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5624400000071

第71章 媒介新消费现象(3)

第十一节消费困境

一、消费异化

媒介消费异化,主要指消费者在消费中走向了目的的反面,不是人在消费媒介,而是媒介在消费人、消耗人。

马克思曾经认为异化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之中,但在20世纪,异化现象发生了根本的转向——从政治、经济领域的异化转向普遍的、文化力量的异化,从生产过程的异化延伸到消费过程的异化。

在媒介生产领域,媒介制造的"仿真环境"代替了"社会真实",媒介"越位"成为"霸权者","错位"成为媚俗文化的先锋,"失位"成为商业利益的伙计。

在媒介消费领域,消费者相信,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海量的信息生产,让自己拥有无穷的媒介产品、新奇更新奇的媒介产品,也有可以帮助自己无尽消费的高科技手段,在这个媒介消费王国里自己就是"国王":在这里,人人可以贪得无厌、永无止境地消费,于是人人变成了消费狂。这样看来,人已失去了消费的理性,最初的消费目的记不起了,仅仅是为了消费,仅仅只是消费符号。人被媒介所奴役、所控制、所消费。

这种异化是可怕的,这是本质上的异化。最后,人被媒介指挥、驱使,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人格,没有了主体,人不存在了。

抵抗异化的武器是理性的回归。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在巨大的消费面前有人格的自尊、有人性的觉悟、有人权的捍卫。

二、消费疲劳

今天的生产者由于竞争的需要,生产了大量的媒介产品。它不能像控制货币供应量一样控制媒介生产,相反媒介以每小时、每分钟成倍翻番的速度增长。过量供应造成了过量消费。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们能够接收、处理和记忆的信息量是有极其严格的限度的。经过对人的"通道容量"的实验,表明两个结果,一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二是过重的负荷,会引起人的行为的失常。事实上,这种过量消费已经形成了对消费者的过度刺激,消费者的感觉出现了混乱,出现了麻木和消费疲劳。虽然人类神经传播速度高达3万周/秒,是万物中最具适应力的动物。但面对五彩缤纷、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人的感官无法应对,要么处于关闭状态,要么处于幻觉状态。

同时,人类的认识也出现了歪曲。在超负荷的信息之下,消费者丧失了理性判断的基础。由此,消费者的决定也会出现错乱。

媒介消费者已经没有消费激动、感动和冲动了,在麻木的状态中更加地无动于衷。"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孙子兵法》中的阐述是有道理的。

消费疲劳的消除可能要依赖于消费者自身素养的提高,依赖于消费的理性化,依赖于媒介生产的精品化。

三、消费短缺

媒介消费过剩的另一面,是国内广大地区的媒介消费短缺。这仍然是中国欠发达地区在未来媒介消费中最突出的矛盾。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看到媒介消费的不均衡性与不公平性。

由于经济的落后,投入的不足,造成媒介消费的短缺。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媒介消费者的技术贫困和思想贫困,进一步导致物质生产的低水平重复与效益的负增长。这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据《中国新闻年鉴》报告,1997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34元,文盲率(15岁以上人口不识字、识字不多的比例)为17.82%,日报千人平均份数为32.5份。其中北京人均生产总值15044元,文盲率7.33%,日报千人139份;上海人均生产总值22275元,文盲率9.7%,日报千人267.9份;广东人均生产总值9513元,文盲率14.24%,日报千人74.6份;而西北五省人均生产总值3772元,文盲率27.14%,日报千人18.9份。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这种东西部之间的媒介消费不公平,需要国家的公共政策的倾斜与扶助。否则,真正的媒介市场不会建立起来,总的媒介消费将长期处于低消费状态。

四、消费危机

在媒介消费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危机吗?事实上,这样的危机已经出现。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就提出,当代人在大量、快速的形象信息和媒介信息中,正承受着神经系统的沉重负担——每分每秒需要主动地去建构、再建构自己的心理模型。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人,每天阅读印刷品需要接受的文字量平均为1-2万字,同时还要接收广播、电视长达数小时的音频、视频信息,一般成年人平均要受到560个广告信息的困扰。(23)这种信息过剩的压力与日剧增,在进入21世纪之后已经足以淹没所有的消费者了。即使一个人24小时不工作不休息,也只能消费到媒介信息的极小一点——如同看到大海的一滴水。

从这一角度出发,托夫勒认为,"未来的人类,由于选择目标的日渐增加,他们所面临的不是选择问题,而是选择过多的问题。对他们而言,自由的极度扩展将可能变成一种负担。而这种自由大部分是源自新技术的发展。"(24)

消费危机还在于,消费者中出现的信任危机,即人们不再以为媒介消费品是真实的,不再以为媒介说出的是真理。这使人们对待媒介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消费观,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这样消费,也可以那样消费。

这一方面是媒介生产者放弃应用的责任、全面追求商业利益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媒介新技术的恶果之一,它既带来媒介的五彩缤纷,又把媒介幻化成杂耍大师,一切都是一种技术的制作,是比特的魔法,是虚拟时空与人物事件的故事,离真实离现实越来越远。

注释:

(1)曹世潮《心经济33条铁律》,第12-13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凯尔纳《媒体奇观》,第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贾米森和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第178-17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阿什德:《传播生态学》,第19-20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5)凯尔纳《媒体奇观》,第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凯尔纳《媒体奇观》,中文版序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60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第5-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第125-12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第165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引自支庭荣、邱一江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第280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史密斯和克拉曼《时代行销——消费者世纪大调查》,第171页,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2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凯尔纳《媒体奇观》,第2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格拉斯威尔《引爆流行》,第118页、145页,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16)利波维茨基和夏尔《超级现代时间》,第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78-17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托夫勒《未来的冲击》,第146页、154页,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19)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第374页,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20)引自崔保国主编《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第426页、43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第10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第241页,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23)托夫勒《未来的冲击》,第90页,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4)托夫勒《未来的冲击》,第162页,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