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读懂孩子的心
15619200000019

第19章 读懂孩子的心——学点最简单的心理学方法(4)

鉴于唐菲儿年纪幼小,且性格活泼好动,故而使用绘画讲故事的方法。

(原画交由唐菲儿母亲带回家中,用做下次再与唐菲儿画图讲故事时的衔接,故此案例未能附上原画)内容一,与唐菲儿一起画表情图唐菲儿所画表现快乐、生气、担忧、悲伤4种表现的人物头部,皆选用红色水彩笔。

头部画像为女孩面部,特征与唐菲儿自身状态相符。

咨询师提议给女孩起个名字,并提供几个名字让唐菲儿挑选,唐菲儿选了“飞飞”为名。

内容二,借用“飞飞”的不同表情讲述故事,从中寻找故事中属于儿童本人的部分着重于快乐与悲伤两种表情的想象与描述。

咨询师:飞飞告诉妈妈,今天她在幼儿里过得特别开心,妈妈问,为什么?老师给你贴小红花了?

唐菲儿:(极自然地接上)不是的,老师不是给她贴小红花,老师说她跳舞跳得好看。

咨询师:原来飞飞跳舞很好看的呀,飞飞还有什么做得很好,被老师夸赞过的呢?

唐菲儿:有呀,有时候老师说她积木搭得好,唱歌也好。

咨询师:飞飞真棒,真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那么,(咨询师转向飞飞悲伤的表情)有什么事情能让飞飞这么伤心呢?难道老师批评你了?

唐菲儿:不是,是沈浩洋打我(此处唐菲儿下意识地用了“我”)。

咨询师:哦,谁是沈浩洋,我没看到他(眼看着唐菲儿的画),你把沈浩洋画出来,让我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唐菲儿用黑色的彩笔画了个男孩。

内容三,理出沈浩洋对唐菲儿的影响

整理出唐菲儿的画与讲述,了解到沈浩洋是唐菲儿班里的一个男孩,平日里每每对唐菲儿有推搡、拉扯的举止,班里另有一个女孩是唐菲儿的好友,常在其中替唐菲儿打抱不平,但那沈浩洋似乎有欺惹唐菲儿的习惯,仍旧时时找上唐菲儿。

唐菲儿的涂鸦里4种表情都用大红色彩笔所画,大红色用在局部显示一种情感上的喜好,但全体都用则表示一种潜在的愤怒,用黑笔画沈浩洋流露出唐菲儿对该男孩的否定和排斥。

至此可知,唐菲儿回避幼儿园的行为与沈浩洋的不断滋扰有联系。

内容四,层层剥葱,找出最后一棵稻草

西方谚语里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说,本义是说一只骆驼已经不堪重负,这个时候只要在它身上放一根稻草,就会压死它。喻意是说事情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再增加任何一点点的因素就会使之崩溃。

虽然已把沈浩洋的惹是生非引了出来,但我仍觉得这还不够,因为若只是因为沈浩洋,唐菲儿可能会回避所在班级,却不至于回避幼儿园,更不会泛化至回避所有幼儿园,一定有更重的创伤所在。

在画中引入老师形象,讲述飞飞如何向老师求助,结果,唐菲儿用明显模仿的语气说:“打你是因为喜欢你。”

再联系讲述部分的内容,找出了压垮唐菲儿的“最后一根稻草”:综合起来考虑,由于老师频频接到唐菲儿对沈浩洋的投诉,虽则每次都给了沈浩洋必要的批评,岂料他总有下次,老师渐渐对此习以为常。而且,老师凭她的经验,可能也感到沈浩洋对唐菲儿的招惹其实是因为对她有好感,总想找她玩,偏偏唐菲儿并不喜欢与他玩耍,导致了沈浩洋用过强的行为去刺激唐菲儿。

可能,唐菲儿的某次投诉正值老师应接不暇时,便不耐烦地脱口而出:“打你是因为喜欢你!”但正是这句话压垮了孩子,令她感觉她在被人欺负时得不到老师的保护,从而对幼儿园这一环境失去了安全感。

内容五,在发展的情节里修改故事的意义,逐渐改变唐菲儿对此事的印象形成和态度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仍然在游戏中解决。由于在此咨询过程中唐菲儿的妈妈全程陪同,故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再加以指导,建议她在家中继续与唐菲儿做此绘画讲故事的游戏,但要注意修改故事中给唐菲儿带来创伤的那段经历,用积极的情节去替换孩子原来的消极评价,逐渐修复唐菲儿的创伤。

案例备注

如果说把问题与儿童分开是一种语言上的外化,那么,创造一个角色,把问题转移到另一角色身上,则是一种身份的外化,它借助的是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当儿童压抑了自己的问题时,我们无法听他说自己的故事,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听他说别人的故事,因为别人的故事正是儿童外化到他人身上的自己的遭遇。

困在三年级(绘画与叙事疗法)

44岁的母亲发现自己已管教不了高二的女儿,那个曾经懂事、贴心、单纯、好学的女儿,如今已步步迈向泥淖,于是,母亲动用了一些脑筋,把女儿带进了咨询室。

出现在咨询室里的母亲是个十分温良、贤淑的女士形象,说话时语调和神情显得既恳切又得体,而白晳、清秀的女孩看上去则像初中的学生,带着听从的无奈,反而有点楚楚可怜的味道。总之,这样的一对母女,一眼看去就是好妈妈和乖女儿的样本。

但是,当我阅览了母女俩各自填写的咨询室用以了解亲子关系的30道问答时,读出的则是另一番情景。母亲用词尖刻,语气急促,部分地方甚至给人气急败坏的印象;而女儿的回答里显示出两极的个性,某些词句显得无助、自我贬低,而另一些词句显示出自我、执拗。

母女分处两间咨询室绘画。

母亲的主题是“家庭动态图”,指导语:“请画出你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他们正在做着某件事或从事某个活动,画人的时候请尽量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成火柴人或漫画人。”

女儿的主题是“屋——树——人”,指导语:“请在这张纸上画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正在做着某个动作的人,请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成火柴人和漫画人。”

图画分析

母亲的画上下左右都画到了纸边,而且线条给人杂乱、任性的感觉,显示出母亲平和的外表下内心的情绪化和躁动,并且,没有适可而止的意识。而作为一名44岁的中年女性,虽然提示语强调了“尽量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成火柴人或漫画人”,她却仍然画出只有脑袋没有躯干的简略人,显示母亲的自我意识不清,且无法进行自我的整合。这是母亲自身人格方面的特点。

主题是“家庭动态图”,但母亲却把丈夫排除在家庭之外,他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回家的路上”,显示出母亲对其丈夫的排斥,甚至可能隐约地感到丈夫是个障碍——会影响她和女儿亲密相处的障碍。而她和女儿不仅紧密地挨在一起,还谈论“未来”,“或在一起做感兴趣的事!”并且,都用了感叹号,显示母亲对此态度的坚定。

一个原本应该是等边三角形的家庭关系,固定三角形的三个点应该维持大致相等的距离,而母亲却把父亲的那个点挪到外边,而希望自己和女儿的两个点能更近更紧地挨在一起,最好重叠。

画中显示了母亲对女儿的情感信赖和控制。

女儿的画重点放在了纸的最底部,显示出情绪低落的倾向,而整个画面用笔较轻,树木尤其矮小,画面形象较高二学生来说显得幼稚。当女儿回答我对画面的询问时,解释说:“我现在画不好画了,这幅画我是按我三年级时的印象画的,我三年级时画的画就是这个样子。”

难怪画面这么幼稚,因为这个高二的女生感觉最适宜最快乐的时光在三年级,于是,她把自己心理年龄定格在三年级,无法走出。

然而,那个无助的小女孩却位于房子的上方,且游离于房体之外,显然,仍有种成长的力量告诉她要摆脱家庭中亲子关系加诸于她的束缚与压制。

将母女的两幅画放在一起时,可以看出母亲的问题和女儿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且母亲的问题更严重更关键,更亟待解决。

当我在咨询室单独约见母亲,就她感情上对丈夫的排斥进行询问时,这位母亲顿时无法再顾及姿态,一下就垮了下来,哀哭不止,并倾诉她对丈夫曾有的期盼,然后是失望、迁就、忍让、幻灭,因这一切换来的都是伤害……由此,一个关于好女儿变坏的故事,变成了另一个版本:一个对丈夫绝望的母亲,把所有的感情依赖转移到女儿身上,并拒绝接受女儿的长大,因女儿的成长就意识着自己无法继续这种感情的高度亲密和深度卷入。而女儿则是一边被控制一边反控制,在生活中发展出退缩与扩张两种反向行为。

案例备注

此案例因此后母女表现出的某些令人担忧的品质,使我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只能担任她们其中一人的咨询师,不能同时负责两人。但其母亲却坚持认为应该两人同时由我负责咨询,于是,我中止了彼此的咨询关系。

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我的要求不合理,母亲的观点才对,亲子关系本来就应该是面向整体做的呀?然而,人们忽视了,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庭治疗其实有一个前提,即目标一致,至少基本一致,是以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目标。而鉴于中国国情,特别是此案例,母女俩很多时候不像是利益共同体而更像是利益的对立方,所以,同时对其母女进行咨询就犹如一个律师既代理原告方又代理被告方,那么,当事人面对你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错觉,一方面把你当做自己的辩护人给予信任和依靠,一方面却又禁不住把你看做对方的辩护人对你加以防御和否定,或者为把你拉至自己一方而刻意向你示好,意在争夺。

我正是因为咨询中母女俩表示出的这些行为而提出要求的,而这恰是为了能更好地保障求助者的利益。

给紧锁的门一把拉手(绘画与叙事疗法)

这是一对争吵不断但却对孩子认真负责的父母,所以,当一家三口在咨询室坐下后,母亲便首先检讨自己为人父母的失当。说起来是我们大人的不对,他爸脾气比较粗暴,很少时候会好好说话,总是和你吵,吵厉害了就动手,当然,他不是对孩子啦,他是疼孩子的,他就是冲我。不过你想,孩子老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不受影响吗?

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也算是为了这孩子,农村的学校条件就是差些,我们进城就为了孩子能上城里小学,可是,孩子才上二年级,成绩就上不去了。老师说他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老是动来动去,还做小动作。他爸说,他要是再念不出样来,干脆我们就回到农村去了,家里毕竟有房有地,比城里好活。

余洪扬,7岁男孩,安静地坐在一边不声不响,而他父母来此的目的是:帮我们看看,确定一下,这孩子有没有多动症?

我有些小小的意外,因为多动症孩子即便是通过观察也比较容易区别出来,但余洪扬在父母讲述的这段时间里,行为表现和正常的孩子一致。

这时,余洪扬的妈妈便向我进一步说明,说他们并不是瞎操心,这孩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闹人,不像多动症儿童,但他除了有老师反应的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上不去的情况之外,两只手的小动作很多,时不时就这样(模仿孩子的手部动作)在动。

考虑到多动症儿童的确有部分是较难发现的,确实不能仅凭一时的观察所得就做出判断。但我也知道多动不是单独出现,往往还伴有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所以,想识别出来并不难。

请余洪扬绘画,主题为“屋——树——人”,指导语:“请在这张纸上画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正在做着某个动作的人,请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成火柴人和漫画人。”

图画分析

首先,在余洪扬绘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专注的状态,身体并无任何多余的无意义动作。

其次,在我就绘画内容向他询问,以了解他的想法,澄清疑点时,余洪扬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自我意识良好。

就画的内容来看,整幅画只选用一种单色——蓝色,甚至连路边道路旁的红旗,这一最容易被儿童涂上红色的事物都依然是蓝色,并且,当询问余洪扬道路最后是通向哪的?他的回答是“山上”。这些信息都显示出余洪扬对宁静的渴望。

屋顶上的烟囱和炊烟,提示了余洪扬对家庭温暖的关注,而画中被余洪扬特意注上文字的“注意安全”、“城市通道”、“神舟五号”则不仅说明余洪扬是个有心的、细致的男孩,还流露出来自农村的他对城市生活的认同与追求。

重点部分:对门上锁孔部位的问答。

我总是会向绘画者求证,你画在这里的(指锁孔部位)是锁孔还是门把手?虽然绘画者在画的时候并不会特别注意这个部位,但在咨询师的询问下他的回答却具有特别意义。

一般来说,强调是锁孔的比较具有防卫性。而回答是把手的则偏向于开放性。

余洪扬的回答是锁孔,鉴于他的画所表现出的对宁静的渴望,我感觉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

我:“当门锁着的时候你是在屋里面还是在外面?”(意在探寻孩子是在拒绝别人还是感觉被拒)余洪扬:“我在里面。”

我:“你在里面,如果有人想进来,你觉得他推开门就能进来吗?”(探寻孩子的开放度)余洪扬:“不能。”

我:“嗯。我想,他应该先敲门,并且,在你同意的情况下,他才能进来,是吗?”

余洪扬:“是的。”

我:“那么,我们在锁孔的旁边再添画上一把拉手吧,这样的话,当你愿意让外面的人进来时,他就可以拉开门进来了,可以吗?”(修改,增加孩子的接纳度)余洪扬:“可以。”停了一会儿,“可我画不好。”(理性层面上觉得可行,但潜意识层面仍然排斥)我指着咨询室门上的把手:“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拉手,照着它的样子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