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15619300000011

第11章 给孩子金饭碗不如培养好情绪能力(2)

儿童的情绪概念

一旦儿童能够说话了,情绪就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开始发展了。情绪现在成了反思的对象:因为能够对自己经验的情绪命名,儿童可以远离某种情绪对它进行思考,以这种方式把内心的经验客观化。为各种情绪命名后,儿童可以讨论它们,他们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情绪传达给别人,另一方面可以倾听他人对情绪的描述。情绪因此可以分享,在语言层面上了解它们的性质(情绪的原因、后果和应对的方法)变得非常容易。

儿童的情绪语言

儿童在1岁半时开始使用词语来指称内在的情绪,谈话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快乐和疼痛,最常见的功能只不过是评价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害怕,我高兴)。在3岁时,情绪词语使用的数量和范围开始迅速扩大;到了6岁,大多数的孩子已经习惯说兴奋、愤怒、烦人、高兴、不高兴、轻松、失望、着急、不安和快活。还有,最初儿童谈论的完全是自己的情绪,到了大约2岁半的时候,他们也谈论别人的情绪。这说明孩子很早就能够推断内心的状态。到了3岁末,儿童不是只座谈外在行为(哭、吻、笑等),他们转到了心理的层面上,不仅能够指明自己的内在感受,还能指出别人的。更有甚者,他们的推断基本上是正确的:给3岁的孩子看各种表情的脸的照片,让他们说明这些人的感受,至少在辨认基本情绪上,他们很少出错。“他的眼睛在哭,他很伤心。”这样的评语很好地说明了推理的类型。

在学龄前期间,有关情绪的谈话在准确、清晰性和复杂性上,尤其是推测别人情绪的可能原因上,发展迅速。孩子的评语清楚地显示出情绪不再被看做孤零零的事情。如“天黑了,我害怕。”“我在墙上写字,老师生气了。”和“我害怕‘绿巨人’,我闭上了眼睛。”小孩子们已经不断地推测人们为什么会有某种情绪:对看到的别人的情绪的外在表现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将外在表现和人际间的事件(如父母吵架,妈妈教训孩子)联系起来,并谈论应对情绪的方法(“我生你气了,我不跟你玩了。”)一旦他们知道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他们就开始试着操纵别人的情绪:“爸爸,如果你生气,我就告诉妈妈。”

有能力谈论情绪意味着儿童能够对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情绪有一个客观的看法。这个能力在儿童期中间几年不断提高,使得儿童可以讨论过去的情绪事件,预测将来的情绪,分析情绪的起因和后果,体会情绪是如何影响行为的,斟酌各人不同的情绪以决定自己的情绪反应。因此,能够思考内在感受并与他人讨论。这一方面意味着儿童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可以倾听别人对情绪的描述,学习别人对各种情境的解释。这就是说,谈论情绪对情绪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增加了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机会。

与儿童谈论情绪的意义

儿童对情绪的兴趣和理解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的,多项实验清楚地表明,孩子乐于主动地去了解情绪:即使他们明确谈论情绪的能力还很有限,但他们对别人的行为充满了好奇心。

最初,有关情绪的对话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情绪,获得安慰。

以下是两岁孩子看到了有魔鬼的书后与妈妈的对话:

孩子:妈妈,妈妈。

妈妈:出什么事了?

孩子:害怕。

妈妈:这本书?

孩子:是的。

妈妈:它现在没吓到你。

孩子:是的。

妈妈:它刚才吓到你了,是不是?

孩子:是的。

(注:以上对话中妈妈侧重的是引导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这是国内早教中父母最容易省略的一个环节)与儿童谈论情绪有很多作用:

它使孩子能够直面自己的情绪;

它帮助解释别人的行为;

它加深孩子对范围不断扩大的情绪的理解;

它可以洞察人际关系的实质和背景;

它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分享情绪经历,将之纳入人际关系之中。

儿童期开始,情绪能力就决定孩子的幸福

儿童对情绪的思考

儿童不只是体验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逐渐思考情绪。儿童试图去理解,对自己和对别人来说参与到情绪事件中意味着什么。相应地,他们建构出一套有关情绪的本质和原因的理论。

最初的理论是很原始的,但是,它们很快就有了更复杂的形式,这体现在孩子可以认识到情绪不仅仅是外在表现,还与内在的感情状态相关。如,外在表现是“她在哭”,说明内在的感情状态为“她在伤心”。儿童不仅注意到相关的情绪线索,还能用这个线索去推理造成这个行为的内在心理状态。

从很早开始,儿童就认识到情绪是人类内在生命的一部分,与对外在环境的反馈不同,情绪有更多的内蕴。因此,他们对情绪的评价和对原因的理解变得越来越准确。

研究结果显示,3岁的孩子就能够相当准确地命名出现的情绪,尤其是愤怒和伤心等消极的情绪。结果还显示,即使更小的孩子也能够确认出导致这些事件的特定的原因。在分析给出的原因类型时,研究人员发现,年幼的孩子倾向于指出外在的原因(“他生气是因为她拿走了他的玩具”“她生气是因为他打了她”),而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更多指明内在的状态(“她伤心是因为她想她妈妈了”“她恼怒是因为她觉得该轮到她玩了”)。内在的解释更可能用来解释强烈的情绪,而且更多用在解释消极情绪,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解释从看得见的原因转向看不见的原因。通过推测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儿童逐渐获得了他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知识。

年龄幼小的儿童认为,所有的情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个意义取决于孩子自己对情境的反应。但是到了学龄前期间,儿童逐渐认识到不是情境带来了情绪反应,而是个体的心理状态特点。因此,让某人害怕的东西并不一定让另外一些人害怕,给某人带来愉快的惊喜的东西可能会让另外一些人失望。这样,一旦儿童能够考虑到个体的心理状态,他们就能够有效地预测他人的情绪反应。儿童必须放弃自己的观点,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情绪的社会化

情绪的发展有共同的生理基础,但是它以后的发展是受到各种社会经验的影响。结果是,表现情绪的方式在每一个社会的差别非常大。

每一个社会(包括我们自己)都发展出一些为社会接受的应对情绪的方法,它们的独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表达情绪时,社会成员被期待着行为要符合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有的是潜在的,有的是明显的。向儿童传授这些规范就成为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如专注其他的社会规范对生活在另外一个社会的人来说可能是很奇怪的。

情绪社会化的结果便是获得情绪的表现规则。

表现规则这个概念是用来指管理既定的社会情绪的外在表现的习惯,不管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还是家庭,还是同龄人群,根据这些规则,人们可以预测别人的行为,共享一套特定规则的群体中的任何人都知道一个特定的情绪表现代表了什么,因此促进了成员间的交流。

情绪的表现规则

表现规则分为4类:

最小化规则,即这样一些场合: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

最大化规则,它主要指积极情绪的表达方法。

面具规则,是指当一个中立的表情被认为是合适的时候。

替代规则,指个体被期望用一种很不同的(通常是相反的)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

对儿童而言,最小化和最大化似乎是最容易学会的,它们比其他两个策略出现的时间多少要早点儿。当然,2岁的孩子会为了得到妈妈的同情而夸张地哭。这个例子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后一个规则。

但是,我们要区分开能够使用规则和知道有人在使用。

儿童似乎可以在不懂得为什么这样做的情况下按社会认同的方式行事。只有到了6岁的时候,真实和表象间的区别才完全被掌握,因为只有从那个时候起,儿童才明显地体会到感情和行为是可以不对应的,为了社会习惯的原因隐瞒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

儿童早期依恋类型相对应的情绪表现

安全型的孩子知道,无论是表现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父母都会接受,所以,他们超脱地、公开地随意表现。比如,他们知道父母苦恼的迹象会提醒父母,招来他们的帮助和安慰,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表现出焦虑和伤心。同样地,他们知道高兴和兴奋的表现能感染父母,所以他们会主动表现,相应地,儿童也会对他人的许多情绪做出回应。

回避型的孩子总是有情绪表现不断被拒绝的经历。这尤其适用于消极情绪,这是母亲最少回应的情绪。其结果是,为了避免被遗忘或是被断然拒绝,儿童形成一种隐藏任何苦恼痕迹的策略,即使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体验了同样多的苦恼,积极的情绪也要克制,因为积极的情绪意味着孩子想要和他人交往,而他人可能并不愿意回应。

反抗型的孩子明白,他们的情绪表现得到的反应是不一致的,所以其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他们形成了夸大的表现(尤其是消极情绪)和策略,因为这样才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因此情绪表现受到父母与儿童关系类型的影响,因为不同类型的依恋和父母传达给儿童的有关情绪的接受性的信息是不同的,而儿童从中习得的经验和形成的观念会传承到以后的岁月,总结推广到其他的关系中,成为个人情感模式的一部分。

教会孩子表达自我比什么都重要

情绪能力

人类的智力有区别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但是个体的情绪能力也同样可以评价,这一点很难被人们所接受。这主要是因为情绪似乎远远比认知模糊、混乱,所以直到最近,人们才认为情绪似乎可以被真实地测量,可以判断出某人比其他人更好的应对情绪。然而,我们似乎还没准备好接受这样的事实:情绪能力应该被当做是我们心理构成的一方面,与智力能力同等重要。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他对培养“情绪基础能力”的强调,对情绪适应不良的可怕后果的警告,在美国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此后,追随其后的研究积累了足够的资料,能够理解造成人类这一方面行为能力差异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特别是,足够的证据可以让人断言:人们成年期行为的许多差异根源都在儿童早期,并且在那时就开始起作用了。

情绪能力的组成

1.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2.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

3.运用自己的亚文化中的情绪词汇的能力;

4.同情他人情绪经历的能力;

5.认识到自己的和别人的内在情绪状态不与其外在表现对应的能力;

6.适应性地应对讨厌的和痛苦的情绪的能力;

7.认识到关系主要取决于情绪是如何交流的以及关系中情绪的相互性;

8.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即接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怎样获得情绪能力

希望儿童获得情绪能力,这个概念是用来指儿童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不能获得这种能力有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第一,儿童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

儿童需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生气(或是害怕、害羞等),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呢?内心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怎样表达这些情绪?谈论它们时应该如何称呼?所有这一切都涉及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它能使个体和自己保持距离、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是一种发展成熟后才具有的复杂能力,但它的起源是在人生的最早期阶段。

第二,儿童需要学会控制情绪的外在显露。

所有的社会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情绪表现的规则。这明显适用于攻击性,因为为了不扰乱社会秩序,攻击性需要限制和疏通。但是这点同样适用于高兴和骄傲等积极情绪上,在一些文化中,明显地表露这些情绪会招人白眼和打击。因此,儿童需要学会把内在的情绪和外在显现区分开来,这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部分。

第三,儿童需要看出他人的情绪。

从他人外在行为中“读出”他的内在情绪的能力是社会关系的本质要素。从外在表现认出其情绪,以及学习他人是如何解读某种特定行为代表的情绪,能够让孩子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根据一些痛苦的经验,他们发现了一些规则:如果爸爸下班回来时皱着眉头,嘴角下撇,不说话,不看你的眼睛,这代表了愤怒和挫折,孩子这时要老老实实的;妈妈的微笑、放松和温柔说明了她很高兴,孩子这时可以去找她得到安慰、帮助和糖果。一个社会的情绪表达方式是相当有限的,尽管需要做一些调整来适应他人独特的情绪方式,从家里学到的这些经验可以用在其他场合。

儿童应具备的情绪自我调节策略

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策略

策略行为表现出现的年龄

转移注意力从情绪刺激源移开目光大约3个月自我安慰吸吮手指、玩弄头发第1年寻找大人靠着、跟着、叫着大人,还有其他获得安全感的依恋行为第1年的后半段借助物体抓住软的玩具、衣服或者是其他舒服的物体第1年的后半段身体躲避从使人烦恼的情绪中走开第2年的开始幻想游戏在假装游戏中安全地表达情绪第2年到第3年言语控制与他人谈论情绪、思考情绪学前期压制情绪回避思考产生压力的东西学前期概念化情绪反思情绪表现,用抽象的方式说出思想儿童中期认知分离自我意识到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和被控制的儿童中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