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16699100000007

第7章 救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1)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齐白石曾在《印说》中说:“予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解义,不为摹、作、削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由此得来齐白石老先生的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齐白石一生不为名利所累。对人誉,很多人都会兴高采烈地接受,但齐白石老先生却能一笑了之,无不透露着自信、谦虚和宽容。对人骂,多数人都无法释怀,而齐白石却能以胸襟广阔的气量和神情自若的态度应对。

无论是誉还是骂,都能听之任之,这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就可以逃出自我束缚,避免自我封闭,从而大展拳脚,不落俗套,专心致志地做事情而不为名利所累。

袁枚是清代的大才子,他聪慧灵敏、禀赋过人,年纪轻轻就已名闻天下,二三十岁就步入仕途。

走马上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顺便获得老师的一些教诲,以便日后能够用得上。面对学生袁枚的登门拜访,尹文端自然十分高兴,就询问了袁枚一些具体情况:“此行你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

面对老师的垂询,袁枚自然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没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听完袁枚的话,尹文端有些不悦,就教诲他说:“你年纪轻轻,应该将精神用到勤政务实上,而不是用在这些似有若无的事情上。”

但袁枚解释道:“老师,您有所不知,现如今,社会上的多数人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呀!”

尹文端听罢此言很受用,觉得自己没有白培养这个爱徒。

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能洞明如镜,于不知不觉中就给老师尹文端戴了一顶高帽子。尹文端自以为高明,却也没有摆脱学生的高帽子,说明他并未达到“誉之一笑”的境界。

如果能够做到事过心随空,淡然处世,其实就已经达到了高深的人生境界,因而“两笑”应该成为我们做人、处世的标准。

曾经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经常会遭遇一个人的谩骂和嫉妒,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对其恶语相加,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而是心平气和地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嫉妒的人终于骂累了,释迦牟尼才微笑着对他说:“我的朋友,当你赠送东西给别人时,若是对方不接受,那么,你认为这个东西应该属于谁呢?”

嫉妒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还用问,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了。”

释迦牟尼又说:“那你谩骂我,这又属于谁呢?”

此人一时语塞,从此之后,再也不谩骂释迦牟尼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和诽谤,释迦牟尼却能做到不为所动,表现出来的只有冷静与清醒,既不理睬对方,也不给予对方还击,而是以慈悲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让对方的指责无处落脚,在无形之中将谩骂化解,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败下阵来并且感到自惭形秽,这才是一种深广的智慧。

谁都免不了会遇上小肚鸡肠、心怀嫉妒的人,与其百般思量,不如顺其自然,试着慢慢地放下心里的一些东西,让它随性、随时、随缘,要时刻反省自己,不软弱,不失做人的原则,率性而为,随心所欲。

总之,人活在世上,要有点儿“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本事,用一颗简单、淡泊之心入世,不要总是生活在别人的口水里,那样的话,就丢失了自我。要记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求问心无愧即可。

不是别人让你痛苦,而是你的修养不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在凡尘俗世中,痛苦是在所难免的。《法华经》上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人一生无法逃避的七种劫难。七苦无非是来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伤害,而且跟自身的修养有莫大的关系。

人们对于自身造成的痛苦往往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也很容易宽恕自己、原谅自己;而对于别人造成的伤害往往非常敏感,甚至耿耿于怀,不依不饶。因为混迹红尘的人,放不下面子,放不下嗔心。

因此,在佛家看来,若对于别人带来的伤害耿耿于怀,即便再怎么痛苦,也不能怪别人,而应该怪自己。若他能放下心中的嗔念,把自己的心放宽,饶恕他人的过错,那么一切都将海阔天空,不再纠结烦恼。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累,觉得自己很痛苦,这累和痛苦并不是环境或他人造成的,而是由你自己的心境造成的,这说明你自己的内在修养还不够。如果内在的修养水平到了,放下那些让你难受的执著,自然就没有了痛苦和累的感受。

空慧禅师带着弟子满空云游天下,满空出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很不习惯这样辛苦地在外面奔波。他一路上牢骚满腹,不是嫌行囊太重,就是嫌路不好走,总想找个地方歇会儿。

而空慧禅师总是说:“再走一段路程吧,等一会儿再歇着。”虽然总说要歇着,但不仅没有歇,反而越走越快,满空只好在后面气喘吁吁地一路追赶。

有一天,师徒二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后,经过一个村庄,满空又说:“师父!都快累死人了,现在可以休息一下了吧?”正在这时,一个妇女迎面走过来,空慧禅师突然跑过去,紧紧抓住那个妇女的手,妇女吓了一跳,大声尖叫道:“救命啊!和尚调戏我啦!”

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后急忙赶出来,恰好看见空慧禅师正在拉扯妇女,于是一个个义愤填膺,齐声喊打。空慧禅师见势不妙,急忙松开手,不顾一切地撒腿就跑。满空被这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反应过来,背起行囊飞一般地跑起来!

师徒二人一路狂奔,片刻也不敢停,一直跑了好几条山路,见后面没有人追来,这才在山路边停了下来。满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愤愤不平地埋怨道:“师父,没想到您竟然这样,您安的是什么心啊?这也算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去吧!”

空慧禅师既不生气,也不解释,他只是回过头来关切地问道:“现在你觉得背上的行囊还重吗?道路还难走吗?”

满空想了想回答:“奇怪,奔跑的时候,行囊一点儿都不觉得重了,路也没那么难走了。”

满空看着师父殷切的眼神,突然间有所领悟。

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在奔跑的过程中,由于着急,一心只想逃离困境或危险,根本没时间考虑背上的重量以及道路的坎坷,所以觉得行路十分轻松。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选择一种安宁、平和的心境,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在现实生活中,你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你自己修养不够;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你自己修养不够;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也是因为你自己修养不深。

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别人伤了你,请不要继续纠缠于过去,内心不能原谅别人,可以换位思考,自己不能从内心原谅他人,他人永远不会心安,同样自己也永远不会心安,永远纠缠于过往的事情又何必呢?这样的人是愚痴而无知的。

佛说:“宽恕别人可以升华自己,而记恨一个人却是在伤害你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抱怨和记恨其实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因为,那样其实是在逃避,是把一切归结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反省自己。如果真的懂得反省自己,又有什么好痛苦的呢?

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一切痛苦的根源其实都来源于自己,来源于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的修养够了,懂得选择、懂得面对,那么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清湛似水,不动如山,什么疾风骤雨、嬉笑怒骂、桂冠荣衔,一律处之泰然,但这需要大智慧、大学问,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企及的,非要有不凡的修养不可。

一日三省,时刻关照自我

汾阳无德禅师从小就天资非凡,有文字般若,对一切文字自然通晓,能出口成章。在1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离开人世,于是他便出家剃度,之后云游四方,拜访了71位名宿鸿儒,后师从省念禅师,才开大悟。

省念禅师圆寂之后,无德禅师应西河道俗的邀请,到汾阳太子院居住,在那里广说宗要,接化学人,足不出户达30年之久。

有位虔诚的女子,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供佛。一次,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里出来。

无德禅师对她说:“你每天都这么虔诚,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的相貌肯定非常美丽。”

女子听后,心生欢喜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便觉得心灵如同洗涤过一般,清净凉爽,然而,一回到家里,心又开始烦乱起来了。请教禅师,作为一个家庭主妇,该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以家中的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的习性必然有所了解,那么请问你,你是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的呢?”

女子不假思索地说:“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这样花茎就不容易在水里腐烂,花朵可以吸收水分,花茎不会腐烂,花朵自然能够更加长久而不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点了点头,说:“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地吸收到大自然的精华。”

女子心中恍然:“谢谢禅师开示,我希望在禅院过一段晨钟暮鼓、菩提梵呗的宁静生活,聆听禅师的教诲。”

无德禅师答道:“你的身体是寺宇,脉搏是钟鼓,两耳是菩提,呼吸是梵呗,无处不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人生无处不修行,只要能够持戒守定,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心灵的宁静;若不能持戒守定,即便身在寺院,心灵也不会宁静。

佛说修行,其实主要在修心。《金刚经》里讲“善护念”,讲“降伏其心”,说来说去,就在于心灵和品德的修养。为什么要“善护念”“降伏心”?若不如此,我们的心就会被贪嗔、痴妄、妒恨等充盈,失去正知正念,从而烦恼丛生,不得解脱。只有“善护念”“降伏心”,你才能得自在,真方便。

持戒守定就是极好的护念方式,无论是何根性的人,通过持戒,都能够有所进境。因为持戒可以让你每时每刻保持自己对自我心灵的修正。

故事中无德禅师告诉我们:护念自身,就如同侍弄花草一样。侍弄花草要时常浇水、剪裁;护念自己,则要时常反省、改正。

持戒能够让人时刻保持警惕,对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进行反省。人只要有反省意识,其人生境界必定有所精进。反省是一种自我检查的活动,还是一种学习能力,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

儒门就有“一日三省其身”的教导,而在佛门弟子看来,一日三省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不忘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以免失去正知正念。

须知,人时时处处都可能犯错误,迷失方向,毕竟大家都是凡人,不可能像释尊那样觉知世间一切事物。这时你能做的,就是时刻反省自己,守护自己心里面的好念头、好思想,一旦发现错误,就即刻改正过来,清除心中那些不好的念头。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就如同为花儿浇水一样,让思想变得圆满丰润起来。

若不想鲜花太早凋零,就要时常去料理它;若不想自己的人生迷失方向,就要时常做出必要的调整。

即使是在看似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时刻反省,注意自己行为上的小错误、思想上的小毛病,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危险的因素等它发展大了,再挽救就来不及了。要做到防微杜渐,就得时刻反省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

心中宽和,则世界和乐

盘珪禅师一生接引学人,以高贵的道德和善于说法而为人所知。他说法事理圆融、深入浅出,不仅易懂,还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有位信徒在禅师说法之后上前请示说:“我天生暴躁,经常发火,请问大师,这该如何改正呢?”

盘珪禅师说:“那么,请你把这天生暴躁的性情拿出来,我帮你改掉吧。”

信徒愣住了,半天才说:“这怎么可以呢?这火也是能随便发的吗?我现在没有。不过,一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那天生的火暴性子就出来了,然后自己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盘珪禅师摇了摇头,说:“这个情形倒是很奇妙的。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你才会心情暴躁,可见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的。可是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把过错推给上天,未免太不公平了。”

信徒听了这话,马上会意过来。从此,他每次遇到事情要发脾气时都思虑再三,结果彻底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

有很多毛病其实是自己的恶习。除了清净的真如本性是本有的,其他的都是一种习惯。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有勇气,恶习都可以改掉,不能“讲时似悟,对境生迷”。

境界来的时候,要有勇气去抑制,而不是逃避。须知,没有什么毛病是改不掉的,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除非你根本不想改。

有的人犯了错,身有恶习,倒也不怪老天,却把责任推给他人。这也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