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风筝
16686500000006

第6章 风筝放飞详解(2)

放飞步骤和技巧

放风筝之前一定要清楚了解风速和风向,如果自己不懂得怎么样看风向和风速,可以通过看旗帜或者是炊烟漂浮的方向判断风向。如果周围没有旗帜或者炊烟的话,可以在地上捡起来一些小纸片或者一个枯干的草,然后抛向空中,通过漂浮的方向也可以判断出来风向。如果风力适度,就可以开始放了,把风筝的提线拿在手里,然后一边跑一边看风筝是否飞起来。另外,还要对风筝飞起来的状况进行观察,看其是否正常地飘在空中,如果感觉风速和风向足够放飞风筝,并且风筝逐渐向上飞时,可以停止下来,缓一下,然后慢慢地放线。如果在飞的中途,突然风力变小,并且不够风筝飞起来时,要迅速拿着提线向后退,然后奔跑,以此来提升风力。如果感觉提线有一定的拉力,那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促进顺利放线。如果眼看着风筝就要跌下来了,一定要快速把一部分风筝线收回来。

在放风筝的时候,最好是和同伴一起,两个人或者更多人一同拉风筝线,大约拉到10米,要逆风拉线,面部朝着逆风的方向,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按着风筝尾部的骨架,然后把风筝拿正。等到自己感觉一阵风就要来了,快速将风筝脱离开手部,一边放线,一边向逆风的方向快速奔跑,直到风筝可以飞到一定的高度,并且确保风筝不会跌下来的时候,前后轻轻抖动提线,促使其稳定。在日常的放风筝中,很多放风筝者在风筝刚刚起飞时,喜欢不看风筝的情况,迅速向前奔跑,导致风筝飞不起来或者半空跌下来,这些是错误的做法。如果是一次性放飞很多风筝,一定要好好考虑提线和风筝之间的连接状况,当风筝在空中能够稳定飞翔的时候,可以把提线系在一个固定的物体上,让风筝真正地随风自由自在飘舞。

风筝种类繁多,每一种风筝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不同种类的风筝也就需要不同的放飞方法。

在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在放风筝的活动中逐渐摸索出许多风筝的玩法,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种:

斗风筝:

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已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装响器:

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弦:用竹弓长弦,风吹弦鸣。北方用丝条为弦,张紧后涂蛋清以增张力,一弓可张数弦,装在风筝上谓“背弓”。南方用藤条削薄为弦,声有另样。

哨:类似鸽哨。南通最盛。用简状共鸣,箱者谓“哨”,用球形共鸣箱者谓“口”。“哨”声尖细,清脆,属高音部。口、哨相配,五音和谐十分悦耳。

打击:由风车带动轮锤敲击铜锣皮鼓,节奏很强,但音量有限声传不远。

“送饭”(叫“碰”):

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作“来回碰”或“来回饭”。

“送饭”的玩法很多,如送彩纸上天散下,叫“天女散花”。做成珠形的“来回碰”,放在龙头蜈蚣上,叫“龙戏珠”。风筝上挂鞭炮,“送饭”带香火上去,便可以放炮,也可以送一串点燃的小灯笼上去。现代还有送模型飞机或降落伞的。

挂灯:

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操纵:

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中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下面,我们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风筝的基本放飞方法。

起飞前先要弄清风的方向,附近如有炊烟或旗帜,视其飘浮方向即可知悉,否则随地拾起细土或枯草屑向空中抛出或者使用各种飘带,亦可测出风的正确方向,然而在高大建筑物附近所测风向不准。在整个升放风筝过程中,起飞比较艰难,有时高空的风力非常适合施放风筝,而低空风力较弱,此时必须使用技巧飞升(须以逆风方式升放风筝)。

1.跑步与放线

如果你是一个对风筝放飞很有经验的人,那么除非是一些特别大型的风筝,不管风筝是一个什么样的造型,皆不需要助手的帮忙,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自行放飞。

如果你的经验并不十分丰富,那么可以找一个助手协助你将风筝高高举起,还要拖长风筝线最起码10—30米之间,如果一有合适的风吹过,马上示意助手将风筝松开,注意不需要有其他动作,只需放手,然后一边跑动,一边注意观察风筝在半空中的情形,并加以操控。

在平时放风筝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人希望依靠全速跑动来给风筝足够的风力,以便升起风筝,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高手只需把握方向,慢走几步即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全速奔跑时人造风力太多,会适得其反,风筝反而无法被放飞,最后坠落,或是拖拽在地面上,造成风筝的破损。

风筝略被放飞之后,假设你所在的场地比较大的话,那就可以一边跑动,一边放风筝线,直至风筝升至足够高的地方,并且没有向下掉落的感觉,那么,恭喜你,起飞过程方告成功。

2.把握放线时间

我们经常会在风力较弱的日子里放飞风筝,从起飞时就开始奔跑,直到跑到接近场地结束的情况下,如果风力仍然不够,那就需要飞快地用力往后方拉风筝线,给风筝一些人造加风。

当我们感觉到风筝线有些重了,那就要马上抓住时机松开风筝线,如果感觉较轻,那就需要减慢放风筝线的速度和节奏,当发现风筝有下降的趋势,那就需要我们马上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等到风筝可以在天空平稳飞行时,起飞过程才算真真正正成功了。

3.跑动

有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须知道的,那就是在放风筝时并不是非跑不可,如果在有合适风力的日子里,只要快步走上二三十步路,紧接着再逆风放飞就行了。

若是在没有风的日子里,那风筝线就必须微微绷紧。至于风筝的性能如何,不是依靠风筝线的长度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在相同的风筝线长度下,放飞的风筝线与人的垂直角度来评判的。

放风筝的人,在跑动的时候,要结合风向以及风力的大小来进行跑步,切不可以胡乱跑动,在跑动的过程中要逆风而行,这样风筝才会在阻力的推动下起飞。当风筝飞起来以后,我们还要向前稍微跑一段距离,直到风筝飞上空中并且稳定后方可停止。在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风筝的飞行方向以及飞行角度,跑的速度要慢、稳,一边跑一边对风筝进行的角度进行调控,保证风筝的稳定性。

风筝的放飞高度,若只是1.8米左右的小风筝,两三百米的风筝线就足够了。两三米的线则五百米到八百米足够,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一千米。线太长的话,反而会使风筝放不起来,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容易与其他人的风筝线绕在一起、拉力太大,导致力量不够、塑料轮子不能承受那么强的强度,难以掌握风筝在空中的方向等问题。

4.操纵

如果风筝的质量比较好,并且受力均匀,当风向比较稳定,风筝在空中可以安稳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把风筝线系在树上、石头上或者是稳重不动的东西上,让风筝自由漂浮。如果风向不稳定,风筝在空中不能够稳定时,需要我们对其好好操纵,把握风向。

5.风力突然变化

如果在放风筝的时候,突然间风力反向运行,导致风筝在空中不能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落地的危险时,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方法:第一,抓紧时间放线。第二,拉着风筝线向前方快速奔跑。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缓解突发情况。如果在放风筝的时候风力突然间停止,风筝就要落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和上述两种方法相反的方式,也就是拉着风筝线迅速向后方奔跑。如果场地不够,或者后方没有空地,可以快速收线来解决问题。

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放线长一点,促使风筝飞得更高,因为高空中风力比低空风力大,有助于风筝飞行稳定。然后通过收线——放线——收线等循环过程,有助于风筝在空中保持的时间更长。

6.场地的运用

如果风力比较弱,风筝很难起飞,这时我们应该把场地减小,并且尽量减少后退距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向后方奔跑。相反,当风力比较大的时候,尽量要退到最后面,有助于在需要的时候向前方跑。

7.收回风筝

一般情况下收回风筝很容易,但是要注意,在收线的时候不能太快,因为这个时候线和地面的角度比较大,如果收线太快,会导致风筝迅速下坠。另外,在收线的时候,尽量避开树木较多的地方,防止风筝下降时夹在树上。初学者最好用三角型风筝,因为三角形风筝起飞比较稳定,放在地面上逐渐拉线便可以起飞,对于远距离飞行很稳定。在选择的时候不要选择质量差的风筝,最好买大一点的。放风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因为在放行的时候,风筝会受到风力影响,而风力又是不稳定的,就需要随时调整风筝。当风力逐渐增大的时候要对线的拉力进行观察,如果拉力比较大,就说明风筝在空中不太稳定,需要收线,可以沿着风筝线的方向快速跑,边跑边收线。

各式风筝放飞方法详解

市面上的风筝多种多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尽相同,每种风筝都有自己的放飞方法,前文所介绍的只是放风筝的通用方法。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种类的风筝的详细放飞方法。

只有熟练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才能在放风筝过程中感受到它的乐趣。风筝飞得太低,我们会着急,会失去放风筝的兴趣,风筝飞得过高又会影响我们的欣赏性,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尺度,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控风筝,这样才会感受到那种乐趣。

跑动放飞

跑动放飞是指放风筝的人一只手握住风向线轮,另一只手托住风筝,一边跑步一边放线和收线,直到风筝可以自己在空中稳定飘浮为止。

动作要领:边放线边跑步,并且要在跑的过程中一气呵成。要切记不仅放线还要收线。如果一直在放线,虽然风筝可以飞起来,但是一般是在低空中,如果不放线只收线,只能够把风筝固定在一定高度,不利于飞行。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通过快速跑动,可以促进空中风筝的运动,把阻力和升力提升起来,促进风筝快速由低空向高空进展。

跑动放飞原理:物体和空气是相互作用并且相对运动的,不管是物体向空气运动还是空气向物体运动,都会有一种阻力产生,也就是产生空气阻力,它是由升力和阻力形成的,可以把风筝本身重量降低,促进风筝向上面运行。

串联放飞

串联放飞,顾名思义是指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风筝相互串在一起,促使它们一起在空中飞行。

动作要领:跑动放飞和串联放飞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相同,但是串联放飞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当放飞多只风筝或者风筝比较大时,最好不要一个人,要找个同伴帮助自己;第二,在串联放飞之前要对每一只风筝做单只试飞,进行调整;第三,把串联放飞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好。

比较常用的串联放飞方法有如下四种:

第一,单线连接方法。就是在每一只风筝后面用拴结前脚线的方法拴后脚线,然后用一条比较长的间距线,把后面一只风筝和前面一只风筝相互连接,后面的风筝连接方式和前面的一样,等到把所有风筝都连接到位之后,用手抓住最后一个风筝的线和第一个风筝的线,观察风筝是否完好立在线上。如果发现有些风筝没有完整立在线上,要对其前面的进行调整促使后面风筝可以正直,之后开始飞行。

第二,双线连接。双线连接是指在单线连接之上,再找一个和单线同样长的线,将风筝的下角线连在一起。更好地提升风筝稳定性。

第三,三线连接方法。就是把每一个风筝上所有的脚线都系在一起,然后找一条比单线长二倍的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促使三条线为上一下二或者上二下一形式。利用三线连接方法可以保持风筝稳定,程序比较简单,重点在所有风筝的前脚线上。

第四,枝干连接方法。当所有风筝调试等基础工作做完之后,在每一只风筝上保留一只引线,当前面的风筝有一定高度的时候,把所有后面风筝的引线与总线相连接。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点:起飞时间比较长,因为要一只一只地放,并且要连接,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如果人手多的话会影响风筝飞起的质量。它的优点是可以把风筝飞行空间拓宽。

龙类风筝的放飞

龙类风筝,主要是指一些以美化装扮成为公认的立体龙头与多肢节的龙体飞升片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风筝。龙头骨架主要是立体结构,龙节片一般是圆形硬板片子结构,而且中下部绑扎的是一根两头都有鸡毛(可以起到平衡作用)的骨条。需要注意的是骨条的长度一般为节片直径的大约3到4倍,而且节片与节片之间的相互间距线长大约为节片直径的2倍。龙类风筝在制作、连接和放飞的时候都比较繁复,很多工作往往都需要很多的人协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