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人生的低谷正如培根所言,只留给那些懂得生活而身怀美德的人。
世上没有绝对的王者
在惊涛骇浪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为王者皆非完人。古书《帝范》上说:“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这是比较完整的对帝王的描述,将君王的行止、德行、言行、举动、胸怀、威信等进行了完整的归纳,亦带有人们对君主的理想性希望。人们期望君主是个完美之人,方可天下太平,得以永世安康。然而人无完人,君主亦是如此,不仅在世间的技能方面不可一概兼并之,在德行、决策、治理、威信等为人处世之能方面亦不能兼而有之。
汉光武帝刘秀仁慈、厚道,被史学家称作“最有人情味的”的皇帝,但却在国家策略中将中常侍改用宦官,造成东汉时期宦官掌权的恶果;唐太宗李世民,“兼听则明”,以明鉴流传于世,却以玄武门之变,痛杀手足而得帝位;宋太祖赵匡胤宽厚、仁慈,开国时定下方策,国家民风淳朴、日渐繁荣,却因此而形成北宋弱兵少将、为政拘谨的特点。
智商有不平衡性,天才即是“偏才”,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绝对的王者。
勇于认识自己的缺点则能摆正人生态度,弥补人生缺憾;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获得将才,知人善任。
汉高祖刘邦为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曾经于洛阳的南宫宴请群臣。当时他问众大臣:“众臣皆可据实评论,如何我能夺取天下?楚霸王却不能?”
大臣们各说各话,多有不同,多家之言,不绝一词。最后,刘邦对众臣说道:“事实上,你们大家都是只知其中部分,而非全部。在我朝中,于军营中决胜千里的定计划策,当属张良;安定民心、供应军用,当属萧何;统领万军,夺取胜利,当属韩信。他们3人皆是人之佼佼者,我能量才使用,才是我得到天下的最重要原因。而楚霸王必败的原因就是,他只有范增一个谋士之人,还不得以重用。”
为王者亦不是完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人才”而非“天才”,能利用“人才”之才,为自己谋天下大事,他们是利用人才的“人才”,也是统治国家的将才。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说:“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性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尧舜的“禅让”、齐桓公的“尊王”、秦始皇的“建制”、汉文帝的“慈俭”、汉武帝的“进取”、光武帝的“和合”与唐太宗的“明智”等,历朝皇帝明君治国之道皆有不同,但无一完满,他们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一己之长,安邦治国,因此被史家称道。
众生之中,能称之为人才者众多,即所谓的“偏才”,古今之帝王也在此行列之中;能称之为天才者,即所谓的“绝对王者”绝对没有,就像人们想象幻化的神或信奉的宗教中的神主被认为是知晓天下之事,无所不及、无所不能的,然此皆为虚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认识自己缺点的人,就如季老所说是“自命‘天才’的人”,唯有认识自己的缺点才能在这个处处都是战场的社会中决胜而出。不因缺点而自惭形秽,不因优势而得意忘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虽无十全十美之人,但总有更优秀者,并且层出不穷。
人能够诚实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美与不足并非易事,但偶尔颇有感悟,若“柳暗花明又一村”,则喜出望外,欣喜不已。
一位工人天天用两只水桶挑水。两只水桶中一只完好无破损,另一只桶稍有破损,桶底有一个小小的裂缝。工人每次挑水,都会从破损的水桶里漏出一些水。好水桶因自己的完善而高傲自满,稍有破损的水桶却自愧不如。
这天,稍有破损的水桶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挑水工人,工人让它注意他们每次回来的路边那些鲜艳美丽的花朵。挑水工人告诉这只稍有破损的水桶,它每天漏的半桶水浇灌了这些花,花长得枝繁叶茂,比别处的更鲜艳,他采回去一些,放到主人的房里,给主人带来了一份馨香、一份美丽。
人就如这破损的水桶,并不是一切完好,都有漏缺之处,也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世上没有绝对的王者,“天才即‘偏才’”,都是凡世俗人中的佼佼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利用一技之长,谋一己之事,于平庸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做一个“浇花水桶”,浇出一个枝繁叶茂的人生。
珍视自我,天下由来轻两臂
老子说:“假如一个人把天下看得和自己同等重要,那么就可以把天下暂时寄存在他那里;假如他忘掉了自己而心里只有天下的话,那就可以把整个天下彻底托付给他了。”南怀瑾先生对此的理解是:“所谓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的最大认识,必须以爱己之心,来珍惜呵护天下的全民,发挥出对全人类的大爱心,才能寄以‘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重任。”用现代人的一句话说,就是“珍视自我,天下由来轻两臂”。
《庄子·杂篇》中的《让王篇》就是一个“天下由来轻两臂”的故事: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优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
曾子曾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古语又曰:“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一个连自己都不珍惜的人,他又怎么会珍惜天下人呢!所以,人们首先要学着珍视自己,然后才能用一颗博爱的心对待他人,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圣人。
有一次,佛光禅师见到了克契禅僧,便问道:“克契啊,你来到这里学禅已经有十几年了,为什么从来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谦恭地答道:“大师,您每天都很忙,小僧我实在不敢打扰您啊!”
岁月匆匆,时光飞驰,很快三年又过去了。
一天,佛光禅师又在路上遇见了克契禅僧,再次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怎么从来不见你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依然谦恭地答道:“大师,您每天都很忙,小僧我实在不敢随便去找您讲话啊!”
一年后,克契禅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的时候,禅师又对他说:“克契,你过来,我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房里谈论禅道。”
只见克契禅僧双手合十地说道:“禅师您很忙,我怎么敢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见克契禅僧每次都有些过分谦虚,心想再这样下去,他永远也开悟不了,于是禅师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
后来,有一天,佛光禅师又遇到了克契禅僧,对他说:“学道参禅,需要不断参究,但你为什么总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禅师,您很忙,小僧不便打扰啊!”
佛光禅师忽然大喝一声道:“忙!忙!你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而忙呀!”克契禅僧听完这声大喝,终于恍然大悟。
佛家讲求“先自度,而后度他”,一个人如果只顾念别人的心,而没有顾念自己的心,那么就会丢失真正的自我。人生在世,我们固然要学会关爱他人,但首先要学会善待自己,不丢失自性,这样才不会错失成功开悟的机会。
佛陀在一次法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富商娶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聪明可爱,整天陪伴在他的身边,形影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夺来的,是一位绝色佳人;第三个老婆整日沉溺于家务琐事之中,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勤勤恳恳地工作,整日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富商准备远行,为了排除旅途上的寂寞,他决定让四个老婆中的一个陪在自己的身边,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婆们。
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去呢!”
第二个老婆说:“我本就是你抢来的,心有不甘,如今更不会跟你去了!”
第三个老婆说:“虽然我是你的老婆,但是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太辛苦,我忍受不了,只能送你到城外!”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那么无论你去往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就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他们的远行。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佛陀说:“诸位,这个商人就是你们自己。而第一个老婆是指你们的肉体,死后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生不带来,死亦带不走;第三个老婆是指你们的妻子,活着两人相依为命,死后终究要各奔东西;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即世间万物不改变、不生灭的特性,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跟随陪伴着你们。”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和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只有自性是不会失去的,而且会一直跟随着我们。
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自性、忘记自我,而应该珍惜自性、珍惜自我,这样才能达到“天下由来轻两臂”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