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春天,桓公再次率师伐郑。陈国大夫辕涛涂与申侯有仇,于是便致信孔叔,道:申侯从前拿郑国讨好齐国独吞功劳。现在又拿郑国讨好楚国,使国君背上负义毁约之名,召致联盟征讨,使郑国国家和百姓受害。请务必将申侯处决,那样联军将不战而归。
孔叔将书信呈给了郑文公。文公为昔日没有听从孔叔劝谏,逃避盟誓而招致齐兵两次攻郑,心中正自愧疚,此时闻听辕涛涂之言,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申侯身上,于是便命人将申侯召来,斥责道:“你说只有楚国才能抵敌齐国,现在齐军几次来伐,楚国的救援在哪里?”申侯刚想辩白,文公便命令武士将他拿下,推出斩首。文公将申侯首级装入匣子,命孔叔将它送到齐军。孔叔见桓公说道:“我家主公昔日误听奸贼申侯的谗言,脱离联盟。
现在已将申侯处决,派我前来向盟主请罪,请盟主宽大为怀。”桓公知道孔叔贤能,便答应与郑国和解,同时传讯各国诸侯在宁母再次会盟。郑文公因有周天子密旨在手,不敢贸然赴会,决定派太子华代己前往。
太子华与其弟子臧都是文公正妻所生,其母早先深得文公宠爱,故华被列为太子。以后文公又娶了两位夫人,二人都有子嗣,原夫人渐渐失宠,不久即病死。南燕有姞氏之女在郑宫做姬妾,一向未得文公召见。一天晚上,姞氏梦见一个雄壮男子,手拿兰草对她说:“我是伯鯈,是你的祖先。今天以国香赠你为子,望他能昌盛你们国家。”说着便将兰草赠给姞氏。姞氏醒来,感到满堂生香,便将梦中之事告诉别人。同伴们嘲笑她说:“你将生贵子了。”这日文公入宫看到姞氏很喜欢她,见众人向着姞氏发笑,心中感到奇异,忙问其故,姞氏便将梦中之事告诉了文公。文公道:“这是好兆头。
我将为你玉成此事。”于是当晚便召姞氏入宫侍奉,姞氏怀孕生子,取名为兰。此后姞氏渐渐得宠。太子华见父亲宠幸之人甚多,担心文公日后废己立他,便私下与叔詹商议,叔詹道:“国位得失,都是命中注定,你只管尽孝尽忠就行了。”华又与孔叔商议,孔叔也劝他以对父亲尽孝为先。太子不乐而去。太子之弟子臧性情怪异,曾头戴鹬毛作成的帽子招摇于市,师叔劝阻他说:“这种服饰不符合诸侯礼义,希望公子不要再穿戴。”子臧怨恨师叔公然责备自己,将此事告诉兄长太子华。因而太子与叔詹、孔叔、师叔三大夫都有了矛盾。
文公派太子华代己与齐会盟,华担心齐国责怪上次毁盟之事,不愿前往。
叔詹赶来督促,太子心中更加愤恨。太子华见到桓公,请求屏退左右,然后说道:“郑国事务多出于叔詹、孔叔、师叔三大夫之手,上次首止毁盟就是三人主使的。君若能凭借盟主神威,除掉这三人,我愿率郑国依附齐国,甘当贵国的属国。”桓公将郑太子之言告诉管仲,管仲连声阻止道:“行不得,行不得!各国诸侯之所以服从齐国,是因为齐尊奉‘礼’‘信’二德。现在郑太子篡改父君之命,是大大的无礼;身为国家使臣却企图扰乱国政,是大大的无信。臣听说叔詹、孔叔、师叔三大夫都是郑国贤臣,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三贤’,我们决不能做违背郑国百姓心愿的事。臣观郑太子早晚必自取灭亡,主公千万不可应允于他。”桓公于是对郑太子说道:“太子所说的乃是国家大事,等我与你父亲相见后一定与他好好商议此事。”太子华闻听桓公此言,不禁吓得魂飞天外。只得向桓公告辞,返回郑国。管仲痛恨太子华奸恶,故意派人将其言行在郑国散布开来,有人立即将此事报告了郑文公。太子华回到郑国,企图欺骗文公,说:“桓公责怪父亲没有亲自前往,拒绝与我们和解,我们不如与楚国结盟。”文公大怒喝道:“逆子几乎出卖了我的国家,你到现在还敢以谎言骗人!”命令武士将华囚禁,华不甘心,企图凿墙逃走,被文公处死。公子臧也在逃奔宋国途中被文公派人追杀。文公感激桓公没听信华的谗言,再次派遣孔叔赴齐答谢,并请求重新加入联盟。
胡曾先生有咏史诗道:郑用“三良”似屋楹,一朝楹撤屋难撑。子华奸命思专国,身死徒留不孝名。
周惠王二十二年冬天,周惠王病重,太子郑担心继后陈妫与太叔带夺位,于是派遣下士王子虎赶赴齐国求援。不久,惠王驾崩,太子郑与周公孔、召伯廖商议,决定暂不发丧,并派人连夜向齐桓公密报此事。桓公随即召集诸侯在洮地会盟,郑文公也亲自赶来赴会。参加会盟的国家有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八路诸侯。会盟诸侯纷纷修书奏表并派重臣出使周朝。这八位使臣是齐国大夫隰朋、宋国大夫华秀老、鲁国大夫公孙敖、卫国大夫宁速、陈国大夫辕选、郑国大夫子人师、曹国大夫公子戊和许国大夫百陀。八国大夫并车而行,仪仗庞大,以向周天子问安为名来到周朝王城之外。王子虎先入城报信,太子郑闻讯,先派召伯廖出城迎接慰劳八大夫,然后发丧。八大夫借机代表各国诸侯请求太子郑继承王位,接受百官朝贺。继后陈妫与太叔带见此情形,暗暗叫苦,不敢再存异志。第二年太子郑改元,正式登基,史称周襄王。
襄王元年,春祭完毕,襄王命太宰周公孔赴齐封赐桓公,以表彰诸侯辅佐新王之功。桓公闻讯,立即传书各位诸侯,准备在葵邱会盟。赴葵邱路上,桓公与管仲谈起周朝国事,管仲说道:“周室嫡庶长幼不分,几乎因此遭到祸乱。现在齐国的太子之位仍未排定,希望主公及早安排,以免后患。”桓公道:“我有子六人,但都是庶出,其中无亏年纪最大,昭为人最为贤能。
长卫姬侍奉我最久,我已答应她传位给无亏,易牙、竖人貂也主张立无亏,但我觉得立长不如立贤,因而心中犹豫难决。现在请仲父决断此事。”管仲知道易牙、竖人貂为人奸诈,而且一向得宠于长卫姬,担心无亏日后继位,与他们内外串通,搞乱国家;而公子昭是郑姬所生,郑国新近加入诸侯联盟,立公子昭还可以借机加强与郑国的关系,于是答道:“继承主公霸业,非选贤能者不可,主公既了解公子昭贤能,就应传位给他。”桓公担心道:“我担心无亏日后以长子身份来争夺国位。”管仲答道:“这次会盟,主公可以从各位诸侯中选一个最有威望的,将公子昭托付给他,就像当初周太子郑托付主公一样,如此定可免除后患。”桓公点头称是。桓公与各位诸侯会集葵邱,太宰周公孔也随即到达。此时宋桓公御说已经去世,太子兹父打算让位给公子目夷,目夷不接受,兹父这才继位,史称宋襄公。襄公尊从盟主之命,虽在新丧,也穿着丧服赶来。管仲对桓公说:“宋襄公有让位之德,可算是一个大贤。现在又带丧赴会,可见对齐国十分尊重。主公可以将公子昭托付于他。”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让他去宋襄公住处致意问安。襄公亲自回拜桓公,桓公拉着襄公之手,恳切地将公子昭托付于他,说道:“将来公子昭继位掌国,就仰仗君侯的主持了。”襄公见桓公诚心相托,便应允了此事。
到了会盟之日,诸侯们先让周朝使臣周公孔登上祭坛,然后才依次上坛。
坛上设有周天子之位,众诸侯依照周朝礼仪,向北叩首拜礼。太宰周公孔捧出周王所赐祭物,向东而立,宣读了新天子的诏令。桓公想要走下台阶拜领,周公孔连忙阻止:“天子有令,桓公年迈有功,不需下拜领赏。”桓公正欲从命,管仲在一旁奏道:“天子虽谦让,臣子可不能不敬。”桓公于是说:“小白不敢不遵臣子职守。”说着走下台阶,叩首再拜,然后才登台接受封赏。众诸侯均佩服桓公对周室礼数周到。桓公趁诸侯们未散,再次重申了八国的盟约,并带头起誓:“凡我友好盟邦,定当不计前怨,重归于好。”与会诸侯无不信服。髯翁有诗赞道:纷纷疑叛说春秋,攘楚尊周握胜筹。
不是桓公功业盛,谁能不歃信诸侯?会盟完毕,桓公忽然问周公孔道:“我曾听说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禅之事,其中都有什么仪式礼节,太宰能否说给我听?”周公孔说:“古代封禅泰山、梁父,在泰山筑土为坛,祭拜上天叫封,在梁父清场辟地,祭拜土地叫禅。三代王室接受天命,兴邦立国,获得天地佑助,都是诚心禅祭的报应。”桓公说道:“夏朝都城在安邑,商朝都城在亳,周朝都城在丰镐,泰山、梁父距他们很远,他们还来封禅,现在二山都在我的封地之内,我也想举行这一旷世大典,太宰你看如何?”周公孔见桓公趾高气扬,大有矜持高傲之色,于是答道:“君认为可以,谁还敢说不字。”桓公说:“等明天再与诸侯商议此事。”诸侯们散去。周公孔私下对管仲说:“封禅大典,不是诸侯应该谈论的。您为何不出言劝劝你们国君呢?”管仲说:“我家国君性情好胜,不能当众驳他,我可以私下劝劝他。”当夜,管仲来到桓公面前,问道:“主公真想举行封禅大典吗?”桓公答“是”。管仲说:“古代封禅泰山、梁父,从无怀氏到周成王,共有七十二家,他们都是在承受天命后才举行这一盛典的。”桓公不高兴地说:“我南征楚国,北伐山戎,西涉流沙,九次会盟诸侯,使天下得以安宁,三代虽称受命于天,也未曾建立如此功业。
我封禅泰山、梁父,昭示子孙,有何不可?”管仲说:“古代受命于天的,先有祯祥之兆出现,鄗上长出饱满的黍米,北里生出茁壮的稻禾,江淮之间出现生有三脊的‘灵茅’,更有东海的比目鱼,西海比翼鸟不招而来,然后准备物品,才可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而如今凤凰麒麟不来,却有猫头鹰一日数至,稻禾不长,只有蒿草遍地,在这种情况下举行封禅大典,岂不被人笑话?”桓公无言对答,从此不再提封禅之事。
桓公归国后,自以为功高无比,开始大兴土木,营造豪华宫殿,并比照周天子,增加了车仗仪式,结果引起国人议论。管仲见无法劝阻,只得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再说太宰周公孔从葵邱返周,半路与赶来赴会的晋献公相遇,周公孔说:“盟会已经结束。”献公对没能参加盛会很是失望,周公孔劝道:“君侯不必感到失望。现在桓公自认功高盖世,骄傲自大。古人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我看齐国衰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献公于是驱车返回,途中染病,回到晋国后就病死了,晋国从此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