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16701700000032

第32章 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送给上帝的礼物(1)

叩问心灵的普鲁斯特问卷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他因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于世。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有趣的是,普鲁斯特本人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却因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时的巴黎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便将这份问卷命名为“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在13岁和20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他的成长变化。再后来,《名利场》杂志开始在每期封底搞普鲁斯特问卷专栏,专门请一些知名人士来回答。

普鲁斯特问卷是一次对自我内心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对人生、对幸福、对未来的想法。也许你在完成问卷时,会发现很多问题似乎无从回答,因为我们自以为最了解却又是最不了解的。做这个问卷其实就是展开一次叩问心灵之旅。

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在哪儿生活?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的?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词语是什么?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附:普鲁斯特的经典回答

13岁时的答案: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和妈妈分开。

你喜欢在哪儿生活?

——我的理想国。

你认为现实中的幸福是怎样的?

——活在那些我爱的事物当中,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大量的书籍和音乐,不远处有一家法国剧院。

哪一种错误你觉得是最可以被纵容的?

——失去工作的才能。

虚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

——那些浪漫而有诗意的,对思想的表达远胜过对现实的虚构的。

你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是谁?

——苏格拉底、伯利克利、穆罕默德、小普林尼和奥古斯丁的混合体。

现实中最欣赏的女性是谁?

——有天分却过着平常生活的女人。

你欣赏的小说中的女英雄是谁?

——那些非常有女性气质,非常柔弱、纯洁、任何一面都非常美的女子。

你最欣赏的男性气质?

——智慧,有道德。

你最欣赏的女性气质?

——温柔,自然,聪明。

你最希望拥有的?

——阅读、做梦和写诗。

你最希望成为谁那样的人?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的话,我宁愿不回答。非要说的话,我希望是小普林尼。

普鲁斯特20岁时答案:

你最显著的特质是什么?

——渴望被爱,或者说希望被关怀、被溺爱胜过被钦佩和赞赏。

你最喜欢男性身上什么品质?

——温柔的、女性的迷人气质,阴柔的吸引力。

你最喜欢女性身上什么品质?

——有着男性的美德,在友谊中率直、真诚。

你最看重朋友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敏感,倘若他们对我具有某种身体上的吸引力,那他们的敏感就是我需要的。

你天性中的缺点是什么?

——缺乏理解能力,意志力不强。

你认为完美的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没有,恐怕那是一种很崇高的东西,我还没有勇气说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假使敢于表达,恐怕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已经破坏了它。

你最伤痛的是什么?

——从不曾见过我的母亲与我的祖母。

你最想成为什么?

——我自己,就如那些我赞赏的人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

你最想在哪个国家生活?

——一个能让我对某些事确定不疑的国家,在那里,敏感温柔的思绪总是可以得到回应。

你最喜欢的小说中的男主角是谁?

——哈姆雷特。

什么是你最不喜欢的?

——我自己的最糟糕的品质。

你最希望具有怎样的天赋?

——意志力强与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你感觉最被纵容的错误是什么?

——那些我可以理解的错误。

什么是你的座右铭?

——我宁愿不说,担心那会带给我坏运气。

幸福是人类永远的追求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你以后是什么样的人,却是你送给上帝的礼物。”

在哈佛大学年轻讲师本·沙哈尔的课堂上,我们会经常听到他对“幸福”做出这样一种阐释——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本·沙哈尔是谁?走在哈佛大学校园里,你随便找个同学打听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在哈佛最受欢迎的课不是以往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一门“幸福课”,这门课的讲师便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泰勒·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是一个害羞而内向的人,他说:“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幸福课”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

为什么本·沙哈尔的“幸福课”如此受欢迎?人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此困惑。

本·沙哈尔决定讲授这门“幸福课”也是源自他内心的成长过程:“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使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于是,本·沙哈尔在哈佛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也没有去薪水高的大公司任职,而是选择了留在母校任教。

本·沙哈尔经常讲到“蒂姆的故事”。他认为,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很多人都熟悉的影子,也许他就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人。

童年时代的蒂姆,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是打从上小学的那一天起,他忙碌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是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但是,却没有人告诉他,学校也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更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

因为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一直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而每年的假期则成为他最大的精神寄托。

蒂姆渐渐地接受了大人们的价值观。虽然不喜欢学校,但他还是努力把学习成绩搞好。因为成绩好,父母和老师就会夸奖他,同学们更是羡慕他。

升入高中以后,蒂姆对此更是深信不疑:我现在所做的牺牲,完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

面对压力,蒂姆一直安慰自己:等我考上了大学,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几乎落泪了。他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现在,开心的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了,在大学里,蒂姆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取胜,将来就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于是,大学四年,蒂姆依旧奔忙着,为了让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参加学生社团和各种运动项目,积极去做义工,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等,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为了保证他可以获得好成绩。

临近毕业那年,蒂姆被一家知名企业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可是他又很快地感觉到,这份每周工作84个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了压力。于是,他又一次说服自己:没关系,我还年轻,多吃点苦,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

当然,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的时候,蒂姆也是很开心的,但这些满足感很快便消退了。

又过了许多年,蒂姆经过辛苦的打拼,成了公司的合伙人——他曾经多么渴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可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却没觉得有多快乐。现在,蒂姆拥有了“成功人士”拥有的一切——豪宅、名牌跑车和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存款。

蒂姆被身边的人定义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都拿他当做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蒂姆呢?他在盲目地追求中并没有找到幸福的感觉,于是,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让自己的假期延长,他在海滩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也不必去担心明天的事。刚一开始,他快活极了,但很快又陷入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感觉不到快乐,做“享乐主义型”又容易很快厌倦,找不到出路的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

但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很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上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教授这样解释:那是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人们常常会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却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了终生的盲目追求。

而目标一旦达成,人们便常把放松的心情视作幸福。就好像事情越困难,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克服困难的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正如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就会为头不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以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实现目标后的放松就是幸福。因此,他才会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幸福感”调查,结论指出: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还有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在本·沙哈尔教授的课堂上,他常常对幸福感做出这样一种阐释: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他说:“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的情绪当做支出,把正面的情绪当做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所以,本·沙哈尔教授在他的幸福课上告诉学生:“从根本上说,幸福感的源泉在于积极的心理。积极的心理,可以使人们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一个人要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