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35

第35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3)

由于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的繁荣,此时也是我国的衣裳形制重要的发展时期。男子裹头巾,身穿袍衫,脚穿长靿靴,袍衫为圆领、窄袖、领袖裾无缘边、右衽。袍衫受汉服和胡服的影响,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样式。《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天子燕服亦名常服,惟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从隋朝开始,黄色服饰成了皇家的御用服饰,逐渐禁止民间使用黄色。同时,宫廷开始使用颜色区分官员的品级,被称作“品色服”。而民间妇人穿衣裳则要遵从丈夫衣服的颜色。

纺织和漂染技术在唐朝得到极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在此时开通。唐朝的服饰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具有开放、精致、优美、华丽的风格特征。皇宫中贵妇们的礼服以低领、大袖和袒胸为时尚,也有襦裙、短袖肩披帛巾。织锦的花样和图案精美,达到了空前的水准。

公服

宋朝的服饰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形制,缺胯袍衫分为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这两种式样,衣服的颜色主要有黑和白两种。宋代皇家的服饰大都有奢华的特征,民间服饰也相当讲究。宋太祖时,曾经有规定要求妇女衣服的颜色要尊重丈夫衣服的颜色,百姓不得穿绫缣五色华丽的衣服。当时的衣裳制度中有公服、礼服、常服等形式。皇宫贵妇们穿公服,人们在各种仪式中的吉凶服为礼服,大众普遍穿的衣裳为常服。

宋朝的朝服颜色多为红色衣和裳,里面穿白色的中衣,腰处系罗料大带,下为绯色罗料蔽膝,佩戴锦绶、玉佩、玉钏,脚穿黑色皮履。官职的级别开始用配饰的不同加以区别,后来出现的“从省服”,是常服的一种,也叫做公服,是官员们的服饰。这种服饰以曲领和腰系的革带为主,有大袖和窄袖的不同。这种朝服以颜色区分官员的品级,如宋元丰年间九品以上为绿色;六品以上为绯色;四品以上为紫色,紫色和绯色朝服要配以金银材质做成的鱼袋装饰,以此来突显高官的职位。宋朝以后,传统服饰都是在汉服深衣制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少数民族的元素。

质孙服辫线袄

元朝的衣裳制度主要与辽、金相似。这个时期出现了便于骑马的较短的长袍,叫做“质孙服”,贴身,腰处有多重衣褶。皇家的贵族穿辫线袄,作为皇族的标志。辫线袄为窄袖,腰间系红紫帛拈成的带,下裳是竖褶的裙式。贵族妇女穿的袍子宽大而长,常由两个婢女为她们拉后面的袍角。平民中的妇女一般穿褐色袍衫。官员的公服承袭汉族的形制,以颜色和纹样区分级别。

纽扣

清朝皇后传统服饰发展到明代,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纽扣代替了汉服前襟的带结。纽扣最初出现在元朝,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衣裳的形制中逐渐地拉长上衣的长度,缩短裙摆露出的长度,衣领一改以前的交领,多变成了圆领。“花冠裙袄,大袖圆领”说的就是明代的女装。明代的男子服饰也是以圆领和方巾为主要特点,袖宽,镶黑色边,领用青色。一般的搬运工人也身穿青布衫裤和青布方巾,脚上穿草鞋。朝廷的官员穿的是云缎圆领袍。这种袍衫长为离地一寸,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一寸,袖长超过手,再加上大红色的履,就是明朝标准的朝服。《明会典》中记录了明朝贵族女装的特点为“各色纻丝绫罗纱随用”。而庶民百姓的女服只限用紫色粗布作为衣料,只能用紫、桃红和绿等较浅的颜色,禁止用大红、鸦青和明黄这些过浓的颜色,禁用金色刺绣。另外,在明洪武十四年还在衣料上对职业进行区分规定,农家可用纱和绢布作为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用绢布作为衣料。

马褂

清朝的衣裳形制在传统的汉服基础上又加入了满族服装的特点。民间衣裳的袖子一般比较窄瘦。用于庄重场合的礼服加入满族服饰中的箭袖,也叫马蹄袖。袍衫上添加了纽扣,右边开大襟,领口为圆形。百姓中的男子穿的袍衫只能左右两边开气,而皇室的男子是前后左右四面开气。在清朝出现了一种特有的服装,就是马褂。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之别,也分为长袖、短袖、大袖、小袖,衣领为圆形。

旗袍

1804年以后,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合,服饰也因此发生了变革。旗袍是在清代满族妇女服装的基础之上吸收了西方服装的元素改变而成的。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旗袍从领子、袖子到开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中国妇女束胸裹臂的习惯,充分显现出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

现代唐装

现代唐装指的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是在清朝马褂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属于满族服饰。这里的“唐装”只是一种称谓,源自国外。由于我国唐朝的经济繁荣,名声远至海外,所以,海外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华侨也自称为唐人,因为唐朝的繁盛令中国人骄傲,也令海外的人羡慕。

“唐人街”指的就是东南亚华人居住的地区。“唐装”也就理所当然说的是华人穿的衣服。

传统衣裳制度的形成穿越了我国的每个朝代。衣裳已经不仅仅具备御寒保暖的功能,还代表每个时代的时尚文化。在我国的历朝历代中,衣裳制度也是君王统一政治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展现了各个朝代思想的文化现象和民间风俗特征。

红色服饰的功用和禁忌

在中国,红色是吉祥色,有喜庆的意思。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红色,在结婚、本命年,特别是过年过节时,人们的服饰都以红色为主。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属火,是阳色。所以,人们将红色定位为吉利的颜色、吉庆的兆头。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主要源自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其祖先炎帝又称为赤帝,他就是古人信奉的太阳神。两千多年前的楚人也认为自己是日神和火神的子孙后代,崇拜赤色。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举旗反抗秦朝时“帜皆赤”,且将自己喻为“赤帝子”。

直到今天,民间依旧崇尚红色,将红色服饰视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喜庆的红色服饰承载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愿望。

我国的一些地区还流行本命年系红腰带、穿红衣服的习俗。民间传说本命年多有灾难,系红腰带、穿红衣服都是为了避免灾难病祸上身,保这一年平安无事。所以,在民间风俗中,红色还有辟邪的作用。

红色被归属为阳,所以在丧葬礼仪中,人们忌讳红色服饰。这是因为人们认为鬼魅属阴,人们怕穿红色衣服会冲撞到鬼魅,使逝者难以顺利归西。特别是在国殇期间,全国人民都要禁穿红色服饰。

由于红色也是鲜血的颜色,因此,红色有时也被人们视为服饰中的一种禁忌符号。

在我国河南的北部,小孩生了牛痘后,就会在外衣袖子上缝上红色“小公鸡”或者扎上“红色布条”,就是禁止碰触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忌讳红色。例如,水族人喜欢蓝、白、青这些素雅的颜色,忌讳大红和大黄这两种颜色。

民间对红色的认识各不相同,基本上可概括为“于吉事则吉,于凶事则凶”。

中华民族为何崇尚黄色

自古以来,黄色就是中华民族最崇尚的颜色。它不但被视为民族的代表色,还预示着大地和皇权。

《说文解字》中记载:“黄,地之色也。”中华民族的原始部落起源于黄河地区,黄土地是远古人类最初的栖息地。历经千年,中华儿女对这黄土地有了深厚的情感。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将黄土地上的生活视为人类的原始状态,把黄土地当做人类的起源之地。据说,被人们称为祖先的黄帝的名称也是由黄土地而来。

四千多年前,黄河地区的部落首领轩辕氏战败炎帝后统一了各部落,成为黄河地区人们唯一的领袖。而且,在农耕和当时的制陶技术有了一定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看到了土的神奇,便将“土”视为高贵之物,故此人们用“土德之瑞”来形容轩辕氏的统治才能。土和土地的颜色都是黄色,所以人们将轩辕氏尊称为黄帝。有学者推论,“黄帝”中的“帝”可能就是“土地”的“地”,“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之意。滋养人类的土地是黄色,人们在土地上播种后收获的粮食也是黄色的。黄色的色彩明亮,黄色见证了人们生生不息奋斗的生活,蕴涵着人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从肤色上,中国人又被称为“黄种人”。因此人们将大地供奉为神,以黄色为贵,将黄色视为民族的色彩、民族精神的象征。

据《周易》中记载,五行学说的象征对应体系也将黄色定为中央之土,对应黄帝。黄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正色”。人们将中央色的黄色赋予中央集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中,黄色还逐渐演化为君权的象征,成了皇家的御用颜色。象征中国灵魂的龙也被赋予了黄色的外表,并且黄色只能出现在皇帝的服饰中。大约从隋朝起,黄袍就成了只有帝王才能穿的服装。“黄榜”则专指皇帝的诏书。皇帝走过的路被称为黄道。皇宫的城墙、建筑以及皇帝用的陶瓷器具也都是以黄色为主要的装饰色。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黄色的传统。在语言中,事物的名称被赋予了“黄”字,便成了民间说喜爱的美称,如黄海、黄钟、黄花等。

对生于黄土、长于黄土的中国人而言,黄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古人崇敬滋养人类生存的黄土大地,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使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一直崇尚黄色。

旧汉族服饰的穿戴禁忌

旧时汉族服饰有一些穿戴禁忌。这些禁忌多源于人们封建迷信的思想,也有的是源自各个朝代不同的制度规定。在不同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发现旧时汉族服饰穿戴禁忌的影子。

民间对小孩服饰的穿戴禁忌,主要体现为祈求生活的平安,不冒犯鬼神。例如,人们给出生三天的婴儿举行“洗三”仪式,然后给婴儿穿上褂子,却忌讳给婴儿穿裤子。大部分父母会在婴儿出生一百天以后才给婴儿穿上裤子。人们以为这段时间不给婴儿穿裤子是为了让他在遇到妖魔鬼怪的时候能够迅速逃跑,而不被裤腿绊倒。在旧时的温州地区,人们忌讳给小孩穿颜色艳丽的衣服。如给小孩穿了红衣红裤,就要在外面再穿一件网衣,还要给小孩戴上虎头帽或配上一个布制的虎爪在外面,用来辟邪。在大人们看来,孩子的生命都比较脆弱,不足以对抗妖魔鬼怪,所以人们用各种奇特的方法避免鬼魅的侵袭。

旧时的汉服以穿戴整洁为原则,忌讳裸露和有违常理的穿衣行为。一些地区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即男子穿衣不得露肚脐,女子穿衣不可露皮肤。而且,旧时民间男女穿衣有别,人们忌讳男女衣服的款式不分,认为不辨男女的服饰会有不吉。另外,我国河南沁阳地区的人们忌讳反穿罗裙,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俗语传说。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丧偶的妇女和死人才反穿衣裙,其他人反穿衣服会被视为不祥。所以,民间很多地区都忌讳反穿衣。

在古代,人们还认为衣服上附有人的灵魂,穿别人的衣服会使自己的灵魂不安,因此古人多忌讳穿他人的衣服。古时民间用竹竿晾衣服,俗信认为竹竿也穿衣服,若是从竹竿上拿下后直接穿上,人就变成了所谓的“竹竿鬼”。另外,古时山东地区的人们忌讳穿下摆有毛边的衣服,认为丧服的下摆才有毛边,平常穿这样的衣服会不吉利。同时,他们对衣服的扣子数也很有讲究。他们忌讳衣服的扣子数为双数,认为扣子双数会影响穿衣人的事业,有“四六不成材”的说法。在传统的伦理观中,这些有违常理的穿衣方式都会受到人们的强烈抵触。

在其他的配饰穿戴方面,民间也有忌讳,基本也都是遵从穿戴整齐的原则。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人忌讳剪发,只有人犯了罪才剃掉须发,叫做“髡(kūn)首”。最初,人们多用兽骨或玉石等做成“束发器”,将头发在头顶束成发髻。后来,人们用各种材料制成冠、冕、巾、帻(zé)等样式各异的帽子戴在头上,起到修饰头发的作用。随着帽子的兴起,民间还有很多关于戴帽子的讲究。例如,汉族有“歪戴帽,狗材料”的俗语,忌讳将帽子戴歪。古人则认为帽子反着戴有凶相,所以也忌讳反戴帽子。古时的山西人最重视帽子,认为露出头顶是人们莫大的羞耻。

衣扣不系或系错,鞋袜不穿或只穿一只,也都是汉族人所忌讳的。女子不裹脚或裹脚带松弛拖地,都被认为是犯忌讳。古人以为女人这样必然会犯酒色。在祭祀的场合就更加讲究,要穿戴整洁,唯恐冒犯了神灵,招来不幸。

除此之外,旧时人们对所穿衣服的料子也有忌讳。《风俗通义》中记载:“俗说帷帐车不可作衣,令人病疠。”民间忌讳用帷帐布做衣服,认为穿帷帐布做的衣服会全身长癞疮。若是用给死人碑位或棺材用的帷帐布做衣服,就更不吉利了。

旧时,关系到死人,民间都会有特殊的忌讳。如寿衣袖子的尺寸忌讳短,要长过死者的手。俗信中说如果寿衣袖短露手,其子孙后代会上街讨饭。寿衣要用绸子制作,而忌用缎子做材料。“绸子”音同“稠子”,寓意多子多福;“缎子”音同“断子”,有断子绝孙的意思。同样的道理,“洋布”的“洋”与“阳”同音,代表的是阳间的东西,在阴间派不上用场,所以,做寿衣也忌用洋布作为材料。据说,寿衣忌穿九层,是因为“九”与“狗”谐音,有不尊重死者的意味。一般来说,寿衣的件数以五、七等单数为吉,忌讳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