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16700800000029

第29章 做孩子习惯的培养者(1)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习惯决定命运。有着好习惯的人,通常会有一个好的人生。而那些一身毛病的人,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孩子的习惯是由父母来塑造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家长往往会把培养变成强迫,这样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好习惯,还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父母应该理智地培养孩子的习惯,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让孩子做时间的分配者

刚刚考上重点中学的明亮在暑假刚结束的时候,父母就给他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表。为了能让明亮全面地发展,父母考虑得十分周到。从早上起床开始,到晚上回家里睡觉,明亮一天的计划总是满满当当的,就连周六日也不例外。

明亮的学习计划表是这样的: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5点起床读一个小时英语,晚上700~820分参加奥数辅导、英语强化、美术基础等这些培训班。830分~1020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周六和周日分别要参加管乐学习、野外骑车培训、游泳培训这些培训班,连要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父母都规定好要读多少。在完成所有这些以后,还要进行全面复习,回顾一下上周的学习情况,并且预习下周要学习的内容。

这个学习计划表让明亮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终于有一天,明亮对父母说:“我星期六的时候不想去参加那些训练班了,我要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去踢足球。”父母听见明亮的话生气地说:“你哪里还有时间去踢球啊?你看你们游泳培训班上的小超,上个星期我去接你的时候,你们老师说他进步得非常快。他是在你后面才进的培训班,现在都快要超过你了,如果你不快点训练的话,很快就会被他赶上的。”

明亮听见父母的话不高兴地说:“被他超过就超过了,我也不想做什么游泳冠军。再说,我想做也得做的了。人家游泳冠军只做一件事情,我每天得做多少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都是你们给我安排的,我的时间都在你们的手里,我连想想我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的时间都没有。”说完这些,明亮就抱着足球出门了。

明亮的父母看到一向温和努力的儿子发了这么大脾气,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明亮考上了重点中学,父母当然就希望他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是,考上重点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会有一个好工作,现在的社会竞争这样激烈,所以父母希望明亮什么都能比别人提前一步走。父母的观点是:早起的鸟有虫吃。父母的希望明亮当然是理解的,所以他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做,而且他做得也很好。他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组织能力也非常强。

明亮说,其实他很喜欢参加同学之间的活动,很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有时候有同学请他去参加生日宴会,因为自己要参加各个补习班,根本没有时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和同学渐渐地疏远了。因为交流的机会非常少。明亮一直希望父母能取消两个补习班,让他在星期天的时候能找几个同学聚聚,说说快乐的事情,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很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不是这个补习班就是那个补习班。强行安排、支配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每天都超负荷高速运转。其实这样并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孩子很累,参加各种补习班的时候也只是应付差事,根本没有好好地学习。很多家长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会想,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做得不好呢?参加了那么多的补习班也没有一样出色的表现。其实,这些补习班都是家长的意思,有谁尊重过孩子的意见呢?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得听他们的话。其实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是你们的,但是他们的人生不是你们的,当然他们的时间也不是你们的。

孩子需要有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知道,孩子学习的课业并不是很轻松。一周下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已经让孩子感到十分疲倦了。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想在一周学习结束以后找个时间休息,比如,在星期天的早晨睡懒觉。大人们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为什么一到教育孩子时就全忘光了呢?

给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可以在这些时间里和要好的同学聊天谈心,可以玩喜欢玩的游戏,看喜欢看的书,思考一些他们乐意思考的事情。在很多家长看来,这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只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学习应该和思考连接在一起。

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不停地学这个学那个,一点思考的时间都不给孩子。这样只是学,没有休息,没有思考也没有娱乐,长此以往只能造成孩子的疲倦和腻烦。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有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才可以。为了能让孩子的身心更好地发展,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懂得给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孩子能在学的时候安心地学,玩的时候痛快地玩。

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习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出现问题不是一件坏事,家长不应该责备,更不应该纵容包庇,反而应该抓住契机教育,让问题得以解决,并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一味地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选择逃避,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心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家长应当鼓励孩子主动认错并进行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孩子能拥有对是非的判断力,并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题中汲取教训。

有一对父母这样教育他们的孩子,在女儿初中没毕业的时候,就让她利用暑假的时间帮助邻居照看孩子。很多邻居不理解这对父母的做法,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虐待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在他们居住的小区一直被传得沸沸扬扬。

女孩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打击,她甚至很难面对邻居的眼光和质问。在这个时候,父母鼓励孩子:“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你要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一切对你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帮助。别人的质疑也不能改变你的想法,因为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把保姆做好。”

父母的想法坚定了孩子的意志,但是她毕竟是一个小姑娘,照看邻居的孩子,她一点经验也没有。妈妈在一边做指导,为她提供了很多参考性的建议。父母鼓励女儿说,既然答应了邻居要把孩子照看好,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寻找方法,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照顾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好在母亲一直在旁边提点,而且还不时地提供一些办法让这个孩子做选择。女孩在繁忙中度过了自己的暑假,最后母亲还让她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看看邻居们是否满意她的工作。结果显示有80%的邻居是满意的,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满意或觉得她根本没有做好。

对这个结果女孩不怎么满意,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费了很大劲,用了很多力气,却没有得到100%的满意度,所以觉得很失落。父母对她说,不要仅从满意度上来评价这件事情,要看这件事情对她以后成长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对父母要求孩子在暑假里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一些问题。首先,这个女孩是一个独生子女,在很多人的宠爱中长大,渐渐地形成了一些自私的习惯。

其次,这个女孩经常会否定别人的一些看法,觉得别人都不对,只有自己才最有道理,很傲慢。

再次,她学习态度比较散漫,尽管已经上初二了,快要中考了,但是她每天还是一点也不上心,丝毫没有责任心。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因为她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里,父母都有着可观的收入,而且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一点更助长了女孩的傲气。

孩子这些毛病并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以改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父母冥思苦想了很久,决定从孩子的喜好入手,来帮助她改掉这些缺点。

因为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平日里比较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小宝宝。到小区里玩的时候,看见谁家的孩子都要逗弄。有一天,父母问女孩说:“你这样喜欢小朋友,如果让你照顾他们,你愿意不愿意啊?”

女孩乐意地说:“当然愿意了,我最喜欢小宝宝了。”

父母建议道:“那么这个暑假你就可以不学习了,也可以不参加补习班,只要负责照顾小宝宝就可以了。”

一听说不用学习,也不用参加补习班,小姑娘简直高兴坏了。她觉得照顾小宝宝要比学习简单多了,而且还可以挣到零花钱,不用学习,好处简直是太多了。于是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但是,在开始执行以前,父母约法三章:第一,有困难可以请教父母或亲友,但是不能抱怨。第二,要尽职尽责地照顾好小朋友,不能偷懒。第三,不能觉得困难就中途退出不做。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半年的零花钱就没有了。女孩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并且在写有这些章法的纸条上签了字。

暑假结束以后,父母渐渐感觉到女儿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她不再乱花钱买一些东西了,这证明她已经知道赚钱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其次,她还学会尊敬人了。很在乎别人的劳动成果,原来她不喜欢吃奶奶做的菜,总是嫌东嫌西,但是现在每次她都会夸赞:“奶奶做的菜真好吃。”最后,她变得喜欢学习了,因为她已经认识到,学习和一些事情比起来简直是太简单了。而且,她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父母教育孩子,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坚强的人,并不是要整天指责孩子的缺点。因为指责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掉缺点,还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里。同样,在改正孩子缺点的时候,也不能打骂。打骂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到底在哪里。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到底怎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认识得越深刻,孩子成长得越快,也会更加独立。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用四颗糖不仅解决了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而且让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进行了自我反思。这比当面指责教育要来得更为深刻,且让学生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宽容别人。这种教育方法值得广大家长效法。

教孩子勇于面对挫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儿,那么教孩子学会接受挫折就是家长应当及早教授孩子学会的一项技能。父母不能时时出手帮助孩子,更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奢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必要时在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孩子的生长环境太顺了,未必是件好事。所以,家长要懂得在顺利之中给孩子制造一些小挫折。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长大后始终要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父母如果把孩子一直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他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一旦长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家长要在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中,适当地制造一点恶劣的天气。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坚强、独立地面对。

吕先生的儿子在学校里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而且因为很聪明,所以老师总是表扬他。而在家里,亲戚朋友也经常夸儿子非常聪明。在小学的奥术竞赛中,儿子常常获得优异的成绩,这让孩子十分得意。吕先生看见儿子这样,心里就开始计划着给他一点挫折教育。

在儿子放暑假的时候,吕先生带着儿子去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一个夏令营,这个夏令营是专门为天才儿童或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开设的。在夏令营里待了一个星期,儿子就哭着给吕先生打电话说要回家。吕先生问儿子:“为什么要回来?”

儿子回答说:“爸爸,他们做的题我根本就看不懂,他们制作的一些玩具,我也根本就弄不懂原理,我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