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常在夜里12点以前处理完第二天要见报的稿件,可由于这个星期天陪小琼妮去中央公园玩,所以当天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早晨8点,闹钟响了,睡意正酣的他随手关了闹钟。那天,他是被孩子叫醒的。当他开着车一路疾驰将小琼妮送到幼稚园时,已是上午10点半了。
劳拉女士是幼稚园的园长,她走到小琼妮面前蹲了下来,面带微笑地问道:“琼妮,你为什么迟到了?” “哦,小琼妮昨天玩累了,因此今天上午多睡了一会儿,请您原谅。”他在一旁随口答道。“不,爸爸,你在撒谎!我没有贪睡,贪睡的是你!”
身后的小琼妮愤怒地大叫起来,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他呆住了,窘迫地看着小琼妮,半天说不出话来。“非常抱歉,劳拉女士,的确是因为我贪睡而导致小琼妮迟到的,请您原谅。”他缓过劲来,尴尬地向劳拉解释着。
之后,他又蹲下来认真地看着小琼妮:“宝贝,是爸爸错了,对不起。” “爸爸,我接受你的道歉,可你承不承认你刚才在撒谎?”小琼妮擦干眼泪,神情严肃地盯着他:“你现在有两种惩罚方式可以选择,”小琼妮竖起了两个指头,“1、取消本周末和辛蒂小姐(他刚认识的女友)的约会;2、接受肉刑。”
“宝贝,我选择接受肉刑,可是你得明白,妈妈昨天出差到南方加州去了,我们缺少一位‘监刑官’。”他企图蒙混过关。
“如果琼妮不介意的话,我倒愿意出任本次肉刑的‘监刑官’。”劳拉女士的声音在他们背后幽幽地响起。他目瞪口呆,小琼妮却肯定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一的上午,在芝加哥一所普通的幼稚园里,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惩罚。”这一切的确非常令人尴尬——他,美国男性公民,35岁,拥有密苏里州立大学新闻学硕士头衔、现为《芝加哥快报》编辑总监的雷蒙尼·道格拉斯先生,穿着整齐的西装、锃亮的皮鞋,向他的女儿——琼妮·道格拉斯,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撅起了屁股……
让爸爸回家
了解自己父亲的孩子准聪明。
——荣格
爸爸搬走之后,妈妈变得失魂落魄。哈尔兄妹几个看见妈妈伤心的样子,不知怎样鼓励她从这种阴郁的情绪中走出来,妈妈常对他们说:“你爸爸就算对我一点感情也没有,还有你们几个孩子呢,他就这么铁心不回来了!”弟弟对哈尔说:“要让爸爸回来,光凭妈妈的力量不行,还得加上我们三个孩子。我们帮助妈妈挽救婚姻,也是帮助我们自己挽救家庭。”于是他们设计了一套照片。
第一张照片:一家人在公园里露营,野餐桌上摆着刀、叉、勺、杯子。他们全都围坐着,妈妈旁边空着一个位子,位子上有着同样的刀叉勺和杯子。这是留给爸爸的。
第二张照片:孩子们和妈妈在后花园修整草坪,爸爸的手套和工作服放在木椅上,还有一把大剪刀,那是平时里家中集体劳动时爸爸常用的一套行头。弟弟在照片下面题词:“爸爸,这个大剪刀是你的。”
第三张照片:弟弟的脚扎破了,他绑着绷带拄着拐杖,一脚着地,另一只脚跷着。照片的题词是:“爸爸,这个拐杖不好用,我要你扶我一把。”
第四张照片是哈尔设计的:一个老人站在湖边,孤单单的一个人,脚下是一群鸽子,老人和鸽子一起吃面包。他是这样写这幅照片的题词的:“爸爸,比鸽子可爱的儿子想念你。”
他们把这套照片冲洗放大,细心地装在精心制作的镜框里,然后就去本地报纸打广告。圣诞节期间什么都大减价,连广告也大减价,妈妈说减不减价都要打广告,因为爸爸走时没有留下地址电话,无从查找,惟一的可能就是在报纸上打广告。
他们的广告的内容是:“请爸爸在圣诞节前一天在梅西商店正门前接受儿子的圣诞礼物。”为了给爸爸留面子,他们没有写他的名字,只在落款处写了弟弟的名字麦可。他们想爸爸一看到弟弟的名字肯定就知道是写给他的。这条广告语是三兄弟集体策划的,逐字斟酌,感情强烈,连报社负责广告的工作人员都被感动了。圣诞节前一天,兄弟三人按着广告上的时间去了梅西商店。
梅西商店前熙熙攘攘,购物的人群夹着各式各样的礼品盒。哈尔一眼就看到了大块头、宽肩膀的爸爸,他正呆呆地站在人群中张望。他们立刻穿过马路,哈尔和哥哥一人拽住爸爸的一只胳膊,弟弟扑在爸爸怀里。
旁边还有好几个男人,看他们来了,都不约而同地掳起胳膊看手表。原来这几个男人也都是离家出走的爸爸,都有个儿子叫麦可,看了广告以为是自己的儿子约他来,想不到当了“电灯泡”。哈尔数了一下,竟有13个之多。
孩子们把为爸爸拍摄的照片当场打开给他看,爸爸的眼眶一下就湿了。那13个男人也探过头来,他们个个高大魁梧,却也个个像迷了向、失了群的羔羊,挺可怜的样子。妈妈在远处望着他们,这时情不自禁走过来,亲切地低声对爸爸说:“回家吧。”
爸爸一声没吭,就和他们一起回家了。
三兄弟忍不住回头看那13个大男人。他们挥手说:“今夜我们也回家。”
天堂的信
凡是疼爱孩子的父母都应当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以使他们的孩子获得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最好机会。
——罗索
吉米的父亲戎马一生。他的童年正好遇上大萧条时期,吉米的母亲也是一样。因此,他们很注意让自己的孩子得到他们自己在童年渴望但又无法得到的东西。
吉米在8岁那年,着了魔似的渴望在过圣诞节时能有一台电唱机作为圣诞礼物。他心里明白父亲的薪水十分薇薄,父亲没多余的钱给他买电唱机。但父亲在军需处的一个供应社谋得了一份兼职。那年圣诞节前,他每天在午餐时间干一小时的活,每小时一美元,一连干了25天。他放下自尊,为他的下属服务,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替吉米买那台电唱机。
一年后,父亲要做心脏手术,输血的血型配得不够好,结果产生了输血反应。在最后的5天里,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去世的那一天打电话给吉米3岁的弟弟,对他说自己已经去世了,去了天堂。他说:“上帝让我打电话给你,跟你说声再见。你不要害怕,也不要难过,因为我很好。我是想让你知道我很想念你。”
父亲给吉米写了封信。在信中他说为吉米在学校里的成绩感到骄傲,希望吉米有一天能上麻省理工学院——后来吉米果真上了麻省理工学院。他还在信中说,相信吉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力肯定会成功。
在吉米参加学校为七年级和八年级优等生举行的颁奖午餐会的那天,母亲把父亲这封最后的信给了他。那真是他终身难忘的一天。吉米当时并没意识到父亲是在多么艰难的时刻写的这封信。当时他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在母亲怀中离开人世时,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让吉米高高兴兴地参加完学校的颁奖午餐会,等午餐会后再告诉他我的事。”
母亲和父亲只为一件事真正争吵过,这事涉及钱。父亲是想要为他们已经抵押出去的住房买份保险。他对母亲说:“这笔投资是省不得的。要是我有什么不测,你和孩子们还能保住这屋子。”
“我们没钱买这保险。”母亲说。
6个月后,父亲去世了。母亲想,这下一家人要被扫地出门了。但在3星期后,保险公司的理赔员带来了一张支票,那笔钱正好是他们所欠的房款。父亲在去世前自己设法偷偷省钱,买了抵押保险,一直在缴付保险费。现在他安静地躺在墓地里,却还在关怀和照料着家人。
4000美元的故事
自己不动,叫天何用。
——索福克里斯
克劳德特·亨特的女儿简娜读高三时获得作为交换学生到德国学习的资格。她为女儿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到高兴。但不久负责交换学生的组织通知她们须缴纳4000美元的费用,6月5日之前交上,离当时只有2个月的时间。
那时亨特已离婚,带着3个孩子生活,筹集4000美元简直无从下手。她收入微薄,手头拮据,没有积蓄,没有贷款的信用,也没有亲戚能借她钱。亨特感到非常无助,好像要她去筹集400万美元似的。
幸运的是那时她刚参加了杰克·坎菲尔在洛杉矶举办的一个“自尊研习班”。她从中学到了3样东西:第一,要想得到什么,那就得张口;第二,要想得到什么,那就得下点决心;第三,要想得到什么,还要采取行动。
亨特决定把这3条原则付诸实施。首先,她写了这么一个表示决心的字条:“6月1日之前愉快地筹集到4000美元供简娜赴德之用”。她把它贴到浴室的镜子上,又写了一份放到钱包里,以便每天都能看到,她还填了一张(空头的)4000美金的支票放到汽车仪表板上(亨特每天开车的时间很长,这样的提醒很是醒目)。她又拍摄了一张百元面值的钞票,放大之后贴在简娜床头的天花板上,这样女儿每天从睁开眼到睡觉之前都能看到它。
简娜15岁了,是个典型的南加州的少女,她对如此种种近乎荒诞的想法无动于衷。亨特向女儿和盘托出这一切的缘由并建议她也写上一份表示决心的誓书。
现在亨特的决心已经明确,需要采取行动,向人张口了。她一向自给自足,不依附别人,不向别人伸手。所以对她来说,张口向所认识的亲朋好友要钱已属不易,更何况向陌生人相求呢。但亨特想:下决定做一下,于自己又有什么损失呢?
她做了一张传单,上附简娜的照片和她为何想赴德学习的陈述,底部留一附单,人们可以撕下来连同汇款一起在6月1日前寄还她们,亨特请求5、20、50或100美元的赞助。她甚至留下空行,以便赞助者自行填写赞助金额。然后她把这些传单寄给每一位亲朋好友甚至是点头之交的人。她还寄给自己工作的办公室、地方报纸和广播电台几份。她查询了本地30家服务机构的地址,也给他们邮了些。亨特甚至给航空公司去信请求他们让简娜免费乘机赴德国。
报纸没有刊文帮她呼吁,电台无动于衷,航空公司也回绝了她的请求。但亨特继续求助,继续发送传单。简娜开始梦想意外之财了。随后的几个星期,她们开始收到资助了。第一笔5美元。最大的一份馈赠是亲朋好友的800美元。大多数是20或50美元,有的是认识的人寄来的,有的则来自素昧平生的人。
简娜对这种构思着迷起来,她开始相信这能使她如愿以偿。有一天她问亨特:“你认为用类似的做法能让我考到驾驶执照吗?”亨特说保证可以。她试了试,果然拿到了驾驶执照。到6月1日时,她们竟收到了3750美元,真让人激动不已。然而尽管不错,对还差的250美元如何筹措,亨特还是一筹莫展。6月5日之前还得想法弄到这250美元。6月3日那天,电话铃响了,是镇上一家服务机构的女士打来的。她说:“我知道我已过了最后期限,现在是不是晚了点?”
亨特回答道:“不晚。”
“那好。我们真想帮帮简娜,但只能给她250美元。”
总共加起来有两家机构和23名资助者使简娜梦想成真。在德国的1年中,她给他们去过好几次信谈她的经历,回国后简娜还在那两家机构作了演讲。对简娜来讲,在德国沃尔森的交换学生的生活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这拓宽了她的视野,使她对世界和人类有了新的理解。从那以后她在欧洲漫游,在西班牙工作了一个夏季,又在德国工作了一个夏季。她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作为美国服务志愿队在佛蒙特的一家艾滋病防治机构工作了两年,现在正在攻读公共健康管理的硕士。
简娜赴德后一年,亨特重新寻觅到一生所爱,还是用的那3种方法。她们是在一次“自尊研究会”上相遇的,结婚后又参加了“夫妻研习班”,之后的7年里亨特和丈夫到各州旅行,其中有阿拉斯加州。他们还在沙特阿拉伯住过3年,现在他们住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