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5770000000043

第43章 恩威莫测(1)

过去县太爷在衙门里面审案子,都是两班衙役,手里拿着木杖,如果被审的人不服,经常就要挨棍子。朱元璋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很威风,于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把县太爷的大棍子也搬到皇宫里面。上朝的时候,哪个官员敢惹怒他,他就让人用朝堂上准备好的这根巨杖当场打一顿,这就形成了明朝最为特殊的一个刑罚:廷杖。

上一讲我们说到朱元璋在工作之余,亲自纂写了一部书,名叫《大诰》,一共三编,分为初编、续编、三编,后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大诰三编”。朱元璋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案例,其中大多数都是针对贪官污吏的,因为处理手段比较严酷,所以被后人说成酷政。可是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把《大诰》当成护身符。而官员们就不一样了,这部《大诰》平时对他们没有用处,可是当他们犯罪入狱的时刻,就可以拿着《大诰》要求罪减一等。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实在是天威赫赫、恩威莫测。

一、金樽白刃

明太祖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恩威莫测呢?我们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旧历四月初夏,一位名叫解缙的新科进士陪着朱元璋来到了皇宫的大庖西室,就是大厨房的西屋。朱元璋很喜欢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进士,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明史》卷147《解缙传》)

——我们之间的关系,从道理上讲是皇帝和臣子,从情感上讲,我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听听,这关系不比一般吧?看起来朱元璋对这位才华出众的新科进士是相当欣赏喜欢的。

解缙确实是才华出众,胸有丘壑,朱元璋的这番话,很让他感动,于是当天连夜写成了一篇“万言书”,第二天就上呈给了朱元璋,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奏议《大庖西封事》。

解缙在这篇奏疏中首先批评了朱元璋“用刑太繁”,他甚至说朱元璋:“刑太繁则民玩,玩则不清,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无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陛下尝教臣云:世不绝贤,岂亿兆之人,果无一贤?如古之人而尽皆不才者哉?陛下尝教臣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良由陛下诚信之有间,而用刑之太繁也。宜其好善而善不显,恶恶而恶日滋者,善未必蒙福,而恶未必蒙祸也。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诏书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尊荣奉恩,始终如一者也。或朝赏而暮戮,或忽罪而忽赦,施不测之辱则有之矣。”

(《文毅集》卷一)

从建国到现在这二十年,国家法律天天变,没有一天没有犯法的官员,这朝廷还能安定吗?成天就看见被处罚的官员,总看不到被表彰的官员,这朝廷正常吗?早晨还给官员赏赐,晚上就给杀了;刚刚给官员判了罪,忽然之间就又赦免了,这还不是恩威莫测了,没有恩,只有辱,这叫罪辱莫测。

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畏虎。”解缙初入仕途,不知道说话的分寸,不过这个年轻人说话也实在是太大胆了,一下子就把朱元璋这二十年全盘否定了。可是有意思的是,他的这份“万言书”不仅没有被朱元璋怪罪,反而还得到了表彰,“书奏,帝称其才。”

(《明史·解缙传》)

我们前面说过那些议论朝政的人,说的那些话,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没有解缙说的如此激烈,可是竟然掉了脑袋。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解缙呢?是因为爱惜人才,真的把这位年轻才子当成干儿子了?还是朱元璋的治国方针要有所变化呢?

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恐怕都有。解缙是朱元璋建国后培养的官员,他的才气在这篇“万言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朱元璋打心眼儿里是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正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护,他才欣然听取了他的意见。

《明史》中说:明初的律令,“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始颁示天下。”

(《明史·刑法志一》)

解缙这次上“万言书”的时候,正是朱元璋“整齐律令”的时候,他把解缙的上疏当成“整齐律令”的参考,也就不足为怪了。况且朱元璋也得找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心胸宽阔不是?当然最关键的应该还是解缙的这番话说到了时政的要害之处了,这就叫切中时弊。

问题是解缙是一个刚刚进入仕途的年轻进士,他又不在官场,怎么知道时政的这么多问题呢?那肯定是平时听到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在官场中,或者社会上的士大夫当中,对于朱元璋恩威莫测、用刑太繁,已经广为议论了。

朱元璋也确实就像解缙说的那样,朝赏暮戮,忽罪忽赦。他有这么两句诗,最能代表他当时对官员们的态度:“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意思是说,别看现在我们坐在一起,用金杯喝酒,言笑晏晏,如果你犯了罪,我照样杀你的头,不会轻饶的!这两句诗是朱元璋对一个名叫茹太素的官员说的。茹太素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史书中说他“抗直不屈”,是个很耿直敢言的官员。所以朱元璋多次要判他的罪,可是看他这个人挺实在,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就宽宥了他。

有一次,朱元璋在便殿里赐他酒喝,想吓唬吓唬他,随口对他说了这两句:“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茹太素听了,立即起身叩头,续了两句诗说:“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朱元璋听了茹太素续的两句诗,心里有点感动——这些官员对他还是挺忠心的。不过朱元璋实行的政治路线是“乱世之后用重典”,不管你忠心不忠心,实在不实在,只要犯了罪,照样不客气。这位“抗直不屈”的茹太素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杀了。

(《明史·茹太素传》)

朱元璋这两句诗,当然说的不光是茹太素,也可以算是他对文武百官的警告。

不过,朱元璋高兴的时候,也会跟官员们相处融洽,可说是“与官同乐”。比如洪武八年,也就是公元1375年,旧历秋八月,正是中秋之际,这一天朱元璋写成了一篇《秋水赋》,于是召一批儒臣来欣赏,并且让儒臣们也各自撰写一篇让他看看。

这些儒臣看了朱元璋写的《秋水赋》,都赞不绝口。这倒不是他们拍朱元璋的马屁,而是确实写得好。别看朱元璋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没受过良好教育,可是他很好学,这么多年,总跟儒臣们在一起,也能写几句诗词歌赋的了。而且他毕竟自己打天下,诗句里面往往透着帝王的豪气,有点儿像当年的汉高祖刘邦。

朱元璋叫来的儒臣当然也都是诗词歌赋的高手,不一会儿,大伙儿的赋就都写成了。朱元璋很是高兴,于是下令赐诸臣们酒宴。酒宴之中他喝了一会儿酒,发现儒臣宋濂不怎么喝。中国人本来就有劝酒的习俗,这会儿又是陪皇上喝酒,不喝那怎么行呢?朱元璋就对宋濂说:“呃,你怎么不尽情喝酒呀?”这一问,宋濂可就紧张了,他连忙上前跪下说:“臣蒙陛下赐酒,怎敢不饮。只是臣年老体弱,恐怕不胜酒力,万一喝多了,做了不符礼度的事情,对不起皇上的关爱。”朱元璋说:“你不妨试着喝一下,不会有事的。”宋濂只好回到席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刚喝完这一杯,朱元璋又说了:“再喝一杯吧。”宋濂推辞再三,朱元璋可就有点不高兴了,说:“喝一杯酒怎么能醉呢,把它喝了!”宋濂端起酒杯,开始试着用嘴抿了抿。朱元璋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太不慷慨了。”宋濂说:“皇上天威就在身边,不敢不敢。”说着一下决心,勉强把这一杯酒喝光了。可是喝完这杯酒,宋濂就有点不行了。只见他面红耳赤,脚底下像是踩了棉花,飘在云里面了。朱元璋看到宋濂的醉态,高兴起来。这时候他也喝了不少酒,顿时豪气勃发,他让内侍送上黄绫子,借着酒劲,飞笔挥墨,须臾之间又写成了楚辞一章。他让宋濂也写一章,可是这时候宋濂已经喝醉了,连字都写得七扭八歪的。朱元璋倒也不生气,让身边的文书手抄一遍,拿起来交给宋濂,对他说:“卿藏之,以示子孙,非惟见朕宠爱卿,亦可见一时君臣道合共乐太平之盛也。”

(黄瑜双槐岁抄》卷一《醉学士诗歌》)

你把这东西收好,将来给自己儿孙们看看,倒不是表现皇上我对你的宠爱,这可是太平盛世君臣同乐的证明呀。这时候宋濂虽然已经醉得不能写字了,但他还知道不乱礼数,连忙上前五拜叩谢。

这件事之所以被如此详细地记录下来,是因为这算得上是朱元璋时代君臣和谐的典型事例,也算得上是朱元璋说的“金杯同汝饮”了。不过,这样的情形应该不多吧。

那时候朱元璋对宋濂相当好,不仅赐酒,还亲手给宋濂调制甘露为汤,说喝了可以益寿延年。洪武十年,也就是公元1377年,宋濂退休回家时,朱元璋还送给他御制文集和绮帛。他问宋濂多大年纪,宋濂说:“六十八岁了。”朱元璋说:“你把这些布料收好,三十二年后,可以用来做百岁衣。”

可是宋濂后来怎么样呢?大家知道,没到三十二年,三年以后,朱元璋就变脸了。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宋濂因为孙子牵入胡惟庸案,被判处死刑。虽然有马皇后为他求情免死,可是仍然被发配茂州,最终病死在路上。这又算应得上朱元璋那句“白刃不相饶”了。

二、朝堂巨杖

大家一定会想,朱元璋怎么这样呢?说变脸就变脸,一点旧情也不讲。我觉得这也正是朱元璋能当上皇帝的原因之一。凡是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尤其是统御天下的人,做事就不能婆婆妈妈,也不能顾念私情,处理起事情来,自然得心狠手辣。儿女情长的事情太多,就很难做成大事,更别想当开国皇帝了。而且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所以他处理事情的时候,就随心所欲,一切按照自己的心意办。

他的处事心意又是怎么来的呢?我看朱元璋的许多做法都是从小时候看到的县太爷处理公务的样子学来的。他当了皇帝以后,特别喜欢学县太爷的样子,亲自审案,所以能写出有那么多案例的《大诰》三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