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15632100000029

第29章 地方戏,民间娱乐这样自我传承(1)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使得审美习惯、表达方式、方言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风貌,因此,中国戏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式,即形成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

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剧共有360多种剧种,随着历史的前进,以及时代的变更,一些戏曲剧种逐步走向了没落,甚至消失,但同时也有一些剧种得以新生,发展壮大。

评剧,评估论今的说唱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大约形成于1910年前后的唐山,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为流行。评剧原先的形式单调,是在民间的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后在兆才等艺人的改革下,不断吸收了冀东的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了行当使用的唱腔。因伴奏乐器主要是以全套的河北梆子为主,故得名“平腔梆子戏”。另外,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如小白玉霜在解放初期出演的《九尾狐》、《小女婿》,以及新凤霞出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等,都受到观众们的广泛欢迎。

1.现代剧目见长“莲花落”

评剧在我国众多的地方剧种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在民间流行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便通过说唱莲花落谋生,在1890年前后,则逐渐出现了演绎莲花落的专业艺人。而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入关内,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随之迅速借鉴吸收了这一艺术,开始编排演唱出了如《安安送米》、《丁香割肉》、《王二姐思夫》、《王二小赶脚》、《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等一类剧目,得到了当地农民的普遍喜爱。随后,这些艺人由农村开始进入到了工业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其中特别是以煤矿和钢铁工人为主,成了这一剧种的早期热心观众,积极支持着这一剧种的发展壮大。但是,它直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才得以形成为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此时的舞台已被文明戏和话剧的演出所占据,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但随着进步的民主思想的传播,文艺圈内也刮起了民主之风,这就促使了评剧这一新兴的剧种得以进一步发展,逐渐产生了如成兆才等的第一代剧作家。

成兆才,原为莲花落艺人,其在艺术上具有积极的革新创造精神,在新时代思潮的影响下,他将自己的剧作由莲花落变革成了蹦蹦戏,随后又从蹦蹦戏演变成为了评剧,而其早期的剧目则成为了评剧的奠基戏,如《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位剧作家对于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能准确把握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革新需要,于是在吸收文明戏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编演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其中尤以1919年所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出名,其演出经久不衰,成为评剧的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并且,成兆才等人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吸入到了自己剧作的表演当中,演唱时用本嗓,遂将莲花落演变成了“唐山落子”,随之将这一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演员主要有月明珠、金开芳等。北京在辛亥革命后,改称北平,“京剧”也因此被改称为“平剧”;此时,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已发展到了天津等地,随之便与由京剧改称而来的“平剧”形成相互对歭之势,于是则更名为“评剧”,以传达“评古论今”之意。

评剧吐字清楚,以唱工见长,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中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乏亲切的民间味道。由于它的形式活泼自由,能充分而全面地将当代人民的生活予以表现,因此在城市和乡村中都有大量的观众。评剧唱腔属于板腔体,兼有慢板、垛板、散板和二六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在音乐、唱腔以及表演方面的革新都取得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男声唱腔上有了新的创造,消除了之前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端。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而后发展形成了包括生、旦、丑的“三小戏”。之后,在梆子和京剧的影响下,又逐渐发展出了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其表演艺术上,虽然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与程式,甚至曾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主要以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为主。在运用唱、念、做、打等各种艺术手段上,评剧最为突出的要数唱功,早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凭借其唱功而轰动一时。到了30年代初,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产生,她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且大胆地运用了低腔,遂形成了“白派”。另外,与白玉霜同时期的刘翠霞则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唱法,遂而“刘派”形成;爱莲君则创造了疙瘩腔唱法,于是“爱派”也得以产生;此外,在北京与白玉霜相对峙的喜彩莲,还创造了华丽而清新的“喜派”唱法,这四名女演员在建国前被誉为评剧“四大名旦”。后继而起的小白玉霜,又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白派”唱腔。建国后,新凤霞出演了《祥林嫂》、《刘巧儿》、《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等新戏,在演出过程中又创造出了不少新的唱腔,且塑造了一批新型的妇女形象,被人们称作“新派”。新凤霞的唱腔富于华彩,声音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她在与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中,创造出了蜻蜒调、凡字调、送子调等新板式,进一步推动了评剧女声唱腔的丰富和发展,贡献显著。

善于表现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大重要传统。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改编出了如《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新剧目,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点。这些剧目的出现,为评剧在日后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后,不少文明戏演员也都纷纷加入到评剧演出的队伍中来,并且带来了编演现代戏的宝贵经验,进一步也影响了评剧从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评剧在建国后,通过演出大量的现代戏,于不同的侧面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展示在了人们面前,以讴歌社会主义新人,并且提出了一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还试图寻求解决的方法。

(2)评剧皇后白玉霜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白玉霜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被并称为评剧“四大名旦”,且有“评剧皇后”的美誉,是“白派”艺术的创始人。

白玉霜系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自幼随父亲走江湖唱戏,11岁学京韵大鼓,14岁改学评剧,于青岛、大连一带演出。而后,师从孙凤鸣钻研评剧,遂成为了孙家戏班的主角。起初,师父给取的名字叫“桂珍”,因此在早年报戏时用的是“李桂珍”一名,而后成名后,改之为“白玉霜”。

在白玉霜唱红后,她的母亲便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白玉霜自然成为了挑大轴名角。1928年,白玉霜在旧有剧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华北戏社,并于京、津一带活动达数年之久。而在1934年,北平市长袁良请当时红遍北平的白玉霜吃饭,却遭到了白玉霜的婉言谢绝,于是市长以“内容不健康,有伤风化”为借口,下令封杀白玉霜的戏,并将她驱逐出境。而后,白玉霜便来到了上海,她的艺术才华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934年,白玉霜与钰灵芝、爱莲君在上海合演了《花为媒》、《空谷兰》、《桃花庵》、《马震华哀史》、《珍珠衫》等剧,又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演了京评两腔的《潘金莲》以及电影《海棠红》等剧,此时白玉霜的演唱艺术不仅令上海的观众折服,在上海文化界也受到了广泛重视,使得文艺界对她刮目相看,于是白玉霜得以声名鹊起。此时,在《时事新报》上,曾刊登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的文章,他们称赞白玉霜出色的表演技艺,并誉之为“评剧皇后”;同时,也有报纸将她称为“评剧坤角泰斗”。1936年,明星公司将白玉霜主演的电影《海棠红》推上荧幕,随而轰动了大江南北,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白玉霜的知名度,也使得评剧的影响得以扩大。1937年后,白玉霜则长期在北平演出,也促使了评剧由年轻日渐走向成熟。

在评剧的发展史上,白玉霜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其演出剧目丰富而广泛,主要有《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花魁从良》、《马寡妇开店》、《双蝴蝶》、《玉堂春》、《潇湘夜雨》、《老妈开磅》、《豆汁记》、《赵芸娘》、《花为媒》、《马震华哀史》等。白玉霜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为了充分发挥自己声音的长处,白玉霜大胆革新,创造出了以低弦低唱为主的演唱方法,使得其唱腔具有了婉转低回的特点。白玉霜的表演火辣、细腻、真切、传神,她力求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而不以高音高嗓去予以迎合,且为了表现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她充分利用了自己宽厚甜润的好嗓子,将之前口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了集歌唱性、抒情性为一体的音乐,并将唱腔的旋律予以加强,遂形成了宽厚洪亮、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在她的唱腔中,于平稳中蕴含激情和力量,给人以深沉悲怆之感。另外,她把二胡加进了评剧的伴奏乐器当中,并在化妆、服装上也有许多创新。

豫剧,戏窝子里捧出来的剧

豫剧,于明末清初产生,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与欢迎,因而群众基础广泛,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关于豫剧的起源,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明末河南传入了秦腔与蒲州的梆子后,当地民歌、小调与这二曲相结合,遂成豫剧;有的说那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的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还有的则认为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众说纷纭,但其真实的来源已经很难考证。

(1)豫剧的起源与发展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梆子戏已开始在河南省流行。据当时碑文资料的内容记载,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梆子戏早在道光之前,就已存在。另外,一些艺人间的传说也反映了这一史实。据一些老艺人追忆,在1912年前后,他们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以及“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时代就已流行“河南讴”。

据艺人相传,蒋门、徐门两家是豫剧最早的传授者,其中,在开封南面朱仙镇的为蒋门,在开封东面清河集的为徐门,两者都曾办过科班。发展到后来,在开封一带形成了祥符调,在商丘一带形成了豫东调;而流入到洛阳的那支,则最终发展成为豫西调;流入到漯河的一支,则被称为沙河调。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是大量地进入到了城市演出。在当时,开封较为有名的茶社主要有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他们均争相聘请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登台表演,因此得以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专门表演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等。且在农村一些地区,每逢迎神赛也必会有演出,所演的剧种则多属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开封于是云集了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将“永乐舞台”改为了“豫声剧院”,且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废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并演出了由樊粹庭创作的《义烈风》、《霄壤恨》、《涂血》等剧目。1938年,抗战爆发后,学社便取“醒狮怒”之意,将其名称改为了“狮吼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