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向巴菲特学投资
16698100000022

第22章 投资不是投机要投资而不要投机(2)

巴菲特被称为“股市上的马拉松健将”,因为他总是讨厌短期的投机行为,而喜欢长期持有股票的感觉。巴菲特曾在一次接受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最偏爱的持股期限是永远。”对他来讲,对短期股市的关注和预测都是不利于投资的,最佳的投资方式是,将低价买进的股票长期持有。因此无论短期内行情有多么坏,或出手的时机有多么好,他都置之不理。

有许多人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太过于简单,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但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正确的。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就得到了时间和科学的双重验证。

时间证明巴菲特是当之无愧的股神,他的投资策略是最为赚钱的策略。从1965年到2006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净资产年均增长率高达214%,累计增长361156倍;同期标准普尔股票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倍。简单明了的对比数据让人不得不承认巴菲特的成功。

对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与时间一样,科学实验也证明了巴菲特的长期持有战略是最为成功和赚钱的投资方式。曾有投资公司在实验室里建立了一个1200家公司的数据库,仔细研究这些公司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收益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时间是决定企业收益与股价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最主要因素。

在3年内,企业收益与股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31~0360(0131的相关系数意味着价格方差的131%由收益方差来决定)。

在5年内,企业收益与股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74~0599。

时间达到10年时,其相关系数将增长到0593~0695。

若时间为18年,则企业收益和价格的相关系数会达到0688。

这就验证了时间越长,企业收益与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只要时间足够长,一个效益好的企业的股价必定会产生强劲的上升动力,但在短期内收益向股价的转换则是不平衡和难以预测的。对此,巴菲特曾说:“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是齐头并进的,但在某个单一年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神秘莫测的。”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很多人都明白,这反而让许多人无法相信巴菲特就是以这样的投资理念获得了“神奇”的收益。但在现实投资中,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坚持巴菲特那样长期的投资策略,所以也就无法获得像巴菲特一样丰厚的回报。

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

巴菲特从5岁就开始对投资产生兴趣,11岁进行了他的第一次投资,27岁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从此在投资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仍乐此不疲。可以说,巴菲特的人生就是投资的人生,而他的投资也处处体现着他在生活中的影子,他的投资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在投资领域中的再现。

巴菲特拥有600多亿美元的资产,生活却非常俭朴。巴菲特在生活中一直坚持简单,甚至说有些吝啬。2006年,这位当时的世界第二富翁的婚礼只有15分钟,由他的女儿负责,异常低调,没有宏大的规模,没有奢侈和豪华气派,甚至连邀请的宾客都非常少。他是真的吝啬吗?绝对不是,从他为慈善事业一次性捐出420亿美元就可以看出,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他只是喜欢让自己的生活简单朴素。就像他的工作地点一样,这个被誉为“世界中心”的庞大集团的总公司,只有138个人(有个会计师,每周只上四天班),设备老旧简单。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总是透着极致的简单,简单到任何外行人都可以理解:找到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分析其内在价值,在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买进,然后就离开市场,不管股价的波动,只要坚持长期持有就好了。其投资理念没有任何“天才”的想法,但就是凭借这样简单的信条,巴菲特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吸引我从事证券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让我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我没有必要为成功而打扮。巴菲特从来就不妄自尊大,从来都不贪婪,他一直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投资。他所投资的企业全部都是他能理解的行业,一旦遇到他无法了解的公司,无论该公司有多高的利润,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走开。他之所以从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而喜欢投资传统行业,是因为他无法预计高科技公司在长期内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投资回报。所以,他从不去贪图投资高科技公司在短期内带来的高额利润,只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寻找着能够赢利的投资机会。

在投资领域,贪图利润确实能在短期内带来巨大成功,但过份贪婪也会让投资者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如因贪婪而过度追求成功的AIG公司,因贪婪而欺骗投资者的安然公司等。巴菲特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他从不让贪婪侵蚀自己,无论在多大的诱惑面前,他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平常心,坚守着只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这一原则。这也正是他在几次股灾之中都能幸免于难的原因所在。

巴菲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投资中都力求简单、普通,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巴菲特并不是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他只是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巴菲特经常引用他从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一句话:“如果别人同意你的看法,并不代表你就一定是对的,只有根据正确的事实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你才是对的,这是你惟一站在对的一方的理由。”巴菲特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中,并遵照执行,所以他在生活和投资中,从来都是自己思考和做决定,而不会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

正像巴菲特说过的那样:“我自己内部有个记分牌:如果我做了什么别人不喜欢,而我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我会很高兴。如果我做了某些被其他人称赞,而我自己却不满意的事,我不会高兴。”他的乐趣来自于自己的正确,而不是别人的夸奖;他生气也是源自于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埋怨。

这就是巴菲特,一个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投资中都坚持简单、力所能及、独立思考的人。

投机是一种危险行为

巴菲特是一个坚决的反投机主义者,在他看来,投机无疑是最危险的行为。巴菲特经常提醒自己也告诫投资者:“短期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无论市场多么疯狂,无论投机主义多么盛行,巴菲特都能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在他看来,那些在短期内获得高收益的股票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意味着巨大的危险,所以他对此总是避之惟恐不及。美国1967年到1970年之间股票市场的混乱,最能说明巴菲特对投机的厌恶程度。

1967年,华尔街的氛围已经有些狂乱。电子类股票在华尔街上刮起一阵强烈的旋风,许多投资者这时候都变成了电子股的“狂热者”,每一个电子类新股一经发行就立即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一路飙升。在抢购高科技电子股的浪潮之中,还掀起过一股兼并浪潮,许多投资者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不断兼并的大企业集团中,如国际电话公司、里腾工业集团、莱特维公司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股价中,投资者都充满了发财的梦想和自信。

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巴菲特在1967年有些痛苦,他的投资开始变得困难,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价格低廉的好股票。他对自己的合伙人说:“尽管我们不分昼夜地拼命维持着,但我的灵感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如果它们完全干涸了,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通知,或许我们会采取别的措施。”巴菲特的语气充满了不祥的预兆,与华尔街的欢声不断形成了鲜明对比。巴菲特将这个时代形容为华尔街令人心酸的投机时代。

60年代是华尔街的投机时代,买空卖空的投机者越来越富裕,一个个暴富传闻吸引着更多投资者奋不顾身地投进股市浪潮之中,股价也不断创出新高,这给人们一种股市会一直涨下去的错觉。但巴菲特对此却越来越怀疑。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现在的投资浪潮,并不能令我的智慧满足,或许这是我的偏见,但无疑它们并不合我的胃口。我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投入我的资金。”巴菲特认为,此时的大多数投资者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已经找不到方向。虽然他自己此时也正在为找不到投资机会而苦恼,但无疑他是清醒的。

投机的成功越来越眩目,巴菲特却感觉越来越危险,他急切地想把这种趋势刹住,但他无能为力。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陷入了疯狂,人们都知道投机的风险,却都想抓住机会赢得财富。巴菲特也不知道这场“盛筵”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墙上贴满关于1929年股灾的剪报,目的是随时提醒自己风险的可怕;在接待区挂上富兰克林的名言“傻瓜和他的金钱会被很快地挥霍”来提醒自己投机行为的愚蠢。

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应该记住一些古老的教训: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投机在看上去最容易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你必须离开。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理解巴菲特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已经没有用了,只有更为疯狂地投机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巴菲特就像个旁观者那样看着疯狂的投资者们被市场越拉越远,向着深渊一步步靠近。

到1968年中,丝毫看不到投资机会,满眼只见风险的巴菲特坚决地解散了他的投资公司。合伙人各奔东西,巴菲特也远离了市场。没有人会在意巴菲特的离开,此时的华尔街股指正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没有人想到退却,只有更加疯狂地向前涌进。这就是投机行为的危险所在,它会让人失去理智,风险越高,反而让人越兴奋。

巴菲特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股指的反转,却击溃了许多投资者的神经。1969年6月,股市急转直下,恐慌蔓延,过度的投机行为造成了跌势的“狂妄”,股灾来得很快,许多人在顷刻间倾家荡产,华尔街转瞬哀嚎一片,大批大批的投资者流离失所,很多神经脆弱者因为接受不了现实而自杀。

当20世纪70年代初,巴菲特重回股市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还未恢复过来,投机的损失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不得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巴菲特对此感慨道:“投机会让他们永远记住,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