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26

第26章 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7)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可见,古代的婚礼淳朴、肃穆,没有现在的热闹场面,也没有闹洞房这个习俗。

直到秦汉时期,人们不再满足沉闷而古板的婚礼,开始大办,让婚礼充满喜庆的气氛。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记录:“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汉仲长统《昌言》:“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趋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者也。”可见,闹洞房在出现之初被视为一种陋习。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民间流传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紫微星下凡,正好在路上看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跟在迎亲队伍的后边。他知道这是魔鬼准备作恶。于是,他跟着迎亲队伍到了新郎家,只见那个女人已经先到了,还躲进了洞房。眼看着新郎、新娘就要进入洞房,紫微星挡在门口,告诉大家里面有魔鬼。众人便向他询问驱除魔鬼的办法。他说:“魔鬼最怕人多,因为人多势众,破鬼就会吓得逃跑,不敢作恶了。”因此,新郎就请各位亲朋在洞房里嬉戏说笑,以驱赶魔鬼。到了五更时分,那魔鬼果真逃走了。由此说来,闹洞房还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还有其他说法,有的说是游牧少数民族的习俗,即男子在新婚之时,为证明是个合格的丈夫,忍受棒打。

抛绣球择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抛绣球择偶的习俗。抛出的绣球代表姑娘的心,这种用彩绣做成的绣球是中国民间一种常见的吉祥物。据说,抛绣球的习俗源自壮族的民族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种用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当时,人们用这种兵器狩猎,可用它击中一定距离内的猎物。随着历史的发展,“飞砣”这种兵器逐渐消失,人们便用它来命名一种彩球。宋朝时,抛彩球是壮族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宋朱辅《溪蛮丛笑》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文中所述彩球,有圆形、菱形或椭圆形,拳头大小,内有实物,在彩球上下两端分别有彩带和红坠。抛掷此种彩球时,彩带飞舞,炫彩夺目。据说,这就是绣球的雏形。

壮族的男女青年以抛绣球表达爱慕之心,借绣球来选择心仪的对象。抛绣球的习俗随之形成。

为什么女婿又被称为“乘龙快婿”

人们经常将称意的女婿称为乘龙快婿。其名字的由来出自一个典故。

据传,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一个小女儿,她从小就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秦穆公见此,便为她取名为“弄玉”。弄玉公主长大之后,聪颖绝伦,天姿国色,举世无双。但是,她性情孤僻,不喜欢宫中的繁缛礼节。所以,她经常一个人在深宫中吹笙。秦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就命人把那块碧玉雕刻成笙送给她。弄玉公主得到碧玉笙后,甚是欢喜,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她吹笙的技艺也更加精湛。

后秦穆公想召邻国的王子为婿,让弄玉做国君夫人。可是,弄玉自有主张,如果对方不懂音律,不是吹笙的高手,她宁可不嫁。秦穆公只得依从了她。

一天夜里,弄玉公主依旧在寝宫里赏月吹笙。这时,有一阵袅袅的仙乐从远处而来,和着公主吹笙的音乐。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公主趁着闲谈的机会,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穆公派孟明到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找,一直到华山,才听说附近有位隐士,名为萧史,隐居于华山中峰,此人喜欢吹箫,其箫声美妙动人,可传百里。孟明把他带到了宫中。这天,恰好是中秋节,穆公见萧史举止潇洒,一表人才,非常高兴,便让他吹箫。于是,萧史就吹起了萧,曲调优美动人,殿上的金龙彩凤似乎都跟着翩翩起舞。大家都拍手叫道:“仙乐!仙乐呀!”

这样,萧史和弄玉就结成了夫妻。从此以后,萧史教弄玉吹箫学凤鸣。十几年后,弄玉吹箫,果然如凤凰鸣叫,据说还把天上的凤凰引下来,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和弄玉在那里不吃不喝,住了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萧史对弄玉说,他很怀念华山安静的生活。而弄玉本来就很厌倦宫廷生活。于是,二人隐居于华山中峰。一天,弄玉带着玉笙,乘着彩凤;萧史带着玉箫,跨上金龙,刹那间,龙凤双飞,他们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就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我国古代如何规定婚龄

古代对结婚年龄也有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朝廷所规定的结婚年龄也不同。先秦时的《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据《礼记·内则》中所述,男子在20岁时举行冠礼,而后学礼,30成家;女子举行笄礼,20岁时出嫁,若有特殊情况,最迟不可超过23岁。

西汉时期,汉惠帝下令,女子出嫁的年龄不可超过15岁。

魏晋南北朝时,晋武帝规定女子出嫁不得超过17岁。

北周时期,建德三年,朝廷颁发诏令:自今以后,男子15岁、女子13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朝时,唐太宗规定,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聘礼娶。唐玄宗时,朝廷又将规定的结婚年龄规定为男15岁、女13岁。

北宋时期,法定婚龄依然遵循唐朝的规定。南宋宁宗曾下令:男16岁,女14岁属嫁娶之期。

明朝,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的结婚年龄为男16岁、女14岁。

清代,《大清通礼》中规定,官员士庶,男16岁、女14岁方可结婚。但实际上,男子初婚的年龄在21岁到二十四五岁之间,女子初婚的年龄为18岁。

哭嫁的习俗是怎么产生的

“哭嫁”也叫做“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我国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壮族、撒拉族等的传统婚姻习俗。即女儿在出嫁之前,举行哭唱仪式,以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关怀之情,也哭诉对少女时期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迷茫的感情,有的也表示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

但是,哭嫁这一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呢?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后娘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就随便找个人把这个女儿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女儿出嫁当天,当娘的要说些吉利话。可是,这个后娘却对女儿说了一堆诅咒的话,女儿忍不住痛哭,说道:“娘啊,我小轿去,大轿来,麒麟送子抱儿来!”之后,她在婆家勤劳和善,家庭和睦,一年后果然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也越过越好。没过多久,她后娘的亲生女儿要出嫁,嫁给一户富贵人家。出嫁当日,当娘的对女儿说了一大堆吉利话。可是,这个女儿出嫁没到一年,家就败落了。这样一来,人们就认为,女儿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这样,哭嫁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要到燕国做王后,在出嫁前,她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虽然不知哭嫁缘起何时,估计这可能就是其滥觞了。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是什么意思

民间俗语有“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即生了男孩也不要太高兴,生了女孩也不要悲伤,难道没有看到卫子夫,她虽然是一个女子,却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给全家带来富贵财富,就连男儿也比不上呢!此中意思与《长恨歌》中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说法雷同。

卫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她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到平阳府,与卫子夫一见倾心,后将其招入宫中。她的弟弟卫青也跟随进宫。后卫子夫怀有皇子,被立为皇后,生下太子刘据。她被立为皇后,他的弟弟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卫子夫身为一个女子给全家带来了财富和地位,故民间俗语便有“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这是较为鲜见的观点,认为生女并不一定不如男。

交杯酒的由来是什么

交杯酒,在古代称为合卺,卺本来是指一个瓠分成两个瓢,有“合卺而醑”的说法,孔颖达解释为“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醑指以酒漱口,故合卺的引申义就是结婚。

据传,喝交杯酒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至唐朝时,喝交杯酒的酒器除了瓢以外,还可以用杯代替。宋时,新人结婚喝交杯酒用的是两个酒杯,二人先各饮一半,再换杯子共饮,饮完之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放在床的下面,兆示以后百年好合。清朝末年,交杯酒的仪式进一步发展,分为“合卺”、“交杯”和“攥金钱”3个部分。

交杯酒流传至今,已经将“按杯于床下”的部分去除,“攥金钱”演变成了“掷纸花”。在我国绍兴地区,喝交杯酒的仪式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先给坐在床上的新郎和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再斟两盅花雕酒,让新郎、新娘各饮一口,而后再将这两盅酒混合,再分成两盅,让新郎、新娘喝完,这代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就往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众人去争抢。

有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还喝交臂酒,即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表示夫妻恩爱。

新娘为何要蒙红盖头

据说,在远古时期,百姓触怒了天帝。天帝便命令天神兴风作雨,降下洪灾,将人类灭绝。天神不忍看勤劳善良的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受难,就给了他们一个竹篮,让他们用竹篮当做小舟,躲过洪灾。灾难过后,人烟绝迹,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他们二人为了繁衍后代,想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向上天祷告:“天若同意我二人结为夫妻,就让空中的云朵聚合成团,如不让,就让云朵散开吧。”话音刚落,天空中的云朵就慢慢靠近,而后聚成一团。如此,伏羲和女娲便结为夫妻。举行婚礼时,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女娲用来遮羞的草扇,就演变成了后来新娘的红盖头。

因新娘结婚是旧身份的失去,新身份的开始,古人认为其容易被邪魔乘虚而入,红盖头是为了把新旧身份区别开来,也有辟邪、求平安的寓意。

何谓“上头”的习俗

上头也称为上梳,指古代女子出嫁前举行的改变发式的礼仪。

在此之前,上头代表成年的标志,即对古代男子加冠和女子加笄仪式的统称。南朝梁简文帝所作的诗《和人渡水》中有:“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有:“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清代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二引《前清宫词百首》,其中的一首曰:“短发初齐未上头,只工欢喜不工愁。御前轮值随歌舞,说着承恩使带羞。”注解为:“清廷宫女皆打辫,必自召幸后加以位号再行上头。”

后来,“上头”的习俗发生了改变。男子换上成年的装束,女子开始穿戴妇人的衣饰,一般在婚前三日、婚前一日或者结婚当日进行,代表成年,可以婚嫁。

再后来,“上头”就专指女子出嫁前改变发式的仪式。其仪式包括穿上婚服,梳洗和佩戴首饰等。时间多选在黎明,举行仪式时,要铺席、焚香、燃烛。后来,一些女青年在结婚前都是梳辫,结婚后就剪发或者烫发,也有“上头”之意。实际上,“上头”这种仪式是一种从未婚到已婚的分界标志。

女儿出嫁送嫁妆有什么来历

嫁妆也称为“陪妆”、“妆奁”,即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的衣被、家具和其他的一些用品。由于各地、各民族有各不相同的风俗习惯,故女子出嫁时所带的嫁妆也会不同。

关于嫁妆的来历,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传,古时候乡下有一个卖豆腐的人家,这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这年恰好20岁。出人意料的是,他偏要娶一位财主家的千金,而那位财主家的千金也非他不嫁。虽然不是门当户对,双方父母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但是,女方的父亲不甘心,就开出了天价的礼金,有意刁难男方。男方只得卖地买田,给了礼金。

终于二人可以结婚了。就在迎娶这天,新郎的父亲在大门前等花轿,花轿来了,接亲的人员在远处一看,嫁妆全无。这时,新郎的父亲铁着脸说:“慢!今天新娘进门要走小门。”花轿里的新娘听了此言,也忍不住说:“且慢……儿媳今天一定要从大门进!”新郎的父亲听后,接着说:“要走大门可以,但必须对上我的诗!”新娘痛快地回答:“父亲,请出题吧!”

新郎的父亲出的是:

房前棕树叶叉叉;

卖田卖土对亲家,

早知亲家这缺德;

留下铜钱自家花。

新娘听后,掀开轿帘往外一看,对的诗是:

屋后柏树叶披披;

您卖田地我不知,

好子不得父母地;

能女不得嫁时衣。

众人听此,都拍手叫好。新郎的父亲说:“好!进大门,请!”

小夫妻俩结婚后,早出晚归,省吃俭用,结果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他们的财富就超过了娘家。娘家见此情形,就重办了嫁妆,热热闹闹地给女儿家送去了。女儿热情地接待了家人,对众亲戚说:“众位亲戚早,东西坪里放,慢慢来,我自己来清点……你们屋里坐。”

众位亲戚就进了屋,被好茶好酒地款待。她自己却在大门外的坪里,把娘家送来的嫁妆堆成了一堆,放些柴火和茅草,把嫁妆全部都烧了。

“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