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读懂孩子的心
15619200000006

第6章 教孩子最忌走老路子(6)

“让你撕卫生纸的时候注意沿着切缝撕,又整齐又好撕,你偏偏乱撕一气,看这卷纸被你撕得烂兮兮的。”

“一碗饭有多重?连碗饭都端不住,都会掉地上,真怀疑你是不是不想吃碗里的菜,故意摔烂碗的。不能让你的阴谋得逞,明天还是这道菜。”

幼小的孩子更可怜,就算腿部力量不够,走路摔倒了,都可能被家长指责说他不小心,让他以后走路小心点……成年人真是太不可爱了。

岂止是不可爱,简直是——蛮不讲理。

难道成年人自己就不出错吗?不!他们其实整天都在出错,且比孩子错得更多更随意。

难道你没有出门忘了带钥匙?难道你没把手机落在办公室或出租车里?难道你没有忘记过别人委托的事?难道你没有打错过电话?难道你没有炒菜放多了盐?难道你没有在购物袋里挤碎过鸡蛋?难道你没有把头发剪得很难看?难道你没有丢过银行卡?难道你没有上班迟到?难道你没有反穿过毛衣?难道你没有乘车坐过了站?难道你没有喝醉了酒胡言乱语……天哪,成年人是多么爱出错呀!

可是,他们并没因为自己出错就觉得自己不好,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出错就责问自己应该负哪些责任。

何故?因为出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那么,如果一个心智成熟,人生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尚且免不了出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一个幼小的孩童做到凡事正确?

当孩子出错时,如果是出于好心,请你用“美错”的心意去善解他;如果是出于无知,请你用智慧的匠心去引导他;如果是出于故意,请你用医者的仁心去抚平他。

请把出错当做孩子成长的权利!

询问的姿态——问与答

某天,随着活动室里传出一声略为刺耳的破裂声,在区域里游戏的孩子跑过来汇报:“老师,何锦奇把‘快餐店’(游戏区)里的玻璃杯打碎了。”

我走过去,果然看到一只玻璃杯碎在地上,我制止了想伸手去捡的孩子:“碎玻璃是不宜用手捡的,容易扎伤手。何锦奇,请你先把它扫掉,好吗?”

何锦奇拿来工具清扫掉碎杯子后,来到我面前停下,一副听候发落的神情。

我问他:“杯子是怎么碎的?”

何锦奇沮丧地垂着眼帘,没说话。

我明白了,估计孩子的旧有体验使孩子觉得接下来要遭遇大人的审问和教训了。

于是,我蹲下身去,保持和何锦奇差不多的高度,对他说:“是这样的,杯子碎了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比如你喝可乐时被小朋友撞了胳膊杯子滑掉地上了;或者你想喝高乐高小朋友不卖给你你一生气把杯子摔了;或者你和小朋友碰杯时你的杯子没他的结实被碰碎了……老师问你只是想知道杯子在什么情况下碎的。”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对成人问话的反应往往与他以往的相关体验有关,若以往他出错时成人总是责怪他或者加以教训,下次出错时孩子就已经预期会有相似的情形发生。

由于被责怪和教训是种十分不愉快的体验,所以,当孩子重忆这种体验时便本能地处于防御状态,这种防御状态使孩子对成人的询问抱有抵触情绪,因而不大情愿回答成人的问题。

我所以对何锦奇细致、耐心地解释我的态度,一来是想让孩子明白,在我询问他的时候我只是想了解事情的过程,并没有责备他的意图。二来是想用我的姿态和语言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降低和消除孩子因出错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任何教育者和教养者都不要忽视安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只有在感觉安全的状态下才会真正接纳教育者,敞开自己的内心。

果然,听了我的话后何锦奇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下来,便向我讲述玻璃杯是怎么碎的。

他说,他就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快餐店”就餐,他们吃薯条、啃鸡翅(游戏中的情节),他选择了奶昔,当他喝完放下杯子时,他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杯子自己就碎了。

这时,旁观的孩子有人插话了:“杯子怎么会自己碎呢?就是你摔的吧?”

哈,我在心里说,这只怕是不少家长用来回应孩子的话。

“如果杯子放在那不动,的确不可能自己碎,不过,何锦奇说,杯子是他放地上去时自己碎的,可能就是这样的。也许杯子老了身体差了,也许何锦奇放下杯子时杯子不够平稳,也许杯子看到小朋友们在快餐店又吃又喝他感觉饿了、生气了,所以就发脾气了。‘啪!’碎了!”

结果,我刚说完,无论是何锦奇,还是身旁的其他孩子,都嘻嘻地笑了起来。

以上并不是处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而只是对这件事情的询问。

询问是以“问”开始的吗?当然。

其实,又不然。

询问其实是以一种情感对接开始的,尤其当“问”者与“答”者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如上下级关系、监护与被监护关系时,这种情感对接就显得更为重要。

打个比方:

在法庭上,由检控方提出问题还是由律师提出问题,意义显然是不一样的,检控方是为了找出不利于你的证据锁定你,律师是为了找出有利于你的证据还你清白,这是就询问者而言的。

从回答者一方来看,同一个犯罪嫌疑人,对来自控方和来自律师的问题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是不同的。对控方的问题持戒备与抵制的态度消极回应,对辩方的问题持配合与协作的态度积极回应。

所以,在“问”与“答”之间,“问”者处于什么角色和“答”者视他为何种角色决定了询问的性质与走向。

上个案例说,出错是孩子成长的权利。

但是,10周岁以下的孩子是无行为能力人,所以,他们的错是由家长来买单,因而,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对孩子的错误理所当然地享有处置权。

而无论如何处置,都少不了询问这一环。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天然就是孩子最亲密最重要的保住人,似乎理所当然就是孩子的辩护人。

的确是这样。但,仍有例外,那就是当父母认为孩子“犯错”时。一旦孩子“犯错”,父母往往因为教子心切而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立场,原本稳定的情感联结就出现了微妙的转变。

类似本文的情形,许多家长询问的态度都潜在地导致了孩子的消极反应。

父母:“怎么了,是什么东西摔碎了?”

孩子:“是杯子?”

父母:“怎么搞的?是不是你打碎的?”

孩子:“是……”

父母:“唉,你干什么了呀,怎么好好的,又把杯子打碎了?”

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喝完了奶昔把杯子放下来,放下的时候它就碎了。”

父母:“你想想,这可能吗?杯子会无缘无故自己碎吗?不是你失手了就是别的什么原因,要不,我再拿个杯子你放一放,看看它会不会碎?”

孩子“……”

父母:“孩子,怎么摔碎东西的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实话实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碎的就要勇敢承认,知道了没有?”

孩子:“知道了。”

父母:“能承认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如果犯了错还不承认的话就会像匹诺曹一样长出长鼻子的,那样人人都知道你是个说谎的孩子了。”

孩子:“我没有……”

这还是大部分通情达理的父母的表态,这样的父母虽然并没接受孩子的解释,而宁愿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毕竟是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且努力想使教育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还有一部分父母则对孩子的说法抱以审查与裁判的眼光,我亲历的不少场景都是孩子一边解释家长一边驳斥,有时是先后进行,有时是同时进行。由于孩子的一些想法会令父母觉得荒唐可笑,孩子的很多解释也会令父母觉得牵强、不合理。于是,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反而因为回答了家长的追问而受到更大的责罚,本来只是做了“错事”,现在又被判定说了“错话”,两错并罚。比如,如果家长认定孩子隐瞒了真相,杯子不是“自己”碎的而是孩子摔的,那么孩子就要领受“摔碎杯子”和“说谎”的两种错误……这情形真的很像法律界的米兰达明示的:“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证词。”而这句话恰恰是警方对犯罪嫌疑人宣读的。当孩子的回答从父母那里换来这样的结果时,询问早已改变了性质,变成了查问、盘问、追问、责问、质问、审问,却偏偏不再是询问。

建议家长将上列不同的提问方式列在纸上,每当孩子出错,需要你问孩子问题时就面对它们,从中挑出一个作为自己的选择,然后先问问自己:你把自己视为谁?孩子将把你看做谁?

询问的姿态——问与听

有则幽默:正统的父亲问待字闺中的女儿,你要选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夫婿?女儿说,我决心挑一个高个子的诚实青年。父亲听了很不高兴,批评女儿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人品才是最重要的。闻此,女儿急忙点头,爸爸说得对,那我就挑一个诚实的高个青年。父亲欣然。女儿窃笑。

女儿窃笑是因为她其实并没有修改选夫婿的条件,仍然是高个+诚实,父亲欣然是因为词序的调换令他在听觉上感到女儿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了,之前重视的是高个子,后来重视的是诚实。

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却让人能听出不同的内涵?

因为不同的词序产生不同的重点,不同的重点导致不同的听觉,不同的听觉又得出不同的理解。

同样,在询问中,问题的不同顺序也将改变询问的重点,从而决定孩子回答了什么,家长听出了什么,最终得出了什么。

询问孩子在一件事情中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环节: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为什么?

“怎么了”是了解事件的结果以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发生了什么事”是了解事件的详细经过;“你做了什么”是了解孩子在事件中的行为及所起的作用;“为什么”是了解触发孩子行为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习惯以这样的顺序询问孩子:

怎么了?你做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了怎么事?

也即是说,实际生活中父母在获知事件的结果后,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并随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判、教育,然后再去问孩子为什么,从孩子的申辩中最后才了解到事件的发展过程。

仍援用案例《有时候要坦然说不》的内容来对两种询问顺序进行比对。

(事件背景:早上,大班幼儿王启扬穿了双新鞋上学,他高兴地向同伴展示他的鞋子,告诉他们是爷爷买给他的。另一幼儿童宇则不屑地说:你的鞋子一点儿都不漂亮,很丑,我的鞋子才好看,说罢亮起自己的鞋子,并很老练地炫耀自己的鞋子是什么牌子,从专卖店里多少钱买来的。

开始,王启扬只是感觉受挫,但随着童宇向陆续进班的其他幼儿多次重复同样的表示后,王启扬被激怒了,一气之下伸脚就踩向童宇引以为自豪的鞋子。结果,童宇的脚被踩疼了,哭着向老师告状。老师随即批评了王启扬。

王启扬家长接孩子离园时,老师告知此事。)

顺序一: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为什么?

怎么了?——童宇说我踩他脚,哭了,还向老师告了状。

发生了什么事?——我让小朋友看爷爷给我买的鞋,我说爷爷买的鞋很漂亮,可童宇说我的鞋难看,他的才好看,他老是说。

你做了什么?——我很生气,就踩了他的鞋子。

为什么?——谁让他说我的鞋子难看的,爷爷给我买的鞋子怎么会难看呢?我都没说他的鞋难看,他还一直说,他讨厌。我就要踩他的鞋子,他的鞋子才难看。

当家长提出询问后要做的是什么?是倾听。当然是倾听,必须是倾听。若你连听的诚意都没有又何必去问?只有当你认真地听了,并且完整地听了,才能了解事情的真实经过,然后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交流意见、相互沟通。最后,是与孩子达成对事件处理方法的共识。

只有在你认真倾听的情形下,你才能听出事件中信息的误读和孩子行为的深层原因。

如上一段的文字里我们就能听出一处信息的误读,虽然正如大家看到的,王启扬踩了童宇的脚,但王启扬的真实目标其实是童宇的鞋子,因为童宇一再夸耀自己的鞋却贬低王启扬的鞋。

王启扬愤而去踩童宇的鞋子,浅层原因是自尊心被伤害,深层原因还因为王启扬对自己鞋子的珍视里包含着他对爷爷的感情,踩鞋子的反击中隐含着孩子对爷孙情感的维护。

当家长通过这种顺序的询问得到以上信息后,对此事的处理就会客观公允得多。

顺序二:怎么了?你做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童宇说我踩他脚,哭了,还向老师告了状。

你做了什么?——我踩了他。

(什么?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踩人了?妈妈不是一直教育你要和小朋友团结友爱的吗?竟然还把小朋友都踩哭了,人家妈妈知道会多心疼呀,你有没有跟小朋友赔礼道歉?没道歉?踩哭了人家还不道歉,你怎么变得这么不懂事了呀?你太让妈妈失望了,若让爷爷知道了,看你怎么办?爷爷白疼你了。

孩子被“爷爷”两字触疼了心思,“哇”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