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06

第6章 解析古代官场政事·揭示法典制度(5)

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初七,乾隆偶然查阅上书房入值门单,发现竟然连续七天所有师傅都没到职,乾隆对此非常愤怒,便召集军机大臣,并将旷职的师傅狠狠训斥一顿,本来下令将两名满籍内阁学士革职,后又觉不妥,而只将其打四十大板后,留上书房行走,以观后效。上书房行走指的是师傅的副手,听师傅的差使。

古代学生是怎样拜师的

俗语有“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古代儿童入私塾上学,先要家长陪送,拜过孔子像,再拜私塾老师。“投师如投胎”,拜师学艺,一入师门,便全听师傅管教。古代学生的拜师礼仪主要有以下程序:

(1)拜祖师,拜行业的保护神。如此表示对本行业的敬重和从业的诚心,同时祈求祖师爷保佑自己学业有成。

(2)行拜师礼。行礼时,师傅和师母上座,学生行三叩首至理,而后向师傅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3)听师傅训话,听师傅宣布门规或者师傅给学生赐名。师傅训话时,多教育徒弟尊重祖师,遵守规定,清白做人,刻苦学习。

中国何时开始有“大学”

《孟子·滕文公上》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的庠、序、学、校就是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国立学校。春秋时期,民间出现平民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太学就是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时期,汉武帝元溯五年建于京师。当时的太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选聘学优德劭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弟子,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以通经致用,学生分经授业,考试及格后任用为政府官吏。此时,不但贵族可以接受教育,贫寒子弟也可以入学。另外,汉武帝还令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因此,太学和郡国学不仅为朝廷培养了一批封建官僚,还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汉之后,改为由门第教育和寺院教育共同承担教育的任务。南北朝时期,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隋朝以后改设国子监,国子监内同时设太学。唐朝沿袭隋制,而在唐朝末年又出现了书院。宋朝时书院大盛。书院又名精舍,是私人建立的学校,是接收徒弟、教授知识的场所。此后,太学和书院就是主要的教学场所,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四大书院”指哪四个

唐朝末年至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是由私人或官府设置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首次提出“四大书院”的说法,他说的天下四书院是山东徂徕书院、江苏金山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后来,理学家吕祖谦也提出了“四书院”的说法,其所指为河南嵩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和江西白鹿洞书院。他们二人的说法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识,就是他们都将湖南的岳麓书院列为四大书院之一。因此,后人将岳麓书院列为“四大书院之首”、“天下书院之首”。如今所说的中国四大书院为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

私塾的教学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一种私办的学校,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的内部。学生入学的年龄不受限制,小则五六岁,大则二十岁左右,多为十二三岁。私塾的学生人数少则数人,多则达三四十人。

私塾是古代私学的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私塾的教学内容以识字为主,使用的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学生再进一步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

私塾的教学分为“短学”和“长学”两种。时间短的为“短学”,时间为一到三个月。家长对短学的私塾教育要求不高,只希望学生会认识一些字,能记账,会写对联即可。而“长学”的时间较长,每年农历的正月开馆,冬月散馆。“长学”中“长”的另一个意义是私塾的先生很有名望,教龄也长,教学时间长,教学的内容也多。

私塾教育重视蒙童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对蒙童的行为礼节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比如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明确规定。另外,体罚在私塾中盛行,先生对调皮的学生揪耳朵、揪脸皮、打手板等。

私塾与官学相辅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古代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古代如何防止考生作弊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考试,朝廷以科举来选拔官员,庶族凭科举走上仕途。考试制度自然很完备。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非常严格,统治者从考试过程中到考试后的阅卷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考生作弊。

据《金史》记载,考生进入考场前都要先让士兵搜身,以防止作弊。后来,组织考生洗澡,并为其提供服装,防止作弊。凡是大考,考秀才、举人和进士,都是一连考几天,考生在考棚里不能出门,内放置有粪桶和相关的考试用具,供考生使用。此外,俗称的小考,如考秀才县府两级的考试,只有几个时辰,是在各府县学宫排下桌椅考试,每个人的座位下面都有一个夜壶,给考生方便时用,同样不允许考生上厕所。

宋朝时,科举制度实行了糊名和誊录,还建立了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和籍贯密封起来,也称为“弥封”或“封弥”。实行糊名制之后,仍旧可以认识字画,故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这样考官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不认得,可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

古代的启蒙教育教什么

古代启蒙教育的最初中心课程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载,“六艺”指的是“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推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说明了当时教育的基本学科和中心课程。孔子整理了“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后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从“六艺”转变成“六经”,即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在之后的历史年代中,六经之一的《乐经》丢失。宋朝时,“四书”的位置逐渐提高,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演变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清朝时出现了大批的启蒙教育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这些读物将经典常识以押韵的方式记录下来,易学好背,是儿童教育的经典读物。

科举制度是谁创设的

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促进政治关系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文帝下诏,“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授予官职。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下诏举“贤良”。大业三年,隋炀帝诏令,文武百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后在大业五年,隋炀帝再次下诏书,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四科举人。隋炀帝设置了明经和进士二科,并以“试策”,考核考生对国家时事的看法,并根据考生成绩的高低选拔人才,授予官职。这就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是常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是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此外,在唐朝还出现了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考生多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时沿袭唐朝的科举制度。常科的科目有所减少,进士仍然最受重视,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因为进士一等多数可任宰相一职。宋朝的科举制度放宽了录取范围,设置了三年一考的三级考试制度,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改革。

元朝时,科举制度曾一度中落,朝廷不主张实行科举制度。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灭亡。

谁是历史上反贪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上反贪最厉害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寒,他的父母及兄长死于残暴酷吏和瘟疫。因此,他非常憎恨贪官,并在起义之初发誓:如果自己当了皇帝,一定要杀尽天下贪官。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果然没有食言。当他发现朝廷的腐败现象极其严重时,立即下诏书,曰:“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绝不宽贷。”诏书中还声明,从中央六部、中书省到地方县、府,只要发现贪污,无论官职大小,绝不手软,一律追查到底。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元璋对于贪官无论远近绝不手软,并制定了严酷的刑罚,威震天下,让贪官污吏毛骨悚然、心有余悸。对于朝廷中的高官,朱元璋也彻底清查,彻底消灭。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发现户部的官员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将空白表格盖好章,然后私自随意地填写虚假的支出数额。因此,朱元璋将各地衙门掌管官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并将副长官杖责百棍后发配边疆充军。在之后的十年里,朝廷先后查处户部侍郎郭恒、各司郎中和员外郎与各地到中央缴纳课税的官员勾结贪污,捏报私吞国库物资约粮食两千四百万石,户部尚书赵勉与夫人内外受贿达十几万银两,最终这些贪官无一幸免,皆成为朱元璋的刀下鬼。据说,这期间朝廷因贪污处死的有几万人之多,受其他刑罚的人也不计其数。对于朝廷官员的各种贪污行为,朱元璋都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多次用“剥皮实草”的残酷刑罚处置贪官。“剥皮实草”的刑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拉到府、州或县的“皮场庙”进行剥皮,然后在其皮囊内用草和石灰填充,并将其放在该贪官在任时的公堂桌座旁边,以儆效尤。而且,朱元璋还制定历代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其中阐述了朱元璋对贪官的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当时,朱元璋在全国广泛宣传此书,并节选内容抄录于凉亭或显眼处,以提醒官员自律。

朱元璋的“杀尽贪官”运动贯穿于始终,但及至晚年,也未将朝廷的贪污现象根除,遂发出“如何贪官此锁,不足以为杀,早杀晚生”的哀叹。

秀才统指读书人是何时开始的

早在科举考试出现之前,秀才就已经存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从各州推举人才进朝廷做官,当时人们将这些人才称为“秀才”。科举制度出现以后,开科取士,最初也称为秀才。唐朝时有“秀才科”,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后来,“秀才科”被废除,秀才一词就逐渐成了读书人的代称。宋朝时,各地参加府试的人,无论是否及第都被称为秀才。而且,当时还出现了“不第秀才”的称呼。明清时期,秀才指的是通过了科举考试的生员,为士大夫的基层。

蒲松龄是“岁贡”,相当于什么官职

明清时期,当时的贡生就相当于副榜,有几种不同的贡生。朝廷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拔廪生升入国子监学习,称为岁贡,因为是挨次升贡,故俗称为“挨贡”。蒲松龄是“岁贡”,就是贡生的一种,做了贡生以后就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只得到一个虚衔,名为“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当时的学校分三个级别,国家一级是国子监,其次就是省里的府学和县里的县学。蒲松龄就是县学里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副校长。

“举孝廉”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举孝廉最早出现在汉朝,汉武帝即位后一年就命令中央和地方官员向朝廷推举德才兼备之人。六年后,他又再次下诏,招募天下贤士,并规定了郡国选拔推举的人数。当时的朝廷规定,每二十万户推举孝廉一人。被举之人必须博学多才、孝顺父母、为人清廉,故名孝廉。在汉朝,孝廉是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非孝廉者不能为官。清朝沿用汉朝制度,考中举人的人还要用孝廉公这一名称。

举孝廉所推举的一般是被举过孝廉的人或至廉至孝之人。但是也不免会有一些弄虚作假、虚张声势之辈混入其中。其中汉朝的童谣就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进士及第”是什么意思

“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功名,而“及第”则为应试中选之意。“进士及第”是科举考试中成绩最高者的称号。

科举考试殿试部分的录取分为三甲:一甲有三名,第一名为状元,也称为鼎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都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而二甲有若干名,赐予“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也有若干名,赐予“同进士出身”的称号。靠近三甲的考生都被称为进士,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俗语中将考中三甲的考生都称为“进士及第”。

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文、武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