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进退博弈
1583000000026

第26章 等待中的秩序张力 (2)

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盖这家人上至老父司马懿其实都是充满了反心想做皇帝的。而司马懿真正的计谋,却很少被人提起,此人可能在投效曹家之始,已经盘算好自己的人生宏图了。那就是:投效曹丕,放弃在曹操面前立功,这也就是作者没有在三国前部分提及司马懿的原因。老家伙帮小子去了,这是三国演义不是曹家家事所以不用累述。辅助曹丕上台,获得举国兵权,巩固势利。这时候的司马懿走上了前台。待到势利稳固,司马家族控制了魏国,则是举事的时刻到了。但是司马懿也许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老了,剩下的要靠自己的儿子们去完成了。所以司马懿的计划或者说规划,不仅贯穿自己的一生,更是考虑了整个家族的未来。

曹阿瞒用人一向多疑,曾经带剑睡觉,梦中杀人,种种事例不枚胜举。在用人上面,连本无反心,却因为聪明过人的杨修都被砍了头。而司马懿这样的极洞悉他人心计的人,曹操应该不可能看走眼。因此,曹操不会对司马懿进行重用,甚至有可能进行排斥打压。但又赖于司马懿的能力,有一定利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司马懿不是像杨修那么只是智商高而缺情商的人,也知道如何在多疑的曹操面前保护自己,才不至于走上杨修的凄惨路。

同时,隐忍的司马懿绝对没有忘记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前途,就象诸葛先生在草庐也能完成他的隆中对一样,司马懿也制定了自己的远大计划。那就是投效曹丕,做未来皇帝的门下之徒。这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在那样的情势之下,放弃短期利益,等待长期收获,在曹操面前韬光养晦,依靠自己的眼光看准了谁将是未来的主子,甘心下来,放弃在曹操面前立下功劳的机会,而为曹丕出谋划策。因为他知道,在曹操面前绝对会因为功高盖主掉脑袋的。而曹丕绝对也是不甘心失去自己长子继承法统的地位,但是当时其几个弟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一个拥有兵权,一个因为才华深得曹操赏识,曹丕的地位看起来也是岌岌可危的。曹操的猜疑性格也导致他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出现某种倾向的偏颇,子弑父的先例他绝对是一直忌惮的。这就必然造成几个儿子对自己的前程也没有把握。两个有野心的人碰在一起,曹丕和司马懿自然达成了合作意向。只是司马懿的眼光还更加长远,要依靠这个长子提高自己地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到象曹操那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后再行逼宫,获得国家的统治权。

在三国中,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或入冠西蜀,或占北原渭桥,或诈病赚曹爽等等皆以赖、骗、诈、哄、欺、陷、忍、反咬一口的手段处理人际关系,对于以真诚、正规、道德、讲求人格的老实人来说皆被置于失败之地,这些失败者又成了马司懿指责的流氓坏人。他与诸葛亮相斗,一时没有孔明计谋高,就不敢出兵与之对阵撕杀,于是关寨门不出,以拖跨急于求战的孔明军队,孔明派人到司马懿阵前叫骂,大讲辱侮他的话,这司马懿听了只是含笑并不生气。激将不成,孔明说:“司马懿你是儿子还是女子,是女子你就躲着莫出来打仗。”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穿的风袍绣裙以及脂粉银簪,让他穿上,是女人了,我诸葛亮就退兵。结果这司马懿身为三军最高司令,当着众将兵面穿上了女人衣裙,还洋洋自得走来走去,并不以这是耻辱了他。

这等作为正是刘邦说自己母亲不贞洁是与龙睡了觉一样,司马懿说:“你说我是女人,不是男人,我就是个女人,这又怎样?”结果仲达这一作为,倒气败了诸葛亮。司马懿哈哈一笑:“我胜了,说我是狗是女人是小人又怕啥,等我坐了江山,我量谁也不敢说啥话了。”司马懿是聪明人,他知道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你不吃人,就被人吃,讲不得半点仁义道德,想公开公平竞争没那回事,只要能胜了,不管是耍无赖耍流氓,搞阴谋阳谋,不要讲正确不正确,搞政治就是奸狡凶狠阴险毒辣,可以大刀向同志们的头上砍去,还不能心慈手软。一旦成功了,人们连个屁也不敢乱放了。他就可以活在一片颂扬赞美声中。凭这一套,司马懿最终结束了三国混战局面,他开辟了晋朝这一长达180多年新王朝。对于他这流氓政治,有人说是坏,有人倒认为是政治成熟的表现。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物件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是批判邪恶诈骗;若反观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似乎反倒是为了保身自卫的不得已;所以附曹爽则非司马懿,归司马懿则非曹爽,各为其人而结论不同吗?这当然是否定的,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仍然沦陷于当局者迷惑的处境。杀人灭门的事,不会因为处境不得已而变成正当合理;被杀的受害者,当初真的无辜得罪不该死吗?

以偏盖全则失之全貌,虽有优缺,何不在优点赞扬,而在缺点批评呢?现在流行以一小污而抹黑所有优点,或者以美化漂白来遮盖污点,反变成隐恶扬善或讳言颂丑,失其黑应其暗,明属其亮的应有特性。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而有好有坏当中,虽然有夺权唾弃等坏事,但何吝在其守护曹魏的攘外安内中。

整个三国倒是象司马家族的发家传记。只不过这个主角一直在前面退居幕后。小时候看那套三国连环画的都记得,在封底有每本的标题,最后一则就是“三国归晋”。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书里看见的那些英雄好汉,最后到底是怎么输给了那个一直没有露面的“晋”,心中颇是不甘。

但是仔细推理下来,却发现,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却是司马懿,其他的都做了司马懿的棋子,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而东晋的历史虽然在历史上不够重要,但是仔细推理下,人们如此注重个人享受,书法、游山玩水、斗富这样在现代看来十分小资甚至糜烂的事情,也足够说明晋这个朝代的经济相当昌盛,这一点相当了不起。

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同时又不象三国那么短命,而且开创了后世300年的风流,可惜在历史帷幕中始终被掩盖下去了。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我们将例举出许多类似于“囚徒的两难处境”这样的例子。如价格战、军奋竞赛、污染等等。一般的博弈问题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局中人又称当事人、参与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做的选择和赢得集合。其中所谓赢得是指如果一个特定的策略关系被选择,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这三个要素。

实际上,博弈战中十分强调策略,包含很多基本的原则,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应对。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反映了策略特性中的短期性。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采用的策略,虽没有顾全大局,但是问题得以处理,达到了最终目的。

蜈蚣博弈是由罗森塞尔(Rosenthal)提出的。它是这样一个博弈:两个参与者A、B轮流进行策略选择,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合作”和“背叛”(“不合作”)两种。假定A先选,然后是B,接着是A,如此交替进行。A、B之间的博弈次数为有限次,比如100次。假定这个博弈各自的支付给定如下:

合作 合作 合作 合作……合作 合作

AB AB……AB(100,100)

合作 合作 合作 合作……合作 背叛

AB AB……AB(98,101)

现在的问题是:A、B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这个博弈因形状像一只蜈蚣,而被命名成蜈蚣博弈。

这个博弈的奇特之处是:当A决策时,他考虑博弈的最后一步即第100步;B在“合作”和“背叛”之间作出选择时,因“合作”给B带来100的收益,而“不合作”带来101的收益,根据理性人的假定,B会选择“背叛”。

但是,要经过第99步才到第100步,在99步,A考虑到B在100步时会选择“背叛”——此时A的收益是98,小于B合作时的100,那么在第99步时,他的最优策略是“背叛”——因为“背叛”的收益99大于“合作”的收益98……如此推论下去,最后的结论是:在第一步A将选择“不合作”,此时各自的收益为1,远远小于大家都采取“合作”策略时的收益:A:100,B:100-99。

根据倒推法,结果是令人悲伤的。从逻辑推理来看,倒推法是严密的,但结论是违反直觉的。直觉告诉我们,一开始就采取不合作的策略获取的收益只能为1,而采取合作性策略有可能获取的收益为100。当然,A一开始采取合作性策略的收益有可能为0,但1或者0与100相比实在是太小了。直觉告诉我们采取合作策略是好的。而从逻辑的角度看,一开始A应取不合作的策略。我们不禁要问:是倒推法错了,还是直觉错了?

这就是蜈蚣博弈的悖论。

二、“玄武之痛”——李世民的博弈手段

历史并不按照道德原则发展,而是利益斗争的结果。一个天才的政治家,在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使用阴谋手段,诬陷、策反、谋杀,而后大讲仁义道德,以建立统治秩序。唐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隋朝末年,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及连年对外战争导致国内民变、兵变纷至沓来,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隋末农民大起义从611年开始,到了617年隋朝灭亡已成定局,剩下的悬念是谁能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了。

太原留守李渊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和最合适地点揭旗而起,开始了创业的过程,他的儿子李世民是起兵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这年,他才18岁。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的世家大族,其父亲李渊袭爵唐国公,隋炀帝时被封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像其它关陇贵族一样,从小就娴熟弓马,通晓军事。在李世民刚刚步入成年之时,似乎特意为他准备的隋末乱世就是他得以淋漓尽致发挥的舞台。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