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2:放下就会快乐
1620300000030

第30章 机遇成就完美人生 (2)

“你今天是怎么到校的,波仑塞维兹先生?”教授问道,“呜-呜-呜-呜。”

“我爸送我来的。”这位橄榄球队员说。

“靠什么呢?”白沙姆又问。

“靠一笔津贴呗。”接球手低哑着嗓子说,他显然有点窘迫。

“不,不,”白沙姆说,“你得说一种交通工具,你是坐着什么来的?”

“火车。”波仑塞维兹答道。

“完全正确,”教授说,“好了,现在轮到努金特先生,你能告诉我们……”

“钻石”就在你身上

让财富占有自己的人不可能占有财富。

——富兰克林

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学多才的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我们没钱。我们快中学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

这位牧师名叫拉尔多·康威尔,他答应教这6个贫家子弟。 同时他又暗自思忖:“一定还会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他们想学习但付不起学费。我应该为这样的年轻人办一所大学。”

于是,他开始为筹建大学募捐。当时建一所大学大概要花150万美元。

康威尔四处奔走,在各地演讲了5年,恳求为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捐钱。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辛苦筹募到的钱不足1000美元。康威尔深感悲伤,情绪低落。当他走向教堂准备做礼拜的演说辞时,低头沉思的他发现教堂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周围的草那么好呢?”

园丁抬起头来望着牧师回答说:“噢,我猜想你眼中觉得这地方的草长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是常常看到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园丁的一席话使康威尔恍然大悟。他跑进教堂开始撰写演讲稿。他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大家往往是让时间在等待中白白流逝,却没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他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农夫的故事: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当他听说要是找到埋有钻石的地方,他只要有一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遍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从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有一天晚上在海滩自杀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中无意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拾起一看,它晶光闪闪,放射出光芒。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康威尔写道: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属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康威尔作了7年这个“钻石宝藏”的演讲。7年后,他赚得800万美元,这笔钱远远地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大学的需要。

今天,这所学校竖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这便是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它的建成只是因为一个人从朴素的故事里得到的启迪。

美国式的习惯

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

——高汀

在美国,有一件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外国人总爱按照美国人说话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对方的意思。阿尔特·布赫瓦尔德有一个法国朋友叫米歇尔·贝恩海姆,前些日子阿尔特在街道上遇见他,像往常一样,闲聊了一会儿有关巴黎的情况之后,阿尔特对他说:“改日给我来个电话。”

第二天米歇尔打来了电话。

“早安,”他问候道,“我是米歇尔·贝恩海姆,昨天你说过让我给你打个电话。”

“是吗?”

“是的,你忘了吗?昨天在宾夕法尼亚大街我与你聊过天。”

“我并没有让你马上打电话,我那样只是为了向你委婉地告别。”

“那么,你不想说点什么了?”

“老实说我想不起要对你说什么。”

“但是,你说过打个电话给你。”

“你说得对,米歇尔,瞧,我现在忙得要命,改天我们一起就餐吧。”

“我很乐意,什么时间?”

“我说不准,哪天你来叫我一声吧。”

两天后,阿尔特听到有人在人行道上喊他的名字,打开办公室的窗子,阿尔特看到米歇尔站在下面。

“你究竟在那儿喊什么?”阿尔特对他嚷道。

“你说当我想就餐的时候来喊你一声,今天怎么样?”

“今天我很忙。”

“好吧,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去吃便餐?”

“我说不准,下三周都没时间干别的事。”

“假若你实在很忙,那为什么还要让我想就餐的时候来招呼你一声呢?”

“米歇尔,你在美国呆得够长的了,为什么还不知道当一个美国人说‘改日让我们一起就餐’时,实际上他并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个委婉说法。你们法国人说‘再见’,就相当于美国人说‘改日让我们一起就餐’,而在我们国家这还意味着:‘不要来找我,我会找你的’。”

米歇尔说:“我不是有意打扰你。”

“你没打扰我。让我告诉你怎么办。改日让我们相互找对方喝一杯。”

“太好了。”米歇尔说。

第二天,阿尔特正吃力地搞着一个专栏,这时门开了,米歇尔把脑袋伸了进来。

“又怎么啦?”

“我只是想看看你是否想喝一杯?”

“你没有看见我正忙着吗?”

“我现在刚看见,但在这之前没看见,打扰了。”

“米歇尔,你简直让我发疯。你不能如此教条地理解我们美国人所说的一切。我说‘改日我们喝一杯’这仅仅是个托辞,因为我想阻止你在我窗下喊叫。”

“那你只要告诉我你不想再见我就行了”,米歇尔伤心地说,“但不要请我来约你然后又失约。”阿尔特感到很难受。

“的确,用这种方法对待你,我心里很不安。问题是我们美国人习惯于用不久再相聚的许诺来相互道再见,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人会认为对方要实现这个许诺。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街头偶尔碰到的每个人都应约一起就餐的话,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我明白了,”米歇尔说,“但是假若你改变主意,你有我的名片,可以打电话给我。”

“我没有你的名片,米歇尔,你又不懂了,当美国人相互交换名片时,他们常常在进家门之前就把它扔掉了。”

专注一件事

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马克·吐温

杰克第一次遇见贾金斯,是在好些年前,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

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首先必须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费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有的是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了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便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5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贾金斯的情形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他卖掉了最后一项营生的股份后,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终生年金,可是这样一来,支取的金额将会逐年减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时间长了,早晚得挨饿。

然而,他的一生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我们所体验过的最富有启发的哲理。

珍惜友谊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

——爱默生

第一次遇见莫莉,艾莉莎·巴克斯勒就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她们嗜好相同,听到同样的笑话就会开怀大笑,连喜欢的花都一样:她们都很喜欢向日葵。

她们认识的好像正是时候。之前,她们各自有各自的朋友。可是,和其他朋友相处起来,不是不太融洽,就是觉得不自在。和莫莉认识之后,互相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她们的友谊进展得很快,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很密切,连双方家人也成了好朋友。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找得到莫莉,你就找得到艾莉莎;找得到艾莉莎,你就找得到莫莉。上五年级的时候,她们并没有在同一个班,但是吃午饭的时候,她们会找两个挨在一起的座位坐下来,一起聊天,一起吃饭。餐厅的女服务生不喜欢她们,一下子坐在走道上,一下子又大声地说话,根本没在吃饭。可是她们还是我行我素,连理都不理她。后来,她们被编到同一个班,连老师们都知道她们是好朋友。因为她们谈话的声音影响到老师上课,“大嘴巴”给她们自己找来了麻烦。最后她们把老师吵得受不了,老师就警告她们,假如再吵下去,就永远别想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了。

那年夏天,莫莉和她弟弟常来艾莉莎家。只要她妈妈去工作,艾莉莎妈妈就会帮忙照顾她们。她们一起去游泳,一起在外面玩,一起练习吹笛子,也买了好朋友装,有机会就会穿出去亮相。

夏天很快就结束了,她们也开始上初中。正如老师所说的,她们果然不在同一个班。但是,她们还是常常在电话里聊天,去对方的家玩,一起在合唱团唱歌,一起在乐园里吹笛子。总之,什么都阻挠不了她们的友谊就是了。

初中二年级时,她们还是没办法编在同一个班,也无法一起吃中午饭。她们的友情好像在接受磨炼。她们都交了新朋友,莫莉开始和一群新朋友出去玩,大家都越来越喜欢她。

她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也很少在电话里聊天。在学校时,艾莉莎会去找她说说话,但是她对艾莉莎总是不理不睬。她们刚刚开始聊天,她的朋友就会过来,把她带走,留艾莉莎自己一个人在原地,她真的伤了艾莉莎的心。

艾莉莎真的很迷惑,也相信莫莉绝不知道她有多难过。即使艾莉莎很想和莫莉说话,可是莫莉连听都不想听,那又有何用?艾莉莎开始和自己的新朋友一起玩了,但是艾莉莎觉得自己的感觉和从前完全不同。艾莉莎后来遇见了爱琳,她之前也是莫莉的好朋友,和艾莉莎有同样的遭遇,莫莉对待她和对待艾莉莎的方式如出一辙,都是相当冷淡。她们决定一起找莫莉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