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夫妻礼仪
夫妻关系是家庭交往的核心,只有夫妻之间和睦相处,家庭才会有幸福。因此,夫妻之间最基本的礼仪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以礼相待
1.友好道别
当丈夫外出时,妻子懂得和他亲切道别,说一声“路上小心”或“早点回来”。说者虽未在意,听者却倍感亲切。话语虽少,但对方得到的却是你的爱。所以,在你的伴侣外出时,不要忘记说声亲切友好的道别话。
2.亲切的问候
当丈夫下班回了家,妻子端来一杯茶,说一声“累不累”、“喝茶吧”;当妻子有病躺在床上,丈夫嘘寒问暖,端药喂饭。数九寒天,一句问候“太冷了,快过来暖暖手”,三伏天一声问候“太热了,快过来吹吹风”,被问候的妻子和丈夫都会感到一股暖流穿身而过。一句问候虽不起眼,但包含着关心和体贴。
3.甜蜜的微笑
夫妻要面带微笑,在配偶看来,微笑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说明你心里高兴,喜欢他(她),对方回报你的,也一定是微笑,是由心底里发出的笑,足以温暖对方的心。夫妻间的感情一定会更深更浓。
4.相互的体谅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矛盾。消除矛盾,实现和睦融洽相处,彼此就必须体谅。体谅应该是相互的,绝不能“烧火棍一头热”。夫妻双方中,双方都必须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观点。相互体谅,才会使家庭幸福。
二、避免争吵
夫妻间争吵也是常见的。一旦发生争吵,谁也不肯让谁,似乎谁先闭嘴,谁就是吃亏。实际上,夫妻间没什么“亏”可言,夫妻间发生冲突时,不如就让一步吧!要保护、培养和发展爱情,夫妻间必须共同投入健康的养分。因此,夫妻间应该养成商量的习惯,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月经期、更年期是妻子的“多事之秋”,家庭的许多矛盾发生在这一阶段,作为丈夫,应该了解这个时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多加体贴、关怀和忍让。
第二节长幼礼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长幼之间的礼仪其实就是指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礼仪。
一、互敬互爱
在儿子结婚前,父亲批评母亲几句,母亲指责父亲几句,老夫老妻也能一笑置之,互不介意。当儿子结婚后,父母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尊严,保持长辈的身份,必须相互尊敬。如果在媳妇面前吵架,势必有点乱了“礼教”,失去了“体统”。
父子关系也是如此。婚前,父亲打儿子几下,叱责几句,关系不大。儿子结婚后,再打儿子,媳妇会不高兴。因此,父子间的交往,也必须相互尊敬。
媳妇更应该注意身份的变化。婚前是娘家父母的女儿,是个孩子,撒点娇,任点性,睡个懒觉都行。一旦出了“阁”,即由“大闺女”变成了新媳妇,由原来的孩子变成了家庭主妇。此时,不仅不能再撒娇、任性,而且还不能懒惰、随便,要学会做家务事。不仅对公婆要尊敬和气,对丈夫也应该尊重。当着公婆的面夸丈夫几句,公婆会高兴得心花怒放。如果当着公婆的面指责丈夫,他们会火从心起,认为这是“指桑骂槐”,就难免发生误会。所以,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小两口必须相互尊敬。
结婚后,做儿子的也必须认识自己身份的改变。有的儿子娶了媳妇,往往好在父母面前“耍威风”,对媳妇指手画脚,稍有不称心,就口出秽言,骂爹骂娘。与父母合住尤应尊重妻子。你骂媳妇的爹娘,若媳妇照此办理,回敬你一句,你的爹娘在跟前,听了该多难受。一旦如此,当儿子的只好违心打媳妇几下,好让父母下台。但妻子如果反抗,一场“内战”就必然爆发。所以做儿子的一定要尊重媳妇。
说话和气,相互谦让,互相尊重,这是父母与儿子、媳妇和睦相处的关键,也是和睦相处的第一个秘诀。
二、家政独立
父母有自己的开销、交往和人情,也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对于父母的事,儿子、媳妇不要多加干涉。
儿女干涉父母的另一个领域,是失偶父母的再婚问题。有的人认为父母再婚有失体统,儿女脸上不好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要求不可缺少。儿女们再孝再富,只能满足失偶父母的物质需求,却解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为父母自身的幸福着想,失偶的父母愿意再婚的,儿女们最好不干涉。
儿子、媳妇没有干涉父母的权利。同样,父母也不能干涉儿子、媳妇的“家政”。有的父母,逢年过节,便把儿子叫到身边,以大鱼大肉款待,可儿子对此并不高兴。儿子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朋友。到了父母家,虽然吃得好,又不操心,但是他的行动自由受到了限制,使他没办法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另外,还惹得儿媳妇生一肚子气。
当小两口吵架时,父母劝解拉架时往往向着儿子说话,结果架没拉成,反而闹得更僵了。明智的父母,只劝解不介入,或当着媳妇的面骂儿子几句完事。若遇到儿媳要求公婆评理时,最好的办法是“和稀泥”,多向着媳妇说话。千万不要以长辈自居,介入矛盾。
莫管儿子、媳妇家内事,这也是处理好父母与儿子、媳妇关系的又一礼仪要求。
第三节婆媳之间
婆媳之间往往是家庭矛盾的焦点。要想使家庭和睦,必须做到双方互相谦让,以礼相待。婆媳之间的礼仪虽不多,但却十分重要。
一、不偏不倚
聪明知礼的婆婆懂得自己对媳妇疼爱,可以换来媳妇对自己的儿子更加疼爱。所以婆婆不要过分地在儿媳面前表示对儿子的爱,而应该把爱倾注到媳妇身上。比如,有了好吃的,不妨给媳妇,媳妇因为爱丈夫,会把这些好东西送到儿子嘴里的,这样,婆婆通过媳妇达到了爱儿子的目的,媳妇因得到婆婆的爱,个人的自尊得以实现,对婆婆自然会更加尊敬孝顺。有的婆婆就不是这样,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干家务,比儿媳不少干,婆婆会满肚子不高兴,真正把儿媳看做自家人的婆婆是不会这样做的。婆婆应知道,只有真心实意地把儿媳视为亲生女儿,以情换情,儿媳才会把你当做亲生母亲。此外,当婆婆的还要注意改进说话的技巧,要学会运用恰到好处的“夸奖”这一魅力无穷的艺术。当然,婆媳接触频繁,朝夕相处,儿媳有欠缺之处,婆婆批评两句未尝不可,但要记住:泄怒排恼的批评可能触伤对方的感情,而情热语妙的批评却能感化对方,这跟表扬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只要婆婆不对儿媳心存芥蒂,待媳之道是不难掌握的。
婆婆也要关心儿媳的各个方面,尤其要关心她的健康,例如:儿媳怀孕期间,要多嘘寒问暖,不让她干重活;媳妇坐月子,要尽心侍候,多买些营养品;每逢儿媳的生日应改善伙食……这些看似是小事,却最能使儿媳感动。
有的婆婆是农村来的,住在儿子家,她的一些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肯定与媳妇不同,这时候,该怎么办?是嫌弃,还是忍耐,这就要看儿媳的修养了。儿媳要以宽容的姿态处理这些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婆婆的角度想一想,一辈子形成的生活习惯,怎么可能经媳妇一说就变了呢?所以做媳妇的还是不说为好,这些都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事,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儿子出面说一说,而且还要讲究策略,避免让婆婆多心。
媳妇们往往会认为,知识层次越高的婆婆越不好相处。实际上,要想处好并不难,婆婆懂得多、教养深、见得广,她的要求就多,做媳妇的不耻下问就可以了。同样,高知层的婆婆们应该懂得,和儿媳相处好的武器不是自身的学问,而是对儿媳的爱心。
二、真心交流
媳妇上班前,要跟婆婆道别。有的媳妇只顾和自己的丈夫、孩子道别,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婆婆虽不会说什么,但会觉得你心里没有她。下班后,先向婆婆问候,诸如“这一天您辛苦了”等,婆婆听了这话会很舒服。媳妇的朋友来了,首先要把婆婆介绍给客人,婆婆就会觉得受到了尊重。还要提醒当儿媳的,就是一定要喊“妈”,不要没有称呼,动不动只说“您”如何如何,这样做本身就没有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因此,即使你再有诚意也会让人不舒服。媳妇的一声“妈”可温暖婆婆的心,喊声“妈”比你做什么努力都更能讨婆婆的欢心。
婆婆要尊重媳妇的人格和职业,不能在什么场合都议论媳妇的不是。同样,媳妇也不要在邻居和妯娌、同事之间议论自己的婆婆,说婆婆的坏话。因为互相议论长短,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更加难于化解,相互之间的误会也就会更深。
婆婆的年纪一大,就愿唠叨,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做媳妇的,不该觉得讨厌,而应感到高兴。婆婆愿意把话讲给儿媳妇听,完全是出于一种信任。但如果在她唠叨的时候,你和她发脾气,她的情感外泄必然受阻,虽然此一时可以不唠叨,而彼一时也要找机会发泄不可。你表现出心不在焉,婆婆会感到你对她不尊重,虽然郁积的苦闷得到了发泄,但又产生了新的不快,唠叨的时间也会更加长。所以,只有对婆婆热情,表现出认真听的样子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当然,做婆婆的也应自我克制,不要大事小事都唠叨个没完,好婆婆应该是不唠叨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