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若想出名,十分容易。其第一妙法是:房屋必租在临街的地方,门面堂皇富丽,铜铸招牌如黄金般耀眼,院中堆放十几个花盆,摆上一两部黄包车,粉牌上,醒目地写着赵钱孙李等家请出门诊的字样,挂号台上的笔砚旁,乱放着一些银元铜板,仿佛是拆字摊。医生室内,陈设着红木家具,墙壁上高悬名人书画及本主人的放大照片。客厅中,列坐着六七位穷朋友,冒充待诊的患者。一旦有人张头探脑,欲入门时,便会站起一人,从袋中摸出钞票,走向挂号台前,高声说道:“感谢医生,我家某人自服了先生给的药后,昨天半夜时已经退了热,今早起还要米汤吃。所以特意早些赶来挂号,请先生再到我家去一次,一旦病疼痊愈,即奉香烛、匾额来谢再造之恩。
”他这里刚刚说罢,又有一仆人装束的人,来到挂号台交钱,口中言道:“我家小主人今年十九岁,春天结了婚,小夫妻感情甚好,日夜形影不离。不料前天晚上突发高热,昨晚又几度昏厥,病情十分可怕。我家老主人心慌意乱,没了主意,请了好几位中西医生前来治病,一号脉,均摇头蹙额,并无善策,有人说是夹食,有人说是夹气,还有人说是夹阴,七颠八倒,也不知究竟是何病症。少奶奶哭得是死去活来。现经某某路某公馆某公爷推荐,说此地医生最好,所以特命我赶来,请先生立刻前去。”挂号人听罢,先问姓名,再问地址,那人一一回答后,又接过挂号人所给的回扣一角,然后匆匆出门离去。此时,那真正来挂号请医之人,早已听得真真切切,暗中钦佩先生不已,自然会拿出钱来,到挂号处去真正挂号求医。
医生之身价
医生的身价,可算得是世间最贵之物。现以上海为例,某医生住在英租界三马路,其医寓挂号处的墙壁上,悬有一醒目招牌,上面大书诊例如下:
门诊:每日午前九时起,至十二时停诊。是金铜元八枚,号金小洋六角,拔号加倍,转方转减半,外科加半,药资面议。
出诊:每日午后三时起,至晚间十时止,英租界诊金五元,号金小洋一角,车费八角;法租界诊金六元,号金小洋一角、铜元五枚,车费九角;美租界诊金七元,号金小洋一角、铜元六枚,车费一元;南市诊金十元,号金小洋二角,车费一元四角。城内照南市例。早晨深夜均增加半。
请读者试想,医生看病,索钱如此之多,穷人若生病,如何医治得起?只有听天由命而已。纵然典尽衣衫,卖完器具,拼命请得此医生前来,以为是活神仙、活菩萨,望穿双眼,才将医生盼到。岂知医生到来后,并不以为意,匆匆号脉,草草开方,再寥寥叮嘱数语,便起身离去。我倒要设身处地为病人想一想,即以其住在法租界算,诊费加车费,也已在七元开外。何况贫穷小户,若请贵价医生,其病情之重,不问可知。病情若重,药品也必然名贵,就算该医生心存忠厚,有意济世,只开出一钱川连、两钱石斛、三钱洋参、四钱野术、五六钱羚羊角,这一剂药,至少也需大洋三元。再加上诊费等,足可使十只羊化为乌有。纵然医生有真本领,真眼光,真胆量,真能对症下药,但此等重病,亦绝非一服药就能痊愈。若再请医生,却实在无钱,若任病人等死,则又有些不忍。当此时,当此境,万般苦痛,告与谁知?而那些当医生的人,良心何在?
医生之装腔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有这样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以此诗句,来形容当今的那些医生,可称得上是描画须眉,惟妙惟肖。那些医生既悬壶卖艺,本如妓院中人倚门卖笑,理应得钱不择主顾,当即应召前来才是,然而医生在得到金钱后,还要花样百出,装腔作势,不能解人愁,反要添人忧。常有订约三时到六时仍不见来,好不容易盼到后,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以此办法,使病家多多加钱的事发生。
如在上海行医的某人,其生涯颇负盛誉,在他的医室内,常有十余人在等候治疗。一天,他的朋友到其医室中谈天解闷,见有多人前来请他出诊,而且再三求他早到,言辞都十分恳切。他的朋友见此情状,几番要走,该医生却总是把他拉住,仍继续谈天,若无其事。他的朋友便劝他早去早回,事了后仍可畅叙。这样,一则免除病家的盼望,二则也可落得自己清静,何必非贪逸于前,而积劳于后呢?该医生听罢,笑了笑,对他的这位朋友说:“你不是医生,不知道医生的难处。如果像你所说,一召即往,病家必将我视为剃头、修脚之辈,招之可来,挥之可去,如此,我这个医生的身价就会降低,生意也会日渐稀落。就像我们听戏、看歌舞一样,需故装格调,一眼三板,然后才能令听者凝神一志,侧耳静坐,领略个中滋味。如果才抽斑管,未协宫商,便引吭高歌,就难免听者掉头不顾,视之如杂色贱工。世无周公,谁是真知音?不得不矫揉造作,以和下里巴人。吾道之苦衷,非阁下所能详知。”该医生以上这番话,就如同当今医生的种种弊端,皆似病家所造成。他的朋友听罢,很不以为然,于是起身告辞而去,从此二人日渐疏远。
医生之艺术
士、农、工、商,被称为四民,各自均有安身成家立业的本领。士能读书,明礼义,行教化;农能耕种,熟五谷,业林渔;工能构思,造器具,建房屋;商能入市,集百物,通贸易。而医生则非士、非农、非工、非商,于四民之外,独树一帜,能起人之沉疴,延人之寿命,形成一种惊人的奇艺。古代的良医,视他人之疾,如自己之疾,能嘴含草木,普救众生。然而,今日的一些医生,却视人之病,如狗之病,一味以骗诈金钱为能事,不顾天理良心,除高谈阔论,蛮针瞎灸之外,别无他长。这种医生,只懂得以患者的身体,作我的箭靶,万一中的,则归功于己;如果不中,则归咎于天。时至今日,如仍盼望医生有起死回生之医术,治病救人之良心,实在是妄想。
医生之包拍
有些医生到病人家中出诊时,不先问其人的病根深浅。病情轻重,却留心人家的场面宽狭。如果患病者是其家中的主人或小主人,其地位如栋梁,价值似珍宝时,医生必先用言语以恫吓,再使出手段来笼络。无非是说病人的情况如何危险,夸自己的本领如何高强,待将病人的家属渐渐引入自己所设的圈套中后,便实施“包拍”。所谓“包拍”,便是该医生对病人实行包看、包诊、包愈。医生同病家讲定“包拍”后,需先议定条件,如谢仪两千元,药资五百元,逾期九十天,然后写成保单,钱则先取一半。
医生将钱拿到手后,居然肯出钱到药店中去配药,买来老苏梗、夏枯草、甘菊屑等无关痛痒的草药后,将其捣成粉碎,再杂以香料,搓成小丸,丸皮外,又裹以朱砂、青黛、珠粉等物,制成以后,真是红者红,绿者绿,白者白,看上去五光十色,十分可爱。医生将其送往病人之家后,病家不啻获得仙丹。而对医生来说,买药、配药、磨粉、合丸,连资本带手工,虽然加起来不过一元有余,但也可以算得上是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了。且说病家,自从得到医生的保单后,心便一定;再得到医生手制的秘方灵丹后,心又是一定。九十天中,病家无一日,无一时,无一刻不盼望期妙手回春,早日将病魔除去,谁知道吃药归吃药,添病归添病,患者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日益沉重。病家心中十分着急,连忙去请教医生。医生笑答道:“我是包你九十天好,并非包你八十天好,九十天尚未到,如何可以着急?等到三个月后,再来问我。”
医生之卸肩
时光如流水,转瞬即过。某医生所定的九十日期限说话即到,而其所包看、包诊、包愈的病人却是饮食减少,面色灰败,肌肉消瘦,声音低哑,气力疲顿,梦魂颠倒,语言糊涂,唇焦齿黑,死象渐露,生机将绝。病人家属十分着急,忙请医生前来医治。那医生仍旧挺胸凸肚,摇摇摆摆,不慌不忙地进入病家大门。患者家中各色人等,均跑出来迎接,宛如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降临人间。医生来至病人卧床前,抚病人身体,按病人脉息,看病人舌苔,观病人气色。病人则手乱挣,脚乱跌,说话声音有气无力,忽徐忽疾。医生见此情景,便对病人家属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我看这种病,不知看好了多少次。
前年是哈同路张家的少太太,去年是致远街洪家的二少爷,今年又是四马路史家的三先生,他们三位都得了此种病症,我都一力包看,一手经理。现在张家的少太太已经产了小姐,洪家的二少爷在云南荣任县知事,史家的三先生也已经到天津去创办矿务。这么多人,看一个好一个,难道独有你家我不肯出力看好吗?不过,对生病之人也有几种说法,除医生要有本领外,病人家里也要会服侍,饮食冷暖之间要时时当心,需知病人与健康人是不一样的。若要专靠医生用力,病家自己却不小心,慢说是医生,就是神农转世,也是无能为力。我原包的是九十天,说好亦在此九十天,说不好亦在此九十天,现在已经将到三个月,差个三天五天也出不了花头,也算我这做医生的眼光看得不差。至于一个人的寿数已到,任凭你神通广大,也无用处。如果府上不相信我,不妨另请别位高明。我的心也算用尽了,若再要如何说法,本人亦无话可说。”此番话说完,医生遂大踏步出门而去。那病人亦于当晚病故。
下面为读者介绍一则庸医杀人之事:某人因患喉痛,到某医生处就诊。那位医生善针灸之法,于是在病人的后脑扎了一针,深入约半寸左右。过了两日,该病人自觉颈项僵直,头不能左右回顾。第三日,病人头部剧痛。等到了第五日,病人昏迷并伴有呓语。病人家属十分着急,便找了一位刚从国外学医归来的医生来诊治。该医生为病人检查之后,对病人家属说:“患者得的是外伤性脑膜炎。其起因就是某医生在他脑后扎的那一针。西医若欲用刀用针时,必先用消毒药水杀菌,或置于沸水中消毒,然后才能用到病人身上。这是因为,西医们懂得细菌学,知道细菌到处都有,也知道细菌侵入人身后为害之烈,所以不敢不十分谨慎。然而一些中医却并不懂得细菌学,所以他们在用针时,或在鞋底上蹭一蹭,或用粗劣的纸擦一擦,然后就将其刺入人体,实际上,这等于是将病菌播种到人的身体内。所以其用针之后,十人中,最多不过有一二人能发生效用,但却有五六人受其伤害。这完全是其不消毒,不杀菌所造成的。这位患者被某医生在脑后扎了一针,深入半寸,细菌随针而入,传至脑膜,所以两日后便头颈发炎,引起疼痛。这种病十分危险,能够幸免者极少,我亦不敢保证将其治愈。”又过了几天,那病人果然死去。
此外,在医界中,还普遍存在着拉生意,付回扣,收受贿赂等恶习。如某某医生之成名,即纯恃广告,在各处旅馆、剧院、车站、码头,均有为其招揽生意之人。他们每介绍一个病人入其门,便可得到百分之二十的回佣。所以,为其吹嘘的人很多,而受其兜揽,到该处看病的人亦颇不少。某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因欲治疗痔疮,经某人介绍,住进了某某医院中。由于介绍他来住院的某人正与医院中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也得到了许多优待。但在他邻室的一位病人,因其在入院时无人介绍,其本人又不识时务,不懂得向医生行贿赂,所以,尽管该病人因疼痛难忍,日夜叫喊,但看护之人却并不向医生报告,医生也并不过问。每隔三五日后,医生才到该病人房中看上一眼,对护士嘱咐一两句话,即起身离去。而护士则依旧漠然置之。然后,该病人竟然叫喊着疼痛而死。真是太惨了。
最后,我们再说几则发生在医生家庭中的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