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全知道
16696900000024

第24章 节日与民俗(7)

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团圆饭对中国人很重要,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们都要在年三十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这顿团圆饭。团圆饭有的在中午吃,有的在晚上吃。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一年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上的美味一应俱全,“鱼”代表“富裕”,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来年的财富和幸运,所以,鱼不能动,要等到了新年才能吃。有一些地区的年夜饭,火锅是必备的,热气腾腾的火锅,有红红火火的寓意。萝卜在民间俗称为菜头,预示着新年有好彩头。因此也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再来上一道甜食,祝愿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当然,年夜饭也少不了酒,有如“兰尾酒”“宜春酒”“桃花酒”“屠苏酒”在各地年夜饭中皆榜上有名。

年夜饭吃的是佳肴,要的是团圆过年的气氛,享受的是温馨快乐的心情。所以,吃年夜饭的时候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在长辈给晚辈加菜或添饭的时候,如果晚辈吃饱了不想要了,忌讳说“不要”,要说“有了”。茶点吃完了不能说“没有了”,要说“太多了”或是“吃兴了”。新年处处都兆示喜庆吉祥,忌讳说鬼、凶、杀等不吉利的话。新年除夕夜,说几句吉利话,说一些祝福语,预祝新年吉祥如意,使人们心情舒畅,给温馨的气氛增添喜庆。

水饺年糕

除夕包饺子是北方人特有的习俗。因饺子形似元宝,所以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包饺子要和面,“和”有“合”的意思,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一起象征团圆相聚,所以,饺子象征着全家团圆。

与此相对,旧时南方人习惯在除夕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年糕的品种变化多样,并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年糕有方块形的黄色和白色年糕,分别象征着黄金和白银,预示新年财源广进、广发大财。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年糕有不同的独特口味。北京地区主要是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白年糕、红枣年糕和百果年糕。内蒙古和山西地区的人们吃黄米粉油炸年糕,还加入枣泥和豆沙做馅儿。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味的,南方的年糕有甜味和咸味的两种。如苏州的年糕就是用粳米制作的,味道比较清淡。南方的甜味年糕是用糯米制作,再加些玫瑰、猪油、桂花等做配料。年糕的制作方法较多,煎、煮、烹、炸、蒸都可。

祭祖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去祖墓前祭拜民间俗称上坟。人们将做好的年夜饭也供奉给逝去的祖宗,让祖先们一同享用新年的团圆饭,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不忘祖的情怀。祭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到祖墓祭拜,另一种是在宗祠祭拜,大部分地区是在家祭拜祖先。人们将祖宗的牌位摆在正厅,供奉好各种食物,全家人按长幼顺序依次上香跪拜。在山西西部吕梁地区,每到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就带着做好的年夜饭到祖墓前祭拜,当地人称为“送年食”。

贴春联贴门神

据史料记载,春联的原型是桃符。桃符出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古代神话中,鬼域世界的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它的枝叶覆盖方圆三千里。这棵大桃树在鬼域之门的西南,树上还住着一只金鸡。黎明破晓,金鸡啼鸣,所有的鬼怪都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两边有神荼和郁垒两个神人守卫。鬼魂若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就会被这两个神人抓去喂虎。所以,所有的鬼怪都怕这两位神人。因此,民间百姓们用桃木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的门口,以驱逐鬼魅。后来,这一习俗逐渐被简化,人们直接在桃木板上刻这两位神人的名字,来镇宅避邪。这种桃木就叫做“桃符”。到宋代时,人们则直接在桃木上写对联,这样既可以驱鬼辟邪,又可以表达新年美好的愿望,还能装饰门面。这种对联流传至今就是春联。

春联的别称有对子、门对、春贴等,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多种类别。贴春联讲究逢门必贴,有神必贴,每物必贴。春联的内容多彩多样,以敬神祈福、祈求丰年、表达新年的美好愿望为主。其语言工整、简洁、精巧,丰富多彩。

贴门神是用来驱逐鬼怪,祈求福寿康宁的。古人认为长相古怪的人都有某种神奇的天赋,所以门神大多怒目圆睁,手中持有各自捉鬼的武器。由于门一般是两扇,所以门神也多为两位。最初为神荼、郁垒二位神将,后来是唐朝的两位将军秦叔宝和尉迟恭。

贴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因为这种剪纸被用来装点窗户,所以叫做窗花。新年的窗花以喜庆、吉祥的动植物传说为主要题材,如龙凤呈祥、五蝠(福)捧寿、老鼠娶亲、犀牛望月等。窗花以丰富多彩的样式,将热闹的春节装点得红红火火,还表达了人们新年的美好愿望。

贴“福”字

春节家家户户庭院里的门上、墙上到处都贴满了“福”字。“福”代表福气和福运,兆示着新年幸福的生活。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期盼幸福的心情,人们将“福”倒贴在门上,表示福运来到的意思。民间的福字精雕细琢,福字贴上还有各种吉祥的图案,如蟠桃、寿星、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年画

年画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给春节添加了喜庆的气氛。贴门神就是年画的原型。年画在门神画的基础上丰富了画贴中的内容,主要是以民间的神仙、兆喜的动植物和春节故事为题材。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是我国年画的四大产地。民间流行的年画有《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图》《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

接神

在祭灶节上天的人间诸神,新年来临之际又降临人间,监管人间俗事。人们在除夕迎接诸神到人间过年,接神仪式在新旧年的分野,有的在子时之初,即年三十晚上十一点,有的在正子时,即午夜零点,还有的是在正子之后,即零点之后。接神仪式由一家之主带领全家,在天地桌前,按“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方位原则接神。接神之时,分两次行叩首礼,间隔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将神像、元宝锭、松枝、芝麻等,放盆内焚烧,以鞭炮齐鸣结束。

踩祟

踩祟,也称为“踩岁”,即人们在接完神后,将芝麻秸从门外铺到屋内,所有人在上面行走,发出吱吱的响声。

送财神

送财神就是指民间在除夕时沿街卖财神画像,美其名曰送财神。卖财神像的沿街嚷嚷“送财神爷喽”!这时买财神画像的人家就赶紧出来迎财神,顺便给卖财神像的一些赏钱,讨点吉利话,如恭喜发财,贺喜发财,金银财宝滚进来等。不要的人家不说“不要”,而说“有了”,以图吉利。还有一些卖财神画像的干脆将自己打扮成财神的样子,走街串巷,敲锣打鼓,边卖边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堆吉利的话,接连不断,讨得人们欢欢喜喜地迎财神。

给压岁钱

有些地区,大人们在吃过年夜饭后就给孩子们压岁钱。吃完年夜饭之后,所有人都不离开宴席,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并勉励晚辈在新年里学习进步,好好做人。一些父母在孩子们熟睡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底下。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是在大年初一集体发压岁钱。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就生动地描述了发压岁钱的情形:“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放爆竹

在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时刻,村落之间都燃起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寺庙听钟

除夕之夜,寺庙的钟声敲击一百零八响,传遍全城,迎接新年的第一刻。这种习俗亘古不变,寒山寺的钟声也成了新年辞旧迎新的象征。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去寒山寺听钟,据说不少日本人也有新年来寒山寺听钟的习惯。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是举国同庆的节日。各地也各有不同的特色习俗,如海南的“吃新节”,湖南的“招财进宝”,上海的“开门红”,豫南的“钱串子面条”,台湾的“食尾牙”等。

五、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与民俗

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显著的民俗文化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名扬海外,被称作“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涉及的民族主要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等。其中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火把节,彝族和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和纳西族则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举行,其他各民族多在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活动。火把节主要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活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庆祝活动。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分三天举行,第一天为祭火,第二天为传火,第三天为送火。祭火之日,人们杀牛宰羊,做各种美味的菜,喝香甜的酒,置办节日盛宴。傍晚之时,村民们都到选定好的祭台,以古老的击石取火的方式点燃圣火,由黎族的民间祭司毕摩诵经祭火,最后村民们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模仿传说中阿什嫫以火驱虫的样子在田间四处游走。传火之日,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等活动,证明自己像传说中的阿体拉巴一样健壮。黄油伞下身着盛装的姑娘们则唱着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朵洛荷”,跳起达体舞,争相让自己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美丽。最有趣的是,这天黎族的老人们还要进行选美活动,从民间选出如阿体拉巴一样勇敢、英武的美男子和像阿诗玛一样善良、美丽的美女子。选出的俊男美女在这个有深刻意义的节日里定下情缘,皎洁的月光见证着黎族青年男女浪漫的爱情。第三天的送火之日是整个节日的高潮。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人们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堆,人们围绕着篝火尽情地狂欢,这一情形被人们誉为“东方的狂欢夜”。

庆祝火把节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很特别的节日习俗,如种“太阳”、耍火、祭颂火神、舞火唱种等。

种“太阳”

云南地区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时,举行种“太阳”的欢度仪式。节日当天,人们等太阳冒出山顶时,就会用小木棒依次到象征太阳的干燥树桩上钻木取火,若有人先“钻”出了火星,大家就蜂拥而至用草绒“接”点火种,引燃离树桩不远的干柴堆。随后,每个人都从中拿起一个小火把,带回到家里,将火塘点燃。这就是种“太阳”。夜晚时,人们又围绕在白天燃起的干柴篝火堆周围,在这里“打歌”,用嘹亮的歌声颂扬火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耍火

耍火活动是居住在鹤庆、丽江交界的白族和纳西族人们特有的火把节庆祝活动。人们用一棵系满了成团、成束红花的大树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空中的第一颗闪亮的星星映入眼帘,人们手持小火把,围绕着“红花火树”,欢歌热舞,庆贺火把节。

祭颂火神

祭颂火神活动来自普米族。普米族将神话传说中给人类从天宫带来火种的昂姑咪奉为火神。据说,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从天宫窃取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为火种,将其引送到人间。普米族人为纪念昂姑咪,在每年的火把节举行祭颂火神的活动。

节日当天,普米族的村民用一棵大松树来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栽埋在村口。树上挂着与村里的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首先,由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妇人将“化身”点燃。然后,村民们取下燃起的火把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绕“化身”跳锅庄舞,赞颂昂姑咪造福人类的功绩。最后,众人分成几组,穿行于山林田野之间,放声歌唱,祈求火神赐福,保佑人们平安如意、五谷丰登。

舞火唱种

在火把节期间,彝族的男女青年手持燃起的松木火把,到村寨的田间行走,以驱鬼邪,祈求丰年,保人畜平安。在火把节的夜晚,彝族百姓还要赛马、斗牛、摔跤、唱歌、举行大型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彝族人认为过火把节是为了让谷穗长得像火把一样壮实,后来多以舞火唱种的方式为人畜驱鬼避邪。而今,火把节又添加了各种商贸活动。

在过火把节的各个民族中都流传着火把节的传说。这些传说传达了人们对火的赞美、对火的认识以及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颂扬了人们像火一样贞烈的传统美德。人们对火的感情源自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这些过火把节的少数民族都是远古的古羌人的后代,或是与之有关联的族系的后代子孙。据学者考证,这些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远古实行“火历”时期的星回节是同一个节日。其节日习俗也非常相似,实质都是为了纪念祖先炎帝,尊崇自己牛、羊、火的图腾,记录刀耕火种的历史。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时间是阳历的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这三天。泼水节在傣语叫做“比迈”,意为新年,也称作浴佛节。西双版纳地区的其他民族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也过泼水节,这些民族的人们将这个节日称为“尚键”“尚罕”,意思是变更、转变、周转,指太阳已经运转一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由于参加的民族众多,泼水节也是西双版纳地区最大型的节日。

浴佛节是佛教的说法。据说,泼水节源自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被佛教吸收后,传入中国。我国的傣族人民将民族的神话传说融入其中,使泼水节具备了独特的神秘色彩和民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