还有些时候,人们之所以会忽略环境因素,造成语言失控,常常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导致的。比如,有的人喝酒之后,或遇到兴奋事情时,说话就容易忘乎所以、口无遮拦。

有个青年在朋友的婚礼酒席上大侃自己的见闻,逗得人们哈哈大笑。青年一看效果良好,更加心血来潮,越讲越激动。不觉竟说起了一个“新婚之夜新郎杀死新娘”的奇闻,说完后还半开玩笑地嘱咐朋友:“老兄,你可不要一时冲动,让这么漂亮的新娘子命丧黄泉啊!”

话刚说完,新娘和新郎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周围的人也纷纷指责他的话不合时宜,气氛一时变得尴尬异常。

这个青年的失言就是由于受到了太过兴奋的情绪的影响造成的,由于太注重周围气氛的影响,而一时不经过思考说出了不合场合的话,而遭人斥责。

另外,通常来讲,人们的言行还带有一定的习惯性。有些不当的话语并不是主观上想这样说,而是受习惯的支配一不留神顺嘴流出来。

比如,夫妻两人在家的时候,如果妻子常常斥责丈夫,那么,当出门在外或者当着外人面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也控制不住,将斥责的话说出来。在家中,丈夫也许会宽容地接受,但是,在外人面前,由于丢了面子,就很可能会脾气爆发了。

所以,心直口快的人必须有意识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惯性,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要把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时间等多种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想一想如何张口,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良好沟通。

言语失误时,不要自乱分寸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同样,在日常的交际生活中,无论你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名人,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都免不了会发生一些言语上的失误。虽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别,但是它们所造成的后果却是非常相似的:贻笑大方,给对手落下话柄等等。

作为空姐,成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乘客打交道。薇薇安尽管接受过严格而专业的语言训练,还是不能避免言语上的失误。

一次,她像往常一样行走在机舱间,热情地询问一对年轻的外籍夫妇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幼儿预备早餐。一般情况下,顾客都会回答“用”或者“不用”,谁知那位男乘客却说:“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薇薇安大概都没仔细琢磨对方的话,就像往常一样脱口而出:“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

周围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都笑了起来。朱莉叶小姐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不知如何是好。

说话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所以,即便再小心谨慎,也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尤其是在较正式的交际场合发生口误导致失言,这是令每一个人感到尴尬的一事。失言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发生这种事,不要太过忧虑,更不可自乱阵脚,最重要的就是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积极寻找措施来补救。只要你补得巧妙,失言并不是一间不可挽回的错误。

某次婚宴上,主持人说道:“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入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对旧机器……”

其实他本想说“新机器”,却脱口说错,令举座哗然。恰巧这对新人都是离异后再婚,更是觉得尴尬无比,对主持人十分不满。

主持人发现说错话了,并没有慌张,而是话音一转,不慌不忙补上一句:“已过磨合期,新郎新娘,祝愿你永远沐浴在爱的春风里。”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鼓起掌来,一对新人早已灿若桃花。

虽然这位主持人言语中出现了失误,但却用一个巧妙地转接弥补的恰到好处,既道出了新人间的感情历程的曲折,又使原本尴尬的失语变成了深情的祝福。

因此,只要积累了技巧,就能够挽回失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掌握一些纠正言语错误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及时改口巧化解

当言语出现失误时,不要慌张,可以巧妙地将错就错,将失误引向另一个层次,比如上面实例中的婚礼主持人运用的就是这样的“战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免当面丢丑的作用,而且运用的好,很有可能还可以锦上添花。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则就可能会弄巧成拙。

2、借题发挥息众哗

当出现错误之后,与其及时补救,想办法遮掩,不如借题发挥,让语言更加深入,富有意蕴。

一次上早朝的时候,有人阮籍报告:“有人状告一位逆子杀死了其生母!”

“他杀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能杀母亲呢?”阮籍听罢脱口而出。

闻得此言,满朝文武一阵哗然,众人都认为他这句话“大逆不道”:父母都是自己的至亲,杀谁也不对啊!

阮籍也立刻意识到自己言语的失误,他脑袋一转,解释道:“我的意思是,禽兽往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杀父就如同禽兽一般,而这人居然杀死了母亲,真是连禽兽都不如。”

在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之后,阮籍巧妙地引用了一个比喻,然后借题发挥一番,巧妙地平息了风波,保全了自己。可见,以喻说理,借题发挥在危难之时还是大有用武之地。

3、别解话题打圆场

当自己的失误将自己推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中时,一定要想办法将自己解救出来,别解话题,将语意引向别处就是个不错的方法。

《茶馆》一剧中的常四爷就是个深谙此中艺术的高手。一次,常四爷不小心说了句“大清国要完了”,被特务听到后企图让他背上罪名,当被宋思子质问:“刚才你说大清国要完了?”常四爷转口说了一句:“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巧妙地为自己打了个圆场,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常四爷这一举真可谓聪明至极,他只是在“完了”这个话语前加上“怕它”二字,语义由“恨”立即转变成了“爱”。这就是别解话题巧打圆场的典型例子。

4、巧妙移植,转移矛盾。

当发现言语失误时,巧妙地把观点转移到别人的身上。比如:“这是某些人的观点,而我却认为……”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过来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转移的对方一定要是对方不认识或者不相干的人,以免露馅或者落得诬陷他人的罪名。运用模糊的概念,比如“有些人”“我的一个朋友”“某位作家”等等是最佳的做法。

5、坦率道歉莫遮丑

如果实在一时找不到很好的补救方法,那么,就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公开道歉吧。有时候,公开道歉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掩饰更为有效。不但能赢得大家的原谅,更能体现你为人的诚实与厚道。

可见,弥补失言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必须注意的是,任何补救都要做到天衣无缝,不留痕迹,千万不要显得矫揉造作、牵强附会,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错上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