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顺着这种关于多种观点或视角的情况走。理由是,一种相对直接的论证路线在我看来是支持这一立场的。在本节我想简要概括这一论证,基于我在别的地方已经做的工作(Pettit1990;1991;1994)。这种论证在特点上是维特根斯坦的,但我并不极力去详述或建立它的维特根斯坦的凭据。
这一论证能表现为七步。
第一步:任何推论的知识形式都以推论的术语预先假定语义的能力;
第二步:任何主体能力中的某些术语都必须在语义上是基本的,也就是说,直接证明地来理解的,无须理论的定义;
第三步:任何有限的表面化的样本都不是只为一个术语例示一种潜在的语义价值——只是一个所指;
第四步:因此,如果这样的例示为一个主体鉴别一种相对确定的价值,必须是因为这一主体打算如何回应中的一种偶然性;
第五步:因此,掌握任何主体词汇中的基本术语是以依赖回应的方式取得的,非回应的主体将缺乏为非寄生地掌握这样的术语或概念所需要的条件;
第六步:就语义的能力所需要的回应性被不同群集的因素所调谐或准备而言,存在着不同的推论;
第七步:视角论最好只被理解为这样的论断:存在着这种意义上的不同的推论。
第一步和第二步
论证开妈于两个简单的但不可拒抗的步骤:(1)观察:只是就我把握有关术语的意义和所指对象而言,我能具有的对某种推论的知识;(2)评论:我必须以一种基本的理论上未定义的方式来理解一些这样的术语。许多术语将根据我支配的其他术语中明确或不明确的定义来理解。但由于循环性的苦恼,不是所有的术语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的。掌握其中某些术语,我必须看看它们是如何使用的,特别是它们常常挑选出什么。我必须在直接证明或类似直接证明的东西的基础上来掌握它们——也就是说,通过拥有引起我注意的术语的样品所指对象。
尽管这些要求是很难抵制的,但值得补充两点防止误解的说明:(1)我直接证明地掌握的术语也许不是以原子论的样式一个接一个地来掌握的;也许是,我只能以奎因所说的一揽子交易一起掌握一些这样的术语;甚至是,就我已经掌握其他直接证明的和确定的术语而言,我只能直接证明地掌握某些术语。(2)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我直接证明地掌握的术语后来成为在定义上被掌握的,我直接证明地掌握的术语也许是被他人在定义上理解的;反之亦然。这里唯一的主张是,在任何特殊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前理论的直接证明的基础上、在我们的能力之内来理解某些术语。
第三步
论证的第三步提出一个熟悉的观点:不管有多少事例呈现给我作为一个既定术语应用地方的直接证明的例子,这些事例都将不会为这个术语确定一种独一无二的语义价值(Kri Pke1982)。让所说的这个术语成为一个谓语,所以它被归于的语义价值是一种属性。不管有多少属性的事例呈现为例子,它们都将不会成功地独一无二地确定这种属性作为被直接证明的语义价值。理由是,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将例示有限数目的属性,它将是无限数目的可能的属性外延的一个合适的亚类。
假定呈现于我的是一些规则的几何形状。这些事例将肯定例示规则性的属性,但它们还将例示无限多样的其他的也许是弄虚作假的属性:通过无终点的可能的变体,形状呈现上规则的或其他方面不规则的属性,形状呈现上和在所有三面形状上都规则的或其他方面不规则的属性等。
第四步和第五步
第四步和第五步描绘了最近提出的教训。我们知道,人类能够从直接证明中学习一个基本术语的语义价值——了解何种属性和一个基本的谓语相联系。这意味着有限系列的事例能使一种属性突出呈现于人们,并告诉他们何种属性与一个既定的术语相联系。既然不能仅根据事例来摆脱这种奸计,它就必须涉及到主体方面所发生的某种事情作为暴露给这些事例的结果。肯定是,以这些事例来呈现,主体的回应带有一种倾向,以这条道路而不是另一条道路从一些事例中推断,并鉴别那些共有被直接证明的属性的事物和不共有这些属性的事物。掌握所说的术语和概念的能力——了解它指示何种属性的能力——是依赖反应的。它预先假定,主体倾向于以某种推断的方式作出反应,借此抓住与推断的安排相联系的特殊属性;否则,这些事例就会使主体像大海捞针,意识到提供谓语的语义价值的角色有太多的候选者。
正如我们以前需要提出防止误解的说明一样,所以重要的是在这一点上提到一些说明。
首先,我曾勾画的语义把握的依赖反应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完全说明概念的把握,或者更一般地说,沿用规则。至少,需要充实上一个主体何以错误地得到一种属性这样的情况——并且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如果它们依赖于自己的推断的鉴别事例的倾向的话(Pettit1990;1996)。
第二个防止误解的说明。依赖反应的情况——充实上允许易错性——并不打算表明直接证明使得一种属性对确定所有可能新的情形中正确的谓词的观点来说是决定性的(Kri Pke1982;见Pettit1996,附录)。为了辩护而引入的东西是直接证明确定一个开放系列的新情形——并不一定是所有可能的情形——中的正确谓词,因而使人们在这些情形中谈论和思考某种东西的能力。意义怀疑论者断言,任何有限系列的例子都不决定任何新情形中的正确运用。非怀疑论者否认这一点,有义务断言,一个相关的正确性规则能够靠主体如何对这些例子作出反应而得以确定。但非怀疑论者可以考虑,有限系列的例子确定着一个术语如何应用于新情形,用不着考虑它们能确定它如何应用于所有可想象的新情形。
第三个防止误解的说明。语义的和概念的把握之依赖反应的情况并不要求,在使用学到的术语或概念时,人们将断言的不是在反应来源中的属性——这种属性把人们打算从原初例子中推断出来的例子统一起来——而是典型地在人类中引起这种反应的关系的属性。谓词“规则的”是依赖于反应而被了解的,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了解它的人把统一规则形状的属性考虑为他们的一种观察的方式:他们可以把它考虑为那种属性,那种在这些形状中例示的内在的属性。当然,某些依赖反应而把握的术语可以挑拣出关系的特别是人类中心的属性:谓词“滑稽的”,应用于玩笑,肯定是挑拣出这样的属性。但要害是,依赖反应的语义能力的情况并不一定以同样的方式使基本的推论术语成为人类中心的(Jackson and Pettit2002;参见Peacocke 1993)。那些把一个依赖反应的术语用于某些款项的人这样做时,也许靠的是拥有确定所指的反应,但没有意识到这种反应,因此很难认为他们使用这个术语为的是断定产生这种反应的属性。
第六步和第七步
论证的最后两步最终使我们碰到了我想称之为“视角论”的学说。人类推论不是一个严密无缝的网,在其中根据某些普遍可利用的反应引入和应用基本的术语,而其他术语通过涉及这些基本的术语来确定。不如说,人类推论是一个拼缝物。拼凑来自这样的事实:有利于掌握基本术语的反应是靠不同的群集的因素推动的。由于这些因素集束和彼此分化,相应的推论的模式也是如此。视角论的主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推论。
显而易见,人类思维是围绕着词汇构造的,不管是多么松散地划界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以一种并不要求在其他词汇中定义其术语的能力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每一术语。我们学习掌握信仰和欲望的语言,并使用这种语言来解释彼此的做法,用不着依赖它的术语在神经科学中的定义——反之亦然;我们学习掌握色彩和美、声音和音乐的语言,用不着依赖它的术语在生理学语言中的定义——反之亦然;我们学习掌握规范评价的语言,鉴别正义、仁慈和正当等等,用不着依赖它的术语在非评价事实的语言中的定义——反之亦然。
在论证的最后两个阶段,这一论断所做的是帮助弄清这些易察觉的事实。考虑到我们借以获得对基本术语的语义把握的依赖反应的方式,显然有可能协调反应的事实是以某种方式集束的,以致它们产生出相对独立的语义能力和推论的实体。给出的各种例子是这种可能性得到实现的好证据。共同观察的事情是,不同的推论享有彼此关联的高水平的定义自主性,依赖反应的语义把握的情况使得这一事实很清楚了。
这里,我们不需要考虑广泛的推论的分裂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尽管我们后面将提出进一步的例子。有人认为,许多最有趣的趋异只是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发生的,而其他的趋异将限定在我们可能在任何单一文化内发现的趋异——如我们的说明中给出的那些趋异。但我这里要偏离开这些无疑有趣的问题。
最后的一点评论。不同的推论不仅在所解释的意义上是相对独立的,有时它们还是相互约束的。提供最好例子的是这样一种方式:使用日常习惯词汇来说明一种心理学主题,约束着这样做时使用神经科学词汇;反之亦然。丹尼尔·丹尼特(1979)非常戏剧性地描述这种例子,他要我们想象同一台电脑下国际象棋(Davidson 1980;1984)。显然,如果我们要下棋,那么我们最好以意图状态的词汇来对待这台电脑:信念、欲望、意图等等的语言。显然,这是要做某种不同的事情——如丹尼特所说,采取一种不同的立场,不同于我们在观察电脑的电子构造以及它在电子技术上如何构造以便作出反应时可以做的事情:我们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我们把它看做一个有意图的主体并下棋,要么把它看做一种电子系统并实施一种完全可预见的方案。
我并不认为,凡是我们发现相对独立的推论的地方,在所解释的意义上,我们就发现也有相互约束的推论。但它是一种值得在脑子里记住的可能性。我们将看到它是经常实现的,我怀疑许多自认为是视角论者的人是优先考虑它的。视角是相互约束的,或者就你不能同时从两个角度看事情而言是排他的。所以,在视角论要求的根源上,这个比喻既提出了相互独立,也提出了相互约束的命题。
对视角论的反应
正如我们处在不同种类的协调因素的控制之下一样,存在着我们能假定的许多不同的视角,我们将如何对这个事实作出反应呢?例如,感觉到事物作用于感官的效果,感觉到它们控制我们的情感和欲望的方式,我们能看到一个色彩美丽和有价值的世界。感觉到它们适合并相互作用于其他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的方式,我们能看到一个形状、容量、质量和原因的世界。关于能以这些不同的方式被描述——而且我们假定精确地描述——的世界的性质,它说些什么呢?
一种明确的回答会说,表现之所以是多样的理由在于现实本身是多样的。适应于不同的表现形式,画面也会如此,存在着以笛卡尔的精神和笛卡尔的物质的方式相联系的不同的现实领域,或柏拉图的感觉领域和柏拉图的知性领域,或许还有纳尔逊·古德曼(1978)的许多世界。
但多样现实的故事吸引不了许多当代拥护者。有人会拒绝支持它,根据是只有当我们已经进入一种以不同的视角表现的对事物外部的上帝眼光的描述时,它才会有意义(Price1997)。大多数人将像我一样来反对它,根据是它不能解释这样一个直觉的事实:在假定上,不同领域的属性经常是伴随地相联系的。例如,美学的属性伴随知觉的,评价的属性伴随描述的,根据大多数论述,精神的属性伴随生理的。没有被伴随者的变化,就不可能有伴随的属性中的变化。这种联系,不管它进一步如何表明,都很难同多样的、独特的领域的假设一致起来。
第二种明确的回答会说,现实可以是多样地被表现的,用不着自身在设想的意义上是多样的,因为表现在特征上是建设性的。用比坚持者所喜爱的更粗俗的话拼读出来,其观点是,现实是相对确定的,随着我们选择构造它的一种形象,时而头脑里有这种目的,时而有那种目的,我们更为确定的表现便变化了。每一形象都是非常确定的,以致不是存在的东西的忠实反映,而且不同的形象能被看做是我们出于不同的实用理由而强加给我们在经验和实验中面对的相对非限制的材料的不同构造。所以,也许不存在一个多样的现实,而是存在多样的看法,存在着许多看事情的方式——也许不容易调和的看事物的方式——但存在的不是事物存在的许多方式。
这第二种替代性选择最容易同尼采的所谓的视角论联系起来,至少是基于所接受的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按这一学说它设想了一种非确定的自然(Leiter1994)。这一选择也能被赋予不同的光泽,有些在特征上是唯心主义的,有些是康德的,有些是实用主义的。但不管它如何呈现,这一方式对于我本人的口味来说都是太神秘的。即使它不以蛮横的多样现实的论述方式违背直觉,它也冒犯了对表现应如何追求现实的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