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1616100000029

第29章 过犹不及

【原典】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爻辞新解】《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顺利。

【原典】《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爻辞新解】《象辞》说:“《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泽)上,巽在这里代表木,故为水泽淹没了树木之表象,象征极为过分;君子取法这一现象,就应当坚持自己的操守,进则超然独行,不必顾忌和畏惧他人的非议;退则逃避世间,不为隐姓埋名而苦闷烦恼。

【原典】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爻辞新解】初六,本来直接把器物放置在地上就可以了,现在又用白色的茅草衬垫在器物的下面,使它更加安稳,所以不会发生灾祸。

【原典】《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用白色的茅草衬垫在器物的下面”,是说行为非常小心谨慎,所以不会发生什么灾祸。

【原典】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爻辞新解】九二,已经枯萎的杨树重新又长出新的枝芽,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轻的妻子,这种现象没有什么不利的。

【原典】《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轻的妻子”,虽为过分,但由于能够刚柔相济,所以不会发生不利的情况。

【原典】九三,栋桡,凶。

【爻辞新解】九三,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结果必然发生凶险。

【原典】《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结果必然发生凶险”,是因为阳刚极为过分,所以不能再来辅助它,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原典】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爻辞新解】九四,房屋的栋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弯曲,可以获得吉祥;不能再弯曲,再弯曲就会出问题。

【原典】《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房屋的栋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弯曲,可以获得吉祥”,是由于九四爻本身能使栋梁不再向下弯曲。

【原典】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爻辞新解】九五,已经枯萎的杨树重新又盛开鲜艳的花朵,已经衰老的妇人嫁给了年富力强的男人,这种现象既不会遇到什么祸害,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原典】《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已经枯萎的杨树重新又盛开鲜艳的花朵”,表面现象又怎么可以长久保持下去呢?“已经衰老的妇人嫁给了年富力强的男子”,这种婚配是会令人深感羞耻的。

【原典】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爻辞新解】上六,涉过深之水以至于淹没了头顶,就会发生凶险,但最终不会有祸患。

【原典】《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涉过深之水会发生凶险“,但如果能及时补救,还是可以化险为夷,最终不会有祸患。

【读解】

阴阳两种势力在相交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失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扭转局面,挽大厦之将倾?君子应按照中和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过卦,讲述谋求大发展的非常之法。

当大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却没有达到宽裕随心所欲的境地,没有达到寻求大发展达到刚柔并济的理想状态。

现实中发生了失衡的状态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依照中和的原则,抑制自己,使主观行为合乎中道,这样分析问题,尽管在大过的危机之时,依然能够寻找到转化的契机,是君子所为。

君子观此卦象,应当树立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毫不畏惧。这样做才能不感到苦闷烦躁。

大过之时,君子立承重任,应当周密考虑,图谋大事,慎之又慎,不可以疏忽大意。

就其刚过而言,需要谋求阴阳并济的势力并存的协调局面。阳盛之势发展到及至,独断专行,不懂得以中道自我抑制,后果凶险。

因此,对人对事采取中间态度,似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过头或不及都失之偏颇。相比之下,不及比过头还要好些,所以才有“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这样的说法,以及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做法。

【事典】

三分天下

诸葛亮辅佐刘备屹立于孙曹两大势力中,最终形成天下三分之势可说明此爻爻义。

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人,为诸葛丰后裔,其父为诸葛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病故,8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先后辗转豫章和荆州。17岁时,叔父诸葛玄病故,从此开始了“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

在南阳隆中山村隐居期间,诸葛亮耕作之余,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政治。于淡泊的心境和宁静的环境中,诸葛亮读了很多很多书,有《申》、《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他读书的方法是博览,“独观其大略”,也即只把握书中的要点,着重领会精神实质,学以致用。随着学识的增长,诸葛亮对当时社会的动乱局面及形势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清楚。亲身经历了东汉王朝的崩溃给自己带来的磨难,和亲眼目睹到乱世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使他对先贤的政治、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匡扶汉室之大计,诸葛亮十分感动,便向刘备献出了“三分天下”的政治谋略即著名的《隆中策略》(也称《隆中对》)。当年,诸葛亮27岁,从此协助刘备开始了为“三分天下”而奋斗的政治历程。经过14年的斗智斗勇,“三分天下”之预计最终变为现实。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以丞相辅佐。从“三分天下”的政治设想到三国鼎立的实现,实践证实了他的设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相吻合,这在中外历史上是罕见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为刘备制订了兴复汉室、成就霸业的计划,诸葛亮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构想的正确性,中国也像诸葛亮预料的那样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分天下”的政治设想与三国的历史进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政治智慧以及军事才能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诸葛亮广博的学识得益于隆中生活的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学养,在这方面诸葛亮是有很深的感悟的。《诫子书》是诸葛亮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自己在这方面的亲身体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短短八十六字,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夫学须静也”,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学习,去琐碎,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途悲伤。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才即学识、能力,学识、能力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诸葛亮在十年的隐居生活中,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战国时期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一些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等,他精研《申》、《韩》、《管子》、《六韬》等,并写下了《论诸子》一书。天才来自于勤奋,诸葛亮一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才能,正是他在淡泊宁静境界中学习的结果。

“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成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一个人淡泊宁静,无求无欲,是否就一定能成学呢?不一定。历史上隐士大有人在,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而隐居,但并未能成学,有的只是虚度一生而已,真正成学成才的极少,“多不接世,悲守穷庐”。为什么呢?这就是个“志”的问题。逃避现实是无志的表现,无志是不能成学成才的。志,还有个大小的问题,在淡泊宁静的基础上,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无志则不成学不成才。所谓大志,就是与历史潮流相一致的志向。诸葛亮隐居隆中,之所以能博览群书,成学成才,一个根本的内因是:胸怀大志。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自励,正说明当时诸葛亮志向远大,非等闲之辈。我们知道,管仲是春秋时期非凡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曾辅佐齐桓公实现了霸业;乐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当时乐毅扶持的是弱小国家——燕国,率燕兵一举攻下强大的齐国七十多个城池,结束了分裂混战局面。

【感悟】

诸葛亮所处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不止,民不聊生。他隐居隆中,淡泊宁静,勤学苦研,为的是救国于混乱,救民于水深。这就是诸葛亮的大志。《隆中计策》就是诸葛亮大志的表述,并为此大志,他极力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稳定局面,真正实现了救国于混战,救民于水深之夙愿。

震宫 泽风大过卦

阳刚过度不寻常

枯木花开水泽床

长就栋材堪受压

自强积极定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