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庙号一样,谥号也是死后追授的名号,维基百科将其译为posthumous name(死后的名字),这个译文显得不那么庄重,而且语义范围要大于谥号。与庙号不同的是,谥号不专属于君主,它是中国古代的天子、诸侯或其他有地位、有名望的人死后,追授给他们的一个特殊称号,如重耳称晋文公、刘启称汉景帝、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称文正公、抗金名将岳飞称武穆王等。
谥号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传统说法是西周初期。《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周公制谥,谓周公旦、太公望“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近代以来,学者王国维根据金文等资料考释发现,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见《观堂集林》卷十八《遹敦跋》第895、896页,中华书局1959年)。王国维的说法目前基本上被史学界所接受。
周王室及其诸侯国广泛采用谥法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追授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疑,故而废除了对皇帝的谥号制度,改而自称为始皇帝,期许后世按数字顺序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万世皇帝等,然而,短命的秦朝传至二世就被推翻了。汉朝建立之后,谥号制度得到了恢复,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谥号是对死者的盖棺定论。《逸周书·谥法解》曰:“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既然是“行之迹”,就需要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确定褒贬,以“进劝成德”“劝善戒恶”。人的行为既有善、恶与一般的不同,谥号用字也就区分为美、恶、平三类。
美谥又称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勤学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武”表示“刚彊直理”“威彊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德”表示“绥柔士民”“谏争不威”,“成”表示“安民立政”,“康”表示“渊源流通”“温柔好乐”“安乐抚民”“合民安乐”,“昭”表示“容仪恭美”“昭德有劳”“圣闻周达”,“平”表示“执事有制”“布纲治纪”等。历史上追授美谥的有: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开疆拓土”的汉武帝等。像汉昭帝、汉昭烈帝、北齐孝昭帝都是不错的皇帝,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位时间很短,最能说明的还有明昭帝朱高炽(1378—1425),在位不到一年。
恶谥也称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幽”表示“壅遏不通”“蚤孤铺位”“动祭乱常”,“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炀”表示“好内远礼”“去礼远众”,“荒”表示“凶年无谷”“外内从乱”“好乐怠政”,“灵”表示“不勤成名”“好祭鬼怪”“乱而不损”,“夷”表示“克杀秉政”,“哀”表示“蚤孤短折”“恭仁短折”等。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前771)为了取悦绝世美女褒姒,数举骊山烽火,戏弄诸侯,招来杀身之祸,导致西周灭亡。周厉王姬胡(?—前828)是西周第十位天子,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因此招致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并导致了“国人暴乱”。隋炀帝杨广( 569—618)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唐朝谥其为“炀皇帝”,其实他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并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而且他还很有才华,《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平谥也叫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等。齐愍王田地(前323—前284)为齐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即位。他在位前期破秦、燕诸国,制楚,灭宋,屡建武功,与秦昭王并称为“东西二帝”。然而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无纳谏用士的雅量,在位后期齐国逐步衰弱,最后遭遇了丧国亡命的历史悲剧,真可谓“在国逢难”。楚怀王熊槐(?―前296)在位时利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致使国是日非,楚国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他却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公元前299年他入秦被扣,前296年在秦国病逝,秦国把他的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谥号是在人死之后拟定的,而议谥是在将葬之时。历史上未死而谥的例子是有的。楚成王熊恽(?—前626)于公元前672年弑兄即位,曾称雄中原。然而公元前626年,他也遭受被试篡位的命运轮回,被太子逼死。楚太子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不能开口说话,却睁着眼睛似有所语。太子旋即改谥为“成”,他这才闭上眼睛。“灵”为恶谥,“成”则要好得多。春秋时期卫国第28代国君卫灵公姬元(前540—前493)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卫国大夫北宫喜先是联合齐豹、褚师圃、公子朝发动叛乱,使得灵公外逃避乱,后又联合析朱 杀死叛乱同党齐豹,平定叛乱,迎灵公归国,卫灵公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 为成子(“子”是爵位)。二人不仅生而得谥,而且还得到了卫灵公赐予的墓地。
先秦时期的谥号通常为一个字,也有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有: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等;用两三个字的有:秦庄襄王、魏安釐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汉朝正式设立“大鸿胪”,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到隋代,谥号基本上为一两个字,如:汉孝文皇帝、汉景帝、隋文帝等。从武则天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变多,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追谥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以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长度越来越长,批评的字越来越少,皇帝的谥号基本上是溢美之字的叠加。沉溺木工制作、宠信宦官魏忠贤致使朝纲败坏的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死后追谥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在鸦片战争中遭遇失败,并割让土地、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死后追谥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像这样在位期间对国家有重大过错的皇帝远不止天启帝和道光帝两个,他们的谥号很长,有23个字,竟然没有一个字是批评的。
唐朝之前,皇帝或王侯多以谥号称呼之。正是因为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用谥号称呼越来越困难,于是多用庙号称呼,如唐太宗、宋神宗、元宪宗等。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就用年号称呼他们,如万历皇帝、光绪皇帝等。
不仅皇帝和后妃死后有谥号,封建王朝还给对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大臣议谥。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 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 935人。大臣的谥号多由两个字组成,文官为“文”加另一字构成,武将冠以“武”字。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个宋朝谥号为“文”者超过140人,为“武”者仅20人。以“文”字开头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接下来的等级依次为“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以“武”字开头的、等级最高的是“武忠”,接下来依次为“勇、穆、刚、德、烈、恭、壮……”
除中国以外,朝鲜、越南和日本也有给君主及王公大臣定谥的传统,而且谥法制度与古代中国基本一致,用字也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