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15632100000030

第30章 地方戏,民间娱乐这样自我传承(2)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班社来到开封,于醒豫舞台演出。1937年,中州戏曲研究社成立,由王镇南编写的古装戏,如《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相继上演。《打土地》,标志着豫剧编演现代戏的开始。与此同时,王润枝、马双枝、鼓海豹、杨金玉等也在永安舞台出演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的云集响应,使得豫东调、豫西调进一步合流,也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1938年,日军侵领开封,于是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演员相继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把演出带入到了西北城乡,使得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得以大大扩展。

今已无法考证豫剧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但根据老艺人所说,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是大多数豫剧演员学习戏法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也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1916年2月15日,据《河声日报》记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1926年,义成班于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为前、后两台:前台,主要是负责管理剧院内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等各种杂务;后台,则主要负责演出工作,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准备衣箱、道具等方面事务。天兴班的历史比较悠久,原身是封丘办的科班,清末民初,天兴班曾经常到开封演出,培养出了不少著名的豫剧演员。其中,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等,其他主要演员则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辛亥革命后也兴起了许多著名班社,如杞县的“六班”、县衙开办的“捕班”以及马、武、郑、郝、刘、常六姓合办的“六姓家班”等;而当时的著名演员则有水成、一阵会、田苟、何运、金成等。

30年代,开封除了有义成班组成的永安舞台外,还有豫声戏剧学社和中州戏曲研究社这两大重要豫剧团体,其中,豫声戏剧学社在豫声剧院演出。

建国后,河南豫剧院于1956年成立。此时的豫剧拥有了一批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人才,特别以杨兰春的成就最为突出。杨兰春,河北省武安人,先后改编、创作了名剧《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朝阳沟内传》等;且导演了如《血泪仇》、《赤叶河》、《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现代戏和传统戏,形式各样,数量繁多。而后,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的豫剧演出剧团,各团体在河南及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1962年,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举行;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如今,豫剧不仅遍及了河南本省,还在邻近各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一剧种已成为了我国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

(2)戏比天大的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是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9岁随父亲张福仙学戏,后师从翟彦身、周海水。其义父姓常,为人爽性豪放,特别喜好戏剧,且对项羽之类的英雄人物更是偏爱有加,故易妙玲为常项羽,后感此名不适合女孩,便将之更为常香玉。玉者,喻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在为人处事上坚守原则,心灵纯洁,坚贞如玉以及对待艺术的严谨态度,执著追求艺术之花常香不败。常香玉起初学习小生、须生、武丑,10岁登台后,总汇于旦角,专门负责旦角的演出。在王镇南先生的帮助下,她13岁主演了六部《西厢》,在开封引起了轰动,名声大噪。1938年后,她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抗日期间,她首次表演了抗日时装戏《打土地》,充分展现了她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作为一名爱国艺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

常香玉之前学习的是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将豫东、祥符各调融于一炉,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广征博引,大胆创新,把各家各派以及一些兄弟剧种的特色与长处吸收到自身的表演之中,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

1948年,她在西安开创成立了“香玉剧社”,开始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支持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常香玉率剧社前往西北、中南、华南等各地巡回演出,并用演出的收入给我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被国人们誉为“爱国艺人”。1994年6月,常香玉荣获了“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2004年6月1日,常香玉于郑州逝世。2004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追授常香玉大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另外,在2009年的9月14日,常香玉还被评选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常派”是以常香玉为代表的一种唱腔,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其特点在于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淳厚;在运气上酣畅淋漓,其格调新颖,摇曳生姿,适合雅俗共赏。在表演上,“常派”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将人物的性格鲜明地予以展现;在表达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时,则以声绘情、以情带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在艺术上,常香玉广泛吸收了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的优点,同时独创新腔,把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各种风格不同的豫剧唱腔,融入到了豫西调的演唱当中,使之成为了豫剧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因此,常香玉有“豫剧皇后”之美誉。

1951年6月,常香玉为了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便同丈夫商量要为国家捐赠一架飞机。于是,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作出了到全国一些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的决定。为此,陈宪章特地为此写了剧本《花木兰》。常香玉为捐献义演的资金,还拿出多年的积蓄,并卖掉了自己的一部卡车。为了不影响到外地演出,常香玉把自己的3个孩子(大的不足7岁,小的刚刚3岁)全都送进托儿所。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政府和老百姓都极为支持,许多人听说是为国家捐赠飞机,纷纷把身上的手饰摘下来,捐赠出来。她们在各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仅在开封、郑州、新乡3地演出,就得义演捐款5亿余元。1952年2月,常香玉带领全社演职员胜利返回西安。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终于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飞机,这架米格15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常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打击侵略者。

朝鲜战争时期,常香玉还带领整个香玉剧社奔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兵进行慰问演出。那时候常香玉马不停蹄地演出,为的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伤兵我去慰问,看见伤兵我就心疼。”常香玉和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义演的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称其为“爱国艺人”和“爱国主义的典范”。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特向她赠送锦旗,并在常香玉代表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志愿军时,又向她献上束束鲜花,以感谢她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贡献。常香玉也在朝鲜前线为志愿军演出了香玉剧社在义演唱会中最精彩的节目——豫剧《花木兰》。

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馆》里,还陈列着一份褪色已久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在这份珍贵的历史《总结》中,真实地记录了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事迹,以及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期间,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到全国6省市的巡回演出情况。

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翻阅着这些珍贵的文献,我们仿佛间又看到了常香玉这位爱国艺人的可敬身影,再次听到了她那美妙绝伦的动人唱腔。

秦腔,“唱戏吼起来”的关中一怪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因关中地区自周代以来,就被称为“秦”,故秦腔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