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23

第23章 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4)

自汉朝以来,这一习俗就开始在民间流行。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妇女们便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系在孩童的手臂或手腕等处,要求男左女右。长命缕也可挂于儿童的胸前、蚊帐或摇篮上。相传,五色丝象征着五色龙,可免除瘟疫,使人健康长寿。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人们用彩色的丝线织成日月星辰或鸟兽等形象,在端午节时给家中的尊者佩戴。《太平御览》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五彩,辟五兵也。”

清朝时,长命缕通常是系于手腕或脚腕,如《清嘉录·五月·长寿线》中记载:“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另有吴曼云所著《江乡节物词》:“杭俗,结五彩索系小儿臂上,即古之长命缕也。”

端午节佩戴长命缕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安徽淮北一带称之为“拴花线”。端午节佩戴的五彩线,五种颜色分别为青、白、红、黑、黄,分别代表木、金、火、土、水,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以驱灾除病、强健身体,使人长寿。

古代儿童为什么要穿“百家衣”

汉族育儿风俗讲究儿童穿百家衣。百家衣是一种象征,即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并认为这要托大家的福,因此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百家衣是一种为婴儿延寿的服饰。用向各家讨来的零碎布帛缝制而成。

长子上小学之前,要先向百户人家各讨一块布或锦缎,然后拼缝制成衣服。每块布的直径约为7厘米,形状为八角形,颜色各不相同。拼缝好后,再绣上花、鸟、鱼、虫或一些人物。

百家衣可制成坎肩、长袄或短袄等。当时的人们认为,孩子穿上百家衣可长命百岁。

穿百家衣的习俗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南方的一些地区也有该习俗。

中国人为何要起小名

“小名”即小时候取的名字。据史料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流行取小名。历史上最有名的小名就是孔子的小名“丘”。而趣味性最强的“小名”就是晋成公的小名,他的小名为“黑臀”。相传,晋成公的母亲“梦神规其臀以墨”,故他的屁股就很黑,因而取小名为“黑臀”。而中国人仍旧起小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为小名好叫、好记。这样的小名通常借用身边的花鸟、鱼虫或金石等,还有的是一些禽兽之名,如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叫起来顺口。比如顾恺之的小名就是“虎头”,而陶渊明的小名则为“溪狗”,郭沫若的小名为“文豹”。

二是为了让孩子好养活。这类小名常因排行或因为迷信而特别起的,如阿猫、阿狗、阿三、阿四、铁蛋、柱子等。这些小名叫起来既亲昵可爱,又有卑贱、好养活的意思。

三是为了讨个吉利口彩。这些小名很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喜儿、来福等。

民间为何有送灶和迎灶的习俗

送灶和迎灶,即迎送灶神,送灶神上天和迎灶神返回人间的民俗活动。灶神是道教之神,也被叫做“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等。

送灶和迎灶是过年习俗的一部分。据《抱朴子内篇》记载,灶神负责监督民间大众的功过善恶,并定期向天庭报告,天庭则根据灶神的报告来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民间认为,灶神上天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报告之后,在除夕之夜返回民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举行祭祀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除夕之日为接灶或迎灶。民间贴的灶神常有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民间贴在灶上神龛中的灶神多用纸绘成,在送灶之时,将其揭下,再用火烧,为的是让灶神乘着烟上天庭,民俗认为这样可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送灶结束之后,就是迎灶了。迎灶时,人们在神龛前放上供品,放爆竹,并贴上新灶马。新灶马形式多样,有的是独个儿的灶君,有的是并肩的还有个灶奶奶。灶神被放到粉刷一新的神龛中,就代表回到了自己的宫中。通常情况下,在灶神的神龛两旁还贴着一副对联,即“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春节贴对联的习俗是如何流传开的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源自秦汉以前,当时,民间每逢过年,人们就在左右大门上悬挂桃符。桃符由两块桃木板做成,上面写着“神荼”和“郁垒”——两个传说中降鬼大神的名字,这样做是为了驱除鬼怪,镇宅保平安。这种悬挂桃符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五代时期。五代时,人们开始在木板上题写联语。据史料记载,我国第一幅春联是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题于卧室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宋朝以后,春节贴对联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中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民间过春节贴春联非常盛行。因为,春联源自桃符,民间也将春联称之为桃符。

明朝时,朱元璋提倡贴春联。他定都金陵以后,便命令臣民每逢过节,必须在门上贴一副对联。朱元璋还穿便装出巡,到民间观赏取乐。因此,当时的文人也将题写春联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也就成了一种社会风尚,一直延续至今。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民俗中,“除夕”的来历源自一个传说。据传,很久以前,有个妖怪叫做“夕”。“夕”非常残暴,专门祸害百姓。它看到哪家的女子漂亮,就在晚上去糟蹋她,之后还将女孩吃掉。百姓非常痛恨“夕”,但也拿它没办法。

有个猎人叫“七郎”,他力大无比,而且射箭也很好,他喂养的狗非常厉害,敢和各种凶猛的野兽斗。七郎见百姓们被“夕”害得很惨,就想办法要除掉它。于是,他带着猎犬到处找“夕”,可是,它一直没有找到。原来,“夕”只有在太阳落山后才出来。

七郎带着猎犬找了“夕”一年,结果在腊月三十这天,他来到了一个镇子上,看到百姓们都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他想:这个镇子大,人也多,姑娘也多,说不定晚上“夕”就会来。他和镇子里的人说,“夕”最怕响声,让大家天黑之后不要睡觉,在家里多放一些敲得响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动静就用劲敲,用响声把“夕”吓出来。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闯入一户人家,这家人发现后赶紧敲起了盆盆罐罐。随后,整个镇子都敲了起来。“夕”被吓得四处乱窜,七郎看见了,就放狗去咬它,“夕”就和七郎的狗较量起来。这时,人将拿起家里敲得响的东西,用力敲,响声震天动地。“夕”有点斗不过七郎的狗,就准备逃跑,可是七郎的狗咬住它不放。七郎一看,赶紧用弓箭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腊月三十称为“除夕”,以纪念除掉了怪兽“夕”。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守岁、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驱除晦气,迎接幸福祥瑞的意思。

过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关于中国人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要从“年”的来历说起。据传,在古时,民间出现了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每年的腊月三十,年就会出来祸害百姓,它挨家挨户,觅食人肉,使得村里人心惶惶,所有人都躲着它。有一年的三十晚上,“年”又来到了村里祸害,但是,这次正赶上有两个牧童比赛甩牛鞭子。“年”听到空中响起的辫子声,便吓得赶紧掉头逃跑了。后来,“年”又到了另一个村庄,只见村里面灯火辉煌,它被刺得眼花缭乱,只得仓皇而逃。就这样,人们发现“年”怕红、怕响、怕光,就想出了一些对付“年”的方法,放鞭炮就是其中一个。后来,放鞭炮就演变成了过年的习俗。虽然这一习俗源自于驱除鬼怪的目的,但是,鬼怪被吓跑了,晦气也就消散了,放鞭炮自然就成了喜庆、吉祥的象征。

古人是如何拜年的

拜年是中国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古时的“拜年”即为向长者拜贺新年,内容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问候生活安好等。若遇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还有一种特殊的拜年方式,就是用名帖互相投贺。《清波杂志》中记载:“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宋朝时期,士大夫交友甚广,亲自登门拜访,既耗费精力,也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朋友,就派仆人代送一种梅花笺纸裁成的卡片,表示拜年。此卡片长三寸、宽二寸,上面写有受贺人的姓名、住址和祝贺词句。明朝时,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在《贺年》中就曾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诗中所提到的“名刺”和“名谒”就是古时的贺卡。这种用贺卡拜年的方式,既方便又实用,一直流传至今。

清朝出现了“团拜”的拜年姓氏。《侧帽余谭》中记载:“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自明清以来,拜年的顺序为: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然后再拜高堂尊长,最后是全家老小按次序互拜。在拜年时,晚辈给长辈行大礼,尊长要给孩童赏赐,平辈之间可拱手致语。给亲朋拜年的次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到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拜年一直进行到正月十六日。

你知道“走马灯”习俗吗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赏灯的习俗,走马灯就是其中一种灯笼。走马灯也称为马骑灯,是在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会造成气流,进而使轮轴转动。轮轴上挂有剪纸,烛光就将其影投射到屏上,这样图像就不断地走动。因此,走马灯的蜡烛要切成小段,并且,在放进之时要正,而不能倾斜。

宋朝时,人们将走马灯称为“马骑灯”。元代的谢宗可曾用这样一首诗来描述走马灯:“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古时,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样喜庆的日子,人们都会表演走马灯。一般是由20多个十几岁的小孩表演,他们连唱再跳,并根据不同节奏形成不同的阵势,寓意着喜庆、吉祥、人财两旺、五谷丰登。

元宵节抹黑脸是怎么回事

元宵节抹黑脸源自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干燥。山神在人们熟睡之时,把山林给点着了。后来,火烧得越来越大,烧得飞禽鸟兽都四处乱窜。这时,猎神便命令最漂亮的乌鸦去喊附近的人们救火。于是,乌鸦就挨家挨户去叫人,结果只叫到了一半人来救火。漂亮的乌鸦羽毛被熏得漆黑,猎神看了很心疼,生气地说:“靠山吃饭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他们经受灾难。”于是,猎神让乌鸦给救火的人带上念珠,以区分救火和没救火的人。

救火的人脸都被熏黑了。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的丈夫、大伯、小叔救火回来时都熏得脸漆黑,她便催促着让他们赶紧把脸洗干净之后再去睡觉。天黑了,乌鸦叼着念珠落在木桩子上。俊媳妇看到乌鸦,并问明了来意,之后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都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就管不着了。”说着就飞走了。

这下俊媳妇急了,可是她怎么着也喊不醒家里的人。于是,她到灶前,往手上摸些锅底灰,照着救火的家人回来时的样子,把他们的脸都抹黑了。

第二天正是正月十六,男人们醒来后发现脸和脖子都被抹黑了,而且脖子上还带着一串念珠。俊媳妇把昨晚发生的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都很感谢她,她也应该免去灾祸。正在这时,头上有一只乌鸦飞过来,家人便给俊媳妇摸了个黑脸。

这一年,俊媳妇一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后便争相效仿,都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抹黑脸,以免灾去祸,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得到天神的保护。

二月二人们为什么吃爆米花

民间有二月二吃爆米花的习俗。关于此习俗,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传,武则天当了皇帝,触怒了天威。玉皇大帝便下令3年之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是,掌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看百姓遭受旱灾,没有饭吃,就私下给人间降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此事后,一怒之下,将掌管天河的玉龙打下了天宫,将其压在一座大山底下。这座山下竖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因此,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等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二这天,人们都开始晾晒玉米种子。这时,大家忽然想起,这金色的玉米种子就如同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在这天,大小门户都开始爆玉米花,还在院子里设置香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让玉帝看到人间到处都是金豆开花。龙王得知这是百姓在想办法救它,就大声向天上的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玉帝快放我出去!”玉帝从天庭向下一看,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是金豆开花,遂命令放了龙王,并将其召回天庭,继续掌管天河,为人间兴云雨。

从此以后,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民间都爆玉米花,形成一种习俗,流行至今。

为什么在端午节挂“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