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15617900000017

第17章 异域风情(1)

1.放眼欧洲

记得在1998年,我对上一部电视剧的运作已经落下了帷幕,尽管经历了荆棘丛生的过程、面对着并不圆满的结果,但我并不想就此放弃电视事业。电视剧做得不够成功,我就计划再做别的电视节目。之前我有过纪录片的制作经验,推出过几部大受观众欢迎的作品,此时我决定就从这个方向重新开始。上部电视剧刻画了匈牙利华人的情况,此时我打算把表现形象扩展到整个欧洲的华人。于是,我策划了一个反映当代欧洲华人海外生活原貌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并且亲自负责摄制与发行。

当时,国内的纪录片市场并没有完全形成,但是我总觉得纪录片在将来的电视市场上是大有可为的,再加上当年我从央视播音组调到专题部后有过不少做纪录片的经验,我很有信心做出一部出色的纪录片来。

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我就开始了比上次更加严密的策划。先联系了几个欧洲国家的华人朋友,比如在奥地利、意大利的,跟他们谈了我的想法,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与积极响应。于是我又专程回国把这个想法跟河南电视台的一位同仁进行了交流。他时任该台新闻部主任。在跟我详细沟通之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本来想把该片的规模做得宏伟一些,用纪录片来勾勒一幅欧洲华人的史诗画卷。但这和一家电视台对此类节目的定位并不相同。这位同仁告诉我,若是把该片做得规模太大,投资必然也会非常大,摄制周期也会非常长。在那个娱乐节目在国内方兴未艾的特定时期,《快乐大本营》这类节目占满了市场,一部如此鸿篇巨制的纪录片是否会有与投入相应的高收视率实在是个未知数,而一部每集短小精悍的系列短篇没准会更容易打开局面。我考虑到,当时纪录片的确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投入与收益的比例并不确定。观众群体也的确较小,无法保证一定会火。贪功冒进的话的确容易重蹈上部电视剧的覆辙,于是同意按他的意见对纪录片方案进行改编。

如前所述,我本想把它作为一部大型的系列纪录片来做,原计划要选取一百个在欧洲奋斗的典型性华人,每人一集来进行集中呈现,然后由此构成旅欧华人现状的全貌。因为旅欧华人的海外历程本就蔚为壮观,从一次大战开始,大批华工开始漂洋过海,登陆欧洲。最早他们是为了补充各国被战争吸走的大量劳动力而充当劳工,战后他们为了谋生又在那儿开始了艰苦的自主创业,但他们并不是零散的一个或几个华人就能代表的,也不是某一行业、某一国家的华人就能代表的。旅欧华人的构成十分丰富,既有百年前登陆欧洲的老华侨,也有国家改革开放后走出去的新华侨,是各行各业、千姿百态的各国华人构成了旅欧华人的整体形象。

在改编创意的过程中,即使无法实现起初“从宏观到微观”的庞大构想,我也力图通过“从微观到宏观”的路线来尽可能充分地表现所有入选的华人形象。具体说来,我本来是想每个人都做一集完整的故事,后来摄制时改为每个人都做一个短片。其实现在想想也对,真要是每人都拓展出一个故事,那一百个人得拍多长的片子,所以压成每集三到五分钟的小短片来拍摄,在当时来说是科学的。体地呈现了当代旅欧华人的整体形象。

此后该片顺利在河南电视台播出了,让国内观众对旅欧华人的真实经历与生活现状有了一个很直观、很明确的了解。不经意间,我也由此获得了放眼欧洲的契机,使我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匈牙利一隅。

该纪录片定名为《旅欧华人录》,共计100集,在一年内分了四个批次摄制,比如,拿第一批次来说,摄制组5月份从国内过去,先选取几个国家,把这几个国家中的华人拍摄一遍,之后过段时间,再陆陆续续地前往拍摄其他几组国家中的华人。在这个过程之中,我带着摄制组几乎走遍了整个欧洲。由于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位置,加之我在那儿的“地利人和”,我们就以匈牙利为中心,从西欧的奥地利、法国、德国开始,继而到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再到北欧的瑞典,东欧的俄罗斯,整整环欧洲转了一大圈,选取各国最具代表性的华人进行集中表现。

应该说这个项目完成得有始有终、有声有色,只不过总是感觉内容上还是做得小了点,整体来说基本实现了计划中的构想。这其中涉及的华人真是来自各行各业、形象别开生面。其中有华人领袖,即各国侨领们,他们中的好多人来到异国他乡时身无分文,靠打工练摊起家成为一方巨贾。有老华侨,也有新华侨。比如有位在西欧的华人小姑娘,身高才一米五几,却开着一辆运送几十吨重的巨型集装箱的载重汽车,两相对比,反差惊人。此外,还有搞艺术的、搞科研的,真是各行各业什么人都有。该片讲述了他们不同的经历与故事,这些片段就像许多小小的方块,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魔方。

2.多瑙河上的明珠

拍完这部纪录片以后,我的视野开阔了不少,接着再一看蜗居多年的小城陶陶,感到自己过去真是活得过于闭塞了。古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丈夫去国离家,就该四处多闯一闯、看一看,广闻博见、开阔胸襟。我不愿再自己限制自己,也厌倦了生意上与人情中的怪圈,于是就此离开了陶陶,选择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定居,在文化事业领域谋求新的发展。

也许是为人仗义谦和的关系,尽管以往一直住在陶陶,我在布达佩斯的好朋友还是挺多的。其中跟我关系很要好的一位,恰好有一栋闲置房,她干脆就把房子拿出来免费给我居住,让我千万不要客气,说我来首都她很高兴,就先在这儿住着吧。我过意不去,每月还是会给她一些房租,她也从不计较。于是我就在布达佩斯安家了。

就在那段时间里,我终于有机会细致地一览这座东欧名城的全貌了。布达佩斯是东欧的历史名城,是匈牙利自古至今一以贯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说匈牙利属于东欧,主要还是基于第二次大战后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当时欧洲国家分为了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匈牙利隶属以前苏联为核心的华沙条约组织,因此习惯上将其划归为东欧。然而,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却是处于欧洲的正中心。匈牙利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布达佩斯接受来自欧洲各个方向的文化渲染的机会,因而形成了它今天博取众家之长而又别具一格的城市风格。该城被人们称作“多瑙河上的明珠”、“东欧的小巴黎”,它是东欧旅行之中捷克首都布拉格之外又一个不应错过的选择。说到布达佩斯就不能不说到多瑙河,她是欧洲第二长河,从奥地利发源,自西向东流经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最终在乌克兰注入黑海。当然,最让她为世人广知的,还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借助她赋予的灵感创作的交响乐《蓝色多瑙河》。多瑙河不但灌溉了欧洲多国千里沃野,还滋养了浪漫自由的一方情操,说她是东欧的母亲河,一点都不为过。而除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外,布达佩斯就是多瑙河畔最著名的城市。

同欧洲众多名城一样,布达佩斯也是巴黎、伦敦那样典型的“两岸式”城市布局,只不过在这里两岸的区分更加清晰,对比也更加鲜明。多瑙河穿城而过,把城市从中分为两个部分,西岸的部分历史较为久远,叫做“布达”,东岸的部分形成的时间较晚,叫做“佩斯”,而城市的名字就是这二者的结合。

该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89年罗马帝国时代修建的一座名为“阿奎库”的城堡,当年在该堡的北面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居民聚集区,而它们的遗迹就位于今天的“老布达”区里面,当时的居民主要是时居东欧地区的凯尔特人。公元107年,著名的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在此修建了总督宫殿,此后这里一直都是罗马帝国控制周边地区的核心堡垒。

有趣的是,我国著名喜剧明星陈佩斯先生的名字就得名于此。渊源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就在我国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陈强先生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在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时,他的长子诞生了。于是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演出经历与中匈两国人民间热情洋溢的友谊,他将长子取名为“陈布达”,而数年后出生的次子就取名为“陈佩斯”。伴随着我国观众因陈佩斯的精彩表演而爆发的经久不衰的欢笑声,“佩斯”的名字也随之广为流传。

时至今日,布达承载着城市的行政、文化功能,而佩斯则成为了商业区。布达佩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布达皇宫。说是皇宫,但与我国北京故宫那种大规模古建筑群落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它更像是一座精心修建的大型城堡。它坐落于多瑙河畔的一处山岭顶上,规模虽不夸张,但是远远望去,整个皇宫雄踞崇山之上、大河侧畔,随着四季日光掩映,天际云蒸霞蔚,古堡金碧辉煌,景色甚是壮观。

若说中国的故宫给人的感觉是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那欧洲的城堡风格则是造型精巧、情调浪漫。它们总会选址在高高的山间,建筑与周围的山体、森林、河流浑然一体,看上去就仿佛是人类以大自然为背景创作的经典名画。德国的新天鹅堡外形就极其漂亮,蓝色的尖顶,白色的墙体,让人看了还会误以为是《格林童话》中王室的宫殿。而布达皇宫以金色巨石筑成,造型高贵华美,又从四周一片平原的山岭上拔地而起,让人觉得它正巍峨雄伟地俯视大地,似乎至今还在诉说着它历代主人史诗般的丰功伟绩。

历史上,这座于13世纪由阿鲁巴多王朝始建的皇宫几度遭到战火的毁坏,先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占领,后有二战时德军的入侵,但又一次次被钟情于它的匈牙利人以更加华美的形式重建。现在皇宫内部被开辟为匈牙利的国家博物馆,共有三个展区,一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二是工人运动纪念馆,三是国家美术馆,美术馆展示了匈牙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们在画作、雕塑与工艺品上的代表作。

布达皇宫所在的山岭上建有一座横跨多瑙河的链桥,通过它人们可以方便地走回市区。此外,布达佩斯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当属英雄广场,它是1896至1929年间,匈牙利为纪念马扎尔人定居此地1000周年,并展示其令人骄傲的民族历史风貌,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来到此处,会发现开阔的广场上巍然矗立着阿尔帕德等七位古代部族领袖的高大群雕,让人仿佛能够看到他们正策马聚首于辽阔草原上各部族千军万马前的壮丽景象。匈牙利人马背上的民族的雄浑在此一览无余。那部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德奥合拍电影《茜茜公主》就有许多镜头取景于此。

与以故宫为中心的北京不同,布达佩斯的市中心是条繁华的步行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它的名字叫“瓦茨街”。抛开众多苹果、施华洛世奇之类比肩林立的国际名牌门店不说,这里每家极具匈牙利特色的咖啡厅与小酒馆都值得游人来体验一两次。

1999年,旅居布达佩斯时,我发现旅匈华人之中多才多艺的不少,有很多还受过专业训练,比如二胡、钢琴、声乐,有好多人还都是在国内外获得过专业认证的好手。我就找到那些人组织了一个华人艺术团,以才艺出色的青年男女为主要成员,我带着他们排练节目、进行演出。

有一个舞蹈节目排演得非常成功,名为《清宫舞》。当时,我们特意派了两个女孩子回国学习了清代的宫廷舞蹈,裁制了全套清代宫廷女子的服装,还有清代女子所戴的旗头与所穿的高底鞋。一队演员翩翩起舞时丝巾飞扬、步态典雅、袅娜多姿,很有中国特色。在一台晚会推出之后,演出效果非常棒,在当地华人圈中引起了轰动。后来,我们还应邀在一个匈牙利大型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了这个节目。每次演出观众反响都很热烈,人群中爆发出的欢呼声、鼓掌声接连不断。

这个艺术团有声有色地搞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期活动逐渐少了。那些年轻的艺术团团员普遍缺乏固定收入,只靠该团并不丰厚的演出报酬,是远远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如此,该团只能给年轻人们提供一个业余演出的表现平台,但不能作为一个职业的演出团体在国外运作下去。之后,过了初期演出带来的兴奋后,团员们难免会各忙各的事,后来就很难聚集在一起了。但是该华人艺术团的一场场精彩演出,中外观众朋友们给予我们的衷心欢迎与热情掌声,都给布达佩斯这座文化古都留下了色彩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