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16698800000036

第36章 有舍有得勿执著,知足常乐笑口开(3)

百里奚对于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没有什么过多的评论,从他最后告诫儿子的话也可看出,善尽人事是他处世为人的唯一准则。无论是得到重用时,还是受到冷落后,基本上看不到他喜形于色或悲天悯人。他与蹇叔哭师一事,也是出于国家大义,而并非个人私利,其哭师行为的本身也是善尽人事的一种表现。百里奚来得从容,走得潇洒,实为古今中外少有的贤德智者。

话虽如此,但去留宠辱还是经常扰乱世人的心。即便是参禅礼佛之人也常有想不明白的时候。

白云守端禅师跟从杨岐方会礼佛参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始终不能完全领悟佛法。于是杨岐方会禅师想借机点悟一下他。

杨岐方会禅师找了一个机会问白云守端:“你以前师从何人?”白云守端回答说:“茶陵郁山主。”

禅师听后点点头,又问道:“听说此人是因为走在路上摔跤后才完全领悟佛法的,为此他还做了一首诗,你能说给我听听吗?”

“好的,那首诗的大意就是,我身怀一颗蒙尘明珠,如今所有的尘埃被拂去了,它又恢复了光华。”

杨岐方会禅师听后面露诡异的笑容,然后就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可白云守端却感到不解,久久也不能明白为什么禅师会那么诡异地笑。他辗转反侧,心中一直想着这件事,难以入眠。

天刚亮,白云守端就起身去找杨岐方会禅师,他一见到禅师就问:“您昨天为什么会那样怪笑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杨岐方会禅师看着白云守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还不如昨天在庙宇前耍猴的小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逗笑别人,可你却害怕别人笑。”

心中挂碍,所有的宠辱之念,都是那原本华光万千的明珠上的尘埃。尘埃无论是大是小、是美是丑,都不会为明珠添彩,反而会遮蔽明珠本身的光彩,只有拂去所有的尘埃,明珠才能重见天日,展现自身的价值。

知足,知不足

人在多数时候是应该懂得知足的,正像成语“知足常乐”说的那样,只有人们先明白对于生活的种种要知足,生活才能让人感到更长久的快乐。有人曾说过,人是否富裕、是否快乐,与他本身所拥有的多寡无关,而是与他的心态相关,而最好的心态莫过于知足。这就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所说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不懂知足是很危险的,人一旦丢弃了知足之心,就会迷失心智,沉沦于过多的欲望之中。由此也可知,人要知足。这也是古人就有的智慧,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中国人自古就倡导知足常乐,这可能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愚民政策有关。然而知足常乐确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得陇望蜀、利欲熏心终究不能让人们得到稳定踏实的生活,得到心灵真正的平静。所以说,聪明人还是要明白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说起古今中外最懂知足常乐的智者莫过于庄子。庄子心思明净似神,行为飘逸似仙,其德行常为后人们赞颂与向往。他的智慧确非后人所能揣度,但将他的哲学用在俗世的生活中也并非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庄子虽享誉后世,但他活着的时候,生活非常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可他却始终安贫乐道,享受着世人难享的快乐。

其实庄子之才,在当时已为各国君王所看重,据说楚王就曾想让庄子到楚国去任职做官。

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怡然自得地垂钓,楚王手下的两位大臣身负楚王的期冀,亲自带着礼物来拜访他。

这两位大臣并没有见过庄子,所以当他们看到脚踩破烂草鞋,身着麻布旧衣的庄子时很惊讶。可他们再一细看,发现庄子神态怡然、双目有神,自有一番超脱之气,很像一位德才兼备的隐士,就谦恭地对庄子说出了楚王想要请他出任楚国大臣,帮楚王治理国家的请求。

庄子听罢却依旧坐在那里垂钓,丝毫没有回话的意思。两位大臣于是又将刚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庄子才慢吞吞地说:“我曾经听说楚国曾有一只死去的神龟,楚王派人将它悉心装扮了一番,放入了檀香制作的木盒之中,并供奉在神庙里,没错吧?”

两位大臣听后,不知庄子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地说:“确有其事。”

庄子听后微微一笑,对两位大臣说:“如果你们是那只神龟,你们是愿意自由自在地在烂泥中爬,还是愿意死后被人供奉呢?”

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回答说:“在泥里爬。”

庄子听后,也严肃地说:“你们回去吧,就和楚王说我这只神龟情愿在烂泥中无拘无束地爬。”

庄子宁愿舍弃荣华富贵,却依旧要保有一份自由的生活,这其中自有其超脱的哲学观,但也有他知足常乐的生活观。

世间万象,世事无常,人也只是其中及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个个体就更渺小了。像庄子这样洞明世事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多数人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东西时,只是盲目地想要占有,而其结果无非就是一无所获。

夏天酷暑时节,有一位旅人正在赶路,他又饿又累,十分疲乏。但这些他都还能抵抗,最要命的是他带的水已经喝光了,干渴的他感到自己即将到达生命的极限。

于是他四处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他喜出望外地跑了过去。但他却突然停在了半路,只是傻傻地看着那条河。

正巧这时有一个人也路过此地,看见旅人干渴的模样,就好奇地问他:“这里不是有一条河吗,你怎么不过去喝点水呢?”

旅人却回答说:“我太烦恼了,走了这么久,我就见到了这一条小河,可是河水还是太多了,我根本喝不完。”

路人听了很诧异,看着正在烦恼的旅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全部都喝掉呢?只要喝到自己不渴了,不就行了吗?”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人如果不懂知足,对万事都贪婪地想要得到,只会让自己连最微小的东西都失去。对于那些无法拥有的东西要懂得欣赏,而不是占有。用知足常乐来告诫自己,才可能真正跨越生命的种种极限,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

然而,如果知足常乐变成了一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借口,那就是将知足的解释片面化了,知足也是有其环境限制的,很多时候人也要知不足。

知不足才能有所为。这里的知不足,说的是人要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不能盲目遵从现实,妄自尊大。

鲁迅先生生前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奴隶说”,他表示,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只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另一个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

后来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成了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经典论断。如果说在做稳了奴隶的时期,人们还可以用知足常乐的心态自我开解,那么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善用知不足的观点,勇于抵抗,追求新生,而不是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苟且偷生。

同时,知足常乐也不应该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借口,人还是要时常用知不足来自勉,切勿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李相,在他读书时,总有一个仆人随侍在侧。有一天,他读一本书时,他的仆人皱了一下眉,正巧被李相看到。于是他就问仆人是怎么一回事,仆人很不好意思地对李相说,自己以前总是错念一个字,如今听到李相读这个字,他才知道自己读错了。

而李相听后,却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你错了,是我错了。”随即将错读的字音改了过来,并谦虚地向仆人请教。后来,李相学有所成,将这个仆人奉为自己的“一字师”。

李相做事不盲目自大,不放纵自己的错误,并很有自知之明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正是季老所说的“知不足而有作为的人”。

知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颇高的人生境界;而知不足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不流俗的行事作风。简单来说就是,为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

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

老子口中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大意是说,一个人太过贪得无厌,倒不如适可而止,因为太贪的人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而“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说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识时务,太过精明算计和锋芒毕露很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灾祸。老子的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总结就是:“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

南怀瑾先生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归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南先生还认为,“持而盈之”和“揣而锐之”是人类心理的通病,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所以人们要想“富贵久且长”,就要看开世事无常,懂得“功成身退”的天之道。

刘秉忠,字仲晦,少时出家为僧,后成为元世祖忽必烈最器重的股肱重臣,而且他还是第一个被信用的汉儒。刘秉忠生来就风骨秀美,素有志向,为人豪爽不羁。自幼聪明伶俐,据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并对《易经》等经史、地理、天文、律历以及卜算、遁甲等都深有研究。刘秉忠的父亲是金的地方官,按照当时的制度,凡是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要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所以刘秉忠在13岁的时候就于都元帅府做人质,并在那里初步学到了一些从政的方略。

17岁时,刘秉忠在邢台节度使府当了令史,主要负责一些文字工作,但素有大志的他不甘于此,投笔掷案感叹道:“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所以他毅然辞官,跑到武安山中隐居了。

后来,刘秉忠的才华获得了天宁寺虚照禅师的赏识,于是“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来,刘秉忠游历云中时,留居在了南堂寺。

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为乐积极接纳中原文士和儒释道三教名流,就特意邀请了海云禅师。禅师在经过云中的时候,听说刘秉忠很有才华,就“邀与俱行”。后来见了忽必烈之后,刘秉忠很受赏识,而且他“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所以等到海云禅师返回的时候,刘秉忠被留了下来。

从此,刘秉忠几十年一直跟随着忽必烈,参与他创建元朝的各种大计方针的决策,为辅佐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竭尽了全部精力。他上书谏言说:“典章、礼乐、法度、三纲五常之教,备于尧、舜,三王因之,五霸败之。汉兴以来,至于五代,一千三百余年,由此道者,汉文、景、光武、唐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无疵也。然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天生成吉思皇帝,起一旅,降诸国,不数年而取天下。勤劳忧苦,遗大宝于子孙,庶传万祀,永保无疆之福。”

刘秉忠还告诉忽必烈说:“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所以刘秉忠接着提出了要改正蒙古国官制混乱的缺陷,他上疏建议说:“官无定次,清洁者无以迁,污滥者无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禄仪仗,使家足身贵。有犯于民,设条定罪。威福者君之权,奉命者臣之职。今百官自行威福,进退生杀惟意之从,宜从禁治。”

国家要强大,最基础的就是保民安民,所以刘秉忠又提出要减轻百姓负担,他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相须如鱼水。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也。”不但如此,他还积极改革考试制度,主张尊师祭祀,开科举士,为忽必烈选拔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