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20

第20章 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1)

《礼记》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庄。”可见,在平日的饮食起居中,“礼”无处不在,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而礼俗同样是古代文化和古人生活的缩影。巧解民生礼仪,漫谈婚嫁习俗,以礼俗根源的探索,再现古人文化生活。

“三叩九拜”是要人行礼十二次吗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实际的礼法中,并非行让人行礼十二次。古代的“九拜”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概括了古人行礼的方式,包括吉礼、凶礼,男人行礼的方式、女人行礼的方式等。显然,这些礼不可能同时进行。所以,“九拜”说的是九种行礼的方式,并非行礼九次。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稽首”是拜礼中中的最重者,行礼时先跪下,再两手着地,而后头拜至地,如此停留一段时间。“顿首”为拜礼中的次重者,即引头至地,稍停顿后起身。“空首”是拜礼中的较轻者,两手着地,后将头引至手,而不必着地。以上三拜是正拜。“振动”是将两手相击,后振动其身拜。“吉拜”,先拜过后稽颡,稽颡即叩拜之礼,将额头触地。“凶拜”,先行稽颡,再行拜礼,要求头触地时要肃穆。“奇拜”即先屈一膝再拜,这一行礼方式又称为“雅拜”。“褒拜”,此礼也称“报拜”,指的是行拜礼后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肃拜”即俯身拱身行礼,是拱手礼,并不下跪。所谓“推手为揖,引手为肃”,“肃拜”是军礼,因古时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故用肃拜。

古人跪、坐、拜的礼仪

在椅子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无论地位高低,都只能在地上铺一个席子,坐在上面。因此,古人就十分重视跪、坐、拜的礼仪。

古人的坐与今人不同,其跪和坐相近,而略有不同。宋朱熹认为古人的“坐”是膝着地,以臀部着脚掌。古人坐时,两膝着地,让臀部坐在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表示对对人的尊重。坐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尽后”就是让身体稍微坐后一点,表示谦恭;而“尽前”是指在吃饭的时候,尽量将身体往前挪动,以避免饮食污染坐席而造成对主人不敬。

在接待宾客的过程中,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古人“坐”着向客人致谢,需“引身而起”,即伸直上半身,此时“坐”就变成了“跪”。宋朱熹认为古人的“跪”是膝着地,伸腰及股。古人“跪”时,在坐的基础上,挺直身子,臀部不沾脚跟,以表示庄重。《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在跪坐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拜”,在古代是行敬礼的意思。《周礼》中对“拜”的礼仪动作和对象做了严格的规定,即“九拜”。此“九拜”对不同等级、不同场合的社会成员的拜礼进行了概述。“稽首”是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等情况下行的大礼,“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此中还有吉拜、凶拜和报拜等,在不同情况下行不同拜礼的方式。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为何称做“笄礼”

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是汉族女孩的成人礼,为古代嘉礼的一种。

笄礼始于周代,一般指贵族女子在订婚之前,在许嫁之后、出嫁之前进行的成人礼。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的时候举行,如果女子一直未嫁人,也要在20岁时行笄礼。

正所谓“冠者礼之始也”,古代人十分重视冠礼,《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古代女子行笄礼,就代表其成年并可以结婚。

古代女子的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由约请的女宾为行笄礼的少女加笄。受笄是指女子改变幼时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发髻,再用黑布包住,再用簪插定。

贵族的女子在受笄之后,还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学习“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即一个媳妇应该会的待人接物、侍奉公婆等品德礼貌以及女红制作等技术。后来逐渐改为,由少女的母亲申以戒辞,教之以礼,古时称之为“教茶”。

“数九”的习俗始于何时

所谓寒去暖来,“春已深矣”。“数九”就生动地反映了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

“数九”的习俗始于何时实难考证,但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九尽桃花开”,天气变暖了。

俗话说:“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头九暖和,之后的整个寒冬就非常冷。因此,民间有“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的说法。

另外,《燕京岁时记》中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即从三九起,就进入了冬天最冷的时候。《京房易占》也有:“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

因此,人们认为三九是最冷的时候。但实际上,四九才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因为三九的前几天,气温变化大,人们的身体还不大适应,就感觉格外冷。其实,四九时的温度比三九低,但是气温变化小,人们便不会感觉太冷。

在“数九”的习俗中,属“九九歌”流传最为广泛。人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冬天寒冷变化的现象和农事活动的规律。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另外,因各地气候不同,九九歌也各具特色。如河北地区流行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清代《清嘉录》记载了一首“数九歌”,颇为有趣地描述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除此之外,明代还出现了“画九”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这里所说的“画”,实际上指的是用来计算冬至后春暖日期的图。清代的“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四句,一共三十六句,从“三皇治世”到“大清坐金銮”,堪称是一部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大事记”。

清朝时同时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和小学生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类似,多用繁体字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个字,双钩成幅后,从一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从冬至日起,用粗毛笔蘸墨汁,将其均匀涂满。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画,故每天填一笔,九天填一个字,八十一天正好填完。有趣的是,每天填涂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在当天所涂粗笔画上记录当日的天气情况。因此,整个冬天下来,这个“写九”字幅,俨然成了一份九九天里较为详细的气象资料。

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指什么

古人称“开门七件事”,是指一天从“开门”开始为生活奔波的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

“开门七件事”确指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从宋朝开始的。在宋朝以前,醋还不是主要的调味料;在唐朝以前,茶是一种奢侈品,也不常见。

米在宋朝时是主要的粮食。南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芝麻、紫苏和大麻榨成的食物油在民间较为常见。

南宋时期,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提到到了八件事,即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其中,酒算不上生活的必需品,后来被剔除。到元朝时,杂剧《刘行首》中有:“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唐伯虎的一首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姓氏来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氏是从姓派生出来。自秦代起,姓氏合二为一,简称为“姓”或统称为“姓氏”。百家姓中,许多姓氏都是从几千年前传下来的。其来源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以姓为氏。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后人以姓为氏,直接沿用至今。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故传至后世的姓氏多为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或乡、亭的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的居住地分别是东郭、西郭、南郭、北郭,遂将东郭、南郭作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于是以西门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有邱、门、闾、野、官等,以区分居住环境的不同。而裴、陆、郝、阎、欧阳等,都是以乡或亭之名为氏。

(3)以国名为姓,以国名为氏。如在虞、夏、商朝有一个国家名为汪芒国,其后代的姓就为汪;商朝时,泾渭之间有一个阮国,其后代的姓就为阮;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多以国名为氏,即后来的姓。如齐、鲁、晋、宋、郑、秦、吴、韩、卫、赵、魏、陈、蔡、曹、胡、越、楚、燕、许等。

(4)以封地为姓。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而后以翁为姓;周公旦的儿子被封于邢国,为邢侯,故其后代姓邢。

(5)以官职的名称为姓。如古代的五官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其后代便以此为姓。另外,籍、谏、军、库、仓、厨等,都是由官职名称演变而来的姓。

(6)天子赐姓,以号为姓。例如,周穆王的一个宠姬死后,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为痛姓。周惠王死后,追封号为惠,其后代则姓惠。

(7)以祖上的字为姓,以祖上的名或字为氏。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子孙后代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字子藏,故其后代则姓臧;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便世代姓林;而宋戴公的儿子公子充石,字皇父,故其孙便以他的字为氏,即皇父,到汉代时,“皇父”改称为“皇甫”。

(8)从神话传说中演变出来的姓。相传舜在位时,有个叫纳言的人是天上龙的后代,故其子孙后代便以龙为姓。据传,神仙中有位青鸟公,故其后人姓青鸟。

(9)因皇帝赐姓,或因避讳而改姓。如战国时期的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后因齐国被秦所灭,故其子孙改姓为法。又如汉明帝忌讳“庄”字,故庄姓改为“严”姓。明朝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为名起兵,后攻破南京,并推翻了简文帝,称为皇帝,号为“靖难”。当时的太监马三保因功被赐予“郑”姓,并改名为郑和。

(10)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姓氏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的首领单于的子孙就多姓单于。

(11)以采邑为名。采邑是指帝王或诸侯国君分给同姓或者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如周武王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故岔生的后代就姓苏。

(12)以次第为氏。家族之中,按兄弟的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称伯或者孟,老二称仲,老三为叔,老四曰季。这些次第的名称被后世沿用为氏。但也有例外,如鲁庄公的弟弟庄父,排行老二,本应称为仲氏、仲孙氏,可是因为他有使君之罪,其后代的姓便改为孟或者孟孙。

(13)以技艺为氏。例如巫、陶、卜、屠、匠等。

(14)从少数民族演变过来的姓。例如:郎、那、富、赫、索等。

(15)以谥号为氏。例如:宣。宣姓来自周厉王儿子姬静的溢号,也有说它来自春秋时期的孙叔侨如的溢号。

姓和氏一样吗

说到姓和氏,许多人都认为是一回事。确实,几千年来,姓和氏完全融为一体,统称为姓氏。然而,在先秦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姓”代表一种血缘关系,指一个母亲生的子女,是家族基因延续的标志。在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为“女”字旁加一个“生”字。后来,繁衍的子孙逐渐增多,一个家族可能会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在各地。所以,在伏羲氏族社会时期,各分支为除了保留姓外,还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与其他分支区分的标志,因此,“氏”就产生了。氏就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氏族社会时期实行的是族外婚,同一氏族的人不能结婚。如此,“姓”还起到“别婚姻”的作用。

到夏、商、周时期,人们有姓也有氏。“姓”从所属的部族或者所居住的村落而来,“氏”是从君主所赐的官职、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因此,只有贵族有姓、有名、还有氏,普通平民只有姓和名,而没有氏,“氏”则成了区分贵贱的标志。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不可以通婚,就是因为古代人早就发现了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逐渐消亡,姓氏制度也跟着发生了重大变化,氏逐渐转变成了姓。战国以后,平民也姓,故称之为百姓。秦朝到汉朝,姓与氏合二为一,称为“姓氏”。

古代“宾礼”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