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餐车去,半路上会有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故意和你撞个满怀,差点儿一把抱住你。她一定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很抱歉。你自然的冲动一定会要跟她交朋友。但是,你要理智地走远些。那女子是个拆白。”
“是个什么?”瑞尔丁似乎没有听清楚。
“是个婊子。”嘉乐提高声音说,“进去吃饭,点两个好吃的菜,要是餐车里人挤,要是有一个美貌的女子与你同桌,与你对面而坐,你别朝她看。要是她逗你说话,你就装成聋子。这是唯一的摆脱之道。”嘉乐认真地告诫他的外甥。
“是的,舅舅。”瑞尔丁不禁有点惊讶,还是点了点头。
“你从餐车回到座位去,经过吸烟间,那里有一张牌桌,玩牌的是三个中年人,手上全戴着看来很值钱的戒指。他们要朝你点点头,其中一人请你加入,你就跟他们说,我-不-太-会-说-美-国-话。”
“是的,舅舅。”瑞尔丁又点了点头。
“我有很丰富的旅行的经验,以上并非我无中生有的胡说。”
“还有一件,”嘉乐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叮咛道,“晚上睡觉时,把钱从口袋里取出来放在鞋筒里,再把鞋放在枕头底下,头在枕上,别睡着了。”
“是的,舅舅,多谢您的指教!”瑞尔丁向他的老舅舅深深地鞠了一躬。第二天,瑞尔丁坐上了火车,横贯美洲向纽约而去。
那两个穿制服的人不是骗子,那个带麻药烟卷的青年没有来,那两个漂亮女子没碰上,吸烟间里也没有桌牌。第一晚瑞尔丁把钱放在鞋筒里,把鞋放在枕头下,一夜未合眼。可是,到了第二晚他就全不理会那一套了。
第二天,他自己请一个年轻人吸烟,那人竟高兴地接受了。 在餐车里,他故意坐在一位年轻女子的对面。吸烟间里,他发起了一桌扑克。火车离纽约还很远,瑞尔丁已认识车上的许多旅客了,而客人也都认识他了。火车经过俄亥俄州时,瑞尔丁与那个接受烟卷的青年,跟两个瓦沙尔女子大学的学生组成一个四部合唱队,大唱了一阵子,获得了旅客们的好评。
那次旅行对瑞尔丁来说是够快乐的了。
瑞尔丁从纽约回来了,他的老舅舅又来看他了。
“我看得出,你一定没有出什么岔子,你依我的话做了没有?”一见面嘉乐就高兴地问瑞尔丁。
“是的,舅舅!”瑞尔丁还是那样地做了回答。
嘉乐脸带笑容,微微地转过身去,眼望远处自言自语地说:“我很快活,有人因我的经验而得益。”
数学界的花木兰
我们称之为进步的,只不过是以某种麻烦取代了另一种麻烦。
——埃利斯
1806年拿破仑大军进攻普鲁士,一位在前线指挥的军官下令,一定要特别保护大数学家高斯教授,不准伤害她。高斯对此感到很奇怪。军官回答说:我是受女朋友重托,千万不能再犯罗马兵杀死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的错误,她是和你通信讨论数学的一位女士,热尔曼小姐。
高斯更加惊讶:法国有一位勒布朗先生和我通过写信讨论数学的难题,哪里来的热尔曼女士呀?
谜底揭穿了。索菲·热尔曼女士只好承认正是自己冒名勒布朗先生。
热尔曼少年时读到了一本数学史,里面说到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死:罗马军破城时他还在沙土上画几何图形,他不但没有回答敌兵的问题,还命令他们不许破坏沙土上的图形,于是遭到杀害。她想,能够使人入迷到忘了死亡危险的学问她也要学学,没想到一开始学它就被它迷上了。
她想进入高级开艺学校学习数学,可那里不收女生。后来她发现有一个学生退学了,她就冒名顶替了他,化身成为勒布朗先生。经过两个多月,数学导师奇怪的发现:怎么一个数学不能及格的学生忽然变得才华横溢?他约这个学生面谈。伪装撕破了,幸亏这位导师没有性别歧视,继续对她指导帮助。
她对当时的热门话题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投入了更多的兴趣。她得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但需要和一位大数学家进行讨论,那只能是高斯。但她太年轻,只有二十几岁,又是女性,怕遭到歧视,于是再一次以化名的身份出现。
1825年,两位数学家利用她的思路各自对费尔马大定理做出了进一步的证明。热尔曼的新思路、新方法没有直接地答题,而是全面论证了题意,这是学术上第一次的突破。法国科学院授予她金质奖章,她也是第一位凭借自己的学术成就得奖的女性。
晨光的翼翅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数年之后,当她已经声名鹊起之时,常有人不时询问她:“特洛伊,是什么使你开始的,你是怎么开始的?”
她总是微笑着摇摇头,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但是,有时她会朝写字台上放着的一片绿色玻璃看上一眼,她从未对任何崇拜者提起,那是在很久以前的某个清晨……
起伏沙丘的背面,大海一望无垠地舒展着。宇宙万物井然有序,除了这儿……在她自己的秘密小道上,出现了一双套在皱巴巴棕色长裤内的脚,从一个被露水沾湿的报纸做的帐篷中伸出来。最初惊心动魄的刹那间,她以为这是一具死尸。她毛骨悚然地站着,手里抓着一条按照妈妈的吩咐买来的面包。
她呆若木鸡,脑中回旋着餐桌上听到的母亲和姨妈之间的闲谈,什么海滩上的谋杀案、破坏财物案等等。
10岁的她,一向安安全全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曾认真地对待那些话题。如今……看,一只腿动弹了一下,接着,一只胳膊露了出来,袖子边耷拉着。随后,那手一把扯开报纸,人钻了出来。年轻的?年老的?特洛伊吓得什么也没看清。
“早上好,”他问候她。
特洛伊向后退了两步。声音听起来倒不凶,可他那沾满砂的脑袋,胡子拉碴的模样着实让人害怕。
“去吧,”他赞同地说,“快跑开吧。我不会追你的……是叫你出来买面包的,对不?”
特洛伊默不做声。
他解开自己的鞋带,从鞋里倒出一股细沙。“我深表谢意,”他礼貌周全地说,“因为你叫醒了我。当然,在这种时刻,我并不怎么顶用。我常常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谁——是一个失业记者、还是一个走霉运的诗人;是遁世者,还是替罪羊?我想,你一定以为我只不过是个流浪汉。”
特洛伊慢慢地摇摇头。
他对她微笑,突然间显得年轻了许多。
“……我光顾谈自己喽,现在来谈谈你吧。你会成为一个人物的。我相信,不然,你也不会站在这儿啦——你早就跑走了。但是你没跑……”
她只是瞪着眼睛瞧着他,疑惑不解的样子。但是,一种巨大的怜悯、温情和理解——自从父亲去世后久违了的感情突然涌上心头。
“来吧,”他哄着她,“告诉我,你将来想干什么?演员?画家?音乐家?作家?——也许,还不知道?不知道更好,一切都在前面,新鲜,光彩的未来。可是,你听着……”
他朝前探了下身子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我知道得太晚的秘密。未来取决于美的真谛——你怎么找它,怎么看它。人们将赞扬你,就像钻石又美又名贵,当然,这没错。可是,就在这儿……,”他抓起一把细沙,“这儿也有成百万颗钻石。只要你深入其中去发现。瞧这个,”他递给他一片玻璃碎片,它的棱角被海水和沙子磨光了。“别人会说,毫无用处。可是,把它对着光瞧瞧!它青翠得像绿宝石,神秘得如翡翠,光洁得像墨玉!”
一只海鸥尖叫着飞来,在他们头顶盘旋,投下一片翱翔的阴影。那眼睛闪亮的鸟儿自在地在晨光中飘荡着。
“看那里,”他指着海鸥,“那就是我的意思。人,不能像海鸥只知道点水。哪怕只有针尖般大的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孩子!要努力寻找,努力抓住晨光的双翅。”
路口的抉择
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期望的仅仅是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之中。
——爱因斯坦
从前,有一个名叫汤姆的小男孩沿着一条曲折遥远的道路寻找他的未来。茫茫路途,炎炎烈日,在一个荒野的十字路口,他看见了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
他想:“我要在那里小憩一会儿,想想我的出路,虽然我不知道前程是好是坏,但它肯定就在我的前面。”
想到这,男孩欢快地朝着树走去,可是当他走到树的近前时,他才发现树荫已被一位酣睡的老人占据了。汤姆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他静悄悄地坐在一旁等候着老人醒来后分给他一块阴凉。
老人终于睁开了双眼并用和善的眼神示意他靠近树荫,虽然这时已是夕阳西下,夜色深沉,但汤姆没有抱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出路就在前方,而老人的出路已落在身后。
“我在寻找我的出路,老人家。”汤姆说,“您能告诉我,在我面前的哪条路是最好的吗?”
老人上下打量他一番,然后又由近及远地望了望伸向远方的道路,最后摇摇头对汤姆说:“我的眼力不行了,我曾经能够看见散步的风哩。”
“那么,老爷爷,”汤姆继续说,“也许您能听见美妙的世界位于哪条路上吧?”
老人把头侧向一边听了听,然后又侧向另一边听了听,最后摇摇头说:“我的听觉也很差了,我曾经听得见私语的草哩。”
汤姆坐下来,想了好一会。“老人家,”他又说道,“您知道一个我能去的地方吗?一个能够找到我的出路的地方?”
“我认为时游是最好的地方。”说着,老人吱吱嘎嘎地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消失在树的背影里。汤姆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他没有尾随其后纠缠不休,而是在老树下安顿了一宿。
当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时,汤姆好像听到了一声远方的呼唤,他随即站起身来。
他在十字路口上选择了一条他希望能通往时游的道路。
汤姆跋涉了很多日子,并且经历了许多事情。他上山挖金,下海掏珠,爬山钻洞,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他阅历大千世界,尝尽人间甘苦,但他仍然执著地寻觅着时游。
然而,他终于把时游撇在脑后。他在自家的房子周围种起了粮食,种出了一个世界。
即使当他想起时游,那也不过就像是童年时读过的一段神话,并没有因此而搅乱他宁静的生活。
只是有那么一天,当孙子们和年迈的他一起坐在壁炉前,问起那广阔而又神奇的世界时,老汤姆这才提起他那一段不平凡的生活。
“是的,”他说,“年轻时我周游世界,为的就是要寻找某件东西,但是寻找什么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
一些东西找到了,还有一些没有找着。可重要的是我年轻时游历过一番。”
突然他停住了,因为一段缥缈的记忆闪耀在他的脑海。“年轻时游历过一番。”时游!那位老人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吗?发现存在于寻觅之中?老汤姆的嘴张了几下欲言又止。
几天以后,老汤姆正倚坐在老树下,突然一位少年带着仆仆风尘走了过来。
“老人家,”少年说,“我在寻找我的出路,您能告诉我应该走哪条路吗?”
老汤姆背靠着大树凝视了一下天空,云彩正迅速地从他的头顶飞过。“当然,时游是我知道的最好地方。”他回答道。他知道这位少年也许要经历许多年的艰难而又美好的日子后,才会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然后老汤姆闭上眼睛,安详地睡着了。
恐怖角之旅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亨利希·曼
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37岁那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3块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所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待遇优厚的工作,有美丽的女友、亲友和乐趣,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经历过高峰或谷底。
他为这样的上半生而哭泣。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从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这个懦弱的37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欺负。”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的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误写为“Cape-Fear”。只是一个失误。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