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36

第36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4)

在封建社会里,各个朝代对民间的服饰穿戴有相关规定。百姓要避讳与皇室穿同一颜色的衣服。例如,汉成帝四年发布的一道诏令中有“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的说法,当时的百姓多穿青色和绿色的衣服,其他颜色的衣服几乎都被禁止穿。除了颜色以外,朝廷对佩饰的穿戴也有特殊的规定。在宋朝时,四品以上官员穿紫色朝服,还要配上金银材质的鱼带装饰。

旧时人们的鬼神观念以及封建集权专制是影响汉族服饰穿戴的最主要原因,在不同的朝代其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服饰多彩多样,这些穿戴忌讳也就逐渐淡化了。

汉族为何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黑色为凶色

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和黑色为凶色。这一俗信的形成涉及我国朝代御用色的演变和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

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黄色是中华民族独崇的颜色,曾经是皇族的御用色。其中的缘由在前面的小节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深谈。宋朝以黝紫色和赤紫色为贵族的象征,品级高的官员穿的朝服就为紫色。《燕翼贻谋录》中记载:“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染紫以为黝,献之官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黄色和紫色都曾经是皇家的御用色,是皇权和贵族的象征。人们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便由此形成。

百姓以白色、黑色为凶色。黑色与白色在民间的俗信中都与死亡有关。传说故事中的黑白无常二鬼,是捉拿人类灵魂的勾魂鬼。如今,人们穿白色孝服,佩戴白色纸花,头上戴黑纱。黑色和白色通常都和丧事、凶祸联系到一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忌讳这两种颜色,特别是在过年、婚嫁、生育等喜庆的日子。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素服,以送终也。”素服是指全身白色的衣服。古代人在父母健在时非常忌讳穿素服,惧怕其有凶祸的兆示。至于黑色,人们自古以来就对其有恐惧之心。黑色通常与黑夜联系起来,人们将黑夜视为死亡的归宿。迷信中认为鬼神都是在黑夜中穿行活动。所以,在民间俗信中黑色就与死亡和凶兆有了脱不开的联系。

在不断演变的中国历史中,人们也不断地赋予颜色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每种颜色的意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源自人们对其理解的改变。汉族以黄色、紫色为贵色,以白色和黑色为凶色的俗信主要来源于古人对权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事物变化现象的理解。

民间晒衣习俗从何而来

我国民间晒衣的习俗主要表现在晒衣节和七夕节这两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中。

传统中的晒衣节是每年的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晒衣服”的俗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将衣服、被子等存放已久的物品拿出来晾晒,以消除毒气,防止虫蛀。

据说,六月初六本是佛祖释迦牟尼晾晒经书的日子。后来百姓们认为在这一天晒过的东西能保存得更好,于是就在这一天把衣服拿出来晾晒。对此,民间还有“六月六,龙晒衣”、“六月六,家家晒衣服”、“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等谚语流传。

为了充分利用这天具有消毒作用的阳光,一些地区的人们会特意在这一天给小孩和动物洗浴。例如,湖北的民间就有在六月初六这天晒一盆水给小孩洗浴的习俗,据说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小孩得疥疮。另外,也有些地方的人们在这一天将猫、狗等牲畜放进池塘或河的浅水处,让它们洗澡,为其祛除跳蚤。有此种习俗的地区多流传“六月六,猫狗要洗浴”的俗语。

另外又有说法认为六月六这天是“龙晒衣”和“晒龙袍”的日子。相传东海龙王在每年的六月初六这天都要出水晒鳞,为了沾染吉气,人们也就有了在这天晾晒衣服的习俗。这天,人们不仅将衣服拿出来晒,还将其他储存时间过长的东西放到太阳光下去晒。因此,就有了“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皇宫晾辇舆、仪仗、典籍,庙宇举办晾经会,老百姓晾衣物、洗澡、洗发”等说法。

关于“龙晒衣”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太阳神和龙王一起商量,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龙王给太阳神下场“划船雨”,来显示划船的桡(ráo,划船)手勇敢拼搏的精神;太阳神则要在每年的六月初六给龙王来个“龙晒衣”,使它的外衣更加光彩夺目。它们两个商量好之后,都各自实现自己的许诺,一直没有出错。但是,有一年,龙王却忘了下那场“划船雨”,因此,太阳神也没有给龙王“龙晒衣”的机会。有这个传说,民间得出了一句“你不给我‘划船雨’,我不给你‘龙晒衣’”的俗语,并以此来描述五六月份的天气情况。

牛郎与织女除了晒衣节有晒衣的习俗,七夕节也有晒衣的习俗。民间流传七夕这天很少下雨,因此也是非常好的晒衣时节。

在六月初六和七月初七晒衣,是我国传统的习俗。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将六月六和七月七定为晒衣的日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刘海”这一说法如何产生

“刘海”也叫做“刘海儿”、“刘海儿发”,是指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在各式各样漂亮的发型中,刘海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刘海这一命名的由来却有不同的说法。

民间传说,刘海的叫法与神仙刘海有关。据说,古时有位仙童名叫刘海,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缕整齐的短发,显得非常可爱、稚气。以后的画师画仙童,多以仙童刘海为模板,所画的仙童多是“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的模样。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非常可爱,很像仙童刘海,就在给小孩剃头时总是把前额的一缕头发留下,后人们称之为“刘海发”。民间的妇女也在前额留一列短发,就将其称为刘海。

除此之外,关于“刘海”这一叫法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在古代,女子在15岁时行笄礼,即将头发绾起;男子15岁称为束发,即束发为髻,20岁行冠礼,即成年礼。人们常用“垂髫”或“髫年”指代童年,因为童年时期小孩的头发是自然下垂的。但是,男孩留的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叫做“兆”,女孩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被称为“髦”,这种留发的习俗称为“留孩发”。许多女子在成年后,出于打扮的考虑仍旧留着额前自然下垂的头发。因“留孩”与“刘海”在古时的发音相同,相对而言“留孩”更为口语化,故书面语称为“刘海”。

古代妇女用什么来画眉

据传,在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古代女子画眉用的是烧焦后的柳枝。

《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事物纪原》卷三中也有记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据此可知,古代女子画眉使用的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人称之为黛。

据史料记载,汉朝女子使用的画眉材料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为“石黛”。画眉之前,必须将石黛在石砚上磨碾,研磨成粉末,再加适量的水,调和后使用。

古代女子画眉使用的材料,除了石黛之外,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于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而螺子黛产自波斯国,于唐朝时期传入中国。螺子黛是经过加工制造之后形成的一定形状的黛块。在使用时,螺子黛不用研磨,只需蘸水即可。其模样和制作过程都与书画用的墨锭相类似,故人们还将其称为“石墨”或“画眉墨”。

宋朝时,女子画眉的方法多种多样。据《事林广记》中记载:“真麻油一盏,多着灯芯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宋朝女子使用的是一种烟熏的画眉材料,宋末元初时,人们称之为“画眉集香圆”。

元朝至清朝,宫廷女子画眉使用的黛,选用的是京西门头沟斋堂特产的眉石。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人研制出杆状眉笔,以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古代孕妇也会做胎教吗

“胎教”一词出最早出现于汉朝时期。《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不踮脚尖),坐而不差(身子歪斜),独处而不倨(傲慢),虽怒而不詈(骂),胎教之谓也。”

古人认为母体中的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情绪和言行的变化,所以,孕妇必须遵守道德规范,以给胎儿良好的影响,这就是最初的胎教含义。《烈女传》中记载了太任怀周文王时期讲究胎教的事例。人们将其奉为典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孕期孕妇起居饮食的注意事项,如解除烦恼、禁止房事、忌讳生冷、宜静养等方法。这样不仅保证了孕妇的身体健康,还可防止堕胎、小产、难产和胎儿发育不良等。

女子戴耳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戴耳坠在我国历史悠久。考古研究发现,早在五十万年前的周口店时期,中国的猿人就有用石头、兽牙或贝壳等制成耳饰的习俗。古人将耳饰称为“珥”、“瑱”、“珰”。汉朝的耳饰多用石、玉、水晶、玛瑙等制作而成。

女子戴耳坠不仅更显端庄,还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眼睛有保护帮助的作用。因此,关于戴耳坠的由来有两个传说。

据传,古时候有一位姑娘得了眼疾,她因此双目失明。一日,一位周游各地的医生来到此地,说能够治好姑娘的眼疾。于是,这位医生用银针在姑娘的两耳耳垂上各刺一针。姑娘才重见光明。后来姑娘的眼疾治好了,眼睛还更加明亮。因此,姑娘特意请银匠为她制作了一对耳环戴在耳朵上,表示永远铭记名医的恩情。这件事情在民间传开后,其他姑娘和妇女纷纷效仿,从而形成了戴耳坠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医学中,有一种是“耳针治疗”,就是用小豪针、皮内针或其他的方法刺耳穴,以治疗疾病。因为耳垂的正中有穴位,刺激此处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眼部疾病。

关于戴耳坠的另一个传说则源自戴耳坠的另一个作用,可让女子更加端庄。

据传,古代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在40岁时才生了一个女儿,就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疼爱。后来,姑娘长大之后,却因为两位老人的娇生惯养,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走起路来摇头晃脑。眼看着姑娘就该嫁人了,老两口心里非常着急。这天,老两口灵机一动,想出了好办法。他们在姑娘的两个耳朵下各系了一个短绳儿,然后在下面系一个贝壳。这样,姑娘走路时如果再摇头晃动,贝壳就会碰到她的脸,而刮脸是“害羞”的意思,这时姑娘就会知道别人在羞她,以后走路就不会再摇晃了。后来,老两口发现这一招果然灵验。这件事成为奇闻趣谈,在民间广为流传。女子和妇女们都纷纷效仿,戴上了各式各样的漂亮的耳坠,让自己显得更加端庄文雅。

古代的女子也使用口红吗

古代女子的口红制作非常精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口红的制作方法:先制作好香酒,准备丁香和藿香两种香料,然后再放入上好的、新收的、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而后投入到烧至微烫的酒中,用热酒吸收棉花中香料的味道。吸收的时间因季节有所不同,春天和秋天是两天两夜,夏天是一天一夜,冬天是三天三夜。浸透结束后就将棉花和香料取出,再将牛油和牛髓放入香酒中,用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次之后撤火微煎。在煎的过程中掺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调入青油。等到灭火后,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这就是古代女子喜爱的饰唇用品。这种口红不仅细致红艳,而且香气蕴藉。

“梅花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梅花妆”指古代妇女在额头上贴一梅花形状的花子做装饰。据传,南宋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后有梅花落于公主的额头之上,遂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从此之后就出现了“梅花妆”。

“梅花妆”作为宫廷日妆,在唐代非常盛行。宫女们多在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以显娇俏。因为腊梅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宫中的女子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的形状,贴在额头或面颊上,也称为“梅花妆”。

后来,梅花妆越来越普遍,以至于从宫廷传至民间。《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记载。这里的“花黄”就是女子面部的贴花,也称为“花钿”。

“梅花妆”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多样,颜色涉及黄色、绿色和红色;花形有梅花、小鸟、小鱼和小蝴蝶等;材料包括金箔、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等。更妙的是,有些女子梅花妆的材料竟然是蜻蜓的翅膀。宋人陶谷在《潸异录》中记述:“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这里的“花子”指的就是贴花,此女子将蜻蜓的翅膀剪成花瓣形状,再涂上金粉,贴于额头,而成梅花妆。

宋时,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人们所说的“梅花妆”指的是艳妆或精致的妆容。

“唐装”是指的唐朝人的服装吗

“唐装”并不是指唐朝人的服装,而是清朝末年的中式服装。如今流行的“唐装”的叫法源自海外。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朝代,其声誉传至海外,外国人都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卷三百二十四记载:“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