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16701000000018

第18章 不霸道,不限制——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4)

2。让孩子学会思考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等,以引起孩子的思考。对于已上学的孩子,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提示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3。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它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人才都有超出常人的强烈好奇心,如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等,他们都是从幼年时期即有相当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头脑中有疑问时,他们便开始一连串地问“为什么?”父母如果正确引导,不压抑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欲必定会越来越旺,因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开始。

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铜牌奖及亚太数学奥林匹克银牌奖的林英豪同学,从小父母就给了他许多训练思考能力的机会。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经常问个不停,林先生夫妇常针对孩子的提问,教他一些常识,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教材,通过巧妙安排,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通常孩子有疑问时,林先生夫妇要他想一想,而不是马上给他答案。偶尔遇到难解决的问题,稍一提示,孩子便想通了,如果实在没办法,父母再告诉他答案。

父母不妨经常提出些问题让孩子去解决,让他们从中多方思考、探索,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开拓思路,由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中,找出最好的答案来。

常常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没有问过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给他思考的机会了吗?如果不能确定,那就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争取把孩子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身体站立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心理站立”

说到爱孩子,每位家长都可以大声地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同样是爱自己的孩子,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爱护之下,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爱护之下,想要什么就立刻得到满足,不想做什么就不做,哪怕是对他好的事。这样,孩子很容易形成对大人的依赖,甚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骄纵、冷漠的性格,在心理上永远也站不起来。

马家爵本来是广西一个小山村里的乖孩子。在乡亲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内向的、好学的好孩子,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把这样一个孩子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可是,这终究是事实。

据调查了解,马家爵是那个家族里的老小,依照老规矩,他算是家里的宝贝,亲戚们也都宠着他、惯着他,再加上他聪明好学,大家更是为有这样一个宝贝而喜不自禁。所以他虽然生活在小山村里,但一直都没受过什么打击,在别的孩子眼里,他更是优越得令人羡慕。考上大学之后,马家爵才发现他很穷,许多条件都与别人有太大的差距。这种感觉使他形成极大的自卑感,他变得孤僻、冷漠、易怒、嫉妒,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终于在一次玩扑克的过程中,同学的几句话就让他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并做出杀人、肢解尸体的惊人之举。

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最好的吃、穿和最好的玩具就是爱孩子,其实这远远不够。父母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让他身体站立的同时在心理上也站起来。

对孩子来说,最宝贵的并不是父母的无条件满足,而是在父母的教育下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而不是寄生虫。

有一天,4岁的琳琳告诉爸爸说她要一个人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家去玩。爸爸本来要阻止,但他突然想到孩子已经4岁了,应该能够自己出去找小朋友玩,于是他悄悄地跟随孩子出门,决定观察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护自己的本领。

爸爸发现,琳琳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柔弱胆小,她已经能够在确认安全之后穿越马路。从此以后,爸爸便开始了“独自旅行”教育,在琳琳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告诉她“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问路时,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同时,爸爸还鼓励琳琳“回来时,要走与去时不同的路”。

经过这些教育,琳琳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能自己买车票、订饭店,独自出去旅行了,而与她同龄的很多孩子却还躲在父母的庇护下,连上学也要父母接送。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一刻也离不开自己,父母一走开孩子就不做功课,或者犯下什么错误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父母往往是对孩子“最不放心”的父母,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陪着玩耍、穿衣、吃饭,大一些又接着陪读。在他们的过多干涉下,孩子渐渐形成了习惯,依赖性强、独自性差。

其实,父母如果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积极发现孩子的成长法则,洞悉他们的真正需要,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让孩子自动地产生尝试的喜悦,并坚信孩子能做到,而不是自作主张地判决,这样孩子就会更快地成长。因此,聪明的父母要学会说:

“如果你真的希望……”

“如果你想的话……”

“这完全是你的选择。”

“你来决定这件事。”

“这真的取决于你自己。”

“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没问题。”

虽然父母会有些担心,但事实上,这些话会让孩子们感动,他们会为自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而自豪。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父母并没有走远,父母正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并一定会在真正必要的时候出现。这种信任让孩子觉得沉甸甸的,从而迸发出前进的意愿。

总之,爱孩子也是一种艺术,虽然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方法,但是要有原则。身为父母,你要知道,只有父母平等自由地爱孩子,孩子才会平等自由地去爱别人,并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听话未必全是好事

听话,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些所谓文明的家庭,连孩子说话也教成了现成的“套路”。例如,孩子离开家上幼儿园,要和父母说“再见”,回来时要问父母“晚上好,”或者说“我回来了”,家里来了客人要叫“叔叔”、“阿姨”。父母说什么要答应什么,以至于孩子什么事情也不想弄清楚,见了陌生的事物就往后躲。

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教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如果是因为孩子小,经验不足,有时他的认识和行为不正确,而父母给予指导,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是正确的。但不要认为听话的孩子就乖,因为真正的乖孩子大都不是在“听话”中学乖的,“听话”给孩子的成功多放了一道篱笆。因为孩子小,他对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很陌生,因此,时刻都想去探索。这种探索有时候便给父母惹了麻烦。例如,把刚买来的玩具拆了,把爸爸的录音机弄坏了,有时候会用沙发垫子在卧室里垛高楼,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甚至把彩色油漆往脸上抹……这些行为便会使父母不能容忍,只能迫使孩子就范:听话!

孩子不是机器人,需要父母给他安上电脑,随着父母的设计程序去活动。他本身就有自己用不着父母设计的思维,他的语言和行为是由自己的大脑独立自主支配的。如果父母进行了干预,就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父母要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孩子,就不要时时都迫使孩子“听话”。因为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他就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判断力。

最受大人夸奖的“听话”孩子,常见的特点是外表胆小、怯懦,很少有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是不说出来不等于没有不同看法,只不过这样的孩子更善于压抑自己,即使心里有问题也不提出来,更不与长辈争议。有的孩子表现为在幼儿园或学校是个特别听话、特别守纪律的好孩子,在家里也很少反抗父母,他们听惯了周围人的表扬和夸奖,往往最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心理脆弱。

如果父母只强调“听话”容易培养孩子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缺少个人见解,对邪恶势力无力抗争,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引起性格扭曲。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某个公认的“好人”出人意外地自杀或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往往是由“问题孩子”演化为“问题大人”的,这更说明这一问题犹如潜伏的癌症一样可怕,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陶行知说过:“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然后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还要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在让孩子听话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度。

1。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

创造人格中的“敢”字很重要,孩子只有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力,父母如果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孩子有了不同意见,就敢于表达、敢于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经验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2。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

当孩子不顺从时,一些父母一气之下顺口说出:“你这孩子太不听话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会越发不听话,对别人的要求往往不在意或忘记。父母应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对自己想做的事才有兴趣,若父母叮嘱多了反而易造成听觉的“疲劳”。所以父母不妨同孩子订个协议,完成了任务有奖,完不成任务要罚。当然奖励要有心理艺术和激励作用,从开始一有认真完成的事就奖励,逐渐过渡到为了外界奖励而听话做事,逐步发展到自觉做好事。

3。听话与不听话相结合

所谓“听话”的孩子,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提不出来,不与长辈辩论,按照大人教导的旧经验办事。无疑,相对于那些捣蛋的孩子而言,这种类型的孩子较适合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学习生活。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碰壁的机会少,遇到的挫折也不多。但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只不过一般而言,孩子的“听话”大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将其好动的天性和反应灵敏的特点用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实践中渐渐培养出极强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