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16700800000028

第28章 做孩子的责任监理人(4)

轮到母狮的孩子上场了。只见他笨拙地走到训练场地,却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他从来没有进行过这些运动项目的练习,两只爪子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这时,一只充当猎物的鹿从小狮子面前跑过,他被吓了一跳,突然大哭起来。狮子的首领见状,气得对这头小狮子大叫:“你赶紧离开我们的狮群,省得给我们丢脸!”然后,转过头对母狮子说:“是你这个做母亲的毁掉了孩子的前程。”

家长应该认识到,溺爱只会毁了孩子的前程,过分地保护给孩子带来的将是低能。孩子无论是变得性格冷漠,还是能力低下,想必都不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的前途,就请放开手,放宽心,让孩子多一些磨炼的机会。

信任孩子,孩子才能学会信任

张帆最近很苦恼,因为他无论和父母说什么事情,父母总会追问他一句“真的假的”。这样的追问让张帆很郁闷,因为这根本就是父母不信任自己的表现。

张帆的爸爸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觉得像张帆这个年纪的男孩是最容易犯错误的,他们听见很多人说,男孩在初中的时候是最容易变坏的,所以不能轻易相信他们说的话。有一次,张帆去补习物理,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家里。一进门,妈妈就开始审问张帆去了哪里,怎么现在才回来。

张帆说:“我去同学家里补习物理了。”

妈妈问:“真的假的?”

张帆一听见这句话就特别生气,他扭头进了自己的屋里坐在那里不出声。

妈妈虽然看见儿子生气了,但是仍然说:“我不是不相信你,但是你这么晚回家,我总得问问原因吧。”

张帆气呼呼地说:“你们什么时候相信过我了,无论我说什么事情,你们总是问我‘真的假的’。你们这样不相信我,让我怎么和你们说话啊。”说完,他就把一个电话号码拿给妈妈:“这是我一个同学的电话,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看看我是不是今天在那里补习物理来着。”

妈妈没有理会张帆的抱怨,走到客厅拿起电话就询问起来。张帆看见妈妈打电话更加生气了。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屋里。

妈妈的做法给张帆带来的不仅仅是气愤。渐渐地父母的怀疑心理传染给了张帆,无论父母说什么,张帆的口头语也变成了“真的假的”。

有一次,父亲和张帆说起要在他过暑假的时候带他去旅游,父亲刚说完,张帆就问了一句:“真的假的?”

父亲很生气地说:“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你还不相信我。”

张帆说:“虽然我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但你们不也是一直不相信我吗?”

父亲说:“那是因为你是小孩子,对一些事情还没有判断能力。我们不是不相信你,是怕你判断错误,做出错事。”

张帆说:“但是,如果你们一直不相信我的话,我也开始不相信我自己,不但不相信自己,对任何人、任何事情我都会疑心。这样整天疑神疑鬼的,还怎么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呢?还怎么在家里和你们说话呢?”

父亲听了张帆的话,觉得儿子说的有些道理。

张帆又接着说:“如果你们能相信我,我就会把这种信任看成是一种责任,为了不辜负你们的信任我会加倍努力的。”

父亲拍着张帆的肩膀说:“儿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今后我和你妈妈不再怀疑你了。我们相信你。”

从这以后,张帆的父母再也不说“真的假的”这句话了。张帆如果回来得比较晚也会主动和父母说明原因。如果有什么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他也会经常和父母请教。渐渐地,他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竟然比以前多起来,张帆和父母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相信孩子,父母的信任会让孩子用诚实的心态来面对父母。如果父母一味地怀疑孩子,就可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反正父母也不信任我,即使我说的是真话,他们也不相信我,那么我为什么要和他们说真话呢?如果孩子这样想,和父母交流的时候就会选择一种父母容易相信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孩子真实想法的反应,甚至为了让父母相信根本就是在撒谎。

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和同学、朋友沟通的时候,也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就很可能使孩子和外界的沟通产生障碍。如果父母充分地相信孩子,就会让孩子形成友善、真诚的品格,这样他就很容易适应外界的环境,与同学和朋友建立友善的关系。如果父母能够相信孩子,还可以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糊涂”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成长

父母在工作中,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知道难得糊涂这个词。但是,每当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都不再糊涂了。孩子遇到什么不会做的事情或弄不明白的问题,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引导孩子将这件事情弄清楚,而是自己动手,帮助孩子把什么事情都做好。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培养了孩子懒惰、依赖性强等坏毛病。而且家长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孩子改掉身上的缺点。想要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地装一装糊涂。

4岁的丫丫看见别的小朋友都在楼下玩,她也想去,于是就带着哭腔和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出去和小朋友们玩。”

对于丫丫带着哭腔说话,丫丫的爸爸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一定要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在平日里,丫丫不这样说话,但是一有要求的时候,或是在幼儿园里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或是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丫丫就会带着哭腔说话。

丫丫带着哭腔告诉妈妈自己想到楼下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妈妈却站在那里收拾屋子,无动于衷。丫丫看见妈妈不理自己,于是走近妈妈说:“妈妈,我想要下楼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妈妈看着她,然后问:“你说什么,妈妈没有听清楚啊。”

丫丫的哭腔更严重了,她重申自己的意思。但是妈妈还是摇着头说:“我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你可以好好和我说吗,清楚地说,不要带着哭腔。”

丫丫看了妈妈一会儿,然后说:“妈妈,我想出去和小朋友玩。”

妈妈微笑着看着她说:“可以说得再清楚一点吗?”

这回丫丫一点哭腔也没有了,很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妈妈说:“你以后无论和妈妈说什么事情,都能用这么清楚的声音说吗?在幼儿园里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也用这么清楚的声音说。还有你一定要记住,用清楚的声音别人才能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这样才能满足你的要求。知道吗?”

丫丫对妈妈的话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也大概明白了妈妈的意思。虽然丫丫还不能很快地改变自己的习惯,但是妈妈一直督促她,渐渐地她改掉了哭腔,开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孩子用不当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父母其实很清楚孩子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明明知道,但是却要装糊涂,适当地向孩子提问,引导孩子自己去说、去表达、去完成事情。这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有些父母没有掌握这些方法,很可能造成了孩子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5岁的多多不喜欢说话,无论有什么要求或愿望都喜欢用表情、动作或哭声来表达。如果他想要吃饼干,就会指着装饼干的盒子。如果他想要玩积木,就会指着玩积木的盒子。但是有时候,这样的表达方式往往会被别人误解。这个时候,多多就用哭的方式表示别人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

对父母来说,他们已经了解了儿子的意思。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多多在幼儿园的遭遇。在幼儿园里,多多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而是一味地用指、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他不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而只想自己一个人玩积木的时候,老师如果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就会大哭大闹。老师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问多多:“你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你想要做什么啊?”

多多只是哭,并不说话。他为什么不指积木呢?因为积木并不在他的眼前,积木在玩具室里,并不在游戏室里,所以多多毫无办法。老师将多多的表现说给他的父母听,这个时候,多多的父母才发现儿子已经习惯别人“揣测”他的意思了。

老师告诉多多的父母,像多多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父母假装糊涂,即使知道他的意思,也要假装不明白,让他自己去表达。如果一直纵容他这个习惯,他和别人的沟通就会存在障碍,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没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学习之前,最早接触的人就是父母。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注意,就很可能会使孩子养成诸多的坏习惯。而且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也需要一定的引导。比如,孩子会向父母提问,如果父母根本不考虑,直接就把答案告诉给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以后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不会想着自己去找答案。

在孩子求知欲望强烈,什么都要问“为什么”的时候,正是父母装糊涂的好时机。这个时候,父母完全可以说:“我们也不知道,不如你自己想一想吧。”或者也可以说:“这个问题有点难,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然后一起寻找答案,好吗?”装糊涂的父母,一定要知道的是,耐心和微笑是必需的。如果父母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很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孩子失去求知的兴趣。

美国人帕金斯的儿子问他:“爸爸,我们总是喜欢把苹果竖着切开。如果横着切开会怎么样呢?”

帕金斯笑着对儿子说:“这个爸爸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自己切开看看?”

儿子拿起刀将苹果横着切开,这时他有了一个美丽的发现,那就是横着切开的苹果中间呈现出漂亮的五角星图案。这个发现让孩子非常惊讶,也很兴奋。

其实,生活中很多知识都是这样探索出来的。而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不要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或因为危险就不让孩子去探索,而是自己先尝试,然后把结果告诉孩子。这样的教育方法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懂得适当地装糊涂,会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绝不包办代替。孩子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有愉悦感,而这种感觉也促使孩子不断地要求进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当然,家长装糊涂也是要有界限,并不是说要事事糊涂,对有些事情装糊涂,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是对有些事情不能装糊涂,因为父母的监护责任是不能推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