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1574900000021

第21章 行持篇 (3)

居士出户观次,灵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笑曰:“我女锋捷矣!”

《景德传灯录》卷八页一四七

【白话新唱】

庞蕴即将入灭时,叫女儿灵照到户外头看看日头早晚,等中午时来通报,庞蕴就要去了。

没想到古灵精怪的灵照,竟突然跑进来说:“已经正中午了,可是,有日蚀吔!”

庞蕴一听,好奇地走出去看看日蚀,要死等一下再死也无妨。

结果什么蚀都没有,被女儿骗了。回屋里一看,女儿灵照已经登上他的座位,合掌坐亡了!

庞蕴笑说:“女儿的机锋真是敏捷!”

【分析与鉴赏】

死亡,可以死得这么有趣,这样争先恐后,真是千古绝唱。

在女儿坐化七天后,庞蕴对着来探望他的于頔说出了:“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去世间,皆如影响。”说完了,就枕在于頔膝上而化去了。

据《庞居士语录》所载,犹有后续的精采故事:

庞居士死后,就有人去通报庞太太,她听说父女争先恐后坐化而去了,忍不住说:“这愚痴女儿,连同无知老头,怎么这么忍心,说也不说一声就走了!”

然后她走到田中,把这事告诉正在种田的儿子,儿子听完了说:“喔!我知道了!”

然后锄头一丢就立化了。

庞太大看了,说:“哎!愚痴儿,你怎么也说走就走!”

于是也火化了儿子的遗体,然后通知亲朋好友,告别归隐,以后就不知去处了。

庞蕴一家四口,都参禅有得,生死自在,才会谱出这么令人惊奇的无生歌不死曲。

附记:灵照是一位伶俐可爱的女孩,机锋如电,有时庞老爹也招架不住。

有一次,庞蕴沿路卖竹漉篱时,下桥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跌,灵照居然也跟着倒在老爹身旁。

庞蕴问她:“古怪的女儿,你在干嘛?”

灵照说:“见老爹跌倒了,灵照来扶你。”

庞蕴说:“幸亏没人看见。”

灵照,果真是灵光照人。此举,跌倒即是相扶,深得“一吸尽西江水”的真髓。

快活也对,痛苦也对

(天王道悟)常云:“快活!快活!”及临终时叫:“苦!苦!”又云:“阎罗王来取我也!”

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师举枕子云:“汝道当时是?如今是?”

院主无对,便入灭。

《指月录》卷九页一八二

【白话新唱】

天王道悟常常说:“真快活!真快活!”到了临终时,反而叫道:“真痛苦!真痛苦!”又说:“阎罗王来抓我了!”

院主问他:“和尚以前被节度使丢到水里,是那么镇定,神色不动。现在怎么这样?”

道悟举起枕子说:“你说,当时对,还是现在对?”

院主无言以对,这时,道悟就入灭了。

【分析与鉴赏】

天王道悟自从听了马祖对他说:“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百德圆满。”言下大悟,就回荆州结草庐隐居。当时,节度使风闻天王道悟有点儿道行,就来拜访,没想到天王道悟并不向他行礼,他勃然大怒,叫人把他丢进江水之中。

节度使回家后,整座宅子火光大作,空中又有天神喝斥他对禅师不敬,他赶快忏侮礼拜,满屋大火浓烟立刻熄灭了,原来只是他的幻觉,宅子完好如前。

节度使于是亲自到江边迎接天王道悟,没有想到,道悟虽然被丢入水中,竟没沾上半滴水,节度使更加敬重钦服。

本公案中的院主就是觉得奇怪,道悟当年是多么神威赫赫,把个不可一世的节度使收伏得服服贴贴,为什么临死还大呼小叫呢?

他不知道,这是道悟最后一次演出了,观众就是他,正是特别为他编排的戏码。

道悟问他:“当年对,还是现在对?”

当然两者都对,正如火焰向上窜舞,雨水落向地面,法尔自然!临终病痛,叫他几声,又何妨?

是院主自己有一个观念,以为悟道者不应该喊痛,他才会觉得奇怪。

如果院主说两者都对,这是落入了是非对错的相对法、分别意识,所以院主最好是掩耳出门,让即将来的死亡自然来吧!否则,道悟死在不解风情的院主身边,反而孤独得很!

临终的微笑

(罗山道闲)临迁化,上堂集众,良久,展左手,主事罔测,乃令东边师僧退后,又展右手,又令西边师僧退后。

师谓众曰:“欲报佛恩,无过流通大教。归去也!归去也!珍重!”

言讫,莞尔而寂。

《景德传灯录》卷十七页三三六

【白话新唱】

罗山道闲临终时,集合大众在法堂上,他沉默良久,才对大众展开左手。

主事僧不知道师父是什么意思,只好叫东边的僧人退后。

一会儿,罗山道闲又展开右手,主事僧又叫西边的僧人退后。

罗山道闲这才说:“要报答佛陀的恩德,莫过于把正确的佛法流传世间。我走了!大家珍重。”

说完,微微一笑,就过去了。

【分析与鉴赏】

罗山道闲颇有乃师岩头全豁机锋冷峻的作风,寻常学僧猜他不着。

有人曾问他:“急急相报,请师一接。”罗山说:“你懂了吗?”此人见罗山什么也没说,只好回答:“不懂。”罗山说:“刚过去了!”意思是,我已经接引你了,只是你没发现。

又有一次,人问他:“如何是宗门流布?”也就是问什么是禅的意思,罗山伸出一只脚,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答复了。

还有一次,人问他说:“前面是万丈悬崖,后面有虎狼狮子追逐,这时该怎么办?”罗山淡然回答:“自在!”

笔者以为,罗山道闲的禅体验颇深,可是启发学者开悟却是另一门学问,未必悟境深刻的人就能有方便手段来接引学人。

本案中,罗山道闲临终前,先展左手,又展右手,可是一众僧人竟然不能明白他的真意,难怪他要有感而发地说:“欲报佛恩,无过流通大教!”

如何接引学人开悟,是一门大学问。因地只专注于解脱门径,却不能广学多闻,普遍参考诸方手法,果地往往只是一个无能的圣人,这是可惜的。

罗山临终的微微一笑,颇耐人寻味。

自古圣贤皆寂寞

(洪荐禅师)将示灭,三日前,令侍者唤第一座来,师卧出气一声,第一座唤侍者曰:“和尚渴,要汤水吃。”师乃面壁而卧。

临终,令集众,乃展两手出舌示之,时第三座曰:“诸人!和尚舌根硬也。”

师曰:“苦哉!苦哉!诚如第三座所言,舌根硬去也。”再言之而告寂。

《景德传灯录》卷十六页三○九

【白话新唱】

覆船山洪荐禅师临终三日前,令侍者找首座来,首座来了以后,洪荐卧着吐了一口气,首座就对侍者说:“和尚口渴了,想要喝水。”

洪荐听他这么说,转个身,面壁而卧。

到了临终的时候,大众都来到他身边,洪荐张开双手,并对大家吐出舌头,第三座就强作解人说:“诸位!和尚的舌根硬了,马上就要死了。”

洪荐摇摇头说:“苦哉!苦哉!果然如第三座所说,舌头根硬了!”

然后就圆寂了。

【分析与鉴赏】

洪荐禅师的嘘气一声,以及展手吐舌,都是禅的机锋作略,怎奈身边的弟子们不能领会,还以凡情俗解替他解释,这可真是“自古圣贤多寂寞”啊!

曾经有人间洪荐:“如何是本来面目?”洪荐闭目吐舌,又闭目吐舌。

可见他已有运用吐舌来示禅的前例。至于吐气,表达禅的不可说,离言绝相,也是禅师普遍用过的技法,首座却解释为和尚口渴,难怪他转身面壁而卧了。

禅体验难以传递,有时禅师终其一生也不见得可以找到一个人来体会到他体会的禅。禅,的确是心灵贵族的特级奢侈品,想要普遍化、大众化是近乎不可能的,难逃变调的下场。

除却闲名

师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为吾除?”众皆无对。

时沙弥出曰:“请和尚法号。”

师曰:“吾名已谢。”

《景德传灯录》卷十五页二九三

【白话新唱】

洞山良价即将圆寂时,对大家说:“我即将走了,却留了些名声在世间,谁替我把这些名声除掉?”

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时,一名沙弥走出来说:“请问和尚的法号是什么?”

洞山欣然说:“我的闲名已被你除去了!”

【分析与鉴赏】

留在人世间的名声是否显赫,能否传世,这不是洞山关切的,他关心的是弟子们是否可以深入自性,不为外相诳惑。

所以沙弥说:“请问和尚法号?”

法号不可得,不可说,表示根本没有可取著的洞山之人,更没有可执著的洞山之名。沙弥淡淡一语,点中了蛇之七寸!

沙弥有这样的见地,令洞山大感快慰,故说:“吾名已谢!”

洞山临终前,因为弟子们太舍不得他了,他只好多活了七、八天!《景德传灯录》说:

唐咸通十年三月,命剃发披衣,令击钟,俨然坐化。

时,大众号恸,移晷,师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

乃召主事僧,令办愚痴斋,盖责其恋情也。

泉犹恋慕不已,延至七日,餐具方备,师亦随斋毕,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毋须喧动如斯。”

至八日浴讫,端坐长往。

或许正如我们在音乐厅听完一场精采的小提琴演奏后,总会忍不住喊道:“安可!安可!”

这么精采的人,怎么舍得呢?众生愚痴,也只好吃愚痴斋了。

可惜,世间的实相是,倾宇宙之力,也不能挽回花蕊的必将凋萎。

和尚到处即到

(汾阳善昭)告众曰:“老僧去也!谁人随得?”

一僧出曰:“某甲随得。”师曰:“汝日行几里?”

曰:“五十里。”师曰:“汝随我不得。”

又一僧出曰:“某甲日行七十里。”师曰:“汝亦随我不得。”

侍者出曰:“某甲随得,但和尚到处即到。”师曰:“汝乃随得老僧。”

复顾使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侍者即立化于侧。

《指月录》卷二十二页三九三

【白话新唱】

龙德府的府尹李侯与汾阳善昭是旧识,派使者邀请他去主持承天寺。

使者请了三次,善昭都拒绝了。第四次,使者说:“请和尚三次都没成,已被长官责罚,这次如果再请不动,必死无疑!”

汾阳善昭就办了一桌菜饯行,席间,对大众说:“老僧要去了,谁可以陪我?”

一僧出来说:“我可以跟着去。”

善昭说:“你一天可以走几里路?”

僧人说:“一天走五十里。”

善昭说:“这样,你跟不上我。”

另外一僧走出来说:“我一天可以走七十里。”

善昭说:“这样,你也跟不上我。”

这时,侍者走出来说:“我跟得上,和尚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善昭说:“这样,你才跟得上我。”然后回头看使者一眼,说:“我先走了!”筷子一放,就圆寂了。

大家吓了一跳,这时,侍者也站在善昭身边,入灭了。

【分析与鉴赏】

侍者有这份眼力,看出汾阳善昭是要走出三界,而不是去主持另一个道场,就已经不凡了!

更何况,追随乃师,立化而亡,毫无迟延,这更是真本事了,诚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天可以走几里路?”成为一句机锋难测的禅话,凡是能以数目计量的,都是有为法,与佛性不交涉。

同样的,一天吃几碗饭?一天看几部经?一碗饭有几粒米?一部经有几个字?如果禅师这么问,就要提高警觉了!

“和尚到处即到!”其实汾阳善昭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他哪儿也不到,所以侍者当然可以“和尚到处即到”。只是,这是证量话,说得到也要做得到,不是口头禅也。

不可思议

(万寿如璝)凡见僧必问:“近日如何?”僧拟对,即拊其背曰:“不可思议!”

将示寂,众集,复曰:“不可思议!”乃合掌而终。

《指月录》卷二十八页四九五

【白话新唱】

万寿如璝一见到僧人就会问他:“最近好吗?”僧人正准备回答时,他就拍拍对方的背说:“不可思议!”

等到他临终时,聚集了大众,同样对他们说:“不可思议!”然后合掌而化。

【分析与鉴赏】

佛性是不可思议,一切都是不可思议!

万寿如璝提醒僧人:当你一想回答最近好吗,就开始思议了,于是就见不到佛性了!

不可思议既是对僧人意识妄念流的截断,也是对佛性的精准比拟,也是一句启悟的秘密的口诀。

所有人类累积的知识,都在可思议的范畴。

人们无法藉由知识开悟,必须直接将身心投入不可思议。

本书写到这里,终于完成了第三百则,我同样感到,不可思议。

因缘奇妙叵测的流转,使我有机会完成了一本原先根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书。

我深深体会到,在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的当下,一切众生皆已成佛,一切事物皆已完成,所有人间的书皆已写完。我只是一个工具,循着宇宙时空流的最佳轨道,揭开诸法实相的神秘面纱。

在不可思议的法界中,不可思议的执笔的人,写了一本不可思议的书,献给不可思议的读者——你,即是不可思议的佛。

哎!宇宙与人生,怎么说呢?

不可思议!然而,一切又明明白白,昭昭然自显自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