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15629700000005

第5章 三峡水文化依托基础的水系文化(3)

如此宏伟的三峡大坝,其工程量当然也就十分巨大。预计全工程开挖的土石方约8000万立方米,填筑的土石方约3100万立方米,浇筑的混凝土约2700万立方米,安装的金属结构约25.5万吨。土石方开挖和填筑为葛洲坝工程的1.5倍,混凝土浇筑约2.6倍。兴修如此巨大的工程,投资也相当巨大。按1990年物价水平估算,总投资约570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298亿元,移民投资185亿元,输变电工程87亿元。

在大坝坝址的选择上,数十年来,许多中外地质专家呕心沥血地调查研究,分毫析里地进行汰选。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数十个单位的地质工作者,几乎踏遍了坝地区域里的每一块岩石,调查了准坝址万余千米以内的地貌、地层、构造、地震以及水库库岸每一处岸体滑坡,监测了30年来地震活动和地壳变形,然后才从南津关、黄陵庙、太平溪等15个坝段中选定了三斗坪坝址。“长办”的勘察队员仅在三斗坪地区就打了116000余米的钻孔和平硐,以确保大坝坝址的科学性。

在整个工程的论证过程中,特别重视科学研究。1958年4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水电部的领导组成了“三峡科研领导小组”,组织全国近二百个单位和近万名科技人员,针对三峡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二百多项课题研究,写出了上千份科研报告,为三峡工程的初步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985年,根据对三峡工程上还是不上、早上还是晚上的不同争论,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科委根据《通知》要求,将三峡工程7个重大科技课题365项子课题列为“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组织412位专家,组成地质地震等14个专家组,重新进行调查和论证。通过“七五”攻关和重新论证完成各类科研近1000项。

这些科研结论,都是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才得出的。单以“长办”为例,30多年来,他们共整理了刊布水文资料239巨册,河道观测资料23册;三峡工程地形资料、坝址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1∶500—1∶5000)共917平方千米,针对三峡工程区域稳定和库岸稳定而进行的勘测研究工作,共完成1∶2000—1∶10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绘12411平方千米,仅三斗坪坝址,就完成1∶1000—1∶25000比例尺地质测绘461平方公里。这一切都有力地说明,三峡枢纽工程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而这又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勤劳智慧的结晶。它是我国人文科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是我国人民向现代科技进军的一块世纪丰碑。

三峡水电工程竣工后,将彻底改变长江尤其是三峡地区的面貌。三峡本来是世界著称的“名峡”,三峡枢纽工程又是世界罕见的“名坝”。这名峡与名坝和谐统一,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尤其是“更立西江石壁”之后,从宜昌的三斗坪到重庆江津的白沙镇,形成一个长约600公里,水面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这巨型水库的周围,有奇山异水,也有文物古迹;有现代化的都市建筑,也有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有万吨巨轮顺利通行的河道,也有横穿库区的高速公路……而那雄伟瑰丽的坝体建筑,更是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高度完美的结合。

这雄伟瑰丽的大坝,就是新三峡水文化的核心载体。倘佯在这重峦叠嶂、襟江带湖的库区里,你会不酒而醉,油然地升起一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奇巧、感叹现代科技改天换地之神奇、感叹伟大祖国蒸蒸日上之昌盛、感叹中华民族踔厉风发之英姿的欣喜之情!这,就是奇异独特的大坝文化产生的美感效应。

二、大莫与京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以其举世奇观横江大坝称著于世,更以其硕大无朋的综合效益令人瞩目。巨大的防洪作用,罕见的发电能力,显著的航运效益,便于实现南水北调,促进库区的经济发展,从战略高度上治理了长江流域,推动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腾飞。

(一)巨大的防洪作用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交界的咽喉之地,控制着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小水流,整个长江的水域为180万平方公里,其可控量占整个长江水域的55%以上。

长江中下游系广袤无垠的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总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余万,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这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古享有“两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江河两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然而这个地方却长期处在洪水威胁之中,不少地方河床的堤坝比人们的住地高出几米甚至十几米。长江本身又是一条雨洪河流,如遇较大范围的降落大雨,滚浪滔滔的江水就形成严重的威胁,一旦漫溢堤坝或冲溃大堤,肆虐的江水就像黄龙一样奔腾咆哮,吞噬众多的厂房、庄稼和人畜。广大的平原一片汪洋,其惨烈状态目不忍睹。

据历史记载,从西汉初的公元前185年到清末的1911年的2096年的时间里,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14次,平均约10年一次。1499—1949年的大约450年时间里,湖北省境内江汉干堤溃口达186次,平均2—3年一次。1860年和1870年的两次特大洪水,荆江河段上口的枝江站洪峰流量均达11万立方米每秒,洪水先后冲开南岸堤防,形成了藕池河和松滋河,两湖平原一片汪洋,淹没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自此以后,荆江河段形成了松滋、太平、藕池和调弦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江湖关系发生剧变。进入20世纪以后,洪灾威胁仍然严重。1931年长江上游的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宜昌洪峰流量达6.46万立方米/秒,汉口则高达近11.3万立方米/秒,洪水冲开两岸堤防,造成5000万亩农田被淹,2887万余人受灾,14.5万人死亡的惨重损失。1953年的特大洪水,淹没耕地2200余万亩,死亡14.2万人。1954年,荆江两岸再次发生特大洪灾,虽然利用荆江分洪区三次分洪保住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但仍然淹没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数1888万,死亡人数达3万余名,还使贯通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京广铁路也被迫中断多日,整个水灾损失达100亿余元人民币。毛主席对此十分关注。正是这次洪灾,成了他决心修建三峡工程的直接动因。

据水文资料记载,长江洪水成灾的几个大水年,如1931年、1935年、1954年和1981年,荆江洪水的95%以上来自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特别是在洪水汛期的七、八两月,宜昌洪水量占武汉洪水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到四分之三。

如何控制长期威胁中下游尤其是荆江河段的长江洪水,若干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为之焦虑不安。为了消除中华民族这个心腹之患,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都曾设想在上游修建若干座干支流水库,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修建金沙江的活落渡,雅砻江的二滩,岷江的紫坪铺,大渡河的瀑布沟和龚嘴(加高),嘉陵江的亭子口、合川、碧口、宝珠寺,乌江的构皮滩、彭水、东风、乌江共13座水库,总库容46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48亿立方米;二是在此基础上,再增建雅砻江的锦屏、金沙江的白鹤滩、乌江的思林共3座水库。这16座水库的总库容769亿立方米,总有效率容375亿立方米。对这两个方案,专家们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哪种组合方案,对荆江河段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都比较有限。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库只控制了长江上游水域的47.37万平方公里,各水库下游至宜昌间尚有约5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不能控制,而修建这些水库投入的资金比三峡工程要大得多。

综上所述,修建三峡工程是减少长江特别是荆江河段洪灾的最佳方案。现在实施方案的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按此方案三峡工程修好之后,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可从80年代末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遇到多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配合荆江分洪工程的应用,也能使该段洪水得到控制;同时,还能提高武汉市的抗洪能力,减轻洞庭湖的洪水威胁和泥沙淤积,整个长江的洪水灾害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作用是难以用数字加以计算的。

(二)罕见的发电能力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我国能源的蕴藏是丰富的,但是其分布却极不均衡。以煤能而论,主要分布在北方,尤其集中在山西、陕北、内蒙、宁夏这一条带上,即著名的华北基地;其次则分布在东北、徐淮、河南和贵州等处。以水能而论,主要集中在西南的长江干支流(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乌江)以及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几条大江大河上,其次分布在红水河、黄河上游和湘、鄂水系上。经济发达的华东、华中地区,能量却很少,这就出现能量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1993年为例,华东、华中地区的人口为551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6.5%,工业总产值997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2%,固定资产6276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的40%,而水能资源量,华东、华中只占15.7%,西南却占71.2%;煤的储量华东、华中只占10.6%,华北却占60.2%。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就是长时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轻污染,减轻煤炭开采和运输消耗的资金,“西电东送”就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随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源需求量会日益增大,“西电东送”,就更加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