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16702900000037

第37章 革命的狂飙——时代的悲与喜(2)

有一天,戴维的老朋友、皇家学院的理事沃拉斯顿前来拜访,他还带来了一张有趣的纸,那是一个草图。沃拉斯顿向戴维解释说:如果照图上绘制的结构那样,在一个金属碗中间装一根直导线,然后通上电流,再拿一根磁棒移近导线,导线就会绕着自己的轴转起来。戴维听完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马上动手研究,结果屡次失败,戴维只好搁置了那项研究。这个实验深深地吸引了在一旁充当助手的法拉第,他心中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导线不转呢?”

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法拉第终于想明白了原因,他要亲自试验一下自己的设想。他在一个玻璃缸中央竖立了一根磁棒,磁棒的底部用蜡固定好,然后在缸里倒上适量的水银,将一根粗铜丝扎在一块软木上,让软木浮在水银面上,导线下端通过水银接到伏打堆一极,上端接在伏打堆另一极。所有的程序都准备好之后,法拉第惴惴不安地接通了电源,就在这一刻奇迹出现了,浮在水银上的软木晃了两下后,像一只小船缓缓起航了,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马达。为此,法拉第高兴地欢呼雀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法拉第经过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奠定了现代电磁学的理论基础。

抛砖引玉——美国西部的淘金潮

在美洲大陆上居住着一批印第安人,那里曾经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进入16世纪以后,这里的情况迅速发生了转变,欧洲殖民者纷纷抢滩,将那里变成互相角逐的舞台。尽管殖民者在政治上占领了那里,但由于当时的美洲大陆太荒凉,所以他们从未真正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到18世纪以前,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居住的美洲人也仅仅数千人。

18世纪初,在易洛魁人和北美西部居民间的联系下,一些商人开始进行皮货贸易。皮货贸易的发展逐渐深入,皮货商也开始进入了俄亥俄河流域以及阿利根尼山以西的地方,也就在这一时间里,土地殖民活动迅速发展开来,并在18世纪中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土地所有者的残酷压榨和盘剥,那些不堪忍受欺压的农民和小商业者们纷纷来到遥远的西部地区,他们在这里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兴起了一场开发西部的热潮,并迅速席卷开来。北美建立政权后,为了跻身强国的行列,开展的工业革命不断向西部蔓延,这为西部大开发做了充分的准备。

生活在底层的美国民众和外来的移民,由于实在穷得无法生存,他们便希望能够到有着大片肥沃而又廉价土地的西部去。1775年,丹尼尔·布恩开辟了“荒野之路”,在1796年正式成为通往内地的公路,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公路和运河使得东西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情况下,那些土地投机者、农场主、工人、职员以及各色人等都对西部趋之若鹜,大批人涌向西部,一场群众性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开始了。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又通过了“西北条例”,决定设立领地制度,公开向移民出售土地。为了加强对西部的开发,政府严格控制土地的价格,当时的地价几乎低得已经不能再低了,于是,“西北领地”、“西南领地”相继建立起来,而来自新英格兰、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一些人则在西南领地抢滩,建立了田纳西州,从此,他们在那里从事玉米栽培和烟草种植。另外还有一批拓荒者源源不断地涌向俄亥俄河以北地区,到1803年,他们在那里建立起西北领地上的第一个州——俄亥俄州。

随着面积越来越大的向西扩展运动,生活在西部的最原始的主人——印第安人成了继续扩展的主要障碍,于是,美国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将印第安人转移,那些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家园逐渐变成白人的生活区。1830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土地交换法令”,用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土地交换了东部印第安人的土地。这批无辜的印第安人在军队的押解下,进入印第安纳购买土地,在这场大迁徙中,1/4的印第安人死于非命,而他们割让给白人的土地达八十万平方千米之多。

1837年,经济危机爆发并席卷了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这使得西移的狂潮再次被掀起,那些先前到达中西部地区的人卖掉已经开垦了的土地,转移了物资,继续向西进发。1848年,在萨克拉门托的萨特锯木场发现了金矿,大批的人被吸引前来淘金。短短七年时间里,原先极少的人口一下子增加到三十万。后来,淘金潮冷却,一部分淘金者转而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倒流回去,成为征服洛基山脉和大草原的中坚力量。

美国的这场西进运动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使原本荒凉的西部土地变成了千顷良田,如此翻天地覆的变化,不仅使那些淘金者实现了致富的梦想,也促进了美国的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

趁火打劫——廉价的购地交易

众所周知,最初获得独立时的美国仅仅有13个州,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后来美国政府又通过政治和战争等手段先后取得了几个州的土地,使美国的国土面积大大增加。

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南北长度达到五千多千米,总面积达82.8万平方千米。其东面紧挨着洛基山脉,南部抵达墨西哥湾,北部则和英国统治下的加拿大相临。在你争我夺的历史进程中,路易斯安那几易其主。1520年,西班牙人占领了那片土地,但在1682年,法国从西班牙人手中抢夺过去;1762年,西班牙根据《枫丹自露条约》再次将其划归到自己名下;不料1800年10月,西班牙和法国签订了《圣伊尔德方案条约》,路易斯安那地区再度被转让给法国。180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杰斐逊得知路易斯安那转让的消息后,担心拿破仑会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帝国,开始想方设法准备起来。一旦拿破仑在美洲建立起自己的殖民点,那将对美国非常不利,因为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行权和新奥尔良的出口权,直接影响着美国西部的经济发展。1802年,驻扎在新奥尔良的西班牙总督违反当初签署的《平克尼条约》,禁止西部人自由使用港口,西部的产品因难以找到销往国外的市场而被迫滞压下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杰斐逊决定采取其他手段,他找到了在法国的火药制造商杜邦,希望他能疏通美国与法国的谈判渠道,准备花钱买下路易斯安那地区。杜邦利用自己在法国的关系,和法国当局取得了联系,运用手段扫平了谈判的障碍。1802年4月18日,美国驻法国的公使罗伯特·利文斯和法国当局进行了一次购地谈判,与此同时,杰斐逊和美国国会正拿着200万美元专款以备不时之需。次年1月12日,杰斐逊又任命门罗为全权公使前往法国,协助利文斯进行谈判。

此时的法国内外交困,急需一大笔钱来补充国库,于是拿破仑做出了放弃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决定。几经交涉,双方于4月30日谈妥了条件,签订了购买条约。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随后在新奥尔良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宣布正式占领该地区。路易斯安那地区到手后,美国的疆土几近翻了一番,这一举措为美国的西进运动扫除了障碍,美国人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地跨过密西西比河向西扩张。

美国人在购买土地上尝到甜头,随后又盯上了在俄国统治下的阿拉斯加。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谈判,美国人最终如愿以偿,1867年,双方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3月30日,美国和俄国签署了割让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阿拉斯加,美国的领土再次成倍地增加了,美国人又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熬到最后的英雄——“解放者”玻利瓦尔

1816年1月的一天,一条来自牙买加岛的小船径直驶向了海地,并停靠在海地港口,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走了下来,他要求见海地总统佩蒂翁。在一番密切的交谈后,中年人面带笑容地向佩蒂翁告别,乘船原路返回了。这个人就是西蒙·玻利瓦尔,他是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人,此次来海地的目的是希望能得到援助,从而夺回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的自己国家的土地。海地总统佩蒂翁被他的诚恳打动了,答应送给他7艘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当即向佩蒂翁表示,要像海地解放黑奴那样解放委内瑞拉的黑人。

两个月后,一支两百多人的部队乘船渡海,直奔委内瑞拉的北海岸,船头站着的是心潮澎湃的玻利瓦尔。他本来出生于一个十分富裕的白人家庭,受过很好的教育,但他为了赶走西班牙殖民者,解放黑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不惜亲自组织军队,两次建立共和国,尽管最后都因力量单薄失败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之后,他逃到牙买加避难。不甘失败的玻利瓦尔此次求助于海地总统,准备发动第三次武装斗争,他要解放委内瑞拉、新格兰纳达、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

玻利瓦尔组织了一批爱国军,他在经过周密的思考和部署之后,决定先袭击委内瑞拉的首府加拉加斯,然后再向内地进军。可是他们刚刚登陆,就遭到了西班牙军队的火力封锁,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玻利瓦尔率领的军队伤亡惨重,第三次军事行动又以失败结束了。玻利瓦尔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和规划,半年以后再次从海地渡海南下,这次他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决定号召黑人奴隶起来一起战斗。玻利瓦尔放弃了前几次攻打加拉加斯的计划,而是将军队开到了奥里诺科河流域的东部地区,因为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既可以袭击敌人,又可以在战争不利的时候使自己的部队得到很好的隐蔽,再加上加拉加斯与那里隔着一片大草原,西班牙的军队无法进行增援。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爱国军在该地区站稳了脚跟。第二年,玻利瓦尔颁布了“没收西班牙王室财产,分给爱国军的士兵”的政令,这一政令得到黑人、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支持,草原上的牧民也加入了队伍,和爱国军共同战斗。

1818年10月,在安哥斯德拉城召开了委内瑞拉国会,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第二年五月,玻利瓦尔率领两千名骑兵和步兵,越过安第斯山来到新格兰纳达的高原谷地,在这里和西班牙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爱国军打败了西班牙的军队,玻利瓦尔乘胜占领了波哥达。从此以后,爱国军捷报频传,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获得了解放,“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了,该共和国包括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玻利瓦尔因为卓著的功绩被推举为最高领袖。

像童话一样生活——“新和谐公社”的诞生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此间生产力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欧洲各国的劳动人民不仅没有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却遭到更加残酷的剥削和不平等的待遇。为了争取到属于自己的权利,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斗争和反抗。经过努力,他们期望的新型“社会”诞生了。这个“世外桃源”式的村庄就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南部沃巴什河岸边,这个由英国人欧文创建的村庄叫作“新和谐公社”。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和法国确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工人们饱受盘剥和压榨,而资本家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原本对立的阶级之间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使得矛盾急剧扩大。怀有不满情绪的不仅仅是工人,就连那些出身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人也为此愤愤不平,他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不平等社会,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构想着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样子。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想用宣传感化和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这一理想实在太难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这种想法被人们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其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英国的欧文。此外,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忠实追随者。

欧文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很同情那些受到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后来,他娶了一个工厂主的女儿,成了工厂的资产者,并拥有了一大笔钱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于1824年带着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州。他花了20万美元买下一个近三万公顷的土地,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他理想中的王国。他的作为也给那些毫无出路的普通民众带来了一线希望。不少人纷纷从其他地方赶来,一起来建设他们理想中的家园,美国费城科学院院长威廉·麦克留尔、经济学家约西亚·华伦等也来到这里,积极地参加到新村的建设中去。1825年10月,欧文发表一篇演说,在这篇演说中他阐明了自己建设“新和谐公社”的目的——希望将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明的社会制度,并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

但是,“新和谐公社”的建设者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世界无法和资本主义世界相隔绝,那些加入公社的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他们的信仰不同,互相之间存在着民族偏见,“新和谐公社”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和谐。如此一来,公社的工厂和作坊经常停产,仅仅坚持4年的“新和谐公社”由于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而宣告破产。几乎是与此同时,美国纽约等地的另外几十个欧文式、傅立叶式的公社也都走到了尽头。

公社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想法似乎也失败了,但其按劳分配的思想却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