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简介
15629300000008

第8章 中国致公党历史陈列简介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发起,于1925年10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成立。长期以来,致公党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而奋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斗争。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并一致决议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次大会标志着致公党由一个旧民主主义政党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进步政党。194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五一”口号后,致公党坚决拥护,从此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其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党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致公党坚决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执政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致公党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的正当利益,不断加强与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和交流工作,在凝聚侨心、“反独促统”和促进我国对外友好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致公党历届主席为陈炯明、李济深、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罗豪才,现任主席万钢。

致公党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共有118个地市级组织,16个县级组织,1580个基层组织,党员总人数为33000余名。致公党中央主办有《中国致公》、《中国发展》杂志,并有中国致公出版社。

第一部分 海外建党 赤子报国

1925年10月10日,中国致公党在美国旧金山成立,致力于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关注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1931年10月,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香港建立中央党部。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公党号召广大党员投身抗日,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此,致公党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

第二部分 同舟共济 建设祖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致公党作为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先后历经巩固人民民主新政权、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部分 致力为公 参政兴国

新时期,中国致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中共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致公党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侨、海”优势,积极开展对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联谊活动,在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反“独”促“统”、促进我国对外友好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洲洪门致公堂是规模较大、力量雄厚的海外洪门组织,其三大信条是“义气团结,忠诚救国,侠义除奸”。1904年5月,孙中山受洪门致公堂委托,起草了《重订致公堂新章》,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致公堂的宗旨。图为1911年2月,孙中山(中排右四)与温哥华致公堂成员在士丹列公园合影。

“中华民国金币”券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在致公堂与同盟会联合的基础上,1911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局”并印刷一组名为“中华民国金币”的革命军筹饷券。它是孙中山海外筹集起义经费时发放的凭证,也是众多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力物证,凝聚了海外赤子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

1925年10月10日,由旧金山美洲致公总堂发起,在旧金山举行的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发表告洪门全体书,宣布成立中国致公党。图为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致公党中央谴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要求取消党治,以团结各党各派共组抗战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932年1月“淞沪会战”爆发,海外广大华侨慷慨捐其所有,仅美洲华侨捐款即达1000万美元。图为美洲华侨劝募献金,支援十九路军抗日。

1941年2月23日《新华日报》刊载的《美洲十万洪门同志通电吁请国共巩固团结》。

1941年至1952年,司徒美堂与毛泽东有六次函电往来。此为1951年4月27日毛泽东给司徒美堂的复信,感谢司徒美堂先生送去的礼物。

1953年,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主席陈其尤合影。

1948年6月9日致公党发表的《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

1942年在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邀请致公党负责人司徒美堂出席茶话会,席间详细讲述了国民党在皖南进攻新四军的经过。图为周恩来(左四)、董必武(左二)、邓颖超(右一)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与司徒美堂(左三)、黄兴夫人徐宗汉(右二)的留影。

1945年5月中共代表董必武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美洲致公堂组织的负责人司徒俊葱等顶住国民党的压力,保护中共代表的人身安全,并发动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并为其举行招待会、演讲会,以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活动。

1947年4月29日至5月1日,致公党在香港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一致决议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标志着该党由一个没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的政党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新民主主义的进步政党。图为致公党“三大”通过的《政纲》。

1950年初,致公党中央从香港迁至广州。同年4月,在广州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致公党的政治纲领。图为出席“四大”的代表合影。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图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致公党代表。从左至右:雷荣珂、黄鼎臣、陈其尤、官文森、严希纯。

1988年11月,伍觉天副主席(右二)、许志猛副主席(中)率致公党中央代表团出访加拿大,出席加拿大温哥华洪门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

1950年3月,毛泽东与司徒美堂(左二)等在一起。

2000年10月,致公党中央举行“中国致公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理论研讨会。

致公党中央考察团赴四川阿坝干热河谷调研。

2001年,致公党全国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

2002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前排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前排右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前排左五)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走访致公党中央机关时,与致公党中央领导人在一起。

2005年,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重庆酉阳召开。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为酉阳捐建了12所希望小学。1991年以来,致公党员共计600余人次赴酉阳定点帮扶,累计资助酉阳扶贫资金700多万元。“致酉合作”成为民主党派支边扶贫的一个典范。致公党重庆市委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7年5月12日,致公党中央捐赠泸州市纳溪区甲级村卫生站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致公党中央捐赠20万元人民币用于援助纳溪区甲级村卫生站建设。2007年10月,在纳溪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下,纳溪区88座甲级村卫生站全部验收达标。甲级村卫生站建设,提高了该区乡村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规范了乡村医生的医疗行为,健全了乡村医疗服务网络,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致公党召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总结表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