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15632100000023

第23章 不可不知的戏曲剧种(4)

北曲的声情相对而言,跳跃性较强,更倾向于起伏跌宕、粗犷豪爽。它与南曲所使用的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主要采用七声音阶,但昆山腔在长期吸收北曲的演唱过程中,已将原来北曲的特性渐渐转化成了“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曲的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摘用单支曲牌,也有成套使用,还有“南北合套”。“南北合套”在一般情形下,北曲是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其使用形式很有特色。

上述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完全是根据剧情出发,从而使得音乐尽可能完美地配合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即为联曲体结构。南北曲牌的来源,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包括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其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多种。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且不乏宗教歌曲。另外,无论南北曲,由于原来曲子在联成一套时,都存在自身宫调的曲子问题,因此当唱曲的情绪要求变化显著时,就可借用其它宫调中适用的曲子来代替原有宫调内无法胜任的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

昆曲为适应不同的场合,其伴奏也有很多吹奏曲牌,后来被许多剧种所搬用。其伴奏乐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等,配置较为齐全。由于笛为其主要的伴奏乐器,其声若游丝,加之广泛使用了赠板,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因而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使“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昆曲音乐冠绝梨园几百年。

(2)吴侬软语的语言。

演绎昆曲的艺人将他们唱念的语言自称为“中州韵”,苏州昆曲所谓的“中州韵”,即指带有苏州方言特色的苏州官话。关于“中州韵”,洛地曾有解释云:“所谓‘中州韵’,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大致的说,它是对字读斟酌古今、综合南北,而使之成为通用语的一个笼统说法,并不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韵书所确定某一种具体语音、字读。也就是今‘曲唱’所谓‘中州韵’与元朝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周德清《中原音韵》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受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原音韵》。”又有说法云:“曲唱这种做法,对其后的各种唱,尤其是各地各类、各种戏剧场上的唱,影响很大。其后,凡用文读,即使是以当地的土音作文读的唱说,其品种、班社及艺人都自称‘中州韵’。”

目前,在六大昆剧团中,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的唱念仍保留着吴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断;上海昆剧团的唱念已近于京剧化,且往往不断入声字;浙江昆剧团(已改制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也还保留着一些吴音特色,有时还带有些杭州音,但也存在京剧化的倾向;湖南昆剧团则以郴州地区的官话唱念;北方昆曲剧院的唱念语音则如同京剧。

说白大致有“韵白”与“方言白”之分,即“韵白”是用中州韵的念白,“方言白”是用方言的念白。在苏州昆曲中,其所用的方言白,主要是苏州方言,即苏白,但根据剧中角色的需要,如《绣襦记,教歌》中扬州的阿大与《长生殿,弹词》听客中的净角等,有时也会使用其他的方言。对于南京、苏州、浙江、上海四团而言,当剧中人是读过书的上层社会人物时,则多用韵白;下层人物则多用苏白;且苏白在丑、副行当中也用得较多。另外,湘昆改苏白为当地的语言,北京则改苏白为京白。

(3)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

昆曲的表演最大的特点是动作细腻,且极富抒情性,其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歌唱与舞蹈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昆曲是集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经过长期的演剧历史,其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这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舞蹈身段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为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在于写意的舞蹈,以及说话时的辅助姿态;一为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其舞蹈动作既精湛,又有效表达了人物的性格心灵和曲辞意义。

昆曲的舞蹈,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吸收了古代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的传统,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积累了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丰富经验。为了适应演出场子叙事写景的需要,昆曲还创造出了许多舞蹈表演与“戏”配合,偏重于描写,形成了故事性较强的折子戏;而为了适应一些演出场子抒情性和动作性都很强的需要,又创造出了许多抒情舞蹈表演,代表性剧目如《西川图·芦花荡》、《精忠记·扫秦》、《虎囊弹·山亭》、《宝剑记·夜奔》、《拜月亭·踏伞》、《连环记·问探》等,使之成为了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

由于昆曲是从吴中地区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念白的语音中也带有了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如苏白、扬州白等,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且往往用快板式的韵白加以辅助,极富特色。另外,昆曲在演唱方面还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体系,对字声、节奏、行腔等的规范都极为严格。

昆曲在舞台美术上包括三个方面,即丰富的服装、讲究的色彩以及脸谱的使用。昆曲的服装反映在戏上,武将各有自式的戎装,文官亦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的等级有各样不同的穿戴,其装束除继承了元明以来的戏曲角色服装样式外,有些还很相似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脸谱则主要用于净、丑两行,而生、旦两行的极个别人物也偶有运用,如孙悟空(生)、钟无盐(旦)等,用色基本以红、白、黑三色为主。

昆曲艺术在多年的磨合加工后,其体系已然相当完善,且这一体系长期占据着中国戏曲中的独尊地位,因此昆曲有“百戏之祖”的美誉。在许多地方戏中,还能找到昆腔戏的痕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吸收了昆剧的艺术养分,可见其对于整个戏曲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3.魏良辅,昆曲的鼻祖

魏良辅(1489-1566),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上泉、尚泉,又号玉峰,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魏良辅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贡献突出,被后人尊称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是有“曲圣”之称。

魏良辅熟谙音律,初期习北曲,但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于是转而钻研南曲。他厌鄙家乡盛行的弋阳腔,为了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魏良辅便于嘉靖年间(1522—1565年)来到了太仓,居于太仓南码头。当时,太仓南戏北曲十分活跃,在当地的驻军中,很多人都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与之商讨乐理、切磋技艺。他于此时结识了驻地的太仓卫百户过云适,他是一位南曲专家,于是魏良辅常向他请教。每次度曲都势必要达到过云适的满意。此外,他还常向从安徽寿州(今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善弦索、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请教。当时,张野塘正在军中服役,欣然应允了魏良辅的求教,于是二人结为挚友。而后,魏良辅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于张野塘,二人更是亲上加亲。

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魏良辅广泛而深入地吸收了当时广为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并随之加工整理了流传于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使南曲“收音纯细”,又令北曲“转无北气”,将南北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种唱法细腻、舒缓委婉、格调新颖的“水磨腔”(昆腔),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韵的呆板唱腔。同时,魏良辅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还改革了伴奏乐器,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于一堂,取代了原来南曲以箫、管为主的伴奏乐器,用以来伴奏昆腔的演唱。魏良辅著有《曲律》一书,重点论述了昆腔的唱法及南北曲的主要流派。魏良辅所作出的贡献大大促进了昆山腔艺术的发展,故而名声大振,被人们誉为“国工”、“曲圣”,甚至被称为昆腔的“鼻祖”。

4.倾倒众生的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是由著名的小说家白先勇改编而成,在改编过程中,白先勇先生曾说:“《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我们的剧本也就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在《牡丹亭》中给予爱情最高的礼赞,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冲破礼教,感动冥府、朝廷,得到最后胜利。《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梦》,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一般《牡丹亭》的演出本偏重杜丽娘,以旦角表演为主。我们的剧本,还原汤显祖原著精神,加强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因此,拾画、叫画这两出经常演出的巾生代表作,我们捏成一折,做了适当的改编,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三十分钟的独角戏,将巾生表演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与第一本杜丽娘的经典折子惊梦、寻梦旗鼓相当。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远不止于儒雅俊秀的‘梦中情人’,亦是一介不畏权势、敢与理教抗争的傲骨书生。如此,我们的剧本生旦戏双线发展,达到了对称平衡之美。‘案头’的文学本编好后,还得经过‘场上’表演的试验。我们的总导演是有‘巾生魁首’之誉的浙昆名演员汪世瑜,他有五十年的舞台经验,由他逐出排演过后,几经修改,我们的演出本终于定稿。青春版《牡丹亭》选中了俞玖林及沉丰英分饰柳梦梅及杜丽娘,两位青年演员属于苏州昆剧院的‘小兰花’班,形貌唱作俱佳,是极具潜力的两块璞玉。但玉不琢不成器,于是我们大力敦请汪世瑜及江苏省昆剧院饮誉中国昆曲界的‘旦角祭酒’张继青跨省跨团进驻苏州,亲自指导并传授。这也是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宗旨之一,借着一出戏的排演,完成世代传承的重要工作。”

可见,白先勇创作青春版《牡丹亭》着实投入了大量精力,并给予了该剧很高的期望,以求实现高雅文化的雅俗共赏,使得这部名剧得以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

2004年4月29日至2008年年底,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已演出163场,观众达30万人次,而年轻人在其中占了60%,且第一次看昆曲的占30%以上。因此,在近代昆曲的演出史上,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空前的奇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另外,青春版《牡丹亭》被文化部、财政部定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优秀剧目,文化部并于2007年5月,在北京主办了青春版《牡丹亭》的百场演出,文化部艺术司还专门为此著文。青春版《牡丹亭》将传统艺术的风貌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协调,延续了昆曲艺术写意典雅、精美细腻的表演风格,展现并弘扬了东方审美的人文性,使得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了新时代的青春风貌。

昆曲的表演艺术历史辉煌,独霸中国剧坛二百年,但从上世纪初,却一直面临着传承的危机。昆曲在民国初年,几乎消声于中国舞台,幸亏得到了有心人的支持和保护,他们在苏州成立起了“昆曲传习所”,并培训出了一批优秀的“传”字辈演员,使得昆剧得以相传。如汪世瑜师从周传瑛,张继青受教于姚传芗;而如今“小兰花”班的俞玖林则拜师于汪世瑜门下,沈丰英则成了张继青的得意门生,两人在传承意义上也隔代继承了“传”字辈师傅一脉相传的表演风格,亦属昆曲表演艺术中正宗、正统、正派的格调。昆曲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得以保存、流传,才得以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仍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越剧,解救了中国戏剧

越剧,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因其诞生在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其名。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也包括东北许多地区,因其在海内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故被称作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其内容多表现才子佳人的故事,表演真切动人,长于抒情;表演形式以唱为主,腔调清悠婉丽,优美动听,极具江南特色。

1.越剧的发展史

“落地唱书”是越剧的前身,那是在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流行地区主要以马塘村为主,因此可说越剧起源于马塘,大约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落地唱书”开始在农村草台上演出,遂演变为一种被称作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的戏曲形式。因为当时初始的演出艺人基本上都是半艺半农的男性农民,因而被称为“男班”,直到中华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的《新闻报》在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越剧才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