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风筝
16686500000005

第5章 风筝放飞详解(1)

放风筝的准备运动

放风筝虽然是一项简单有趣的全民健身运动,有着众多优点,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但作为一项运动,它也有一定的风险系数,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知的运动损伤。尽管放风筝对增强人体体质,防治各种疾病有特殊效果,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放风筝。因此,在进行放风筝活动前,要知道有几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放风筝这项运动: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2.脾虚型、肾虚型者;

3.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韧带损伤的人群;

4.哮喘病患者。

在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应该依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在放风筝的时候还要观察风向,要注意太阳和风向关系,尽量避免太阳光直接反射到面部,否则对眼睛和皮肤伤害比较大。如果天气比较好,出去放风筝时一定要注意给皮肤补充足够水分,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受到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脱水。如果天气比较冷,一定要注意保暖,老年人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运动量,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最好不要在空气潮湿、大雾天或者雨天放风筝。

热身原理

在进行任何一项运动之前,我们都要先进行热身运动,风筝运动也不例外。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一般分为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在运动时,它的各系统“器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下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运动。由于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的惰性,机体的运动不能够一开始就发挥其最高水平,不能由相对静止状态骤然转为剧烈运动状态。

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准备,促使机体克服惰性、获得能量。

机能开始逐渐上升的状态,才能有效地进入运动,发挥出其最高的运动水平。如果人体不经过多方面的充分准备,而骤然进入剧烈运动,使毫无准备的机体忽然承担过重的负荷,就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的扩散,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支配失灵,整个机体就会出现仓促应付的局面,工作紊乱、不协调,导致人体的严重不适应。如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四肢痉挛及关节、肌肉拉伤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运动性休克。如果在运动前,先做一些热身运动,通过肌肉运动来引起功能中枢(包括各内脏功能中枢)兴奋性提高,内脏功能的惰性预先有所克服,就可以给体育课或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做了热身运动之后,一方面使得运动开始时运动功能和内脏功能差距缩小,另一方面可在各中枢兴奋性较高的基础上运动各器官系统,其功能惰性就能更快地得到克服,保证在运动时工作效率更快。另外,热身运动在普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前提下,还能提高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加强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以及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所以它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重要作用。

热身运动能使运动员充分调动运动系统的活力,为即将参加的剧烈运动做好准备。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热身运动可以使体温升高。提高肌肉的弹性、反射速度和收缩速度,从而能有效地预防肌肉拉伤。

第二,热身运动可使肌肉毛细血管扩张,减少外围阻力。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能释放更多的氧,从而增加肌肉的有氧供应。

第三,热身运动可以使关节腔内分泌更多滑液以减轻关节面软骨间的摩擦,减少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造成的关节软骨损伤。

第四,热身运动可以提高韧带的柔韧性,有效地预防韧带的撕裂伤。

第五,热身运动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和体温,重新分配体内血液,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血输出量和肺泡通气量,克服内脏系统的“机能惰性”。使心肺机能水平能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推迟“极点”现象的出现,减轻“极点”现象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体育训练前做好热身运动,以克服“极点”现象和内脏“机能惰性”,使心肺机能得到动员,这样有利于后一次活动时得到充分的氧供应,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证。

第六,热身运动第一能使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提高。能及时对参与运动的主动肌(收缩肌)和对抗肌(放松肌)进行精细地调节,有效地防止肌肉韧带拉伤。

第七,热身运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提高人体的警觉性,不易发生意外损伤。如进行通过400米障碍的矮墙练习前,若不注意热身运动的质量,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动作做不到位或动作迟缓,很有可能造成收腿不及时而导致运动外伤。

第八,热身运动可以调整训练前或比赛前的紧张心理,抑制赛前的过度紧张或无精打采,为顺利比赛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由上可知,热身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温度,克服人体惰性,帮助人体各运动器官进入较好的运动状态,发挥理想成绩,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做好热身运动可以补充我们皮肤下层的毛细血管血量,有助于在稍后的运动后降低体温,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进行充分的缓冲,防止抽筋、扭伤等运动事故的发生几率。

简单热身法

简单热身法一:

放上你最喜欢的音乐,然后准备运动,音乐的节奏稍快,做好后你会觉得全身发热。

首先,双腿站直,两脚保持与肩同宽,轮流转动双脚,做20组。

左右转动你的肩膀,第一步转左肩,第二步转右肩,最后两个肩膀一起转动,做10组。

把手放到你的头部后方,然后再放到臀部后方,做10组。

把双手向上举直,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慢慢放下,做10组。

原地齐步走,大腿抬到与地面平行的高度。做10组。

简单热身法二:

四肢着地,保持双肩和臀部一样宽,慢慢地逐渐收紧小腹,并紧紧收住,然后慢慢地把背部像猫一样拱起,重复10次。

身体平趴在地面上,两只手臂撑起上半身,然后右腿收在腹部处,将大腿外部紧贴地面,慢慢地把左腿拉伸,坚持20秒,重复10组。

单腿跪地,将双臂保持与肩同宽,将双手放在跪地的那条大腿上,身体稍向前倾,呈弓字状,身体向下压腿。

简单热身法三:

此种热身法活动肌肉:大腿后侧肌肉、大腿内侧肌肉、小腿后侧肌肉、背部肌肉。

活动大腿后侧肌肉:在室外的地面上铺上薄毯,首先,左腿平放放直,右腿则自由放置,坐直,身体慢慢向前倾,尽力够到左脚脚尖,坚持30秒,30秒过后再轮流换右腿做,重复2次。

活动大腿内侧肌肉:仍然保持上一个动作的平坐姿势,左右脚伸直放平,坐直,身体慢慢向前倾,两只手从大腿内侧尽力够双足,保持这个姿势,重复3次。

活动小腿后侧肌肉:慢慢趴下,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自由放置,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脚跟使劲,当小腿后侧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重复3次,再轮流换腿做3次。

活动背部肌肉:仍旧保持坐姿,双腿再提前贴紧伸直,上身前倾,尽力用手去够脚尖,尽量让腹部胸部靠近腿部,保持20秒,再重复3次。

简单热身法四:

这一热身法活动到的关节主要有: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活动肩关节:双手自由放置,收腹,两肩左右慢慢转动,重复10次。

活动胯关节:保持双腿直立姿势,两条腿略分开,收腹,两手叉腰,左右扭动胯部,重复10次。

活动膝关节:两条腿紧紧收紧,保持半蹲姿态,两只手握住膝盖,左右转动膝盖,重复10次。

活动踝关节:保持双腿直立姿势,将左腿略离开地面,用脚尖划圈,重复10次,然后换右腿。

以上是一些业余运动员常用的普通热身方法,但是,如果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知的运动损伤,那应该采取何种急救措施呢?

在放风筝过程中,由于要经常跑动,所以最常见的就是肌肉拉伤。当我们不幸肌肉拉伤后,要马上用冰凉的水不断地冲洗被拉伤的肌肉,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冰块,然后用布条包紧,以防血液淤积导致肌肉肿痛,回家后可以喷一些云南白药喷雾。一定要记住的是,晚上之前要解掉布条,不然会适得其反。

另外,在平时放风筝时,还有可能会有韧带拉伤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当遇到韧带拉伤或者是同伴韧带拉伤时,应该怎么样做应急处理呢?

常发生韧带拉伤的身体部位有膝关节和踝关节等,而当膝关节或是踝关节韧带拉伤时,会明显感觉到那些部位的肿痛,很快就会看见淤青以及一些小红点。这时,应该做的是马上停下手上的风筝,找一片休息区坐下,防止皮肤下层的淤青转变为出血。之后,用冰凉的水快速持续地冲洗伤处,来达到防止它继续出血的趋势。然后用布条包紧,以防血液淤积导致肌肉肿痛。大约在半天后,就可以拆除布条,具体方法同上文中提到的肌肉拉伤处理方法,最后还可以辅之以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并且用热毛巾捂住伤处约半小时左右,来防止伤处继续肿胀或者出血。

此外,即使是在酣畅淋漓地放完风筝以后,也要注意运动后的及时整理放松运动,通常整理放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整理放松运动。

1.放松按摩法:

在放完风筝之后,通常我们的肩部和腿部的肌肉会觉得十分疲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放松按摩法会十分有效。在放完风筝约20分钟以后,就可以对疲惫的肌肉进行按摩。

首先,轻轻地抚触肌肉,再慢慢地转为按压,揉摁肌肉,再抖动四肢,先拍打大腿,再抖动小腿或前手臂。最后辅之以一定的手法来按摩肌肉,并且再按照节奏轻拍肌肉,让其放松。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专业的按摩师来按摩。

2.伸展放松法:

身体站直,两只手放在腰间,左脚放在右脚上,然后慢慢地弯曲左脚,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会使右脚的肌肉也不由自主地弯曲伸展,坚持这个姿势30秒钟左右,然后轮换另一条腿做,重复做2组。

3.抬腿放松法:

右脚前移,后脚掌点地,前脚掌朝上,慢慢地曲起右腿,身体略向前倾,保持这个姿势大约20秒钟,然后再换一条腿,重复2组。

左脚后移,尽量将其扩大,左脚的后脚掌点地,此时的重心在左脚掌上。身体略微向前倾,右腿弯曲,坚持这个姿势大约20秒左右,再换成右脚来做,重复做此动作2组。

也可以躺在薄毯上小憩片刻,平躺时脚要稍稍高过头部。但是一定不能躺在潮湿的地面上,以防湿气入骨。

放松运动后,放风筝的健身作用可以获得更好的体现。及时的肌肉放松可以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肌肉力量的产生来源于做动作时肌肉群收缩时产生的合力。各个肌肉群的合力大小是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重要原因。而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如果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那就不能很好地刺激肌肉力量的增长,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潜能。因此,肌肉的适时放松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肌肉放松还能减轻疲劳,防止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当人体肌肉紧张收缩时,体内的血液流动将大大变缓,因此当对肌肉进行放松运动时,会使得血液系统的循环得到很大的改善,血液流动速度会回到正常水平,降低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这对于减轻疲劳和防止运动中的损伤有很大作用。

最后,放风筝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让运动者的身体动作更加协调也是它的一大作用,而当人们在放完风筝后及时进行肌肉放松时,能够提高肌肉的灵活性,让韧带更加灵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些动作,让身体更加协调灵活。

放风筝必知事项

选择场地

放风筝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一定要是宽敞的室外,草地、平地等。因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抬头看天或是倒着跑动,所以要选择平整的地面,防止在跑动过程中发生摔伤、绊倒等运动意外,还要看清周围的建筑物、车辆、树木、电线杆等物体。

要注意看清周围是否有电线,一般应该避开高压线、低压线,最起码距离为500米,还有一些移动通讯线路,因为放风筝时,风筝线极容易和电线杆的电线接触,从而发生短路事件。也要防止风筝在放飞过程中挂在电线杆上,无法取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真的在放飞过程中,风筝挂在电线杆上,不要贸然去取,避免发生触电的悲剧。

放飞时间

一般来说,在任何季节都可以放风筝。传统的观点是:风筝只宜在春季和秋季里放飞。这和中国的两个传统节日有一定的关系,一是春天的清明节,另一个是秋天的重阳节。其实,并不是一定如此。在北方,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的人们在夏日里放飞起一只只漂亮的风筝。

放飞风筝前,要及时地了解天气状况,一般来讲,在春暖花开的清明前后,风力大多在2—5级之间,这样的风力十分有利于风筝的上天。

在有雾、有雨的天气,特别是打雷下雨的天气,一定不能放飞风筝。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金属丝的线,因为这类带金属的线会将雷电引入,击中身体,造成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