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5630900000010

第10章 病因学说与辨证(1)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三种。而还有一类(如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称为继发病因。

外因及其辨证

外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自外界而来,主要是指六淫和疠气。中医将不具备传染性的病因称为六淫;具备传染性的病因称为疠气。

一、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为万物生长的条件,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的含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②六淫邪气除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外,还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③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④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⑤六淫致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正确的途径。

(一)风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指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六淫之中的首要致病因素,其他外邪多依附风邪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

2.风性浮越向上《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具有扬上浮,向外开泄的特点,故风邪致病多犯阳位,如头面、咽喉、肌表等,常见发热、恶风、汗出、头痛、咽疼、面浮等临床表现。

3.风邪善行数变《素问·风论》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其致病部位不固定或症状时隐时现,如风痹的四肢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如风疹块的此起彼伏;数变,是指其发病突然或病情变化急骤,如中风、急惊风等。

4.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风胜则动。”动,是指风邪致病在临床特点上表现出动摇不定的特性。如四肢抽搐、头部晃动、肢体颤抖、瘙痒不安等。

(二)寒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寒伤阳气寒为阴邪,其性阴冷必消耗阳气。临床表现要么因寒冷过强见恶寒、疼痛;要么因阳气不足见畏寒和机能衰减。

2.寒主收引《素问·举痛论》指出:“寒则气收。”寒则冷缩、收敛,临床可表现为肌肤收敛、汗孔不开、筋脉牵引拘急等。

3.寒主凝滞、主疼痛人体脏腑靠阳气温熙气机才能运化,体内液体靠阳气推动才能流畅,感寒则伤阳,临床可表现为气机运化呆滞,血液、津液凝结,凝结则气滞、血瘀、痰凝壅结脉道,不通则痛。故寒邪致病疼痛明显。

(三)暑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暑性炎热、伤津暑为盛夏炎热之气,只在盛夏炎热之时发病,表现为高热,热必耗水伤津。临床表现为高热、心烦、口渴、多汗等等。

2.暑热升散、入心包升散,是指其易伤人头目,临床可见头昏、目眩等;入心包,是指其易扰乱心神,临床出现伤暑和中暑证。

3.暑多挟湿盛夏炎热同时又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困,气流不畅,势必蒙闭、闷胀。

《锦囊秘录》指出:“暑必兼湿。”临床可见身热不扬、烦渴、身重困胀、闷憋不舒、呕恶、便溏、苔黄腻等等。

(四)湿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气是推动水湿运行的动力,湿重则气难运行,气阻则湿停。

临床可见身重困胀、胸闷、脘痞、咽喉不爽等等。

2.湿性重浊重,是指湿邪阴水质重。临床可见伴有沉重感的各种症状,如头痛如裹、身重倦怠、四肢酸软等等;浊,是指湿邪阴水混秽不洁。临床可见伴有水分泌物混浊的各种症状,如湿疹脓液、白带混浊、流浓鼻涕、苔腻厚浊、大便黏液、小便混浊等等。《临床指南医案》指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从外感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3.湿性黏滞黏滞是指湿邪阴水难去,缠绵。《温病条辨·上焦篇》指出:“其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临床可见病程缠绵的各种表现,而治疗上也有“雾化”、“升腾”、“散发”、“渗出”的特点,就好比是在棉花中的水湿,硬挤只能是让棉花板结而失去松软蓬松的正常功能,欲速则不达。

(五)燥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

1.燥邪干燥燥伤津液,令人干燥。而且燥为秋天主气直接通于肺脏,所以《罗氏会约医镜》指出:“在外则皮毛枯槁,在上则咽干、口燥,在中则烦渴、便焦。”

2.燥邪涩滞燥伤津液,气道不滑利。临床可见伴有涩滞感的各种症状,如皮肤不光滑、痰不易咯出、大便干涩等等。

(六)火(热)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火与热同属一类,只是程度不同:

1.火(热)为阳邪,炎上,易伤人阴液火(热)蓬勃弛张,主动属阳,火焰向上,一是致病多于人体上部,口渴、咽肿、舌红是其常见症状;二是水火不容,煎熬津液,口渴、咽干、唇燥、溲黄也是其常见症状。

2.火(热)急迫、易动风、动血、扰心神火(热)燔炎弛张,变化迅速,致病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高热易惊风,常见小儿急惊风;迫血妄行易动血,常见各种出血;热入心包易扰心神,常见心烦、神昏谵语等等。

3.火(热)易致疮疡肿疖疮疡肿疖多由于热甚,化脓也因其热甚肉腐。

二、疠气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外因致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②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③预防隔离工作。此外,疫疠的流行,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易流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少流行。

内因及其辨证

内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自内而生,主要是指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指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或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病变的发生。

(一)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灵枢·口问》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即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气血失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症瘕等证。此外,情志内伤还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