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5624400000030

第30章 媒介消费的支出成本(3)

四、网状空间的出现

今天,人们所置身的媒介空间,已经不是单一的媒介空间,而是多种媒介共同交织组合的多媒介蛛网状空间,媒介消费者如同处于其中的"蜘蛛人"。

美国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始人唐纳德·肖提出了"纸草社会"的设想。他认为,随着传播技术的累积和传播媒介的丰富化,以垂直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为经,以水平媒介如期刊为纬,加上兼具垂直和水平特性的网络,纵横交错,共同纺织成的席状结构,就是未来人们可能生存于其中的媒介空间。这种结构类似于古代埃及莎草纸的样式,因而未来社会也可称之为纸草社会。

事实上,这种媒介消费空间已经在当今形成,只不过它不是席状的平面,而是蛛网状的立体,称之为蛛网空间(社会)更加贴切。而且,这一蛛网中媒介的加入不仅仅是以上的几种,新媒介的出生一如科技的创新,是无穷尽的,我们今天根本无法预计。

第四节媒介消费的生理支出

媒介消费不同于商品消费,它很少用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去体验,更多的视觉、听觉去感受。感官消费媒介,某种程度上是媒介担当了感官的功能。"媒介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也是我们个人精力的基本支出。"(麦克卢汉语)

现代媒介在人们的生理方面的支出量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要负出很大的代价。

1995年广东省教育厅对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表明,过度使用网络已经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引起或加剧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腰酸背疼、精神焦虑紧张、睡眠质量差等"电脑综合症。"有28.8%的经常有在虚拟空间的感觉,害怕与现实中的师生交往,在人多的地方感到紧张;50.1%的学生不能集中精力高效学习;有24.7%的学生经常有紧张感或压力感;有24.4%的学生情绪很容易波动、急躁、易发脾气、易伤感。

一、脑力支出

长时间的与媒介接触,消耗了人们的脑力,使大脑陷入缺氧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甚至可能诱发某些病症。

专家们分析,城市脑癌剧增,手机疑为元凶。使用手机时电磁波可以进入大脑的说法,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因为使用手机时,人体成了天线的一部分。前不久,瑞典国家工作生命研究院对905名恶性脑肿瘤患者的手机使用模式进行研究后指出,这批病人中有85人是手机常用者,而20岁前已开始使用手机的病人更属高危。研究亦发现常靠近手机的头部一边,患脑肿瘤的机会率比另一边更高。

二、视力支出

据观察,人类接近事物60%以上是依靠视觉的。视觉也是最直观、最客观的感官之一,中国人有"眼见为实"的说法。康德认为,视觉"不仅在它空间内包括了知觉的最大范围,而且也是最少受到器官的激动,因为它接近于一种纯粹直观"。正因为这些特点,视觉成了人们的第一位重要的感觉器官。

视觉也是最辛劳的感官之一。特别是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后,学习教育期的延长和媒介讯息的爆炸,对人们的视力构成了挑战。人们的视力在下降,近视在加深,近视镜成了一道风景,这在过去时代是没有的。特别是网络媒介对青少年视力的伤害是显见的。眼睛疲劳、眼底出血的状态并不少见。这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五、听力支出

听觉是间接知觉器官,人们接近事物的40%-20%依靠听觉。目前看,听力的支出在媒介消费中还属可承受支出。但媒介对听觉的影响比如超分贝噪音、电子对耳膜的损伤是存在的。人们24小时不离手机的现状已让听觉蒙受其难。

专家们认为,噪声中听音乐最毁听力在嘈杂的环境下听各种音响很容易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可导致耳聋。MD随身听、CD、MP3、MP4等便携式播放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损害听力。医学实验结果证明,将豚鼠暴露在100分贝的声音环境中1个小时,豚鼠原先正常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如果暴露2-3个小时,这只豚鼠就会出现耳聋。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安静环境中,人们听声或进行语言交流时,能接受的感觉最舒适的音量在30-40分贝之间,也就是是刚刚听到声音的大小。

四、体力支出

人们在媒介消费中的体力支出可能不为人重视。长时间的看书看电视,特别是上网,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头晕目眩、精力涣散。

媒介消费中,影视剧爱好者由于情感的投入,一部分人会发冷或出汗,一部分人会狂笑或流泪。热衷于体育节目的球迷会陷入昼夜不分、茶饭不思的地步,其心情时悲时喜跌宕起伏,神经高度紧张之后又在最后忽然松驰,让消费者馏尝一个赛季的筋疲力尽。

这一体力支出要在消费者自我可控范围之内,收支平衡而不透支。

第五节媒介消费的货币支出

媒介消费的货币支出是非常独特的。它有直接货币支出,更多的是间接货币支出。

1972年,麦库姆斯提出了媒介消费支出的相对常数原理。他认为,人们用于媒介的支出长期以来与国民收入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即需求的收入弹性是1.00,也就是说需求变动率/收入变动率=1.00,需求与收入有一个正相关关系。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媒介支出大约占到总消费支出的3%左右。

而新媒介的增长是以旧媒介为代价的,用于新媒介的支出一定是从其它媒介支出中吸引过来的,而不是从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中来。

在这里,新媒介中消费者可以购买并满足同样需求可选择产品,被称之为替代品。对替代品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对原有产品支出的减少。而可以和原有产品一起彼此使用的产品,被称之为补充品,对补充品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均衡数量的上升。比如录像机和DVD播放机就是补充品。

一、直接货币支出

媒介作为精神产品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销售方式,特别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大大降低了媒介生产成本,因而消费者的直接货币支出在不断地走低。

在媒介消费中,一些网络的无偿使用包括免费邮箱、免费聊天等等,电视、广播、广告是免费的,报纸也是十分廉价(厚报时代的读者拿到的报纸的售价是成本的1/3或更少)。

只有一些杂志和书籍依然在维持着高额售价,纯粹依靠发行运营。手机依靠话费生存,但在逐渐走向低廉收费。

新技术的出现,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有了一些新的收费媒介。如网络游戏、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的收费制。在网上下载歌曲等也正在被人追讨版权费用。

2000年,美国每人每年媒介支出为651.37美元。其中,有线电视为187.60美元,音乐唱片为67.99美元,报纸为55.27美元,期刊为39.96美元,图书为97.68美元,音像为104.76美元,电影为27.35美元,网络为45.35美元,家庭视频游戏为20.84美元。(33)

在这里,需求法则同样在产生一定的控制性作用。也就是说,当其它条件相同,如果价格越高,人们的支出会越高,则对媒介的需求越小;如果价格越低,人们的支出会越少,则需求量越大。

二、间接货币支出

间接货币支出即广告,虽然看是广告商的支出,实际上是消费者隐形的支出。

为什么会有广电节目的无偿消费、报纸的廉价消费,是由于广电、报纸生产者通过消费者进行了第二次售卖,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或政治、宗教宣传者。由于有了消费者对广告的注目,广告商才掏广告费给媒介生产者。广告费的多寡是以消费者的多寡衡量的。正是市场经济中的广告,维持和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广告自身也形成为一种媒介。

另一方面,媒介消费者作为商品消费者,他们无偿或廉价等到的媒介消费却在广告指引下的商品消费中转支了。就以我国税收法规定,企业的广告费如果在5%之内,则可以计入企业成本,这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媒介生产者与广告商的共谋关系,媒介生产者自然不去揭示这一事实,而且这一复杂过程也不为人们轻易所察觉。

三、消费支出深度

媒介消费支出深度,是指以媒介消费者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近期消费频率、近期消费金额3项变量考察消费者的支出与所消费的媒介的关系程度。这是借用鲍比斯通的商品消费者RFM模型。(34)

最近一次消费时间,往往决定消费者对媒介的亲疏程度;

近期消费频率,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该媒介的次数,表明了消费者对媒介的使用深度;

近期消费金额,表明消费的规模大小。

在这里,首先将这3个变量各区分为5个维度。以书刊媒介消费为例:

设最近一次消费为,1个月以内(代号1),1-2个月内(代号2),2-3个月内(代号3),3-4个月内(代号4),4个月以前(代号5);

设近期消费频率为,5次以内(代号1),5-10次(代号2),10-15(代号3),15-20次(代号4),20次以上(代号5);

设近期消费金额为,100元以内(代号1),100-200元(代号2),200-300元(代号3),300-400元(代号4),400元以上(代号5)。

这样,消费者组合可以达到5×5×5=125类。

在这125类中,555是支出最多的消费者,111是支出最少的消费者,中间是过度型的消费者,支出由低到高走向。这一模型不一定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估量消费者的消费深度。

注释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32-37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周大荣《时间运筹学与现代生活》,引自汪天文《社会时间研究》,第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第204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转引自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第76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5)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第199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转引自阿什德:《传播生态学》,第200-201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利波维茨基和夏尔《超级现代时间》,第6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格雷汉姆·默多克《大众传播与意义的建构》,转引自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第227-228页,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9)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426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阿什德:《传播生态学》,第45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G·韦伯斯特等《视听率分析》,第18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2)喻国明《传媒影响力》,第70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3)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第17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根据韦伯斯特等《视听率分析》,第14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第22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6)温孝卿、史有春主编《消费心理学》,第91页,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第48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8)金格马《信息经济学》,第142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9)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注意力管理》,第4页、第348页,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0)鲍文杰、范毅明编著《世界上最卓越的广告大师》,第14页,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

(21)麦克劳等《对媒介效果的理解与误解》,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第6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转引自谷时雨:《多媒体艺术》,第19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3)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注意力管理》,第325页,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4)拉斯德威尔《引爆流行》,第148-149页,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25)引自赵鼎生《西方报纸编辑学》,第8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第169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7)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第183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315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第169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0)梅罗维茨《空间感的失落》,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第53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戈德罗和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第11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2)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第1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杨东龙主编《细分——从客户区隔中谋取利润》,第152-1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