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16706900000002

第2章 点燃唇舌,学一点言语亲近术(1)

沟通是维系两人之间关系比不可少的部分,于是便有人说“人的交往是从唇舌开始”。对于熟络的朋友,我们自可以天南海北地聊个痛快。而当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则常常会因为说不上话或说不好话而尴尬不已。因此,如何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就成了顺利点燃一场唇舌风暴,拉开彼此感情大幕的主力推手。

叫一声“MYLOVE”

“爸”、“妈”、“老公”、“老婆”、“张先生”或者“李太太”,这样的称呼性用语对于穿梭于各色人群中的我们来说,大概每天都会说上几次甚至几十次。频率之高很容易就使得我们忽略了他的重要性和差别所在。其实称呼语和人的感情一样细腻,每个称呼语都有特定的语境和范围,蕴藏着很深的学问和玄妙之处。

一对男女,在初识的时候,女孩称呼男孩:“王宏斌”;

随着双方感情的加深,她开始叫他:“宏斌”;

当女孩开始当着众人的面喊他“斌”的时候,两人已经成为一对甜美的夫妻了。

从普通到熟络再到亲密,不过是逐步减少了一个字而已,而在外人听来,感觉就截然不同了。这不但意味着爱情的升华,也显示出恋人间的心理距离的不断缩短。

可生活中,总有人会忽略了这一点,从相恋到结婚,彼此间的称呼越来越随便,最后只用一个“哎”或“喂”来代替,少了那份亲密,便有很多人开始抱怨起了浪漫的消逝。其实,浪漫不仅仅是玫瑰花或者旋转餐厅的烛光晚宴,学会使用昵称传达出你的容情蜜意,叫出那声“MY LOVE”,就会有数不尽的美好和甜蜜向着我们的爱情蜂拥而来。

这就是一个称呼所带来的神奇魅力,他所发挥的作用几乎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任何交际双方间都存在着理智上讲应该如何称叫的称呼语,比如学生应该叫教师为“老师”,经理叫秘书李玫为“小李”。一群要好的朋友聚会,指名道姓甚至叫呢称绰号都是情理之中的。但假如本来很一般的关系却选用了太过亲近的称呼语,就会产生亲热或受辱的反应。比如学生直呼老师姓名或绰号,就会带有不尊重师长的嫌疑;而经理若自作多情地叫秘书“枚”,可能就要流言四起、祸从口出了。

所以,当您选择称呼语时,一定要明确自己对这种划定的肯定,万不可脱口而出。尤其是在一些初交者和等级观念比较严苛的企业中,称呼合适与否可能直接决定彼此的交涉还能否进一步顺利进行。

初到公司的小贾每天接触的直接领导就是单位的副总秦刚,出于礼节和习惯,小贾每每去汇报请示的时候,都会称呼他为“秦总”,被官升一级,秦总自然乐得其所。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小贾便吃了称呼的亏。

那天,公司的真正老总徐山前来视察工作,在与两位老总的交流过程中,小贾依旧习惯性给称呼秦刚为“秦总”。徐总的眼神立马不对劲起来,他打趣地对秦刚说“秦总,这个称谓很不错啊,蛮适合你的嘛!”

徐总此言一出,秦刚已是一脸通红,小贾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这样一来不知不觉把两个上司都给得罪了,事后老总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小贾心里明白,自己之前从秦刚那里讨来的好处算是都白费了,而在徐总心里就更留不下什么好印象了。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用来形容小贾的遭遇一点都不为过。用对称呼,尤其是在特殊场合里,是至关重要的说话艺术。

不管称呼有哪些变化,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之常情。因而“尊重他人”的称呼总是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众多称呼规则中位居榜首。尤其是当您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某些东西时,选择的称呼语要特别表现出尊敬。通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比听话人实际身份更高一层的称呼语,用这种方式抬高听话人的身份。比如将修理工成为“师傅”,把护士叫成“医生”都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尊重也要有个限度,帽子不能戴的太高,如果把年近半旬的妇女称为“小姐”,或者把在医院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也叫做“医生”,对方就会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点讥讽的意味了。

为了防止此类因张冠李戴而失礼、令人尴尬的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尝试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在一开始互相介绍时,就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有个初步了解,最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对方没有谈及的部分,比如职务,可以进行礼貌的询问,交换名片也是个不错的了解方式。这样,根据对方的自我介绍来进行相应的称呼,就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错误了。

另外,要注意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和习俗,也会产生不同的称呼差别。我们要做到入乡随俗,去了解和选择合适的称呼语。

比如,在我国北方,称呼“大哥、大姐”是为表亲切,到了南方,叫“先生、女士”则要保险的多;在国内,我们看到年老的妇人,为表尊重都习惯称呼为“奶奶”,得到这个称呼的对方也会微笑着夸奖我们有礼貌,但是到了美国,由于女性都十分珍惜自己的青春,这样的称呼或许就不是那么讨巧了。她也许就会问:“为什么要怎样叫我?难道我很老了吗?”

总之,得体的称呼是掌握说话艺术的第一步,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常常会因为称呼上的不得体而造成出师不利的状况,只是很多时候犯了错误之后的我们还“当局者迷”罢了。

因此,若要使自己的语言显得得体,给对方留下亲近、友好的印象,就要先掌握好称呼的方式、方法,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开场白要礼节,更要自然亲切

不论是情感的需求,还是工作的需要,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陌生人和新朋友打交道。那么,该把一句什么样的话作为交谈的开始,就成了我们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上个周末,林晓和好友文文一起去参加了一个山西同乡会,早在QQ群里聊天的时候,她们便得知这次聚会的一个名叫王楠的老乡是一家知名报社的编辑部主任。这对于林晓和文文来说无疑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两人同是学习新闻的大四学生,如果能得到王楠的介绍,去那家报社实习,对今后的求职一定有很大帮助。

林晓希望抓住这次机会,便留了个心眼,聚会上自我介绍之后,林晓便拉挤到了王楠的身边:“老乡,你是在XX报社工作对吧?我也是学新闻的,你们报社每年都会招实习生吧,不如你帮我去你们报社实习吧!”

王楠显然被林晓的直接吓了一跳,微笑着答道:“等有机会吧,有机会的话我想着你。”

接着,林晓更是表现出了对工作的热忱,问了一连串与实习有关的事情,再三嘱咐王楠一定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王楠在她的再三紧逼之下感到招架不住,便借口去上洗手间,匆匆离开了。

在洗手间的梳妆台前,王楠遇到了文文,两人互笑一下表示友好之后,文文说道:“王姐,记得您是大同人吧!”王楠应道:“是啊,大同矿务局的”。“我也是大同人,我家住铁牛里那边。”“是吗?”王楠也很惊讶,“嗯,能在北京遇到一个大同老乡可真不容易啊!”文文满脸欣喜。“可不是嘛!”王楠也笑着应道……

接着,两人便扯开话题的聊了起来,越聊越觉得投缘,之后,王楠时常都会约上文文出来聚聚。而林晓却再也没有得到这个心中“贵人”的垂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与新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也是如此。虽然王楠也许因为跟文文是真正的老乡才显得更加亲近,但在谈话的而展开和进行过程中,最初打招呼的方式却起了不小的作用。林晓目的性过强的交谈方式,着实难以给人留下好感。而文文的柔和交谈法则明显要讨好的多。

一般来说,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我们可以采取几种开场白的方式。

最常见也最保险的当属问候式,“您好”“节日好”“早”“身体可好?”“家里都好吧?”“吃了吗?”都是我们最常用也最实用的问候语。这些问候语不一定能起到多少拉近距离的作用,但由于有尊重和祝福的意味在,最起码不至于给对方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如果不善于运用更多交谈的技巧,这些问候式的用语无疑是作为保底的最好选择。

敬慕式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交谈方式。“久仰”“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见到您很荣幸”都是敬慕式的开场语。这样的用语相对于问候式就显得要正式一些,而且由于其间掺杂了抬高对方的成分,更容易让人乐于去接受,可以快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敬慕式用语一定要分清对象。最好对方是小有名气的,至少应该是跟自己身份地方差不多的人。假如你对门口保洁的大爷说一句“久仰您的大名”,就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了。

还有一种开场白便是文文所用的攀亲式。当然,这种攀亲式的问候并不一定非得是双方是老乡或者是真的有血缘关系。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比如:“我也曾在XX大学读过两年书,我们还是校友呢!”或者“我去年出差去过您的家乡,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只要是此类能与对方找到共同点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攀亲”的话题。这样的开场白可以让对方从心里上找到相通处,产生亲切感,迅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当然,在掌握这些说话技巧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太过生硬,语气要尽可能的随和自然一些,措词也尽量不要太过书面正式,否则就会给人一种紧张甚至做作的感觉,不但不能达到亲近的效果,还可能影响自己美好印象的形成了。

初次见面,你尴尬了吗?

“所谓的好朋友,就是面对面坐着,即使很长时间都不说一句话,也不会觉得尴尬。”这句话因为命中的友谊的真正内涵,而一度被很多网友争相转载。而假若把好朋友换成了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或者关系不太熟络的新朋友,而冷场的局面就会成为最尴尬的事情。

陈毅翰,29岁,职业稳定,个子比较高,虽然算不上太帅,倒也称得上英俊,但是,就是这样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他,至今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女朋友。眼看逼近30大关,家人便安排他去相亲。

相亲地点约在了一家环境优雅的咖啡馆,对方是个漂亮的姑娘,很对陈毅翰的口味。从最初几句的交谈来看,似乎对方对他的感觉也不错。

但是,只聊了不到二十分钟,陈毅翰就再也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再加上有些紧张,脸居然也微微发红起来。两个人相对而坐,气氛尴尬极了。不得已,陈毅翰只得一次次地重复那句:“你吃点东西吧!”,女孩最初回答:“谢谢,我不饿。”当他咱三重复之后,女孩就有点不耐烦了,答道:“如果我饿了我就会吃的。”

又坐了几分钟,陈毅翰实在受不了这样尴尬的气氛,就找了个借口,提前结束相亲打算回家。送女孩送到车站后,陈毅翰给她发短信说:“初次见面,聊得有点尴尬,照顾不周,见谅。”对方只回了:“哦,没事。”两小时之后,陈毅翰又发短信问对方是否平安到家,女孩也只回答一个字:“嗯。”

第二天,陈毅翰又发短信给女孩,夸她有气质,希望有继续交往的机会。结果,对方回了一条:“我觉得咱们性格不合适,希望你能找到更好的。”然后就再无下文了。

只因为不善言谈而失去一份获得爱情的机会,无论是谁,大概就会觉得很亏。很多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都会表现出跟陈毅翰相似的状态,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还有不少人对陌生者有一种抵触心理,不是胆怯就是不屑。有些人,一见到陌生人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不好意思交谈,因而错失了很多拉近彼此关系和距离的机会。所以,学会打开双方交谈的话匣子,对交际的效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其实,打开话匣子不难,可以交谈的话题随处都是,只是我们不善于挖掘和寻找罢了。

假如你在某地碰见一个熟人,大家一起前行,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话题,那眼前之外就是你的最好选择,可以就周围的环境、物件来展开话题。比如:“您以前来过这片吗?这一片原先特乱,现在都修的这么好,建设的真快!”或者“您这是上哪去啊!等这车可真费劲,我都在这等了半个多小时了。”耳目所及的地方总有众多事物,巨幅的广告、路旁驶过的豪华轿车……只要稍为留意,就不难找出一些对方可能发生兴趣的话题。

当一个刚认识的朋友作完自我介绍时,你可以就势从他的名字上谈起。可以重复对方的名字,询问具体是那几个字,对对方的名字给予美好的诠释或夸奖等,甚至于在对方的身上,都可以找到谈话的题材。如果他穿的衬衫很漂亮,你可以问他在什么地方买的;假如他手上拿着一份报纸,上面的头条新闻,就很可能成为你们交谈的良好开端。总之,此类表示赞赏和重视的言语,都是博得对方欢心,拉近彼此距离的妙招。

如果你以客人的身份来到对方家里,那有关对方的话题就比较容易引发交谈的兴趣,比如,看到窗台上摆着的盆景,可以谈一下养殖的心得。看到他孩子的照片,你就可以和他谈谈家中的孩子的趣事和老人的健康等等。

再者,你还可以在交谈时先提一些一般性的问题,以便投石问路,在进一步了解清楚大体的情况之后再进行深一步的交谈,便能是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自然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