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16698800000035

第35章 有舍有得勿执著,知足常乐笑口开(2)

身体矮小、瘦弱的明悟起初也不甘心落后,像明空一样拼尽全力地努力向上攀爬,但是失败几次之后,他就发觉用这种方式不可能爬到悬崖的顶部。于是,他就沿着山谷里的小溪,顺流而下,一路向外寻找别的出路。走了一段时间之后,明悟就遇到了森林,走出森林也就走出了山谷。于是,明悟继续游历,拜访其他的高僧,参禅悟道,过了一年之后,他终于又回到了寺庙里。此时,明空的身体也已经完全好了,方丈看着眼前的两名弟子,心里终于有了决定,他选择让明悟成为下一任的方丈。

包括明空和明悟在内的众僧都不理解:明空坚持不懈地努力攀爬,即便身体受伤还是没有放弃;然而,明悟却没有坚持下去,反而逃避问题,一走就是一年才回来,没有将其逐出寺院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又怎么会选他成为接班人呢?

面对大家的疑问,方丈解释说:“寺院后山的悬崖极其陡峭,常人根本就不可能凭借蛮力攀登上来;但是,在山谷之外却是有路可以走出来的。我并没有给他们设置时间和方式上的限制,不过,如果他们的心里被名利诱惑,就难免给自己设置束缚和限制,就像是在心中树立起一座悬崖绝壁,永远都没有办法走出来。外界没有牢笼与绝壁,可是如果我们自己给自己建立了牢笼,一味地苦苦争夺,以为这就是前进的方向,那只不过是徒增伤害而已,轻者伤筋动骨,重者会粉身碎骨。”

听了方丈的解释后,大家恍然大悟,欣然接受明悟成为下一任的方丈。又过了一年之后,老方丈安详地圆寂了,明悟成为新的方丈。

他果然没有令老方丈失望,寺庙的香火依然像以往一样鼎盛,僧徒也没有减少,反而日渐增多,明悟最终也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高僧。

正所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老方丈出的这道考题,目的不是为了想要看谁的身体更健壮能够爬到悬崖的顶端,而是想要试探明空和明悟的心境如何。师父的话固然要听,但是懂得伸缩进退才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

如果你的心窗始终是关闭的,里面装满了名利的诱惑,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轻松、快乐;但是,如果你时常将心窗打开,让外面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进来,清扫角落里的尘埃,当窗棂无尘时,就能收获广阔的天地。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大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人生而有欲。”

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那是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这个世界诱惑着,值得我们羡慕、值得我们追求、值得我们寻觅的美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客观地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欲望且有私心的。但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却是与欲望搏斗的最佳武器。欲望本身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关键是我们在面对欲望与理性的斗争时,持有何种态度。

到底是肆意妄为,还是恪守规则?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差别,人的心胸也就有了广阔与狭窄的区别,人也就有了高低之分。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猛虎行》中写道:“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这实际上就是在说当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懂得取舍,知道进退。

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名垂青史的林则徐就深谙此道,他一生都以“无欲则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为官40年的时间里,无论是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还是面对威胁与利用,他始终都能够保持冷静,洁身自好。这也就是林则徐在腐朽不堪、满目疮痍的清朝末年,还能够始终清明廉洁,终其一生也没有沾染拥姬纳妾之俗的原因。

中国有句老话:“美好者,不祥之器。”过于贵重、美好的事物,一定会带来毁坏性的结果。太过看重名利,一定会遭到他人的嫉妒,若不能从容地面对,一定难成大业。这一点,唐朝名臣李义琰就做得非常好。

李义琰虽然是当朝宰相,但是却对“名利”二字没有过多的追求,他身居高位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李义琰的弟弟看到兄长做这么大的官,却住的如此简陋,于是就为他张罗买了一些上好的木料重建房子。李义琰得知此事后,谢绝了弟弟的好意,并对他说:“皇上提拔,让我能够担任一个国家的宰相,如此厚爱我已经感到非常惭愧了,又怎么能够住豪宅大院呢?你这样做不是在帮助我,而是在加速我的罪过和祸害!”

李义琰的弟弟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别的官员,哪怕就是个地方丞之类的都在扩建自己的房屋,您已经是宰相了,这么高的地位,怎么住这么简陋的房子,让别人笑话呢?”李义琰回答说:“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不可能同时实现,两件美好的事情也不能同时兴盛。我已经身居高位了,又怎么要求扩建自己的房舍呢?所有的好事同时占尽,一定会遭到祸害的。”李义琰一直没有用弟弟买的木料修建房舍,他的品行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正是摒弃了对物质的过多奢求,李义琰才在宦海浮沉的官场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名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的欲望是一种很奇特、玄妙的东西,每个人接触到的事物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懂,由此得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欲望的大小也不同。但是,如果总是把欲望放在心上,就难免把它的胃口越喂越大,心胸却变得越来越狭窄。

人的欲望越多,拥有的洒脱和自由就会越少,甚至会迷失自我。想要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宽,就要做到寡欲,看淡一切。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有一个小沙弥,这天第一次独自下山去化缘,他首先来到了一家农户的门前,边敲门边对里面说:“施主,我是山上的小和尚,请您行个方便,施舍些吃食。”此时,农户家里只有女主人在,因为刚跟好赌的丈夫吵完架,丈夫将家中不多的现钱都拿走带去了赌坊,因而无钱买米,所以正憋着一肚子的气。此时,又听到小沙弥拍门要食物的声音,立刻又把火勾了起来,大怒地喝道:“喊什么喊,你这个就知道伸手要东西的小秃驴!”

小沙弥见农妇不但不给食物,反而还辱骂自己,也感到非常生气,就想跟她理论两句:“女施主,我又没有为难你,如果有吃的给我一点就行,没有也没关系,你为什么要骂我呢?”农妇一听,小沙弥非但没有走反而还教训起自己来,更加怒火中烧,于是打开大门冲着小沙弥就骂开了:“你这个给脸不要脸的小秃驴,我骂你怎么了,我就是要骂你!”

小沙弥见农妇非但没有向自己道歉,反而越骂越起劲,就忍不住和她吵了起来。结果两个人越吵越凶、越吵火越大,后来甚至动手打了起来。小和尚扯破了农妇的衣服,农妇也抓伤了他的脸,二人均是无比的狼狈。后来,邻居听到他们吵架的声音跑过来,才把正在厮打的两人拉开。有人安慰农妇回屋了,还有人把小沙弥送回到了寺庙里。

小沙弥觉得自己很委屈,回到寺庙后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对师父说了一遍。了解了情况的老法师并没有替徒弟感到委屈或是为他打抱不平,而是搜集了桌上为数不多的供品以及庙里的吃的,亲自将它们包好,带着小沙弥要去给农妇道歉。小沙弥非常不情愿:“明明就不是我的错,为什么偏偏要我去道歉呢?”虽然不服气,但是小沙弥很尊重自己的师父,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只好跟在师父身后去给农妇赔礼。

住在山脚下的农妇被邻居劝开后,心里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把跟丈夫吵架的火撒在了前来化缘的小沙弥身上。此刻,她又看到老法师亲自带着食物来向自己道歉,就觉得更加过意不去了,原本泼辣的她,瞬间变得通情达理了。她对老法师说都是自己的错,不应该辱骂前来化缘的和尚。农妇非但没有收老法师送来的礼物,反而将家中剩下的饭菜都给了师徒二人。师徒走后,农妇也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原本气闷的感觉也荡然无存了,又高兴地忙活起来。

经过这一番折腾,师徒二人往庙里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半山坡上,老法师一不留神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腰也闪了,腿也摔破出血了。小沙弥扶起师父后,狠狠地一脚踢在石头上,不仅如此,他还想将石头抱起来摔几下替师父出出气。老法师连忙阻止了徒弟的行为,他先是念了声“阿弥陀佛”,然后说:“这块石头原本就是在这放着的,并没有移动过,更没有要特意将我绊倒,是我不小心踢到了它,怎么能够责怪它呢?摔这一跤是我自找的,如今还要连累它,我应该向它道歉才是啊!”说完真的向石头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自己的歉意。

看着师父的举动,联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小沙弥立刻明白了师父的意图。他对老法师说:“师父,原本您要带我去给那个农妇道歉的时候,我还很不服气,觉得很委屈。后来,看到农妇对您的态度完全转变,变得特别明白事理后,我还觉得很费解。现在,看到您给石头道歉,我终于明白了,想要保持心绪平和,就应该事事通达。有些人无意间伤害到我们,其实也是无心之过,何苦纠缠于此,弄得彼此都不高兴呢?大度一些、开通一些,两个人就都能更加快乐一些。”

佛经上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世人之所以会觉得累,是因为常常心绪不宁、举棋不定,拥有的太少,是因为计较的太多;烦恼太多,是因为平和太少。

古人把莲花比喻为品格高尚的君子,不仅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处,还有其“中通外直”的独特个性。所谓“中通外直”,说的就是作为一名君子,就要通情达理,任何事都不要过于计较自己的得失。即便是遇到对自己有所伤害的事情时,也要能够非常明理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是不是自己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惹恼了别人,否则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这样大度、明理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值得别人学习和尊敬的人。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君子之风,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帮助自己平复不安、烦躁的内心,从而获得平静与安宁。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以为凡事都要计较出个谁对谁错才是正确的做法。可是,这种斤斤计较的习惯,不但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半点帮助,反而常常会火上浇油,小吵变大吵,大吵变打架。对方因此郁闷不说,自己更会心情变差,很难再找到当初的平和了。而像故事中的老法师一样,遇事自己先服软,双方通情达理地把事情解决,既不伤和气,更不会伤身。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是一种很高深的人生哲学。说它高深并非其晦涩难懂,而是很多看似明白各中道理的人,经常执迷不悟。他们在浮华面前卑躬屈膝、恃宠而骄,经不起一点风浪的打击,看似强硬实则脆弱至极。

生命与生活本都是无常的东西,所以经常听到有人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并认为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其实如果真的可以放下,就不会谈得与失的问题。“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最高境界不是克己忘忧,而是真正明白去留、宠辱就是一种生命的原态,就像人们每天呼吸的无形的空气那样,融入了生命的本体。

秦穆公手下的贤臣百里奚,早年曾和宫之奇在虞国做大夫,后来晋灭虞,百里奚成了阶下囚。但晋献公早就听说过百里奚善于辅政之事,一心想要将他留在晋国效力,可百里奚却拒绝了。

后来百里奚作为仆役随晋国公主出嫁秦国,他又在路上逃跑,流落到楚国。楚国人将他当成细作抓了起来,他却谎称自己只是一个放牛人,就此在楚国落了脚。

百里奚无论是辅政还是放牛都做得有声有色,放牛还得到了一个“看牛大王”的称号。渐渐地,他的事迹被秦穆公知晓了,于是秦穆公用计将百里奚从楚国赎了出来。

秦穆公将百里奚奉为上宾,亲自与他讨论政务,百里奚却不买账,拒绝为秦国效力。秦穆公百般劝说,百里奚终于答应与秦穆公探讨富国强兵之策。接下来的几天里,秦穆公越来越欣赏百里奚,就邀请他出任秦国的宰相,可百里奚却没有喜出望外,而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自己的好友蹇叔。

秦穆公最终将蹇叔拜为秦国右相,百里奚为秦国左相,共同帮他处理政务。在他们的协助下,秦国国力渐强。然而秦穆公野心很大,一心想要统治整个中原。

有一次,秦穆公要攻打千里之外的郑国,但蹇叔和百里奚都表示反对,可秦穆公不听劝告,痛斥百里奚和蹇叔已经是衰老的朽木,一意孤行,让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作为主帅统领大军出师郑国。

临行前,百里奚和蹇叔到城外送行,他们一边走一边哭,秦穆公见到此情此景很恼怒,就骂道:“哭什么哭,你们这是在表示对我的不满吗?你们竟然敢向我即将出师的部队哭丧,这不是故意扰乱军心吗?”可百里奚和蹇叔却说:“我们不是在哭您的军队,我们是担心自己儿子才流泪的。”

秦国的这次讨伐计划果然失败了,还被晋军全歼,只有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死里逃生跑回了秦国。百里奚在告诫儿子为秦国尽忠后,就向秦穆公告老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