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15084300000026

第26章 贺州的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3)

据1995年5月所修的盘谷村《韦氏族谱》记载:

饮水思源,木有根,水有源,寻字追祖首为先。据回忆我们先祖始历自来悠久,常闻先祖来自珠玑巷人,也不知是广东、湖南、广西的珠玑巷人,也没有注明,还有的老前辈说,我祖姓韦是由韩姓改名姓的,因那时帝皇时代朝中韩信是个文武双全的忠臣,那时韩信辅汉有功,封为淮阴侯,后又封为三齐皇,汉高祖忌其功高。恐日后争皇位,因此听信妄之言,遂害杀韩信,九族尽诛,所以凡是韩姓人全部逃荒。据前入所说,我始祖历傅公兄弟三人,逼得逃荒,迫得将韩姓改名姓。存韩一半,我们历傅公原有兄弟三人,为了逃荒避难,兄弟三人走到过江的一河滩上天气已黑,就在河滩上过夜,当夜是六月初五夜。第二早正是六月初六日,因此兄弟三人当日就在此滩上分别,兄弟三个在此共同言定,我们今后分离,不管谁到东西南北,我们在此立三个石头,作为兄弟分手之处为纪念,以后后代子孙每年过六月初六,以奉拜大江社为号记,凡以奉大江社的入都是我们兄弟三人的后代,尽管前面所说的怎样来历,也爱有前人记载,也没有老前辈人刻碑作念,但前辈顺有唐、崇、之、上、望、自、宗、韦等辈的名人也没有记载下来。我们现在只知历傅公,来自珠玑开往盘谷,我们在此安居乐业,历傅公育养一子福成妻贲氏育养之子长唐明、次唐通、季唐悟,唐通、唐九二公迂居沙田松木村另立一支,只有唐明公继承在盘谷村安居立业,发展有伟大事业。古往今来,盘谷人大约有一千三百多人,把此数排到十九代的辈数,人财旺胜、生活从高,现在把公傅公发出的后裔、分房分支造成一部有系统性的族谱,遗留下后代子子孙孙、锦长流芳留念。

本谱记载钦荐公业绩:

吾始祖钦荐公原籍广东珠玑巷,约生于元朝末年。公少好习武,出类拔萃。于明初永乐年赶赴武试;忍受皇封总都。斯时,广西世乱,公奉旨率兵数万人桂。一路屯兵河池、南丹、宜山、庆运、荔浦、平南等地。继而挥戈转战永福、阳朔、平乐、钟山、恭城、昭平、贺县、灌阳之间。其间,先后生下六子(源义、源通、源弟、源寿、源德、源禄),是时,公勇猛平乱,凯歌奏捷,荣封京官。

吾始祖为报效皇恩,舍家为国力偕费率子战地为家,数十年披星戴月,含辛茹苦,诲妻教子,忠义报国,先后将六子分镇、平乐、钟山、永福、阳朔、恭城、贺县、荔浦、灌阳,皇上感其忠良,馈赠佩剑,永镇南疆。吾祖感皇恩浩荡,暮年仍怀;老骥伏史,志在千里之志。戎马倥偬一生,壮烈殉难沙场。吾等不肖后裔为酬祖德,特书简史入册,以志流芳千古耳。[20]

除盘谷村外,贺州壮族主要以南乡为主要聚居地。由于移居年代久远,其族源认同较为模糊,徐杰舜等在《南乡春色》中说:

关于南乡壮族的来源,南乡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原来南乡是一片古树参天、非常荒凉的大山区。在明朝中期,因连年兵劫,百姓遭殃,民不聊生,南乡壮族祖先有吴、覃、廖、莫、李、容、黄、罗、陈、岑、吕、蒙、苏、何、梁、陆、程、钟、倪、谭、徐、骆、潘、贲、贤等26姓共60人从各地逃难来到这一带的山区,开始在深山里打猎,种山落田。后来发现南乡垌有较宽阔的荒原,溪水纵横,水源充足,可以开拓良田,于是大家就从山上搬迁下来,依山傍水居住。他们开渠引水,开拓荒原,筑田造地,共同开垦南乡垌。当时条件非常恶劣,深山老林,交通闭塞,毒蛇猛兽猖獗,这时六十个人同舟共济,结拜为兄弟,不论是何姓氏,各人的名字一律取“父”字为班辈,如吴父昃、覃父亲、李父定等等。接着又推选出以吴父昃为首包括有覃父满、覃父辣、覃父有、潘父典、覃父亲、李父定、覃父工、蒙父直、韦父念、覃父井、其父道、廖父花、其父理、覃父基、韦父、梁父昔、贤父性、廖父意、梁父架、其父转、程父选、容父房、莫父爱等24名代表为六十下山开乡落籍的头目,领导大家一起开发南乡。在六十祖先下山落籍不久,为了纪念兄弟们共患难、开乡落籍创业,他们在南乡东西二水汇合之处,建造了开乡大庙(又叫“大庙总祠”)。六十兄弟始祖神都立碑排列在大庙的中堂。

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农历二月十八日,六十兄弟中的二十四个头目在大庙开会,根据南乡的山水和土地山场情况,共同商议决定,将六十兄弟分布到各处山弃定居,如和彩垌有覃父亲、李父定、廖父意,回龙垌有吴父昃、容父钱等,并按地型划定各人管辖范围和分关界限,订立纪书为凭,各人收执保存,永世子孙知照。这就是南乡各姓至今还珍藏的分关书。现在已收集到的南乡吴、覃、李、廖、容等姓人的分关书10份,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明朝成化至嘉靖百年间(1465~1566年)粤桂边境一带的社会动乱情况及壮族各姓迁来南乡落籍的经过。但这些分关书或对其祖先从何处来语焉不详,或隐讳“攀祖”,如吴姓分关书中说:“自始祖讳德传公于明成化王在北京珠玑巷来自广西平乐府贺县上六里,在卢岗、墙(象)脚居住。闻于成化二年有河池州贼黄公恶、梁公月等打劫南乡峒,欧家人等死绝,于成化八年有排年吴文斌、龙开骑拆(招)中里良僮田业。”[21]

关于贺县壮族的来源,还有以下一些记载:

(1)贺县沙田乡桥头村壮族黄氏族谱记载:

“……考黄氏先世,来自庆远,卜居桥头,实始于明正德年间。

朝杰公生于广西庆远府南丹州,武术千总出身,历任肇庆参戎之职,后调署广西平乐府协镇,征贺县沙田,鹅塘韦巨寇无功,遂屑(削)职焉。后设计诛寇,有功复职,不肯就任,遂落居贺县沙田里桥头村,即为桥头黄氏本族之始祖。后回南丹州接长兄朝俊至社塘寨居住立业,再接用朝忠至贺县河东街外入圣庙巷[22]落籍。曾任河南盐运使之职,时为明之中业也。”(2)鹅塘乡芦岗村韦氏之一宗族谱记载:

“我先祖自明正统间由楚南珠玑巷迁居西粤境内,数代族繁分支,嘉靖年间各择仁里居处。故祖亘居又迁居平(乐)郡贺邑芦岗村。履历水源木本,支派分别查矣,族繁不及备载者也。然吾尝闻前代之祖宗云:吾族本韩信之后裔,因韩信辅汉有功,封淮阴侯,被奸所害。以其功高谋叛之计,高祖听吕后、萧何之谗,遂杀韩信者。凡同宗内之人虑连歼戮,皆去韩以韦为氏,今居西粤者甚众。”

(3)鹅塘乡芦岗村韦氏另一宗“明故祖考耋寿韦讳官灵老太公之坟墓”碑文则日:

“始祖官灵公系湘省衡州府珠玑巷人,于明朝年间迁广西省平乐府贺县桥头村落籍定宅。后再由福发公迁到鹅塘芦岗村,迄今十余代,历史悠久,世远代遥,无从追溯。根据前辈传闻惟桥头村官营岭之阳有十家祖墓存焉。”

(4)鹅塘乡芦岗村覃氏“明朝始祖显考覃公讳程学老大人之坟墓”碑文说:

“我始祖公由衡州分支至临贺落籍后,之妻李氏尖脉生四子,由此分支三大房:藤县、横县、六寨,今未解某房居某县。我葛养公移居大宁之妻张氏妹四脉生九子十螟蛉,由此分支七大房入南乡,有三大房过粤东落籍。”

另外,鹅塘乡象脚村所存覃氏族谱中记载:

“祖身的州分一脉:孙从贺邑发千枝

维我

老始祖覃庆公配妣远氏脉生五子,长子少连,次子少远,三子少思,四子少彦,五子少祖。惟少连、少远迁居肇庆府落籍。而少祖公妣配刘氏脉生程学公,配妣李氏在家育子,而程学生自珠玑巷带军至贺县落籍后生葛公,配妣张氏脉生九子接一子,谓之九子十螟蛉,分居东西两省四方,可谓千技万叶而番昌者矣。”

(5)贺县南乡上新村公所金沙村韦姓族谱则记述:

“所出之祖在广西贺南州,青(庆)远府来贺县沙田福龙、潭石、觉社居住,生下韦进三公娶太婆潘氏,脉生韦法寿。自德二年来至连山县福堂宜善乡盐洞冲下山落籍。十三世韦成历自福堂至南乡上新金沙落籍。”

(6)里松乡《颍川堂陈氏族谱宗源》则有这样的记载:

“祖原籍住湖广庆远府善化县珠玑巷,缘因中国广西南丹州思恩县河木村青洲社,事因太明洪武二十一年钦差马大人、本府太爷洪丘辅与孟总兵直至思恩出他诏军点将,即日诏得猛勇强将陈世勋、廖养、韦万通等三人,俱升千总督带军兵五百余名。即在十一月廿二日丙起武直至贺邑,正代谢太爷接奉卢祥供申,奏本章告里松峒文林乡为唐王,瑶贼作叛屡行劫掳,百姓男女无路安身,霸抗粮税不纳,会结贼党六名聚义成群。太爷谢元祥、宁府陈志梁申奏朝廷,圣旨诏钦差马高标即点雄兵直至里松峒,于正月初四日未申时,俱促擒六贼大王唐万五、唐万六、盘十七、盘拾玖、赵十八、邓十六共六人。于三月浣即将此贼械赴桂林府问典,刑戮市,并出谕重堂补实千总游击街。陈世勋、廖养、韦万通三人永镇守里松峒文林乡,理办屯军事务。大砍伐山场竹木,开荒田土,报说完粮。恩蒙钦差马高标等人日回京申奏朝廷,下谕旨注黄册立籍,开征子孙永作广西贺县里松峒文林乡总镇,调理屯军事务。尚有改朝换国执此黄照文凭至贺邑正堂签刀册,以作子孙永远为照。”

(7)清朝嘉庆十年(1805年)修的《平乐府志》卷三十二则有如下说法:

“南乡东西二水,各村三四百家……壮,初亦溪峒野氓。元至元间奠国麒献图纳土,命为庆远等处军民安抚使,自是壮人方入省地。旋就编籍,谓之熟壮,性稍驯,远者谓之生壮,鸷悍不可制。或谓先出自庆远河池流移入贺,习俗与民相同。”

(8)清代《广舆览胜》一书则认为:

“贺县壮人始来自楚,居县属南乡,有生熟二种。”

以上种种记载,归纳起来可以看出贺县壮族都是后来迁入的,自认或来自庆远府,或由楚南珠玑巷来,或从北京珠玑巷来,实际即是:桂西、湘南、北京三地.而以桂西庆远说为多。以迁入时间论,凡说明时间的。除《平乐府志》说是元朝至元年间(1279~1294年)外,皆言从明代迁来,具体的有说是正德年间(1506~1521年),有说是成化年间(1471~1487年),有说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概而言之,即说是元明两代迁入。就迁入原因论,都说是从军来平息当时贺县一带的“叛乱”后屯戍下来的。

盘谷汉族有袁、李、黄、陈、黎、吴、刘、孔等姓氏.但以居住在今象脚村的袁姓为最多.至今约二十二代。其族内公认为,其先祖原为镇江府丹徒县人,于明正统年间因平乱而留居贺县,此后四代世袭司隶校尉之职。

综上所述,族源认同是族群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指标,这种认同或许是一种地域认同,或许是对其先祖追奠的寻根意识及后辈子孙赓续繁衍的寄托。后者可从其迁徙路线,各族派行等得以证示。前者又可一分为三:一种是对其始源地的认同。都人、客家人、广府人、壮人等即是如此;第二种是对其族群重要转折地的认同,如铺门信都人、公会人、河源人、河婆人、德庆人、广宁人等;其三是对“忘却”始源地对最终定居地的再次认同,本地人便是如此。总之,族源认同有其对其原住地的强烈认同,也有对其新环境的重新认同。一句话,它是一种不断自我调适的动态的地域认同!

二、语言认同

语言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族群内的自我认同,一是族群间的相互认同。前者在上文“族群边界”中已经论及,在此不再重复,现仅就后一部分进行论述。

1.族群间的相互认同

贺州各族群间在语言上族群间的相互认同程度很高。以灵凤村为例,灵凤村各族群语言丰富多样,大而言之可分为:客家话、白话、壮话、桂柳话、湖南话及本地话。细而分之,客家话又可分为:长乐话、河源话、河婆话及公会话;白话又可分为:德庆话、广了话、广府话等;而本地话(广义)更可分为:八都话、铺门话、信都话及本地话(狭义)。如此纷繁的语言,各族群在其互动中又是怎样认同的呢?一般而言,在族群互动过程中各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都逐渐认同于白话及客家话,确切地说,即广府话与长乐客家话。

一方面,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革新,灵凤人民也迅速地改变了思想观念,他们不再固步自封,批田种地已不再是他们的优势,相反,他们大多做起了蔬菜生意(有不少人也自己开发出了许多诸如菜果之类的绿色食品)、长途运输、建设工程、装潢设计、美容美发,甚至出外打工,特别是与广东人做起了生意,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说粤语、听粤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于粤语。

另一方面,在灵凤村范围内,由于客家人(尤其是长乐客家人)的势力较大,族群意识又强,经济文化水平又远远高于其他土着族群,是故,在互动中,各族群语言上又大多向长乐客家话作认同。

具体而言,各族群又有其自己的语言认同过程。

郑姓都人自认其祖先原讲湖南(广)音,现已不太会湖南话了,而讲一种与鹅塘、厦良、点灯等一样的“八都”话,黄田人所操语言则是“九都”话。八都话也好,九都话也好都为旧时的军话,这是不证之实。莲滩人初来本地时,既认同于莲说话,又认同于白话,而现在却只认同于白话,认为莲说话很土,别人听不懂,讲白话大家都懂。[23]