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16699100000017

第17章 顺其自然,尽人事而听天命(1)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没有歧途不可回头,无错不可改正

《涅槃经》中有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世间上没有不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的人才。所以,请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在一个清晨,朝阳还没有升起时,庙前山门之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正跪着一个人。他是个沙弥,原本是个浪子,后来寺庙里的方丈慈悲,收留了他。由于他天性极聪明,方丈便将毕生所学教给了他,他成了方丈最宠爱的弟子。那么他为何一大早就跪在这个地方呢?

庙门“咿呀”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须眉洁白的老和尚。跪着的沙弥一见到老和尚,原本无神的眼睛蓦然一亮:“我错了,师父,请您原谅我这一回吧。”

方丈叹了口气,说:“你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你吗?”沙弥不知道方丈心里的打算,只好默默地点头。

方丈继续说道:“二十多年前,你也是风流不羁,结果惹下不少的孽缘情债。那个时候,我想你年纪轻轻,天性又极为聪明,就教你读书明理,以为你能从此走上正途。没想到,你还是……”

沙弥想起方丈的日日教导,想起方丈照顾自己的情景,不由得悲从中来:“师父,您别说了,弟子错了,您肯饶恕我吗?”

原来沙弥被方丈收留之后,开始倒也十分喜欢寺庙里宁静的生活,不但虔诚诵经,而且对方丈也很有孝心。一晃三年过去了,沙弥突然回想起红尘中的往事,不由地唏嘘叹讶了半天,心念一转,便想:“我也好久没有到城市里逛逛,回去看一下也好,或许会有些什么机缘呢?”

哪儿知道这一去,他旧心复萌,顿时被光怪陆离的城市遮住了双眼,从此花街柳巷,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感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沙弥跪在地上,大声悲呼:“师父,请您饶恕我吧!”

方丈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

沙弥失望地走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顿时惊呆了。只见那供桌之上竟然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

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然而,那些盛开的花朵却无风自动,轻轻地摇曳着,仿佛在招手,在焦灼地召唤……

方丈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去寻找那个沙弥,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沙弥恢复了浪子的身份,又堕入了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一天就凋谢了。

方丈回到寺庙,闭门不出,当天晚上,他便圆寂了,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其他,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给人机会改过自新,与救人一命有同样的意义。所以,别让奇迹陨灭,相信佛桌上会开出善花吧。

每个人都会有毛病,毛病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掉的,只要有机会。当别人犯了错,你要给对方改正的机会。

有位书生到寺庙里礼佛之后,信步到花园里散步,碰巧看到有位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手握一把剪刀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个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

书生不解僧人的行为,便问:“大师,照顾花草,你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僧人笑道:“不只你一个人问我这个问题。好吧,我就把其中的秘密告诉你。其实,照顾花草就像教育子弟一样,人该如何教育,花草就如何教育。”

书生不以为然道:“大师,此言未免过矣。花草是花草,人是人。人是有感情的,花草树木又怎能和人相比呢?”

僧人说:“施主,您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与您道出其中的奥妙。照顾花草,有四个要点。其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这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其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个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这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其三,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起来已死,内中却蕴有无限生机。这也就是说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的,不要对他们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这其四,松动旷土,实因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这就如同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机会茁壮成长。”

僧人接着笑道:“贫僧所说,施主以为然否?”

书生听后,击掌叹道:“大师智慧精深,此论实在高妙,学生拜服。多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人要学会检讨自己,改正自己的毛病,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鼓励别人并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给别人改错的机会。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怨憎、思想、疑虑等,皆因心有挂碍,若无挂碍,则没有什么好怕的,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自然就远离了让人颠倒的梦想。

竹林寺大门外的山道上,不知是谁揳了个露出地面寸余的小木桩。

几个化缘归来的僧人都被小木桩绊了一下,差点摔跤,然后他们就跑到方丈的禅房,向住持回报小木桩的情况。

方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小木桩而已,以后小心点儿就没事了。都回去歇着吧,不必理会。”

然而,僧人们并没有就此消停。不久,全寺的僧侣都跑去看小木桩了,然后又都聚集到方丈室,一并汇报情况。有的说:“只不过是普通的小木桩而已。”有的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有的说:“可能是小孩子弄的。”有的说:“是有坏人故意使坏、故意捣乱吧?”

方丈听完众人的话,便带领众人来到小木桩处,二话没说,弯腰拔起那个小木桩,扔到山沟里去了,然后问众僧:“大惊小怪,现在不就没有木桩了吗?”

无论是道路还是心路上的障碍,大多是人为的,甚至是自为的,清理起来非常简单。可是,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小小的坎坷纠缠不清,最终使得小坎坷变成大烦恼。一点儿小小的坎坷,只因心有所系,也会影响道心,成为修行的障碍。更何况纠结于俗事的人们,又怎能轻松解脱呢?

一个人出门旅行,路过一片茂密的森林。常年奔走游历的旅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进入森林不久,就遇到了一只饥饿的猛虎。

旅人一见,吓了一大跳。只见那只猛虎大吼一声扑了上来,旅人连忙以最快的速度返身就逃。猛虎在后面紧追不舍,旅人一直跑,不辨方向,结果跑到了一处断崖边。

“这下完了。”慌张的旅人心想,但是,他又转念一想,“与其被老虎捉到,被活活咬死,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他纵身跳下了悬崖。幸运的是,他并没有落入崖底,而是被一棵树卡住了。那是一棵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

旅人非常高兴,正准备爬下树时,突然听到树下传来一声巨大的吼声。他又吓了一跳,往树下一看,只见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

旅人暗叫倒霉,这时,他又转念一想:“至少现在我还没事,我不妨等一等。”

谁料到,旅人刚放下心来,又听见了一阵声音。他循声定睛一看,只见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自己依赖的那根树枝。

此时,旅人已经无奈了,他对天长叹:“如果一定要我这么倒霉,就不要让我担惊受怕了。”

说罢,他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他看到树枝上的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还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

就这样,这个倒霉的旅人竟然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当一觉醒来之后,他发现老鼠不见了,老虎和狮子的吼声也消失了。

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了悬崖。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都惊慌地逃走了。而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遭遇了,并展开了激烈的打斗,结果双双负伤逃走了。

身处忘我之境,即便遭遇了不幸、困难和危险,也能安之若素,享受生命的美好,赢得胜利。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但至少我们能学着平和、镇定地面对厄运,抛弃自己的忧虑。

总而言之,世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地走完一生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挫折,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根本不必纠缠于此。很多挫折就好像是小木桩,可以简单地清理掉,而一些大灾难就好像狮子、老虎一样,若无法战胜它们,忧惧而死,还不如放下心来睡一觉。

与其抱怨,不如投入

很多人总爱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能顺利地成功,或者抱怨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其实,他们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正在于他们自己。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抱怨上,没有做好事情的决心,不肯在工作上集中全部心思和智力,做起事来无精打采、委靡不振,这样怎么能成功呢?

在一座深山名刹里,有一位新近剃度出家的小和尚,他被安排每天早晚各撞一次钟。小和尚认为,这样简单的工作谁都能做,也没什么大的意义,但是虽然不喜欢,也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就这样,小和尚在百无聊赖中撞了半年的钟。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小和尚到后院挑水、劈柴,小和尚对方丈的安排很不服气:难道我每天撞的钟不是很准时、很响亮吗?为什么要让我去做琐碎的事情?

方丈似乎看出了小和尚的心思,微微一笑,告诉他说:“你撞的钟是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无力。这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蕴含的深意。钟声不仅仅是寺院里的作息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为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应该浑厚、圆润、深沉、幽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么能做好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小和尚从一开始就抱着不喜欢的态度去撞钟,他从心里就不认可这项工作,心态决定行动,所以他的钟声也就无法达到方丈要求的境界。

而那些真正怀有敬业心态的人,总是像对待自己的人生事业一样热爱着自己从事的工作。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对此怀着浓厚、深切的兴趣,这种状态有效地鼓舞和激励着他们对工作采取积极的行动。

所以,与其抱怨连天,不如从自己入手分析情况,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不久你就会发现那些不好的情况都在改善。

用心与不用心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有个年轻人从乡村到城镇里找工作,很幸运地被录取了。然而,老板并没有交代什么重要的工作给他,只是让他做端茶倒水的活儿。

刚开始,年轻人还挺乐意的,因为这项工作比较简单。但是过了三个月,他还是在端茶倒水。这时,他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心里的怨气一上来,工作也就不那么有精神了。泡出来的茶,味道也一天不如一天。

有一天,老板端起他泡的茶,喝了一口,就全吐了出来。“这茶是怎么泡的,这么难喝?连茶都泡不好,实在太没用了。”

年轻人听了这话,差点没气晕了。当天他就有了一个决定:不干了。他准备下午就向老板辞行。正在这时,有客人进门。年轻人心想:好歹这是最后一次端茶倒水,泡完这壶茶,我就要走了。因为想着要离开,所以年轻人泡这壶茶时特别用心。

没想到,客人和老板喝了这茶,大声赞扬。特别是老板,很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小子刚刚泡的茶还如此难喝,怎么这会儿泡的茶却这般香呢?年轻人忽然有所觉悟。

常听一些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总是与伯乐擦肩而过。其实,如果他们能够多用一点儿心在工作上,即使是很卑微的工作,也能做出非凡的成绩。俗世的人们常以工作为谋生的手段。其实,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是锻炼身心的法门。工作做得好的人,心态修炼也是上乘;而工作做得不好的人,心态修行必定不成。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而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成就。

牢骚满腹,整天叫喊怀才不遇,抱怨个没完没了,不如改变自己,主动一点儿、努力一点儿,去适应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抱怨怀才不遇,若有这种想法,多半是你自己有问题。平日里越是抱怨的人,越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然而,生活中偏偏就有很多人不愿用心工作,却要盲目地攀比,然后哀叹命运不公,怨叹待遇不公平,给自己增添烦恼。

实际上,在摇首叹息之际,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这样是在自毁前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用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难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