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大早,董家就忙起来。今天是董维的生日,很多人一早就打来电话,要来给董维庆祝生日。昨天晚上,王市长忽然派秘书送过来一件礼物,董维打开一看,是一个精致的柳叶刀。秘书说了,柳叶刀是王市长在德国时特地给董维买的礼物,明天他还会亲自来为董维祝寿。
董维特别感动,连说:“王市长那么忙,打个电话就行了,不用亲自跑来。”
秘书说:“王市长说了,他亲戚朋友生日,通常打个电话就完了,但董医生生日,他是一定要亲自来的。”
市领导要来,院领导当然更不用说了。董维是心脑血管专家,名声在外,是医院的镇山之宝。既能给医院挣面子,又能给医院招财进宝,这样的人物,领导自然得当神一样供着。
来祝寿的人还包括董维的同学。这些同学大多也都是医生,有的是医疗卫生系统官员,个个事业有成独当一面。这么多重要人物要来,董家不忙才怪呢。
早上八点多,董家门前就有客人登门了。董维站在门口,跟客人们寒暄。由于人多,连握手都快应不及了。妻子见董维左手还拿着手机,便说:“你别拿手机了,你不知道吗?现在的大人物都不拿手机,手机由手下拿着。今天你是大寿星,我做一次你的手下吧。”
董维今年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看起来很年轻。他穿着很严谨,但手里握的手机却很特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款很老的手机,屏幕很小,而且还是黑白屏,音乐照相等功能都没有,仅仅能打电话。上个月还能发短信,现在连短信都发布成了。而且,手机上的漆都快磨掉完了,手机显得更破了。但这么个破烂玩意儿,董维一直都用,跟他的身份很不相称。
董维攥着手机对妻子说:“手机我不能给你,万一有事呢!心脑血管疾病很特殊,一发病,就得及时治疗,晚了就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见他又说起职业术语了,妻子又好气又好笑,她拉过院长,诉苦说:“院长,你帮我说说老董,他拿着手机不放,那手机破不说,关键是碍事啊。他总是担心有病人找,今天王市长来了,医院忽然有了病人,他还能将王市长扔下,去医院给病人看病去?”
院长笑着说:“老董,你把手机给嫂子吧,让她帮你拿着。你放心,你们科我今天安排了四个人值班,有他们在,你就放心吧。”
四个值班医生都是业务精英,其中两个正休假,为了让董维能够安心过生日,院长将他们俩生生从海南叫了回来。两个人没什么问题,但家人自然会有些情绪,他们主动跟家人解释:“让董主任安心过个清净的生日吧,咱回去!”
领导同事这么为他考虑,董维自然非常感动。但他还是攥着手机不放,说:“我习惯随时拿手机了,手机不在手里就不自在。”
他这么说,妻子也只好随他。客人越来越多,很多是董维医治过的病人及家属,他们来送一束鲜花后,说句祝福的话就走了。还有一些家境贫寒的病人,拎来一篮子土鸡蛋,或者是拎一只扑愣愣跳的土鸡,来到后把东西往地上一放,啥也不说就走。董维追上去拉住对方,说一些话,对方一个劲地感谢董医生,场面还挺感人的。院长见状,赶紧给办公室打电话:“小吴快来,带着院里的摄影机来董医生家。”然后他又非常遗憾地说:“大家都批评医患关系紧张,把责任都推到医院头上,看看董医生跟病人的关系多好。可惜王市长没来,他没亲眼看到这一场面……”
说曹操曹操到,院长正惦记着王市长呢,王市长可就到了。院长一听秘书说王市长的车已经到巷子口了,连忙叫上董医生一起去迎接,董医生和妻子等人刚走了几步,董医生手机响了一下。
“滴”的一声,只响了一下!可是这一下,让董维的脸色变了。董维马上跟院长说:“我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你们跟王市长解释一下,我中午要赶不回来,你们就先吃饭,不要等我!”
说完,他就要走。妻子和院长猛地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时,董维已经坐进车里了。众目睽睽之下,董维开着车从巷子东面离开,从西面巷子进来的王市长下了车,刚好看到董维的车离去,就很好奇地问:“董医生去干吗?”
院长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啊。这关口,董医生是……”
董妻涨红了脸,很抱歉地说:“王市长,真是很抱歉,我跟老董在门口等你来,可刚才忽然来了个电话,就响了一声,他就跟救火似的跑了……”
董维一定是遇到什么急事了。寿星跑了,那生日宴会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还是王市长有办法,他命令司机说:“董医生走出去不久,你快点跟上去,看他遇到什么事了。如果有要帮忙的地方,你帮一下,尽早让董医生回来。”
司机载着秘书飞奔而去。院长和董妻赶紧让王市长进屋,院子里一篮子一篮子的土鸡蛋和活蹦乱跳的土鸡吸引了他的目光,院长赶紧跟他说了事情经过,王市长感慨说:“董医生能得到这么多病人家属的由衷感谢,个中缘由令人神思。其实,我也是病人家属,我今天来,就是以一个病人家属的身份来的……”
原来,王市长的父亲有天晚上突然晕倒,那天已是深夜,本来不是董维值班,但王市长的老爸谁敢怠慢,院长给董维打电话,董维已经睡下了,听了情况后,就说,这个病情值班医生完全可以应付得了,他不用去了。接着,他就打电话给值班医生,讲了注意事项,然后继续睡觉。经过紧张的抢救,王市长父亲转危为安。第二天,董医生对他做了常规检查。王市长并没有追究董医生不来的事,父亲出院后,他曾想请董医生及护士们吃饭,但董医生却拒绝了。
王市长感慨地说:“在万明市,能拒绝我吃饭邀请的人,恐怕只有董医生了。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给董医生祝贺生日,我就想,像董医生这样清正的人,才能将抢救病人当做自己的分内事,所以才能得到病人及家属的尊敬。这样的医生,医患关系搞不好也难!”
市长的话,得到大家的赞同。坐下来,大家便猜想董维所遇到的“急事”一定跟病人有关。只是,那个只响一声的电话真是太惹人遐想了,究竟是谁有那么大的力量,让名刀董维跑着去。要知道,他可是连市长父亲有病这个千载难逢的溜须拍马机会都不屑一顾的人。
不一会儿,市长秘书打来电话,说他跟着董医生来到老钢厂小区,董医生一溜小跑来到四楼一户人家,让司机一脚踹开门,一个老人晕倒在地,董医生连忙对他进行急救,然后将老人送往医院。现在,董医生正在手术室里给老人做手术,他在外面给市长汇报情况……“滴”一声电话,一个昏迷老人……大家如坠雾中,董妻忽然惊叫起来:“老钢厂小区?那不是我家老头子以前住的地方吗?”
说到这里,一切都豁然开朗了。那个老人,可能是董维以前的邻居或者朋友。果然,秘书回来后证实了大家的猜测。他向大家讲了事情经过——原来,董维以前是个苦孩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努力工作挣钱外还要照顾孩子,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好在,邻居阿姨心肠好,经常给董维补衣服,家里做了好吃的也叫上董维……后来,董维考上了医科大学,做了一名医生,有了收入后,回去看望父亲时,也经常看望邻居一家。后来他回去得少了,工作太忙。父亲去世后,他回去料理父亲的丧事,邻居一家也都帮忙。办完丧事后,他顺口问阿姨有什么事没,阿姨就说,你叔叔有心脏病,真担心哪天我不在了,没人照顾他,一发病,他就……董维听完后,马上到街上买了个手机塞给阿姨,说:“阿姨,手机里只存了我一个人的号。以后叔叔要有情况,就给我打电话。我这个号永远不换,记住啊,有情况就给我打电话……”
其实,阿姨给老公买了“速效救心丸”,老两口晚年生活安定,没遇到紧急情况。前几年阿姨去世了,叔叔一个人生活,但这几年里也没什么情况,没想到,今天忽然心脏病发作,要不是董维去得及时,老爷子恐怕就完了……秘书讲完,眼睛竟有些红了。一屋子的人都一阵唏嘘,王市长很感动地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有这种事。这真是生死约定啊,董医生做人,让人没话说……”
下午一点,董医生才回来,大家关心地问老人怎么样了,董医生高兴地说:“没事了,脱离危险了!让大家久等了,真不好意思……”
很多人开玩笑地说:“董医生,我得记住你电话,有事就给你打,呵呵,咱也来个生死约定!”
董医生呵呵笑。王市长对秘书小声说:“待会儿你把董医生的手机号告诉我……”
晚上,妻子拿出一个盒子,递给董维说:“这是最新款的手机。既然你的电话那么重要,那你得换个手机了。你那破手机坏了,耽误的不是事,是人命啊。”
董维摆摆手说:“不要!我这个手机没啥功能,就是信号好,不会漏接电话,而且充一次电能用四五天。那些什么智能手机啊,千奇八怪的功能太多,我根本用不上……”
妻子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时时刻刻都拿着那破手机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