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读懂孩子的心
15619200000009

第9章 妈妈不称职PK孩子不一样?(2)

比如,当孩子说:妈妈给我一个笔。妈妈即说:宝宝是想让妈妈给你一支笔吗?(“支”略微加强点语气)宝宝点头。宝宝能再说一遍吗?孩子说时自然会换用“支”做量词。等妈妈递给孩子笔的时候可以再巩固一下:来,妈妈给宝宝一支笔。宝宝你重复一下妈妈的话:妈妈给宝宝一支笔。

何时可放手?度在哪里?

以前孩子看到楼下有小朋友玩耍时,总是要我带他下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玩的时候我就看着他,等他们玩高兴了,玩累了,其他小朋友都回家了,我也带着他回家。从两岁开始一直是这样。现在孩子过了4岁半了,我想试着让孩子自己到下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耍结束之后回家。刚开始我很担心,每隔两分钟就要站在阳台上看一次或是喊一次,看不到、喊了不应时我就会赶紧跑到楼下去……平常我跟他讲了不少安全方面的知识,比如“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能随便把自己住在哪里、爸爸妈妈叫什么,还有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不能到处乱跑,玩耍的时候不能出小区,伙伴们都不玩了的时候一定要回家”等等,这些他都已经记得很清楚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是不知不觉就犯错误了,比如又一次他跟几个大一点儿的孩子玩耍,后来大一点儿的孩子跑出了小区,他也不知好歹地跑了出去。小区外是一个大商场,商场旁边就是一个公共汽车站,这多危险啊。孩子在小区门口站了很久,那几个大点儿的孩子一直叫他跟着他们出去,但看得出孩子还是犹豫了一会儿……我急忙飞奔下楼把孩子拉回来了。

我想,假如我没有及时出现,他真的跟着那些大一点儿的孩子跑出去怎么办?四五岁的孩子,他们有自控能力来面对这些玩耍当中不知不觉的诱惑吗?他们有分辨能力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吗?

我常常在媒体上看到周围几个地区发生的孩子玩水溺亡的新闻,这让我一刻也不敢让孩子从眼底走开,以前我还稍微放心一点,现在我真的是担惊受怕,他一下楼,我的眼睛肯定要跟着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但我知道,还是应该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的,但是每当想起他可能会遭遇到危险,我内心里就非常矛盾,我该这么一直看着孩子吗?该怎么放手,什么时候放手?

解读:放与“不放”间,心态最重要

读到这个问题时,首先让我担心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妈妈,因为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母亲的忧虑和焦虑,这种情绪本身对孩子就有不良影响。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焦虑按其表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所谓状态焦虑主要表现为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为短暂性的;特质焦虑是指经常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它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稳定性。

该案例中宝宝妈妈便是具有特质性焦虑。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的人格形成与塑造极受父母影响,尤其受母亲的情绪与教养态度之影响。有焦虑特质的母亲,往往将不良的情绪投射给儿童,从而使儿童出现“潜移默化”的焦虑倾向。儿童早期社会应付方式单纯而有限,在新情景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时,往往身处矛盾而无法解决,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和焦虑;持续的压力可使儿童产生所谓“广泛性焦虑”和恐惧。

曾读过这样一则幽默: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对这个世界有着同样的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乍一看挺有道理,深一想,其实发明降落伞的才是更加积极的乐观主义者,因为,当悲观主义者因惧怕飞机失事而却步时,他们却有着这样的信心,我不仅能飞上天,就算飞机出故障我也有办法再安全地落下地。

可见,危险处处存在,是望而却步还是积极面对,往大里说,信念很重要,往小里说,心态很重要。

建议宝宝的妈妈观看一部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

影片中一名父亲以他的勇气与智慧,在纳粹集中营的人间地狱里,为儿子营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眼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只要他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获胜后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即便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即便了无希望,即便死亡触手可及,他依然深爱着并用生命与智慧保护着他的妻子与儿子。在他生命结束的最后时刻,他仍坚持使儿子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不必害怕,而要微笑着去乐观面对。随后,他在枪声中倒下了,而他的儿子和妻子却终于迎来解放。当母子俩在阳光下搂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儿子说,我们赢了!最后,他真的坐上盟军的坦克,幸福无可言表。

二战结束后,许多集中营的幸存者回忆往事时都痛苦不堪,还有更多的人后来患上了忧郁症,因为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实在太过痛苦。而主人公却以一个游戏的名义掩盖了这种痛苦,让其儿子的心灵免受伤害,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一段美丽的人生。

尽管这是部影片,尽管并不是所有情节都可以复制,但至少,这位父亲的勇气与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假设我们每天向孩子三令五申的禁令孩子都牢记在心,假设孩子会在任何有潜在危险的地方胆怯地止步。试问,你想要一个对世界没有安全感、举步维艰、胆小怯懦的孩子吗?

所以,为人父母者请首先为了孩子做个乐观与智慧的表率。既然危险总是存在,与其消极地回避,何不乐观地应对?

以游戏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基本常识正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比如,可设置某个情境,父母与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故事的推进和角色扮演中使孩子学习和掌握规则,既使孩子记忆深刻,又寓教于乐,易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常规和行动力。

当孩子回家后妈妈想知道孩子在外面时的情况,也不宜用查问甚至盘问的方式,仍可用游戏的方式,比如,和孩子一人拿一根香蕉当电话互打,在通话中巧妙地引出话题,结束后还可以幽默地对孩子说:“通话完毕,我们家的电话是高科技可食电话,现在我们可以把电话吃掉啦!”既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又带给孩子愉快的体验,同时还使孩子吃下了可能平时并不愿吃下的水果。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至于宝宝妈妈文中所说的孩子溺水的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依旧通过故事和表演来引导孩子。

小鸡和小鸭是一对好朋友,有一个夏天,天很热很热,小鸭就说:“小鸡,天太热啦,我们下河去游泳吧,既凉快了又洗澡了,多好呀。”小鸡说:“可是我不会游泳呀?”小鸭说:“不会吧?你和我一样有羽毛和脚掌,怎么可能不会游泳呢?去吧,一下河你就会啦。”

小鸭摇摇摆摆下了河,悠闲自在地在水里嬉戏,并朝小鸡叫着说:“嘎嘎,小鸡呀,快下来吧。”

小鸡就想,是呀,小鸭会游泳我一定也会啦,就跟着小鸭下了河。结果,小鸡到了河里就感觉身体变得好重好重呀,直往下沉,河水咕噜咕噜地朝小鸡的肚子里灌,它拼命喊:“救命呀救命呀,快来救我呀!”

最后,好几个鸭子一起救起了小鸡。

小鸭很内疚,因为是它叫小鸡下水的,不过它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会游泳小鸡却不会呢?

原来呀,鸭子身上有两层毛,一层是大羽毛,另一层是小绒毛。大羽毛像羽绒服,小绒毛像小背心。另外,鸭子的羽毛里含有一层油,所以不会潮,就像穿上了救生衣,总是浮在水面上。

鸭子的脚上各有一个脚蹼,脚蹼像船上的桨,使鸭子可以在水中游泳。而鸭子在游泳时,头和尾巴总是不停在摆动,那是因为鸭头和鸭尾是帮鸭子调整方向的。

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呢?因为,小鸡的羽毛里没有油,脚上也没有蹼,所以,小鸡才不会游泳。

故事表面上看起来与防止孩子溺水无关,但是,父母在故事后的延伸活动里可以告诉孩子:只有学会游泳的人们才能像鸭子一样在水里游,没学会游泳的人——比如宝宝,就像小鸡,下水是会被淹死的。接下来的游戏中和孩子分饰小鸭和小鸡,通过表演强化孩子自己不会游泳落水就很危险的印象。

故事和游戏的方式不是枯燥地让孩子被动记忆某类信息,而是生动形象地使孩子主动吸收了故事的内涵,对孩子而言更易消化和掌握,关键是,孩子是带着积极愉悦的情绪去接受这一切的,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另外,和宝宝妈妈解释一下文中所言宝宝跟随小区的大哥哥往外跑的情节,那并不是宝宝受到诱惑忍不住跟着跑,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从众行为,当孩子置身于一个群体时,他有从属于这个群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忍不住跟着大哥哥往外跑并不是想去他们将去的地方,而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在小区门口止步说明孩子内心里是遵守母亲的嘱咐的,犹豫不决更多地缘自于孩子对脱离群体感到不安和惶恐。

提醒妈妈: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很重要,千万不要轻率地下结论。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我该带他回老家吗?

我家有两个孩子了,大一点儿的是男孩,有3岁多了,小一点儿的是女孩,刚出生两个月。

儿子是今年3月份上的幼儿园,但9个月过去了,还是对去幼儿园非常抗拒,早上送他去幼儿园肯定哭闹不止,到了幼儿园之后听老师讲也是一个人待在角落里玩自己的,根本不答理其他的小朋友。甚至老师要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上课,他都很抗拒,不想参与。老师对他这么不合群也感到很无奈。一开始,我倒没觉得有啥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很正常,非常喜爱玩游戏,跟周围的大人相处得都很好,尤其喜欢老爷爷、老奶奶,他们一过来就主动打招呼,非常热情,老爷爷们有时候逗他,要他给他们唱歌,他也毫不在乎地唱。但跟小朋友们在一起就会出问题,既不跟他们一起玩,相处起来也很难。带他到孩子多的地方,他话都不说一句,就是特别霸道,谁动了他的东西,他会非常恼怒,甚至动手打人。孩子这样子让我很担心,如果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找过他的老师,也谈过好几次,但没有用,他们班上30多个孩子,老师也不能专门给他开一个班。我也想过转一个幼儿园看一看,但看起来问题并不在幼儿园那里。

因为女儿刚出生,我在家带女儿,他的奶奶也过来照顾过我们一段时间,但等女儿满月过后就回去了。

我的老公工作非常忙,他一方面担心我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另一方面也担心大儿子性格会越来越孤僻,想让我带孩子们回老家去住,老家的人互相都认识,没准儿能让儿子性格改一改。

我们在老家有一套三居室,分别是我的公公婆婆、小叔子还有我们各占一间,我觉得回去住的话非常不方便。我的婆婆人很好,但公公脾气不怎么样,我怀孕的时候他经常为一些小事大呼小叫,我看不惯他。我老公的弟弟和弟媳妇人都很不错,但再不错,两个媳妇也不太愿意住在一起吧!

但我老公觉得,不能让儿子继续这么下去了,现在把他带回老家,能让他多认识同一个院子里的小伙伴,经常串串门一起玩一玩,把他不合群的性格给改正过来。而且老家的幼儿园离家非常近,也方便接送,对儿子固定下来很有好处。

但是,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想回去。

我们住在北京,花费很大,每月的房租就要18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要1600元,如果回去的话可以省一大笔钱。

而且我跟老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我一个外省的,语言不通,到他老家跟家人住在一起非常不方便,而且我也不太想我们夫妻分居,老公一个人留在北京工作。

我此前跟同学曾经在做一个投资公司,只是后来因为要生孩子,业务有些耽搁了,公司的发展也不顺利,老公想让我干脆放弃,回家做全职主妇,如果实在想做生意,可以到网站上做网店来卖东西。

但老公的态度似乎很坚决,他认为为了孩子好,我们必须回老家去。我该怎么办?

解读:“曲线救国”不如“迎刃而解”

这个案例有点复杂,因为它不仅仅是孩子早教的问题,还牵涉到父母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与矛盾。

我们仅就孩子早教的问题进行探讨。

从妈妈的讲述中可知,孩子的性格在家时是比较适宜的,只是在幼儿园时不合群,而孩子爸爸的意思是“现在把他带回老家,能让他多认识同一个院子里的小伙伴,经常串串门一起玩一玩,把他不合群的性格给改正过来。而且老家的幼儿园离家非常近,也方便接送,对儿子固定下来很有好处”。

如果回老家仅仅是为了改掉孩子不合群的性格的话,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其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结果可能弄巧成拙。

首先是语言问题。

孩子3岁左右正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从北京回到河南老家,孩子就置身于河南方言的语境,那么就很难不使孩子说话带有地方方言,将来回到北京与同伴相处就多了一个不协调点,更难使孩子合群了。

其次,孩子在分离焦虑的背景下可能更加排斥环境的改变。

父母的初衷很好,是想让孩子在家乡处到朋友变得合群后,能把这一性格带回北京去。不过父母似乎忘了孩子在北京时也并没把在家时的性格带到幼儿园。鉴于孩子以往的行为,如果在家乡孩子生活得愉快,可能性更大的是导致孩子对家乡环境的依赖,在无法把家乡的伙伴关系带到北京去的前提下,孩子本身就已产生分离焦虑,既要去处理这份焦虑又要去适应新环境,对孩子来说这任务不是变容易了反而是变得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